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林場伐木
作者:墨客青雲      更新:2020-05-08 07:07      字數:4415
  此時的阿貴已經完全融入到了這個奇妙的世界裏,這裏的天,這裏的樹,這裏土地,白雪,質樸的人讓他真的放飛了自己。

  這是一個純粹的世界,一個與世隔絕真實的世界。

  他還記得他看過的一本書是描寫西藏人民的生活的,那種虔誠,那種對大自然的敬仰,他當時還不理解,他覺得那裏的人怎麽那麽傻,那麽單純。

  西藏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之一,那裏有中國最高的山,藏民們固守在自己的土地上,靠著信仰度過人間一切苦難。

  阿貴記得書中寫到的一段,就是有一個藏民,生活的非常的窮苦,但是他老了,他畢生的願望就是能去布達拉宮去做一次朝拜。

  但是他沒有錢,而且家裏也出不去,有一天他病了,非常虛弱,他感覺自己可能沒有多少時日了,他就把子女們叫到身邊說他想去做一次朝拜。

  兒女們一直都知道老人家這個願望,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了當地的村長,村長聽了之後,一定要完成老人的願望。

  他動員了村裏的青壯勞力,大家又湊了些錢要一起帶上老人開啟朝拜之路。

  他們準備了拖拉機,拉上所有的路上用的的東西,開始一步一叩首的前行。

  一路上每個人都要走一步就叩拜一步,那種叩拜是需要手、腳,頭都要挨地的扣,而且一步都不能少。

  每個人就這樣嚴格的遵守著朝拜的規律一路前行,沒有人管他們,沒有人關注他們,他們就靠著自己心裏的信念一步不落。

  因為要推著老人往前走,所以幾個人輪流推車,但是他們推過之後,還要返回起點重新彌補剛才沒有叩拜的路。

  阿貴在讀到這段故事的時候,他覺得這些人傻,他不明白這些人做這些事情的意義在哪裏。

  世界上哪有什麽佛,自己又有什麽罪,想要什麽,執著什麽,幹嘛要通過這種方式。

  心中有信仰,腦裏有信念又能解決什麽問題,他從未見過這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活的有多好,他也沒見過那些整天搞陰謀詭異,惡貫滿盈的人過的有多差。

  這個世界在他看來是一個投機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健全的製度,沒有那麽多仁義禮智信,守規矩的人反而悲慘,不守規矩的人反而逍遙快活。

  所以他不懂這些藏民,不懂他們的行為。

  但是來到了這裏,阿貴的看法不一樣了。

  因為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召喚,大自然蕩滌他心裏汙垢後的快感。

  他覺得,那些藏民就是這樣,讓他們虔誠的正是大自然的純粹。

  每一個人身處到這樣的一個世界了,都會沒有邪惡感,這裏藍天,白雲,白雪,大地,哪有什麽紛擾。

  阿貴的這種感覺就好比人喝酒一樣,處於那樣一種自我陶醉的氛圍中,半夢半醒,亦癡亦顛。

  回到了鎮上,他們首先來到了鎮政府向張富貴說明情況。

  那兩個夥計把麅子抬到了一個屠戶那,晚上煮了給大家吃。

  張富貴把找到幾個房梁的事和張富貴說了。

  張富貴誇讚了阿貴一番,然後告訴阿貴先回去休息,明天一早他會組織更多的人去砍樹。

  阿貴回到了住處,小華和兒子正在院子裏玩耍。

  兒子看見爸爸回來了,一下子就跑了過來,阿貴順手就抱了起來。

  “兒子,今天都幹什麽了?”阿貴問道。

  “和媽媽去串門子。”兒子回答道。

  “去串門子,去哪串門子了?”阿貴衝著小華輕聲問道。

  “哎呦,你不知道這地方的人可真有意思,他們這裏的人特別喜歡串門,好像都不愛在自己家裏呆著,反正一有空閑就東家串西家串的,東拉西扯的可有意思了。”小華捂著嘴笑著說道。

  “今天你走了之後,就有幾個大嫂就到咱們屋裏來,一進來就開始嘮嗑,天南地北的啥都說,後來在咱們這嘮完了還覺得不過癮,就又拉著我去別人家嘮嗑,就這樣這一小天,我們娘兩是被不同的人帶到不同的家去嘮嗑,你說有意思不。”

