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低調
作者:龍靈騎士      更新:2020-03-05 05:40      字數:3251
  如果不是數百名被克裏斯用知識魔球武裝起來的技術工人,如果是不克裏斯有完整的生產工藝和設計圖紙,如果不是他可以事無巨細的親自下場去搞定那些技術難點,愛蘭希爾的戰鬥機想要上天,估計還要等十年以上。

  現在不用了,因為不需要像萊特兄弟那樣試飛,不需要不厭其煩的去設計什麽三翼飛機雙翼飛機。愛蘭希爾一步到位直接開始了量產下單翼二戰戰鬥機,直接完成了飛躍式發展。

  因為有知識魔球還有克裏斯的科技樹金手指的存在,工業文明出現了飛機與汽車一起發展出來,並且幾乎同時進入實用階段的逆天奇觀。

  在汽車正在試驗的同時,第一架裝備了引擎的戰鬥機也在進行著有條不紊的實驗。

  克裏斯在許多二戰經典戰鬥機中間不斷的選擇,最終因為技術條件的限製,克裏斯把注意力放在了生產線上。他需要在短時間內生產出最多的戰鬥機,所以生產速度和簡易程度就成了首要的考量標準。

  也就是說,為了能夠簡單而且快速的生產出足夠數量的戰鬥機來,他可以犧牲一些戰鬥機的性能,也可以做出一些使用方麵的妥協。

  經過取舍之後,梅賽斯密特ME-109戰鬥機就成了一個非常符合他選擇標準的一個選項。

  噴火戰鬥機雖然擁有與ME-109戰鬥機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的性能,可是它的生產要求更高,所以克裏斯放棄了這款著名的英國戰鬥機。

  而P-51野馬戰鬥機雖然性能非常優越,航程也很逆天,可是它的技術要求更高,所以克裏斯決定還是在二代活塞引擎戰鬥機的選擇上,考慮美國的這款巔峰活塞戰鬥機。

  既然把野馬P-51戰鬥機放在了未來,那剩下的可以選擇的先進戰鬥機就不多了。F-190戰鬥機雖然性能同樣出眾,可它和噴火戰鬥機一樣,在製造的容易程度上,不如ME-109戰鬥機。

  另一個很符合克裏斯要求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零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的引擎非常簡單容易生產,同時它還是日本手工作坊生產飛機的巔峰之作:它很符合愛蘭希爾現如今的手工作坊生產條件,這讓克裏斯非常的心動。

  可是製約克裏斯選擇的,還是生產模式這一環節:零式戰鬥機的生產條件要求雖然很低,可是它同樣缺乏大規模生產線的生產技術支持。

  這一點從飛機生產總量上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詫異來:德國在被轟炸的惡劣條件下,一共生產了35000架以上的ME-109戰鬥機,足以證明這種戰鬥機的生產線強大的生產能力。

  同樣條件下,零式戰鬥機卻隻生產了10000架,這就是雙方在生產速度上的巨大差距。在人類曆史上,梅賽斯密特公司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提高生產速度上,才贏得了軍方的訂單,擊敗了自己的競爭對手的。

  所以,在同樣需求生產速度的克裏斯心目中,容易生產而且改進潛力也還算及格的梅賽斯密特ME-109戰鬥機,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

  當然,ME-109戰鬥機也不是沒有缺點,它那坑爹的起落架設計會給新手飛行員培訓帶來麻煩。不過克裏斯覺得,這樣的缺點是可以通過訓練克服的,現在愛蘭希爾最頭疼的不是人員訓練,而是軍工生產方麵的低下產能!

  “新的戰鬥機就用ME-109,下一代用P-51,再來就是米格-15了!”克裏斯在腦子裏爽歪歪的盤算著未來空軍飛機的發展道路。

  從未有一個國家可以如此逆天的把人類文明之中所有的先進武器拚湊到一起。克裏斯正在走的道路,是一條讓人興奮的魚龍混雜的逆天發展之路。

  用德係戰鬥機起家,用美式戰鬥機打天下,用蘇係戰鬥機承前啟後,最後發展到強悍的美國三代機——沒有一個國家敢這麽穿越發展,不過克裏斯知道,他可以!

  至於日本戰鬥機……有了更好的德係還有美係戰鬥機,誰還去考慮漏油的日係?零式戰鬥機那巨大的航程克裏斯根本不在乎,等他需要航程的時候,航程更遠戰鬥力更強的P-51戰鬥機會是更好的選擇。

  利用知識魔球,他可以複製培養大量的飛行員,隻要他的部隊裏麵誕生一個馬爾塞尤,就可以在幾天之內誕生千萬個馬爾塞尤;隻要他的飛行員裏麵出了一個哈特曼,就可以複製出一個哈特曼聯隊,或者一個哈特曼航空軍來!

