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揚州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258
  寒冬臘月,大運河上也沒什麽船隻,趙和幾人隻能窩在船艙中喝酒。好在趙和現在有錢了,這艘客船隻有他們幾個人,所以十分自由,想怎麽走就怎麽走。

  一行人就這樣走走停停,反正時間多的是,看到有趣的風景就停船遊玩一番,這樣幾人從正月十五出發,到了二月初八,才來到鎮江河口。

  鎮江是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口,運河的船不能行駛在長江上,所以要在這裏換上大的客船。

  上次趙和來到鎮江是去南都,這次不能逆流而上了,而是渡過長江去往瓜州渡口。

  瓜州是大運河北段的起始點,這裏就距離揚州就不遠了,趙和等人沒有坐船,而是雇了幾輛馬車趕往揚州。

  二月初十,經過近一個月的跋涉,趙和等人算是正式來到揚州城外。

  在趙和心中,揚州是一個神話版的存在。古詩文中那些描寫揚州富庶的文字,現在正在流淌在趙和腦中,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趙和不知道原句並不是這樣,這句詩詞出自南宋高僧釋師體的頌古二十九首中的一首,原句是:“義從親處斷,貧向富邊休。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趙和不知道這首詩的具體含義,但卻知道揚州這座繁華的城市,在明末曆史中有一種特殊的含義,那就是屠城!

  揚州在三十年後的四月二十四日,滿清豫親王多鐸帶領二十萬大軍將揚州城團團圍住,隻用了一天就將天下堅城揚州攻陷。城破後,多鐸出於打壓漢族人抵抗意誌的目的,下令屠城十日,史稱揚州十日。

  根據後世史料記載,揚州十日一共有八十多萬揚州軍民被屠殺,全城屍橫遍野。甚至到了八十多年後的雍正年間,揚州運河、水井中還能發現當年遇難者的屍骨。

  在有清一代,揚州十日是個不能提的禁忌,所有史料都被滿清統治者焚毀,等到當年的親曆者都老死後,揚州十日也就成為一個分不清是真是假的傳說。

  這件事一直到了清朝滅亡,民國期間的知識分子才在日本發現當年的史料,由秀才王秀楚編寫的“揚州十日記”,這段血腥的曆史才展現在人們麵前。

  苦難的日子還沒有到來,揚州現在還是繁華一片。趙和站在揚州南門挹江門前,這裏是揚州新城的南門,也是揚州的鈔關所在,自然是一等一的繁華之地。

  揚州城分為新舊兩城,舊城是宋代的老城,多為士紳居住,新城是嘉靖年間為了防禦倭寇所建,占地寬闊,所以城內商戶很多,非常繁華。

  新城建成後,鈔關也就從舊城的南門移到了挹江門。趙和趕到揚州的時候正是中午,大批的船隻停靠在鈔關麵前,等候稅吏抽稅放行。

  除了運河中的船隻,還有大批的商隊準備進入揚州城。揚州可是全中國一等一的大城市,城內就有七八十萬人,在加上城外散居的村落,依附揚州城的人口足有百萬。

  這等規模的城市每日所需都是天文數字,所以每天需要大批商隊將米麵蔬菜運進城內。

  趙和等人不是有功名的讀書人,隻能等在門口排隊。趙和翹腳看了看老長的隊伍,這要排到什麽時候?

  趙和對楊彪說道:“楊彪,你不是認識糧幫的人嗎?能不能找個人通融一下,這麽排下去天黑也進不去!”

  楊彪一看這麽排下去也不是個事,所以點點頭去找人幫忙。

  像糧幫這種全國性的大幫派,自然在鈔關這裏設有辦事人員,為的就是招待那些糧幫的朋友。

  楊彪很快找來一個揚州崇仁堂的小頭目,他看到趙和後,笑道:“這位肯定是趙爺了,小的得香主的吩咐,在這裏已經等候三日了!請幾位爺跟著小的入城!”

  有人接待就好,趙和沒想到自己的便宜大哥溫元化竟然知道自己要來,趙和問道:“你怎麽知道我這幾天要來?”

  那個小頭目笑道:“趙爺,這個小的就不知道了,一會兒請趙爺問我們香主!”

  趙和知道問他也問不出來什麽,隻好點頭跟著小頭目入城。

  有了熟人接待就是方便,在那個小頭目的安排下,趙和等人連入城費都沒交,直接從給士紳準備的專門通道進入揚州。

  入城後趙和眼界大開,城裏果然比城外還繁華,到處是商賈,各色人等在各種商鋪之間穿梭。

  那小頭目揮手叫來幾輛馬車,笑道:“趙爺,這是香主備下的馬車,香主在新城彌陀巷等候趙爺!”

  趙和後世也來揚州遊玩過,對彌陀巷十分熟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就住在彌陀巷。

  後世彌陀巷已經成為揚州市婦幼保健院,但在明代,這裏可是一等一的繁華之地,溫元化能住在這裏,正是糧幫實力的體現。

  馬車載著趙和等人在揚州城內穿梭,彌陀巷在新城,距離挹江門並不太遠,所以沒到半個時辰,馬車就來到溫元化的家門外。

  車夫也是糧幫的兄弟,他下車進去通報,趙和則帶著手下站在門口觀看溫元化的家。

  老溫的家在外麵看普普通通,因為不是官宦人家,所以門前沒有門檔也沒有戶對。黑漆漆的大門,青色的牆磚,十分普通的一戶人家。

  趙和正在東張西望的時候,溫元化從院中走了出來,他看到趙和站在門口,笑道:“三弟,哥哥早就接到消息你要過來,怎麽現在才到?”

  趙和十分好奇到底是誰通知自己來的,問道:“大哥,小弟離家時並沒有打算通知你啊?”

  “哈哈,是三弟的如夫人顧姨娘,她通過糧幫的渠道通知我們崇仁堂,說三弟要北上去北都,希望我們做好接待工作!”

  原來是顧雅,聽到自己的小妾這麽關心自己,趙和心中充滿了溫暖。

  溫元化上前拉著趙和笑道:“既然三弟到了哥哥這裏,就請留下暫住幾天,讓哥哥好生招待你一下!”

  趙和哈哈一笑:“哈哈,小弟也正有這個意思,現在天寒地凍,水路結冰陸路不便,正好在大哥這裏叨擾幾日!”

  溫元化與趙和走進院子,進入院子趙和才發現,裏麵與外麵可大不相同。

  溫元化的家從外麵看就是一個普通民居,但裏麵別有洞天,曲徑幽深竹林晃動,好一副鬧市中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