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發財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5      字數:2101
  糧食的發放讓趙和成為劉家窯的第一好人,他的名望在南城也直追灶王爺,成為各個窯工家中供奉的活菩薩。

  有了糧食有了組織,窯工這個新興工人階級開始慢慢迸發出活力,畢竟與那些農民相比,這些工人階級具有服從性與紀律性,遠比農民聽話的多。

  胡老四第一時間組織了二十人的保安隊伍,每天都來趙和這裏幫助看家護院,畢竟兩千石的玉米堆放在後院,雖然這東西不怎麽值錢,但被有心人惦記上也不好。有了保安隊趙和開始安心組織生產,第一時間將這些原料轉化成產品。

  當半個月後趙和看到大批金黃色的麥芽糖生產出來後,開始組織人手在北都城內進行銷售。趙和的主要目標是城內的那些飯館與點心鋪,中國人喜歡吃甜食,但那種南方的來的蔗糖很貴,所以北都這裏的飯館點心鋪使用的都是麥芽糖。

  以前那種糯米產出的麥芽糖為一兩銀子十斤,因為糯米可不便宜,一百斤糯米能賣上五兩銀子。而麥芽糖出糖率為百分之四十左右,所以一兩十斤的定價已經是成本價了。

  趙和的麥芽糖成本幾乎沒有,原料是不要錢的番麥,工人是那些每天三個大錢的窯工婦女,而且因為玉米的澱粉含量高於糯米,所以出糖率也達到了恐怖的六成。種種條件加起來,趙和的麥芽糖成本可以壓得極低,達到了每十斤一錢銀子的低價。

  趙和算了算賬如果按成本價傾銷實在有些喪良心,所以大筆一揮將定價改為六錢銀子十斤,足足漲了六倍。但就這定價也比城內那些手工鋪子出產的麥芽糖低了四成,所以一推出馬上在短時間內取代了糯米麥芽糖,趙和更是賺的缽滿盆滿。

  趙和在一個月內將家中兩千石的玉米都製成了麥芽糖,這些玉米為趙和帶來了八千多兩白銀的收入,堪稱搶錢神器。這一個月中趙和也與常熟家中取得了聯係,顧雅為趙和送來了二千兩銀票的同時,還傳來了趙和再次當爹的好消息。

  趙和小妾林蘇在去年趙和離開時就已經有了身孕,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產下一女,名字趙和的老子都給取好了,叫趙春娘。

  趙和一聽這個名字就不滿意,什麽春娘秋娘,怎麽弄得與失足婦女一樣,自己的女兒將來要留名青史的,怎能叫這麽土的一個名字?趙和馬上讓宋獻策給回了封信,說自己女兒自己取名字,就叫趙怡。

  趙家的男丁都要起豎心旁的字,趙和的侄子趙惇、他的長子趙惟都是如此,但給一個女孩子起這個名字,估計趙和的老子趙誌高肯定不同意。不過趙和在書信中說了,如果自己女兒不叫這個名字,馬上就把長子趙惟的名字也改了。

  宋獻策還是第一次看到兒子敢忤逆老子的,抬頭看著趙和不敢寫,趙和瞪眼罵道:“看什麽?就這麽寫!在寫上如果老太爺不同意,那我就和老大分家!”

  交代完女兒的事情,趙和又對顧雅說讓他小心糧幫,同時將自己與揚州崇仁堂鬧得不亦樂乎的事情說了,讓顧雅在家不要著了這幫糧耗子的道。還有趙和將自己在北都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同時告訴顧雅自己已經找到了一條新財路,家中的錢不用往北都送了,都由顧雅支配。

  寫完回信後趙和讓宋獻策去找個驛站發回去,他自己坐在家中看著眼前的銀子發呆。

  以前趙和隻聽過金山銀海這句成語,但當看到八千兩銀子擺在自己麵前時,確實有些被嚇傻了。這些銀子不是成錠的官銀,而是各種散碎銀子,在加上一部分的銅錢,如此多的數量,將趙和的臥室都堆得滿滿的。

  趙和估計了一下,八千兩銀子按照一兩銀子一千軟妹幣來算,大概相當於八百萬,但明代白銀十分值錢,一個普通三口之家,在北都這種高物價的地方,每月的生活費用也就一兩多一點。在後世的北都,一千軟妹幣可活不了一個月。所以按照等價購買力來說,這八千兩白銀大概在八億左右。

  趙和是學財經出身,知道這麽多錢都學那些土財主埋入地下太浪費了,錢要花出去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益。可是趙和的麥芽糖生意基本上產能已經到頭了,想要擴大產能的話就要開辟新興的市場,這一個月產出的上萬斤麥芽糖基本上已經使北都市場飽和,畢竟這東西屬於奢侈品,老百姓是沒有閑錢買這東西吃的。

  如果想要擴大生產的話,第一是讓老百姓變得有錢,自然就可以促進消費,但這對於現在的趙和來說基本上不可能。第二就簡單些了,那就是擴大更多的市場。

  明代北方人口不比南方少多少,雖然南方是經濟文化中心,但全國七成的人口還是集中在北方,特別是人口大省河南與山東,這兩省都有上千萬的人口,消費市場極其巨大。

  如果想要銷到外地,這就不是趙和一個人單打獨鬥能行的了,就需要一支組織完善的隊伍。不過趙和這一個月的基本上已經有了一支合格的銷售隊伍,這就是宋獻策帶領的,以胡老四為首的窯工隊伍。

  這支窯工隊伍具備普通農民所沒有的組織性與紀律性,同時因為居住在北都,見過世麵,所以對趙和的各種新奇理論接受很快,比如什麽饑餓營銷、渠道選擇和促銷策劃活動等等,胡老四與他的隊伍雖然還有些不熟悉,但基本上都按照趙和的安排完成了任務。現在趙和想要擴大銷售規模,就要依靠手下這時逐漸成型的隊伍。

  想到這趙和感覺目前為止擴大生產有些過急,但這麽多錢放在這裏還不放心,既然如此就將這些錢都發下去吧!

  這就有些像後世上市公司獎勵員工,隻要今年任務超額完成,老總是不會吝嗇獎金的。趙和在後世的千萬家產都是這麽得來的,自然到了這個世界也要照貓畫虎來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