第二十二章 山中有穀(二合一大章)
作者:獨孤邪影      更新:2020-05-23 16:30      字數:5435
  陡峭險絕的昆侖山壁之上,一頭三丈長許,成年網紋蟒大小的黑鱗蛟龍正在仔細打量,此處是座極陡的峭壁,還附有冰雪,鳥獸難攀,人類高手隻怕連先天境的輕功好手都攀不上來,除非是劉劫這樣身懷異術的能人。

  四爪翻飛,黑龍行走在峭壁上如履平地,這龍身除了不適宜人類活動以外簡直是萬能的,適應任何環境,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任何地形地勢都不能束縛,劉劫自覺隻要摸清楚新身體的行動模式,將行翔潛等身法體技結合龍身的妙處融會貫通了,天下任何凶地都可以去探探,哪裏都去得。

  攀到一座平台,此處白皚皚的都是冰雪,沒有草木,隻長著一些青苔。

  行至山壁上一個黑黝黝的洞穴外,黑龍敏銳地感知到其中有微弱的天地靈氣透出,小心感知了一會,確認沒有危險,探身向洞裏鑽去,一股龍息蓄勢待發,心想不管裏麵有什麽東西,隻要它敢攻擊,直接一口波讓它連東西也不是。

  潛進十餘丈後,洞穴越發窄隘,還好他化為龍身後腰身精瘦了一圈,龍骨又可塑性極大,前進還算順利。

  劉劫心裏穩了,看來裏麵不會碰到什麽大蜘蛛怪了,暗怪自己紀錄片看多了。

  又爬行數丈,光線由暗轉明,心道這洞也不深,再爬一陣,龍首探到一個光線充足的所在,麵前現出一個仙境似的洞天福地,綠樹成蔭,百花齊放,鮮果飄香,樹間猴兒相戲,幾隻野鹿在不遠處吃草,對自己這個怪物毫不驚懼。

  劉劫並沒有因為這個仙境的安寧而放鬆警惕,在進入後立刻盤起龍身展開鯤鵬之翼第一時間升上了天,讓自己擁有最大的視野和最寬廣的打擊範圍。

  現在的他可不像初入重陽秘境那樣是個冒冒失失的愣頭青了,初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尤其自己的形象很容易引人犯罪。

  一頭真正的東方神龍!還是幼體!

  在長到一百米長之前,劉劫不準備這個新形象在任何人類目前現身,同為人類,他當然清楚人類有多危險。

  和剛進入重陽秘境一樣,劉劫用最安全快速的方式巡視了一遍這個小世界,發現同為空間位麵,這裏和重陽秘境完全不能比,麵積不過兩三百平方公裏,相當於一個大城市市區麵積,沒多久就能飛一個來回,初步認定沒有人類活動,除了幾個地方有些古怪劉劫準備等會仔細探一探。

  想想也是,重陽秘境那樣的奇跡怎麽可能到處都是,在普洛山學習時劉劫曾多次請教,甚至結合《山河社稷圖》仔細推算過,類似重陽秘境這樣的地方藍星上肯定還有,但絕不超過一手之數。

