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烤鴨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5      字數:2201
  北都從元代開始就有吃烤鴨的習慣,但當時都是先醃後烤,後世那種生烤的食用方法是從明代開始的。

  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都,從南都帶來了大批的官員富戶,同時也將悶爐烤鴨這一新吃法帶到了北都。後世北都烤鴨最出名的便宜坊,就是這時候從南都遷到北都的。

  便宜坊的烤鴨與以前不同,這種新吃法不用調料醃製,而是直接悶爐烤製,烤鴨的香味全靠調味品襯托出來。烤完後的鴨子用刀片成薄片,用新烙的薄餅夾著蔥絲甜麵醬食用,別有一番滋味。

  明代的便宜坊並不是開在後世的崇文門,而是在珠市口,趙和他們住在祿米倉胡同,這裏的烤鴨店可不是便宜坊,而是當地人效仿便宜坊開設的,雖然並不是正宗,但看著飯館門口人來人往,味道應該不錯。

  趙和帶著幾人來到飯館門口,看到門上掛著幌子,寫著得意坊金陵烤鴨,門口的夥計看到趙和等人,趕緊上前接待:“幾位爺,可是要吃烤鴨?”

  趙和站在門口看了看裏麵,現在正是飯口,裏麵高朋滿座都坐滿了人。

  “夥計,你們這生意不錯啊!”

  夥計聽趙和的口音不是本地人,笑道:“幾位爺,咱們得意坊雖然不如城西便宜坊出名,但也是百年的老店了,咱家的鴨子選用通州的白羽鴨,宰殺前用料填了半個月,上爐烤製後十分肥美,吃完後保您唇齒留香!”

  趙和點了點頭,對身後的幾人說道:“咱們今天就吃這家了!”

  夥計聽趙和要吃飯,笑道:“幾位爺,你們都看到了,包廂都已經滿了,幾位隻能坐大堂了!”

  這家飯莊裏麵坐滿了人,就是大堂都已經坐了一半,不過雖然大堂有些吵鬧,但各個桌子之間都用屏風遮擋,雖然不隔音,但也算隱秘。

  趙和看了看笑道:“沒事,給我們挑三隻上好的鴨子!”

  夥計一聽來了大主顧,趕緊笑臉相迎將趙和幾人迎進屋中。

  趙和幾人坐下後,很快那個夥計拿上來三隻宰殺幹淨的鴨子,讓趙和等人確認無誤後開始上爐烤製。

  趙和帶來這幾個人除了宋獻策走南闖北見過些世麵外,其他人都是土鱉,就算楊彪家大業大,但也隻是局限於長江南北幾地,最遠也就去過山東,北都這裏也是第一次來。

  幾人十分好奇烤鴨店的陳設,北方飯館沒有南方飯館的典雅,屋中陳設十分簡單,除了屏風上有幾處文人的題字,其他一點文化氣息都沒有。不過這可能是大堂的關係,估計環境稍好一些的包廂中應該有。

  烤製鴨子還需要一些時間,夥計先給上了幾碟北方小吃,都是些驢打滾、豌豆黃、芝麻燒餅之類的點心。趙和喜歡吃後世的鹵煮,問道:“夥計,咱們這周圍沒有賣鹵煮的嗎?”

  夥計沒聽過這個名詞,問道:“爺,您說的是什麽?小的沒聽過這種吃食!”

  大概這時候鹵煮還沒有出現,趙和又問道:“那爆肚呢?有嗎?”

  夥計聽完搖頭陪笑道:“爺,這種吃食小的也沒聽過!”

  趙和聽夥計說完心中狐疑,按照傳說鹵煮出自清末,大概明代還沒有出現,可是爆肚不是從元代就有嗎,難道這時不叫這個名字?

  “夥計,就是將羊肚洗幹淨後在水裏煮,然後沾著調料的小吃,你沒聽過嗎?”

  夥計聽趙和說完才笑道:“原來爺說的是清水雜碎,那種吃食都在南城,咱們這裏是東城,沒有賣這種東西的食攤。”

  這麽好吃的東西東城怎麽沒有?趙和不知道明代香料及其昂貴,朝廷有時候都用胡椒給官員開工資,而這些動物內髒要香料壓製腥膻味,在加上明代沒有辣椒,所以鹵煮、爆肚這種小吃並沒有普及開。

  那夥計還有幾句話沒說出來,明代食用動物內髒的都是南城那些下裏巴人,他們因為沒有錢,還想吃肉解饞,所以才買一些價錢便宜、氣味難聞、還十分難處理的動物內髒打牙祭。而北都城的東城住的都是官員,西城住的都是商人富戶,自然不喜歡吃這種低賤的東西。

  趙和聽夥計說吃一份爆肚還要去南城,所以也就沒了心情,揮手讓夥計下去。

  趙小虎幾人沒吃過北方的點心,很快就把小吃一掃而光,趙和讓夥計在上了幾盤,供這幫飯桶吃用。

  宋獻策畢竟是個讀書人,自重身份沒有跟趙小虎他們去搶,而是吃了一塊豌豆黃就不吃了。宋獻策低聲問道:“東家,剛才去楊漣家怎麽樣?楊大人可答應給謀個差事?”

  “楊大人已經同意給咱們找個差事,估計過幾天就能有消息了,咱們等著即可!”

  宋獻策點點頭,又問道:“東家,中午進城的時候那個錦衣衛百戶,與您是什麽關係?”

  “你說的是楊寰?這家夥原本是南都本地的一個錦衣衛小旗,得了我的幫助認識了李永貞李太監,現在調到了北都,算是我的一個朋友吧!”

  宋獻策問清李永貞是何人後,眼睛一亮,低聲說道:“東家,李太監這條路子可不能斷了,咱們以後要在北都安家,錦衣衛與東廠都要有些熟人才好辦事!”

  趙和不知道李永貞在曆史上的鼎鼎臭名,所以並不想怎麽結交這家夥,按照趙和的規劃,就算自己想要交好太監,也要交好魏忠賢這樣的大太監,這才能夠得上自己的身份。

  “李永貞沒什麽名氣,混個臉熟就差不多了,不用刻意結交吧?”

  “東家,萬萬不可如此!俗話說的好,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現在看著這個李永貞名頭不顯,萬一將來他有了作用,到那時在想結交就晚了!”

  趙和聽宋獻策這麽說感覺也對,現用人現交不可取,不過自己現在懷中就剩十幾兩銀子,隻夠安排一頓飯的,想要深交也沒這個實力。

  想到錢的事情趙和說道:“現在已經七月,咱們也到了北都,等一下回去煩勞宋先生代我給家中寫封信,讓家中弄些銀子過來!”

  這幾個月趙和深知沒錢是萬萬不行的,宋獻策聽趙和這麽說點頭答應,表示回去就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