  “不過這樣也好,這鎮裏的人很多也就都認識了。”

  “我發現不管到了誰家,都有很多人在那嘮嗑。”

  “這地方不像咱們城裏,感覺像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咱們那都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他們這不是,非常開放和自由。”

  “嗬嗬,那是挺有意思的,走吧咱麽進屋吧,一會有人送麅子肉,今天我們還弄了一個麅子回回來。”阿貴說著抱著兒子進了屋。

  第二天一大早,阿貴就去了鎮政府,好多人也都來了,這都是張富貴組織的。

  今天他們要進山去把蓋房子的木頭都弄回來,除了阿貴說的房梁,還有很多木頭需要,所以他們這次的人非常多。

  阿貴看了看,幾乎是鎮上所有的馬車都來了,上麵都擺滿了鋼鋸,鐮刀,繩子,撬棍什麽的。

  車上還有好幾個那種雪爬犁,估計到時是拖拽樹木用的。

  張富貴簡單和大家說明了一下注意事項外就坐上一個馬車帶頭出發了。

  後麵的馬車順勢開始跟上,阿貴還是坐著昨天那兩個小夥子的馬車。

  出了鎮子,馬車隊伍要拐個彎。

  阿貴一看這浩浩蕩蕩的馬車隊伍和這幾十號人,那氣勢感覺像是鬼子進村似的。

  大家夥揮動著鞭子,吆喝聲此起彼伏,好似一副狩獵進行曲在這白雪荒原上鳴奏。

  這是一幅和都市塵囂不同的畫麵,都市是彌漫著壓抑和中規中矩的約束,這裏是奔放,自由,野性的天堂。

  到了目的地,張富貴他們依次的下了馬車,各個馬車的車老板找地方把自己的馬拴好。

  張富貴領著大夥進了林子,阿貴跟在張富貴的後麵。

  在阿貴的指引下,張富貴他們找到了昨天阿貴他們標注的幾棵樹。

  但是他並不急於動手,他帶著大夥還是滿林子轉悠。

  他要幹什麽呢?

  他除了在看樹,更重要的是在找路,找可以方便把樹運出來的路。

  而且砍樹是要有講究的,就是要順勢,要駕馭得了樹倒時候的走勢。

  而且砍樹這東西,你不能可一片砍,不能給林子留下傷疤,挑著砍就行。

  總之這裏麵的門道也不少,阿貴跟在張富貴後麵,也學到了不少知識。

  踩好了點,摸清了路數,就要準備砍樹了。

  但是張富貴卻向林子外走去,大家夥也都跟著他出了去。

  這個讓阿貴很納悶,這不都準備好了,動手就行了麽?怎麽又都出去了?

  隻見張富貴走到了自己的那個馬車旁邊,翻弄這什麽。

  阿貴仔細一看,是一個麻袋,好像裏麵裝著什麽東西。

  有幾個小夥子也幫著張富貴拿出了裏麵的東西。

  原來是一個豬頭、牛頭、還有羊頭。

  還有一壇酒,一盒香。

  他們在距離樹林500米的地方,把這些東西擺放好,然後點上香。

  張富貴跪在前麵,後麵一幹人等都在張富貴的身後跪下。

  阿貴也跟在後麵跪下,他在看看他們做什麽。

  隻見張富貴口中念念有詞的說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大家就站起來。

  阿貴湊到張富貴身邊問道:“鎮長,你們這是弄啥啊,搞祭拜啊。”

  “是啊,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們常年的在這裏砍伐樹木支撐我們的生存,所以每次有大規模的砍伐樹木的時候我們都要拜一拜。”張富貴說道。

  “一方麵呢,我們要乞求土地老,山神原諒,另一方麵也是對蒼天的對我們螻蟻般的人群憐憫的感恩。”

