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日軍巡邏隊
作者:烏雲的暮年      更新:2020-07-23 12:49      字數:1978
  看到孟煩了不繼續往前走了,眾人都轉過頭去看向他,以為是有什麽敵情。

  迷龍很不耐煩地說道:“孟煩了,你爹個大尾巴,還不趕緊走?”

  “了兒!”孟煩了的父親說話了,“怎麽還不請安?”

  他聲音不大,但是落在孟煩了的耳朵裏麵,卻比虞嘯卿那鏗鏘有力的軍令,更具震懾力。

  在這一刻,孟煩了突然有些後悔了。他覺得自己不該來這裏,也不該來見他的父親。

  他又想起來在北平的那些日子,每天早上起床,尿來沒來得及撒,就要去給他的老爹請安。

  “顏麵何在?體統何在??”

  孟煩了的老爹一拍桌子,怒斥著孟煩了。

  他的母親坐在旁邊,寒蟬若禁,想要替孟煩了說幾句話,可是作為一個深受封建文化荼毒的女性,卻又什麽都不敢說。

  於是孟煩了跪下來,向自己的父母親請安。

  “這封建殘餘,在您這傳承的倒是挺好。”江洋忍不住在旁邊小聲譏諷,卻被龍文章狠狠地瞪了一眼。

  孟煩了的母親心情激動,從椅子上站起來想要去攙扶孟煩了。可卻因為太久沒有吃飯,而昏倒在了地上。

  他的父親看到此情此景,卻沒有表現出來對孟煩了母親的任何關心,隻是一拍桌子怒斥道:“成何體統,這成何體統?太沒有規矩了!”

  仿佛孟煩了和江洋他們身上的這一身軍裝,還有手裏保家衛國的步槍衝鋒槍,便破壞了他口中的“體統”和“規矩”

  隨後,他便憤怒地走出了房門。

  “沒想到啊,孟瘸子你還是個孽畜子呢!”不辣看向孟煩了道。

  江洋冷笑道:“煩啦是不是孽畜子我不知道,不過看他爹這架勢,倒挺像是滿清餘孽。”

  從堂屋之中走出來,便能夠看到孟煩了的父親,在院子裏麵種下來的各種盆栽。

  這些盆栽被孟煩了的父親打理的很好,就像是他書房裏麵的那些書籍一樣。

  很多盆栽裏麵,都盛開著美麗的花朵。而在開了花的盆栽裏麵,則是孟煩了父親題下的詩詞。

  “桃花飛綠水,一庭芳草圍新綠。有情芍藥含春淚,野竹上表霄。

  花非花,夢非夢······”

  孟煩了行走在這庭院之中,仿佛回到了自己在北平的家鄉。

  江洋站在他的身後,問道:“孟少爺,你爹要把那一屋子的書都給搬走呢。你也不管管去?”

  孟煩了將自己的手掌,從一朵盛開的山茶花花瓣上挪開,轉身看向江洋道:“您是不知道我那父親啊,他那些書我看了,都是從北平搬過來的。

  他自己搬不動,就雇人搬過來。那些書可謂是古今中外,包羅萬象。這從北平搬到南邊兒,把我們老孟家搬了一個傾家蕩產。

  再從南邊搬到這裏,隻怕家父連自己的底褲都給當進去了啊。”

  江洋不再多說什麽,轉過頭去,便往書房裏走去。

  就在這個時候,在圍牆上麵觀察敵情的董刀跳下來道:“外麵有一股日軍來了。”

  聽到這話,龍文章立刻便將要將的那把勃朗寧手槍拔出來,順著梯子向牆壁上爬去。

  他拿起來望遠鏡,看到一個小隊三十多人的日軍,正向這邊走來。

  “一個小隊。”龍文章道,“弟兄們,點槍,準備戰鬥了。”

  此時孟煩了的父親走出來道:“他們隻是過路的,不用這麽緊張。”

  龍文章瞪了他一眼,沒有說話,推開他就往前麵走去。

  日軍的幾名士兵,互相使了一個眼色,就脫離了巡邏隊伍,向孟煩了父親的住處走了過來。

  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很簡單,孟煩了的父親在自家的院子裏麵,替他們養了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他們泄欲的工具,如果孟煩了的父親不給他們囚禁住這個女人,他們便會開槍殺了孟煩了的父親和母親。

  龍文章帶著手下的士兵往後院走,而在堂屋的位置,留下來了身後最好的幾個人。

  那幾個日軍士兵推門而入,看到院子裏麵空無一人,便在院子裏麵喊了兩聲。

  但是沒有人回答他們,這幾個日軍便以為孟煩了的父親出門了。他們也不管那麽多,直接向堂屋走去。

  在堂屋左邊的偏房,有一個上了鎖的小屋子。

  那個屋子裏麵有一個女人,是他們的泄欲工具。

  迷龍和江洋,還有孟煩了幾人,便隱藏在堂屋的門後。

  等到幾個日軍走進去之後,堂屋的木門就被悄悄地關上了。

  搏鬥的聲音,在堂屋裏麵回蕩著。

  孟煩了的父親,仿佛世外高人一般,端坐在自己的書房裏麵,用毛筆在宣紙上筆走龍蛇,寫著一篇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

  好似外麵發生的一切,都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書房的木門卻被撞開了。

  孟煩了壓住日軍日軍士兵,用刺刀架在他的喉嚨上,然後將刀刃一點點地向下壓。

  那個日軍士兵,用驚恐無比的眼神,看著壓在自己身上的孟煩了。

  他用雙手擋住那把刺刀,想要阻止這把刺刀的刀刃,刺穿自己的喉嚨。

  可是一切都太晚了,他很快便沒有了力氣,那刀刃也慢慢地劃破了他的咽喉。

  鮮血噴湧而出,灑在孟煩了的臉頰上,慢慢地將地麵浸染成了紅色。

  而孟煩了的父親,便端坐在書桌前,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幕。他親眼看到原本儒雅的兒子,在自己的麵前結束了一個日軍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