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奪淮入海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5      字數:2155
  崔呈秀將昨晚鹽幫發生的事情複述一遍,然後歎了口氣說道:“三弟,你拍拍屁股走了,卻留下這個爛攤子給哥哥我!從今天開始,這個揚州城裏將永無寧日了!”

  趙和聽崔呈秀這麽說,心中罵道:你這家夥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跑到老子這裏玩什麽悲天憫人!老子的信條就是生前及時行樂,那管他死後洪水滔天!

  趙和嘿嘿笑道:“雖然這幾日大哥過的辛苦,但將來幾方講和的時候,必定要請大哥出麵,到時候既得好處,又落得名聲,小弟在這裏恭喜大哥了!”

  崔呈秀也知道自己占了大便宜,他哈哈一笑說道:“今天哥哥來送三弟一程,希望三弟北上路途順利,到了淮安不要忘了哥哥求三弟的事情!”

  趙和心中暗罵崔呈秀得隴望蜀,已經在揚州得了便宜,還想著從東林黨這邊在得一次好處,天下那有這麽好的事情?

  趙和雖然心中這麽想,但嘴上卻笑道:“這個請大哥放心,小弟那裏能忘了大哥的吩咐?”

  崔呈秀哈哈一笑,然後出了船艙拱手告辭:“三弟,路途遙遠,三弟一路順風!希望以後有機會在北都與三弟見麵,到時候咱們兩兄弟不醉不歸!”

  趙和也拱手笑道:“小弟估計時間不應該長,大哥很快就會高升的!”

  二人心懷鬼胎的大笑兩聲,然後互道珍重告辭。

  崔呈秀站在東關碼頭上看著趙和的船離開碼頭,心中冷笑:“趙和這家夥心狠手辣,為目的不折手段,這種人物如果不能為己所用,還是早日除掉的為好!”

  趙和不知道自己一個簡單的報複行動,竟然能被閹黨五虎之首的崔呈秀忌憚,同時也為自己的將來樹立了一個大敵。不過這都是後話,現在的趙和悠閑的坐在船上,心中想著到了山東去哪裏玩的問題。剛才答應崔呈秀去淮安為他走動求官的想法,自然早已經被趙和丟到爪哇國了。

  趙和離開揚州後的第一站就是淮安,明代的淮安可不是後世那個江蘇省排在最後的地級市,明代淮安府可是大運河上與蘇州、杭州、揚州起名的運河沿線四大都市,同時掌管漕政的漕運總督衙門就設在淮安。

  因為明代南直隸的特殊性,所以從明中期開始,淮安的漕運總督衙門也監管南直隸在長江以北五府三州的政務,現任的漕運總督就是東林黨大佬李三才,實打實的地方實力派。

  趙和雖然答應崔呈秀去找李三才為他求官,但到了淮安這裏趙和就把這件事忘了。趙和離開揚州的五日後來到了淮安,趙和原本打算不上岸直接出發去山東的,但是大運河到了淮安這裏就離開了淮河水係,要進入黃河了,所以趙和等人要在淮安換船。

  一開始趙和還不知道為何換船,在他的印象裏北方大運河是連成一線的,從揚州上船不用下船就可以直達北都。其實北方大運河都是利用了北方各水係才能貫通,除了這些北方運河因為北高南低的地理劣勢,每走一段就要下船經過水閘,實在麻煩的緊。

  趙和的船靠到淮安碼頭上,不遠處就是翻騰不息的黃河,趙和以為這是淮河,問身邊的楊彪道:“楊彪,這淮河的水怎麽這麽混?”

  楊彪知道自己這個二哥不學無術,隻好耐心解釋道:“二哥,淮安城外原本是淮河,但幾百年前黃河奪淮入海,所以現在黃河淮河共用一條水道入海!”

  聽楊彪這麽說,趙和十分好奇,在他的記憶中黃河入海口不是在山東東營嗎?怎麽跑到江蘇這裏來了?

  趙和的問題換其他人還真答不上來,但糧幫就是靠水運謀生,對中國這條母親河還是有些了解的。

  黃河曆史上有四次奪淮入海,其他三次影響不大,但對中國曆史影響最大的就是這最後一次,也就是趙和眼前這第四次奪淮入海。

  第四次奪淮入海發生在1194年,這一年是南宋紹熙五年,黃河在陽武故堤決口,洪水吞沒封丘縣,一路南下侵奪了淮陽以下的淮河河道。

  這次黃河改道持續到1855年,也就是在鹹豐五年,黃河在河南蘭陽銅瓦廂決口北徙,終於結束了黃河奪淮的局麵。

  這次黃河改道間接的促使了兩個朝代的滅亡,一個是金朝一個的元朝。

  當時的金朝統治者麵對河水束手無策,僅僅調集民夫在孟陽河堤和汴河堤岸作些填築修補的工作,使洪水不至於浸沒開封而已。這場大水災使山東、河北、河南等路黃河兩岸的大批農民喪失生命,幸存者流離失所,農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

  同時這場大水災也重創了金朝的國力,使得金朝在無力量壓製崛起的蒙古,終於在三十後在南宋與蒙古的兩麵夾擊下滅亡。

  同樣占領中原的元朝也要麵對水患肆孽的黃河,元至正四年,黃河在白茅口決口,嚴重威脅漕運。朝廷派賈魯治理黃河,賈魯主張“疏塞並舉“,疏是疏浚原汴河,導水東行。塞是修築北堤,堵塞決口。

  這種不管淮河流域人民死活的治河政策讓兩淮之地餓殍遍地,初步統計當年兩淮就餓死了五百多萬人。元朝的不作為,在加上兩淮之地的地主不滿元朝的統治,終於在七年後,也就是元至正十一年,爆發了毀滅元朝的紅巾軍起義。

  朱元璋成為皇帝後,因為他就是兩淮出身,在加上老朱家的祖墳就在鳳陽,所以曆代明朝皇帝對黃河水患都下了大力氣整治,在明代的二百多年中黃河並沒有出現大的改道。

  不過到了二百年後的滿清鹹豐五年,黃河在次改道,其實這次水患不大,完全是因為當時中央政府要鎮壓太平天國,中央實在沒精力也沒資金去治理水患,才造成第五次黃河大改道,這條中國母親河在次從山東入海。

  鹹豐五年的這次改道,因為當時處在國家動蕩時期,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了河南、山東、兩淮之地數百萬人口死亡,滿清當時在內憂外患之下沒有滅亡,實在是運氣好的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