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崔呈秀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164
  天寧寺這個名字很奇葩,全國各省基本上都有一個天寧寺,當然不是天寧寺這個名字多麽好,而是在宋徽宗政和二年,這位書法家皇帝不知道腦袋怎麽想的,將全天下所有名寺都改為天寧寺,一時間什麽開封天寧寺、南昌天寧寺、浙江嘉興天寧寺等等,全國上下弄出了五六十座天寧寺。

  揚州天寧寺相傳是東晉丞相謝安的府邸,後來被謝安的兒子司空謝琰捐出來成為寺廟,取名為謝司空寺。其實這都是傳說,揚州天寧寺在正史中記載,始建於武周證聖元年,以年號為名,最初稱為證聖寺,到了北宋,才被宋徽宗改名為天寧寺。

  和其他寺廟不同,揚州天寧寺因為是別墅改建,所以建在城內鬧市區,這種位置自然不能建什麽高大建築。趙和來到門口看到低矮逼仄的山門,心中真是失望透頂。

  天寧寺占地一共不到一千平方米,這時候還沒有乾隆皇帝南巡,自然也沒有什麽禦碼頭等清代建築,趙和在張四的帶領下沒用半個小時,就把整個天寧寺看了個遍。

  趙和站在門口問道:“張四,揚州場內還有什麽出名的寺廟?”

  張四想了想說道:“揚州城內八大名寺,天寧寺、重寧寺、大明寺、觀音山、祗陀林、法海寺、高旻寺、文峰寺,曆史最悠久的就是這個天寧寺,但最為宏偉的卻是城外的大明寺,趙爺要想看大雄寶殿,還應該去大明寺!”

  大明寺?趙和後世來揚州遊玩,聽過大明寺,但並沒有去過。因為大明寺就在西湖的邊上,當時趙和在西湖玩了一天,因為實在太累了,所以也就沒去大明寺。

  現在聽張四這麽說,趙和來了興趣,說道:“好,咱們就是大明寺!”

  幾人在城內雇了一輛馬車,上車後趕往揚州城西北角的大明寺。

  大明寺,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而得名,到了明代因為與國名重合,所以曆代揚州知府大加修繕,到了萬曆年間整個大明寺成為一個龐大的建築群,成為揚州寺廟之首。

  趙和站在大明寺的門口,看到高大的山門,讚道:“這才像個寺廟的樣子!”

  趙和喜歡逛寺廟當然不是什麽崇信佛法,而是趙和附庸風雅,這種出名的寺廟都有曆史名人留下書法真跡,趙和自然也要去那些曆史名人邊上留下到此一遊的紀念,想到在後世史書上記載,趙和某一年親臨某某寺廟,並且留下墨寶,這樣自己的名字也能跟著那些大文人一同流芳百世,趙和每想到這樣就如同中風一樣渾身發抖。

  大明寺確實很雄偉,其中出名的景點有牌樓、天王殿、平山堂、大雄寶殿等等,這裏麵最為特殊的就是平山堂。

  平山堂建在大雄寶殿西側,有仙人舊館門額,這個平山堂是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靜,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恰與視線相平,遠山來與此堂平,故稱平山堂。後來蘇東坡任揚州太守時,常來此憑吊,並在後麵為歐陽建造了穀林堂和歐陽河。

  站在平山堂前遠眺揚州城,這時因為是初春,城外小山上的雪還為融化,所以很有些意境。

  如果趙和有真才實學,必定觸景生情吟詩一首,但趙和腹中都是大糞,那有什麽墨水?所以站在平山堂前半天,憋出一句:“平山堂,真是好!揚州城,真他娘的高!”

  現在已近中午,來平山堂瞻仰先賢的遊客很多,這些人能來瞻仰歐陽修,自然都是一些文化人,現在聽趙和念出這麽一句狗屁不通的話來,一個個都怒目而視,怨恨趙和這種俗人玷汙了平山堂的素雅。

  趙和看到這幫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一個個看著自己,氣得趙和也瞪眼罵道:“看什麽?信不信老子在這平山堂前拉泡屎?”

  那些文化人聽趙和這麽說,一個個露出嫌棄的神色,趕緊躲開這個粗鄙的家夥。但還有一個中年文人,看向趙和並沒有什麽鄙視,反而有些欣賞的樣子。

  趙和看到這個文人也來了興趣,上前拱手問道:“這位大哥,小弟趙和,敢問大哥姓名?”

  那個中年文人趕緊也拱手說道:“本人崔呈秀,順天府薊州人氏!”

  趙和聽到這個名字如同五雷轟頂一樣,趙和對天啟年間的曆史了解不多,除了楊漣、左光鬥以外,閹黨那邊隻知道魏忠賢與這個崔呈秀。

  崔呈秀這個人可不簡單,是魏忠賢最為重要的智囊,也是天啟年間閹黨治國理念的實際操盤者,可以說這個人道德和能力呈現兩個極端,能力極強道德極低。

  趙和不敢相信麵前這個斯文中年人就是後來的閹黨五虎之一,不過看年紀也差不多,趙和試探的問道:“崔兄,你可是有官身?”

  崔呈秀今天出來遊玩,穿的一身便裝,他沒想到被趙和看出來,好奇的問道:“賢弟如何看出來的?愚兄現在官居兩淮巡鹽禦史一職!”

  既然是當官的,同時年紀對的上,麵前這個崔呈秀必定就是曆史上那個閹黨餘孽、五虎之首的崔呈秀。

  麵對曆史上心狠手辣的崔呈秀,趙和可不敢有半點不敬,趕緊深施一禮說道:“小弟趙和,字穀豐!南直隸常熟人,恩師是虞山先生!”

  崔呈秀一聽趙和的老師是錢謙益,眼睛馬上亮了起來,他趕緊回禮道:“原來是探花郎的高徒,不知趙賢弟來揚州有什麽事?”

  趙和哈哈一笑:“小弟在家待著沒事,帶著家人出來遊玩一下!”

  趙和沒敢說自己想要去北都投靠楊漣,因為他知道這個崔呈秀可是閹黨,將來楊漣等東林六君子就是因為這家夥才死的,所以趙和可不敢說自己與楊漣有關係。

  其實趙和完全想錯了,現在是萬曆末年,東林黨獨霸朝廷,很多士人想要投靠東林而不得門,除了朝中的浙黨、楚黨等,其他普通士人根本不會也不敢迫害楊漣。

  崔呈秀聽趙和這麽說心中高興,他想加入東林黨而不得入,現在碰到了趙和,豈能錯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