  哪怕這樣的複製隻是理論上的,不過通過這樣的複製,他的空軍飛行員將會急速的發展壯大,讓幾乎每一個人都跳過新手階段,變成可以自行任務的老鳥。

  空軍之中最惱人的訓練環節,可以用知識魔球來提速,這就讓克裏斯組建空軍的速度,加快了十倍。而隨著老練飛行員的增多,這個擴張速度甚至可以再快上十倍!

  通過滑翔機訓練起來的新手飛行員們,轉眼之間就把他們的訓練成果普及給了另外的新手飛行員——在十天之內,愛蘭希爾的飛行員數量,就提升到了以百為單位的程度。

  最開始大家還都在擔心飛行員數量不足影響空軍的建設,可是現在大家都開始擔心,飛機的生產速度,跟不上飛行員的培訓速度了。

  選擇ME-109也不是隨便選擇就完事的,武器方麵的取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德係的飛機看起來不錯,可是德係的航空武器就不怎麽靠譜了。

  克裏斯當然不可能讓自己的飛行員駕駛著戰鬥機,用7.92毫米口徑的子彈迎戰巨龍。所以他給ME-109戰鬥機準備的,是更大口徑的20毫米口徑航炮。

  雖然航炮的彈道性能比起機槍來要差一些,可是在毀傷能力上兩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愛蘭希爾如今的空戰需求,類似二戰德國和日本的空戰需求,是要麵對對方重型空中目標的截擊戰。

  很顯然,30毫米口徑這樣的大口徑航炮,對付巨龍這樣的目標殺傷效果更好一些。而且在投產高射炮的時候,克裏斯還考慮過之後的航炮設計,所以他直接采用了30毫米口徑航炮,至少在部分生產環節上,保持了通用性。

  可是在隨後的實驗中,暴露了一係列的問題:因為ME-109戰鬥機的機體不大,安裝30毫米口徑的航炮明顯有些局促。而且30毫米口徑的航炮後坐力也很嚴重,這就讓小身板的ME-109戰鬥機有些力不從心。

  而且,攜帶彈藥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同樣安裝20毫米口徑機炮ME-109可惜攜帶大概70發炮彈,換裝30毫米口徑的炮彈就要降低到50左右。

  雖然毀傷巨龍,50發炮彈也足夠了,可是克裏斯還是希望自己的空軍部隊可以在一次起飛之後,在天空上戰鬥更久的時間。另外,30毫米口徑的高射炮在實戰中威力其實有點兒溢出,用巨龍屍體的實驗證實了,30毫米口徑高射炮攻擊巨龍有點兒大材小用了。

  所以,克裏斯和德賽爾打算在未來調整生產線,轉而生產20毫米口徑的高射炮和機炮,增加鋼鐵的使用效率。畢竟,20毫米口徑的火炮無論炮身還是彈藥,都更節省鋼鐵。

  在節約了鋼鐵之後,高射炮就可以采用多聯裝來增加自身的火力密度了。雙20毫米口徑高炮已經被設計出來,實驗效果表明,它比前輩單30毫米口徑高射炮火力更猛,威力也更強大。

  另一方麵,克裏斯也不認為巨龍的機動性,需要用一戰那種盤旋性更好的雙翼飛機去克製。空戰這種東西,簡單點兒說就是一力降十會的比拚。

  在絕對的速度優勢麵前,一切花哨的機動性能都不再那麽好用:單翼飛機最終淘汰掉了所有老式的雙翼飛機的道理,就在於此了。

  巨龍雖然低空性能更好,甚至可以垂直起降,懸停在半空中。可是這些巨龍的飛行速度卻無法比擬單翼飛機。那些轉彎半徑之類的飛行性能,克裏斯認為完全可以憑借速度去破解。

  因為有了航炮的關係,愛蘭希爾的空軍攻擊距離也占有絕對優勢,他們可以距離巨龍300米就開火攻擊,可巨龍卻無法在同樣的距離上吐息龍炎。

  密集的20毫米口徑機炮炮彈會在這個距離上對巨龍造成嚴重的傷害,哪怕對方躲避開了第一次攻擊,攜帶彈藥量更多的ME-109戰鬥機,也可以繼續作戰擊落對方。

  經過一番取舍之後,愛蘭希爾的第一代空軍戰鬥機就這樣新鮮出爐了:裝備了三門20毫米口徑新式航炮的ME-109戰鬥機,使用全金屬機身,時速超過550公裏,比巨龍快了差不多三倍!

  而在戰鬥機和汽車製造都蓬勃發展的同時,悄無聲息的,在愛蘭希爾的郊外,一處新建成的巨大的棱堡高塔上,一麵由鋼鐵編織成的金屬鋼架正被工人們樹立起來。

  這個古怪的,如同邪教圖騰的裝置耗電量驚人,不過它的出現,讓愛蘭希爾的天空多了一隻洞悉萬物的眼睛——第一代警戒雷達帶著實驗的性質,就這樣低調的登上了曆史舞台。

  -------------

  新書上架,大家有月票的,有推薦票的,請多多支持龍靈!《我的帝國》需要各位!愛蘭希爾需要各位的支持!另外做個通知:今天龍靈會加更,保底5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