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津碼頭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1-02-27 14:15      字數:2117
  天津,後世人們都習慣叫天津衛,這個名字就說明了這裏是一座軍事要塞。天津這個名字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天子經過的渡口”。這個天子當然就是明成祖朱棣,建文二年,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從北京起兵,在天津渡口沿大運河南下,從自己的侄子手中奪得皇位,史稱靖難之役。這場戰爭持續了四年,朱棣成為皇帝後為了紀念他成功的始發之地,將當時的海津鎮改名為“天津”。

  天津城從永樂二年開始修築,這個時間也是文獻中記載的準確天津建城時間。和很多沿海城市一樣,天津在四五千年以前也是海洋,沒有陸地的,後來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陸地。天津陸地的形成則和黃河密不可分,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逐漸形成衝積平原,大約三千年前在天津境內入海,後又三次改道,大約在金朝時天津的陸地開始穩定。

  天津是因運河而興,因漕運而繁榮起來的曆史古城。它的形成離不開一個地方——三岔口。所謂的三岔口,就是海河、北運河和南運河在天津的交匯處,三岔口是天津這座城市發展的曆史見證,被譽為“天津搖籃”,人們俗稱“先有三岔口,後又天津衛”,因為古代都是走水路沿河遷移、定居,在隋煬帝開鑿運河以後,天津逐漸吸引了大量移民來此聚居,漕運樞紐讓以三岔口為中心的天津成為了商貿重鎮。

  明代的天津城成四方建製,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其中北城門因為地處運河碼頭,所以最為繁華。碼頭上人流如織,現在正是南方往北方運送秋糧的時節,所以大運河上停滿了南方來的槽船,碼頭上操著各式口音的商人、船東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這時運河上的官府碼頭上站滿了天津衛的士兵,這幫家夥大概把家中珍藏的武器裝備都拿出了來,一個個精神抖擻盔明甲亮,弄得碼頭上那些外行紛紛側目,都在打聽是不是有什麽大人物來了。

  和他們猜的差不多,是有大人物來到了碼頭上,天津城內的一些頭頭腦腦,除了河間知府、天津通判、天津兵備道、天津督糧道、武平寶坻知縣這些文官,還有新設立的振武營副總兵、天津三衛的指揮使、天津海防遊擊、防倭守備等等四五品的武將,一共三十多人正在碼頭上等待。

  這些人當然等候就是新任天津巡撫畢自嚴,北都周圍有三個巡撫,負責北都周邊的防衛工作,其中最南邊的就是天津巡撫。畢自嚴除了管理天津三衛外,還要負責河間府、永平府治下兩縣等地方政務,手中權利實在不小。

  正午時分,畢自嚴的船隊終於靠上天津碼頭,當畢自嚴出現在船頭時,碼頭上的各式官員紛紛行禮道:“卑職迎接中丞大人!”

  中丞就是禦史中丞,是漢代禦史台的高級長官,明代巡撫都兼任都察院都禦史,這個身份可比巡撫高的多,所以下級官員都稱呼巡撫為中丞,這個名詞也遺傳到了清代。

  畢自嚴看到手下官吏來碼頭迎接,趕緊笑著下去與各個官吏打招呼。趙和一個八品小官,根本無人注意他,沒辦法趙和隻好跟在畢自嚴身後下了船,看著這幫天津衛的官僚舔菊,趙和心中暗罵這幫家夥一個個毫無廉恥,真是愧為大明官員。

  其實這些官員隻是很普通的問安,但因為這幫官員沒有恭敬趙和,所以這個小心眼的家夥在心中大罵這些官員無恥。

  就在趙和心中吃醋的時候,畢自嚴向趙和招了招手,讓他過去。等趙和走到畢自嚴麵前後,畢自嚴對天津衛的官員介紹道:“諸位,這小子叫趙和,是戶部派來的遼餉督運使,以後有關遼餉運送事宜,大家可以找他!”

  這可是中央特派員,雖然趙和的級別隻有正八品,在這些四五品高官麵前屁都不是,但誰叫人家狗尿苔不濟長在金鑾殿上,人家可是督運遼餉的中央幹部,所以這些天津衛的官員一個個趕緊上前捧趙和的臭腳。

  這時趙和完全沒了剛才心中大罵這些官員的不爽,與這些官員如同多年老友一樣,馬上融合到這個大醬缸中去。

  天津督糧道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從五品文官,他這種歸戶部管理的地方官員最怕的就是巡查組特派員,所以看到趙和後,趕緊恭維道:“趙大人真是年輕有為,一看就是風流才子!不知趙大人功名如何?師承何人啊?”

  聽這家夥問自己功名如何,趙和心中暗罵真是那壺不開提那壺,趙和隻是一個國子監的捐生,在這幫最低都是舉人的文人麵前哪好意思說?不過趙和還是有一項牛逼的地方,那就是老師!

  趙和沒有回答第一個問題,而是直接說道:“哈哈,下官拜在虞山先生門下!”

  錢謙益的名頭雖然沒有二十年後響亮,但探花郎也不是吹得,在加上錢謙益身後的東林黨勢力,這些天津的官員馬上明白了趙和年紀輕輕,為什麽能被李汝華看中來擔任這麽重要的職位。同時有心人想到畢自嚴就是東林黨,現在這個趙和也是東林黨,自然與畢自嚴關係不遠,所以這些心中有數的天津官員一個個更加賣力的拍著馬屁,拍的趙和飄飄欲仙十分舒服!

  河間府知府是在場官員品級最高的,他已經四品高官,同時也不用下作的去舔趙和,他看了看天色對畢自嚴說道:“中丞大人,下官在城中預備了接風宴,請中丞大人賞臉!”

  當官的有錢不像普通老百姓那樣吃兩頓飯,畢自嚴看了看天色也到了午時,腹中確實有些饑餓,所以笑道:“既然如此咱們就進城吧!”

  趙和安排宋獻策跟著畢自嚴的幕僚隊伍一同進城,然後自己跟著畢自嚴去參加宴會。天津衛作為運河上的交通樞紐,天南地北的菜肴都有,畢自嚴是山東人,自然這頓飯安排的都是魯菜,飯菜可口在加上天津這幫官員拍馬屁,趙和這頓飯吃的十分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