  不過當飛回入口處時,劉劫驚喜地發現他竟然知道這個地方,這個數百年無人踏足,也不足以形成修煉宗派的地方。

  入口處的山洞離地不過丈許,山洞左壁上被人用尖石劃下六個大字:“張無忌埋經處”。

  居然是這個地方,劉劫按壓下心頭的驚詫。

  抓開幹硬得幾成堅石的泥土,從裏麵抓出一個油布包好的小包裹,打開來看果然是一部醫經,一部毒經和四本封麵文字怪異的經書,劉劫多年閱書,依稀認得那是梵文。

  怕壞了文物,劉劫隻好變化人身,身體一陣扭曲縮水變成了個渾身**的高大青年,麵貌一般無二,隻是皮膚黝黑了些,跟原來晶瑩如玉的膚色相差頗大。

  身子剛有些適應龍身,突然由龍變人的變化頗不些重心不穩,劉劫抖一抖長槍,活動一下腰腿,反正這小地方也沒人,便不著急穿衣直接在這柔軟草地上盤膝坐下了。

  小心翻看了會,經書紙質不錯,雖已年代久遠但隻是有些泛黃,隻見梵文正文夾縫裏果然用宋楷書寫了一些煉氣法門,於傳聞中一般無二。

  劉劫心頭感慨,自己和這位前輩的緣分還真是不淺。

  張無忌是武林史上一位堪稱驚豔一個時代的人物,曾任明尊教教主,率領中原武林在少室山大破元軍,那也是曆來人人喊打的明尊教曆史上唯一一次成為中原武林之首。

  張無忌在整個華夏曆史地位也很高,某種程度上算是反元的重要推手,因為反元義軍主力幾乎都是明尊教徒,重八哥當時是一位壇主,可以說要不是張無忌的橫空出世他的事業堪憂。

  張無忌名震天下的兩大神功就是【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其中乾坤大挪移有化天下武學為己用之能,劉劫初入重陽秘境還曾經被誤認為是其傳人,就是因此。

  然而世人皆知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是在明尊教習得,卻不知九陽神功是從何處習來的,蓋因為真正的九陽神功在張無忌的時代開始前近百年就已經失傳!

  傳說中九陽真經創作者不詳,是記錄在少林一部《楞伽經》的夾縫之中,隨後被人竊走遺失,神雕大俠楊過,北俠郭靖等高人曾插手此事也未能尋回,從此九陽神功傳承隻剩下後來習得部分的張君寶,郭襄和少林殘餘九陽功,前兩者後來倚之為根基開創了幾不下於少林的武當、峨嵋兩派。而《九陰真經》正本的原作者和下落卻成為武林史上的一大懸案。(詳見《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

  直到張無忌謎一樣地出現在武林,這個從小身中武林兩大絕功之一玄冥神掌,寒毒已成痼疾,被所有人斷言活不到成年的遺孤,在光明頂以讓人難以置信的嶄新麵貌現世,帶著一身冠絕天下的九陽神功!

  沒有人知道他的九陽神功從何處學來,有人說張無忌得到了仙人垂憐傳功,有人說張無忌找到了傳說中的《九陽真經》,更有陰謀論者認為是張三豐私下傳授了張無忌全本的九陽神功,因為若說世間有人記下了全本《九陽真經》最有嫌疑的就是曾經的張君寶,後來的張三豐。

  著名武林史學家查良鏞教授在他的作品中詳細描繪了張無忌得到九陽神功的過程,然而就算是最尊敬他的人也不敢把這類堪稱神怪的經曆當成史實,普洛山理論係當然也不會如此,所以九陽神功之謎在靈泉寶閣的武林史中依舊是作為一個懸案對待的。

  現在看來查良鏞教授的著作大部分是對的,隻不過細微處不太一樣,且不論“經在猴中”還是“經在油中”,張無忌當年不是在昆侖山一個無人穀裏,而是在一處空間位麵得到的《九陽真經》,想來查教授礙於學者身份不願相信世間有如此奇事,又或者擔心記載太過離奇不易被接受,就沒人知道了。

  小心翻著,劉劫一目十行快速記下九陽真經的句子,以他現在的修為腦域已經開發到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去參加什麽最強大腦直接能完爆所有天才,記下幾千個字自然小菜一碟。這是智商碾壓,與力量又是另外不同的一道,人類的主要進化方向就是這一道,相比之下力量一道從來不是強項,所以自古修煉界才會有人善智而不善力的說法。

  對這部《九陽真經》劉劫倒沒什麽想法,畢竟自己修煉的法訣肯定高過其千萬倍,以現在的劉劫眼光看來革天命化龍滅道心經的潛力甚至可以說沒有上限,稱之為蓋世神通亦不為過,當然不可能是一部“神功”秘籍能比,在它目前什麽神功都要加引號。

  修為越強,越是能了解到天地宇宙之博大。

  隻不過九陽真經畢竟也是名震武林的絕世武學,現階段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劉劫在靈泉寶閣閱盡天品武學,九陽神功當然不會放過了,更何況這還是他自己的機緣。

