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詩社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5      字數:2163
  趙和與李信來到普賢庵的門口,這是個不大的小廟,山門十分破舊,如果不是門口停的那幾輛豪華馬車,完全就是一處殘破不堪的尼姑廟。

  趙和看了幾眼門口的馬車,不隻這些馬車惹人注意,就是站在馬車邊上閑聊的車夫也身穿綢緞,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家丁。

  李信來到門口,門內出來一個小沙彌,大概十一二歲的年紀,長的眉清目秀,一張嘴一口童音:“李施主來了,聶公子等人都已經到了!”

  趙和看到這個小尼姑長的十分好看,雖然剃著光頭,但並不能掩蓋姣好的麵孔。趙和知道明代有些士大夫惡趣味很,喜歡十一二歲的小孩子,所以趙和猥瑣的問道:“小尼姑,多大了?**沒有呢?”

  這個小沙彌原本天真無邪的大眼睛馬上充滿了淚花,結結巴巴的說道:“施。。施主,這裏是佛門淨地,請自重身份!”

  趙和沒想到自己一句話就把這小尼姑弄哭了,趙和手足無措的說道:“別哭啊,我不是有意的!”

  李信在邊上笑著看熱鬧,並不說話,那個小沙彌被趙和這麽一說,哭的更加厲害,直接流下了眼淚。這可愁壞了趙和,百般解釋,但就是沒什麽效果。

  李信在邊上看了一會兒,笑道:“慧通,不要戲耍我師兄了!”

  小沙彌慧通聽李信這麽說,才轉變麵孔笑嘻嘻的說道:“既然是李公子的朋友,慧通自然也就不說什麽了!”

  趙和看到這個樣子才搞明白,原來這個小沙彌都是裝的。趙和在一想算是想明白了,李信說了這個地方是明代版的天上人間,裏麵的人那有什麽善類?剛才那個小沙彌肯定是看自己新來的,故意戲耍自己而已。

  趙和氣得瞪了慧通一眼,恨不得將她拉過來就地正法,但趙和畢竟是個有體麵的讀書人,那裏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幹這種齷蹉的事情?

  趙和對李信埋怨道:“鶴孫賢弟,剛才你為何不說清楚?”

  “嗬嗬,二師兄,這裏就是這個樣子,提供的都是未成年小沙彌,慧通故意裝出那副惹人憐的模樣,為的就是激發個人的保護欲,二師兄應該久曆花叢,這點應該瞞不過你吧?”

  趙和當然不能承認自己剛才差點上當,哈哈笑道:“賢弟果然知我,剛才隻是愚兄故意為之而已,嗬嗬!”

  前麵帶路的慧通聽趙和這麽說,回過頭笑道:“這位趙公子,奴家叫慧通,一會兒可要找奴家啊!”

  趙和看到唇紅齒白的慧通,心中突然想要將這個小妖精拉到路邊就地正法,但趙和畢竟是個成年人,這點定力還是有的,趙和惡狠狠的說道:“小丫頭等一會兒讓趙爺好生梳攏你!”

  普賢庵不大,慧通領著二人走了不到五分鍾,就來到一處禪房門口。現在已經快到五月,雖然因為小冰河天氣影響氣溫比往年要低上不少,但畢竟已經快要入夏,所以山東泰安這裏的氣候十分宜人,禪房的門開著,能看到裏麵坐了四個人。

  居中而坐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左邊是一個同樣年紀的中年人,其他二人年紀輕些,都在二十三十之間。

  居中那個中年人看到李信來了,趕緊起身迎道門口,笑道:“潁川先生來了,我等恭迎了!”

  趙和跟在李信後麵,聽到那個家夥這麽說就是一愣,李信是個秀才他知道,但學問還沒大到可以被稱為先生。要知道這個詞可不是隨便叫的,隻有那些在某一方麵取得了人所共識的成就,才能被稱為先生,比如錢謙益、黃宗羲等人。

  可是李信隻是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毛都沒長齊呢,怎可能被稱為先生?還被稱為潁川先生!

  潁川在後世的河南登封,這裏人傑地靈,出過很多名人,比如三國時期的郭嘉、荀彧、荀攸、陳群、徐庶、鍾會、鍾繇都是出自潁川郡。

  李信的老家是南直隸潁州,距離潁川足有好幾百公裏,根本搭不上關係。

  李信被稱為先生被沒有什麽異樣,而是轉身笑道:“師兄,這位是泰安儒學大家聶繼成聶先生,還有衛仲衛先生,於和林先生,侯有德先生!”

  趙和聽到這四個人都是先生,在加上李信,一共五個先生,如果在南直隸,這五個家夥如果真有真才實學的話,完全可以在組建一個東林書院了。

  不過趙和可不相信這四個人都是知識分子,別人不說,就那個叫侯有德的家夥,長的肥頭大耳,目光無神,一看就是荒淫無度的吃貨,這種家夥怎能稱為先生?

  趙和估計這四個家夥都是一些繡花枕頭,一肚子都是草包,估計家中有些銀子,才為自己起了各種花名附庸風雅。

  李信說完引薦趙和道:“各位仁兄,這位來頭可大了,南直隸常熟人氏,趙和趙穀豐,在南直隸被尊稱梅李先生,他的老師正是南直隸大名鼎鼎的虞山先生錢探花!”

  錢謙益虞山先生的名頭可比這四個西貝貨強多了,這四人一聽趕緊一躬到地,口稱見過探花門徒!

  趙和不知道李信怎麽為自己弄了一個梅李先生,聽起來不好聽,剛要進行反駁,但看到李信衝他眨眼睛,所以將肚子裏的話又咽了下去。

  李信看到趙和有話要說,搶先解釋道:“師兄,這幾位世兄是小弟在泰安結識的好友,這幾個月來跟他們交流文學,小弟感覺自身文學修養提高不少,所以我們幾個準備成立一個詩社,師兄想不想加入?”

  李信剛說完,年紀最大的聶繼成笑道:“鶴孫賢弟說的對,我們幾人誌同道合,想要成立詩社!穀豐賢弟大才,不如也加入怎麽樣?”

  趙和當然不想跟一幫傻逼混在一起,不過李信臨來之前說過。今天自己的銀票就應在這幾個家夥身上,所以趙和隻能為五鬥米折腰,虛情假意的笑道:“既然幾位兄長這麽說,那小弟就卻之不恭了!”

  大胖子侯有德哈哈笑道:“有了探花郎的高徒加入,咱們的詩社終於不遜色濟南那幫家夥的西園詩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