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老友相見
作者:墨客青雲      更新:2020-03-05 06:24      字數:1969
  老爺子他們的車隊離開四平城,就一路向東往白山市進發。

  四平城到白山地區還是有些距離的,大概又三百多公裏。

  老爺子他們的車隊穿過了四平東麵的山地之後,一路往東都是平原。

  老爺子他們想趕緊到白山,所以一路上快馬加鞭的趕路,不再有什麽停留。

  他們途徑遼源,梅河口後就徑直趕往白山市。

  這一天兩個馬車風塵仆仆的進入到長白山境內。

  往東的路已經被一座大山阻隔。

  他們沿著車轍印繞到西南方向開始進入白山市。

  遠遠的他們就看見被大雪覆蓋的長白山,巍峨高聳,雄偉綿長。

  他們趕著馬車沿著山麓往市裏走。

  白山城位於整個山區的腹地,這個城其實不太大,屬於被群山環抱,處在一個西南東北走向的山穀中。

  白山城是屬於那種標準的山區小城。

  老爺子他們邊走邊往兩側看,緊挨著山麓兩側,有很多零零散散的小木房子。

  這些木頭房子不是十分高大,但是造型卻很簡單,就好像一個一個的三腳架。

  全部是支起來的,兩邊的斜坡特別長,底座特別低。

  深山裏光線暗,所以每個房子前麵都掛著油燈,油燈上麵用玻璃罩罩著。

  遠遠的望去,漫山遍野的都是這種房子。

  “這裏的人,就都住這裏啊?”一個夥計問道。

  “可不是住這裏麽?”老爺子回道。

  因為老爺子年輕時候也總來進貨,所以對這一帶也非常熟悉。

  整個的白山城像一個扁葫蘆掛在那裏,兩邊窄中間寬。

  老爺子他們的車隊沿著城內的渾江一直往東北方向行進。

  渾江又叫沸水,是鴨綠江在中國的最大支流,河水流動並沒沒有那麽急,很平靜。

  兩岸也有很多數,樹上還掛著白色的樹掛。

  白色的樹林和湛藍的江水交相輝映。

  城市的兩側分別是長白山的東坡和西坡,偶爾也能看見懸崖峭壁,流水飛瀑。

  有的水流緩慢的地方已經結成冰形成了巨大的冰瀑看起來非常的壯觀。

  到了大概中午的時候,老爺子他們已經來到了城南的向陽村。

  在這裏他們到郭掌櫃家。

  這個郭掌櫃是當地的一個山貨收購商。

  每次老爺子他們來進貨基本上主要就是跟他聯係,通過他來采購不同的藥材。

  向陽村位於城市的中部,緊靠東坡。

  雖是城中,但是屬於比較僻靜的地方。

  郭掌櫃家是這個村裏的大戶人家,世居於此,時代靠山貨倒賣為生,嘉靖非常富裕,屬於當地頗有名望之人。

  老爺子的馬車隊很快就到了他們家門口。

  幾個夥計正在打掃院子。

  這個地方處在深山裏,所以經常會有落葉,還有經常下雪,所以就要經常打掃。

  幾個夥計看到兩輛馬車過來,紛紛放下手上的活,出門看看。

  老爺子他們下了馬車,他和馮掌櫃的就開始往門口裏走。

  “幾位先生,請問你們是。。。”其中一個夥計問道。

  “我們是你們家郭掌櫃的朋友,找他來辦點事,他在不在家啊?”老爺子說道。

  “他出去一會了,應該快回來了,要不你們幾位先在這等會,我也去找找他。”那個小夥子說道。

  “好好,好好,我們在這等他吧!”老爺子說道。

  小夥子趕緊的把幾位往屋裏領!

  過掌櫃的家那真是大啊,在這個小城裏麵擁有這麽大的一套宅院的並不多。

  他這個院子總共大概是3個院子組成

  一般的四合院是四麵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麵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他這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3個大院,內套6個小院,30間房屋,建築麵積500多平方米,三麵臨街,四周是高達10餘米的全封閉青磚牆,大門為城門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

  大院大門坐西向東,為拱形門洞,上有高大的頂樓,頂樓正中懸掛著“福祿同堂”四個大字。

  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街大銅環,並鑲嵌著銅底板對聯一付:“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字裏行間透露著主人的希望和追求。

  也許正是遵循這樣的治家之道,郭掌櫃家族經過連續幾代人的努力,達到了後來人丁興旺、家資萬貫的輝煌。

  這個大院三麵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

  進入院大門是一條長80米筆直的石鋪甬道,把三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甬道兩側靠牆有護坡。

  西盡頭處是一個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

  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三座。各院房頂上有走道相通,用於巡更護院,顯示了中國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調。

  不但有整體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築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頂上的40餘個煙囪也都各有特異。全院亭台樓閣,雕梁畫棟,堆金立粉。

  外圍是封閉的磚牆,高10米有餘,上層是女牆式的垛口,還有更樓。

  大門坐西朝東,上有高大的頂樓,中間城門洞式的門道,大門對麵是磚雕百壽圖照壁。

  大門以裏,是一條石鋪的東西走向的甬道,甬道兩側靠牆有護牆圍台,甬道盡頭是祖先祠堂,與大門遙遙相對,為廟堂式結構

  北麵三個大院,都是蕪廊出簷大門,暗欞暗柱。

  這個房屋結構其實在北方也不多見,這個還是又一次郭掌櫃的去了山西辦事,路過祁縣看見當地的大戶人家的建築基本如此。

  尤其是看了喬家大院和王家大院,倍感震撼,所以回來就張羅蓋了這麽一座小型版的院落。

  盡管是小型的,但是在這白山城內已經算是首屈一指了。

  老爺子他們幾個在夥計們的引領下來到了內堂。

  夥計們安排幾位落座,並準備了上好的茶讓各位先慢慢喝著,隨後跑出去去找郭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