  阿貴的內心再次被震撼了,這裏的人沒讀過多少書,沒見過什麽世麵,但是卻恪守這天道自然最起碼的尊重和敬畏。

  他記不清是哪一本書了,曾經提到過這麽一句叫做,天有德、降甘霖,潤萬物。地有德,生五穀,養眾生,人有德,不欺天地,去偽存真。

  今天來到這裏算是真正領悟了。

  祭拜過後,就開始了真正的伐木了。

  大家夥把家夥事全部都搬到林子裏,兩個人一組就開始伐木。

  阿貴負責和幾個小夥子去伐那幾個房梁樹。

  張富貴叫大家夥一定小心,不要出問題。

  他自己不伐樹,而是在到處轉悠,他怕大家夥出事。

  他知道每個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做公家的事如果個人出事了,那他是受不了的。

  所以他緊張的目不轉睛的盯著每一組,嘴裏不停的喊著,囑咐著。

  阿貴是在林場幹過的,但是他自己親手伐木卻沒幹過,在林場他隻是負責管理和清點。

  這裏的伐木的方法和他們那邊不同。

  原來的林場伐的木頭都是給軍隊使用的,所以設備都非常的先進,至少是那種電鋸,而且人也多。

  這裏都是手工鋼鋸加斧頭進行伐木。

  他們先是拿白粉在要砍的地方畫上一圈印,這個圈是上下兩個半圈組成的。

  然後他們拿著鋼鋸開始慢慢的按照印跡鋸。

  這種鋼鋸是那種中間寬兩側窄的寬鋸,兩麵各有一個橫棍,這樣兩個人可以來回的拉。

  他們先是拉一側,然後在拉另一側。

  但是隨著深入,這鋸就拉不動了,因為大樹的偏移把鋸給夾住了,不好用力了。

  這個時候斧頭就用上了,

  他們順著鋸的痕跡,不斷的揮舞著斧頭開始砍。

  砍出一個豁口的時候就又開始鋸,就這樣反複幾次,大樹的底部就逐漸砍出了一個大缺口。

  每當到這個時候,張富貴就過來了。

  他一定要站在旁邊親自指導,而且所有的樹隻要砍到這個地步就都聽停下來等張富貴過來。

  這個估計是他們多年形成的默契吧。

  他們這個時候就開始把繩子套在樹上,幾個人抓緊繩子的另一頭。

  這樣他們可以保證樹必須是按照他們既定的路線在倒,不能砸到人。

  用這種方法,很快一棵又一棵的樹就都被放到了。

  大家夥拿起鐮刀,斧頭就開始修理樹上的枝丫,並且按照需要切成不同的段。

  這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

  最累的還是要把木頭運到馬車上。

  他們四個人一組,每段木頭都綁上繩子,然後每個繩子的另一頭都插入一根粗木棍,四個人肩扛著木棍就一步一步的把每一段木頭運送到馬車上。

  阿貴看的也出神,一次簡單的伐木,這工藝卻如此的嚴謹有序,每一步的合規合矩,沒有絲毫的馬虎。

  一次集體伐木,阿貴心裏波濤洶湧,他感覺很刺激。

  但是他不知道,他認為的新鮮感隻是因為他剛來。

  對於常年生活在這裏的人,他們對這樣的工作早已麻木,他們隻是把這看做他們的日常的一個工作而已。

  他們不像阿貴那樣,能想到天,想到地,想到感懷,還能升華靈魂。

  他們沒有這些彎彎繞,在他們眼裏,這就是鎮長安排的活,他們必須幹,幹完了好早點回去。

  他們也不覺得這裏的天怎麽藍,這裏的雪有多白,世界從他們一生下來就是這樣的,沒什麽好稀奇的。

  大家夥回去的時候就要徒步了,因為馬拉著馬車還要拉著木頭已經不堪重負了。

  遇到上崗下坡的,大家還要幫著推車。

  一天下來阿貴還真感到了很疲憊。

  他們回到鎮子上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晚了。

  每家每戶都點上了燈,這個地方還沒通電,每家都是那種煤油燈,隨便的掛在屋子的一個角落,暗淡的、橘色的等忽閃忽閃的。

  小華一直等到阿貴回來,他心裏也擔心。

  畢竟阿貴沒有幹過。

  阿貴回到了屋子裏,洗漱了,兒子已經睡了。

  小華給他拿出了留下的吃的,今天的飯菜就是普通的了,隻有饅頭和一些幹豆角和土豆的燉菜。

  這個事情阿貴早就預料到了,怎麽可能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呢,普通艱苦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小華看著阿貴,心裏說不出的感受。

  因為他們不是在這裏短暫的停留,可能要一輩子生活在這個地方。

  這裏是文化的沙漠,如果一旦新鮮感過去,後麵漫長的歲月該如何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