  很快翻完了四本經書,對這九陽神功也有了印象,種種呼吸吐納移宮運勁之法了然於心,體內丹田真元轉瞬間變化了一次,自覺與其他天品武學大同小異,也是,內功煉氣本就殊途同歸,這些武學或許比不上一些能練到更高境界的修仙法門,但從路子來看卻未必不如它們正宗,九陽神功陰陽歸一,近乎於道,似乎還有可成長的空間。

  劉劫盤算著以後境界高了倒是可以試試把九陽神功推演到更高境界的水準,現在先放一放。

  又翻了一下那兩本武林史著名醫師胡青牛夫婦留下的著作,這兩本劉劫就隻能了解個大概了,他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修煉上,雖說腦子好使百倍,可天下學位何其之多,腦子再好也不可能都學全,當下學了小時候看百科全書的做派,隻撿些感興趣的內容來看,權當遊戲。

  沒一會兒把六部書收進小須彌戒裏,心道這次雖然沒多大幫助但總歸是收獲,那醫經毒經落我手裏卻是蒙塵了,不如以後找個有緣人傳承下去,或者以後有機會丟給百草院老黃,術業有專攻,這書落他們手裏才算有價值。

  一連串的好事,劉劫現在心情大好,頗有些放飛自我的感覺,隨意從戒指裏取了一套黑色越野裝換上,邁開大步向深處行去。

  這裏地方雖不大,但天地靈氣的濃鬱並不弱於重陽秘境,而且景色更美,更像是個一塵不染的世外仙境,劉劫隨手從樹上摘了個香梨似的果子,也不管有沒有毒,張口就咬,隻覺香甜鮮美,前所未遇。

  劉劫仗著自己是百病不生百毒不侵的好身板,越發放飛自我,把隨處見到的五顏六色的果子嚐了個通透,無一處不美,更無一果不美,心中覺得自己前二十年吃到的水果都白吃了。

  走出幾裏地,眼前有一道水簾像是從雲端垂下,落在一座清澈的深潭中,潭中有魚,竟然像極了他在地底暗河裏吃過的白魚。

  這是剛才巡視是覺得有些疑點的地方之一,這個小世界與重陽秘境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四周不是混沌層而是高近數千丈的山壁圍攏,看起來像是個巨大的不像話的深穀,山壁直接伸到能量混亂的雲層中,與天相接。

  而這條瀑布竟然直接從天上開了個口子落下來!落差遠超南美的安赫爾瀑布和重陽秘境天璣峰的九重天瀑布。

  潭中白魚也驗證了他的想法,那山洞明顯不是野鹿野山羊鑽的進來的,幼鹿幼羊也不會沒事去鑽山洞,這裏一定不止一個入口,這深潭和瀑布很有可能與地底暗河是相通的。隔空攝了兩條大白魚,割肚洗腸,依舊做了個火雲掌烤魚,一口下去脂香漫口,回味無窮。

  “嗯。確認過口感,是同一種類沒錯……不過這裏的更大些,肉更鮮嫩些……果然水不在深,魚鮮就行。”劉劫一口氣解決掉三條大魚,狠狠犒勞了一下自己,滿足地摸著肚皮。

  吃飽喝足了,起身繼續探查,這裏地方雖大,除了四周山壁都是平原,大半都是一覽無餘的草原,樹林也不甚高,沒過多久劉劫就在一處隱蔽的靠山處有了發現,這裏山壁內縮,不遠處有條溪流,最適合作為野外生存的駐地,雖然年代久遠,但還是明顯看出這裏用石頭混合泥土建成一座背靠山壁的小屋,劉劫在裏麵發現了一些粗陶製成的盆罐碗等生活用具,還有一座土砌的小灶,屋頂無棚大概當年用的是木材草料,隨著時光流逝已經腐朽殆盡了。

  看著這所簡陋的小屋,劉劫心頭感慨,金庸先生把張無忌獨居桃源那五年一筆帶過,寫得那樣安樂,可是真實的張無忌又真的如此逍遙嗎?

  這裏雖有吃不完的美食,這裏雖然很寧靜,但是這裏也沒有親人朋友,這裏……孤獨。

  一個人的世界,坐擁天下亦是一無所有……

  摸著那座簡陋的土灶,劉劫想象著一個父母俱亡,身患絕症的病弱少年遠離親友,孤苦飄零,掙紮著求生,外麵還有強敵窺伺,一麵與頑疾相抗,絕不向病魔低頭,一麵與孤獨相抗,絕不向世界低頭,他活著就是抵抗、抵抗、抵抗……

  唯一的出路,就是那四本九陽真經,但修煉的過程又怎會真的如此順利,作為過來人,劉劫可以想象一個多年陰寒纏身的病體是如何一步步打開經脈,貫通三元的,其中包含了多少走火入魔的險惡關口。

  劉劫鄭重道:“無忌前輩,你對我雖無傳功授業之恩,卻有傳功授業之德,九陽神功,我一定會找到一個值得托付的人傳下去,你若真有傳人在世,我也會照拂一二。前輩,江湖再見……”

  劉劫轉身就走,再不回頭。

  他打算查探完最後一個地方,就在這裏閉一次關,鞏固一下這次化龍成功的成果。

  當他走到秘境深處那個山洞一樣的石門時,眼前的一切再次出乎他的預料。

  眼前什麽也沒有,隻有一株——蟠桃樹。

  蟠桃樹原也不是很特別,但這一株出現的地點是在昆侖山秘境之中,就有些特別了,它還長在秘境靈脈所在,樹底下全是靈石,那就更特別了。

  這樹貌似也有點大,雖說從樹的角度講也不算太大,但是……一株桃樹長到上百米高!真的沒問題嗎?

  劉劫第一時間肯定了這株蟠桃樹才是這個小秘境隱藏最深的秘密,低頭想著:“傳說中昆侖山乃西王母道場,這尊神明每年設蟠桃盛會招待群仙,難道這株蟠桃樹會是西王母所有?種植在靈脈之中,這小秘境也是因它而存在。”

  每一個世界衍生的小空間位麵都一定有一個核心靈根所在,空間位麵一般都是大型龍脈孕育的,靈根就是龐大的龍脈能量的某一個節點在日月星辰,天地間各種能量日積月累的影響下觸發的機緣,那是位麵誕生之初的根基,它的出現通常意味著一個獨立於世外的小世界誕生。

  一個小世界的靈根通常是一座有靈性的靈石礦脈,簡稱靈脈,既是小世界的核心根基也是出產靈石的礦藏。像重陽秘境的靈脈就是三大禁地之一,普洛山脈最北端的囚龍湖,重陽秘境幾乎所有靈石都出產自那裏,是重陽秘境第一重地,擅入者殺無赦!據說那裏的靈脈已經通了靈性,夜夜龍吟嘶吼,欲脫出湖底,破界降世,不過劉劫是沒去見過,大家都是朋友,他當然不會去打重陽秘境命脈的主意。

  身具靈脈的小世界是上古修仙門派最適合開辟宗門的地方,既安全又適宜修煉,堪稱萬世之基,然而這樣得天獨厚的地方即使上古靈氣鼎盛的時期也不多,隻有最強的超級宗派能夠占據,記憶中上古修仙者的時代各大超級宗派都占據了一處小世界,稍遜一些的門派隻能在名山大川上建造洞府,沒有小世界的哪怕實力夠強都不敢說自己是超級宗派,怕丟人。

  而這個小秘境的靈根,就是這株蟠桃樹了。

  沒錯,靈根並不一定是靈脈,有的龍脈孕育的靈根在種種機緣之下雖然孕育了小世界但並沒有發展壯大,而是把能量傾瀉到靈根上培養,最終成就種種奪天地之造化的奇跡。

  上古神話中有龍脈乃三島之來龍,十洲之祖脈,得日精月華而孕育靈根,最終卻生下一隻石猴子!

  這種情況一般小世界發展不會太大,像那生了隻猴子的龍脈小世界不過一處洞府而已。這個秘境如此狹小,大概也是大部分能量都供養了這株蟠桃樹的緣故吧。

  不過這些因果劉劫都不關心,重要的是……

  劉劫兩眼發光地看著樹上幾十個鮮紅肥美的大蟠桃。

  他現在就要當一回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