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大獲成功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175
  趙和與顧大韶閑扯了半個時辰,現在終於問道事情的關鍵。趙和不緊不慢的說道:“縣尊,顧舉人!趙和是縣中經承,負責的是全縣賦稅征收,自然要維護朝廷法度!顧舉人你身負功名,與那些市井小民不同,知法犯法還要抗稅!趙和當然要抓你回來受審!”

  顧大韶剛才起了愛才之心,對趙和已經沒什麽怨氣,現在聽趙和這麽說,怒氣又上來了。

  “放屁,朝廷規定中舉後免除全家徭役賦稅,你身為經承不會這點就不知道吧?”

  趙和點頭回答道:“自然知道,大明會典中規定免除舉人全家的賦稅徭役,但同時也規定有功名之人不得經商!顧舉人你熟悉禮法,不會不知道這一條吧?”

  顧大韶聽趙和這麽說就是一愣,他確實忘了這一條。

  大明會典就是明代的法律總集,裏麵集成《諸司職掌》、《皇明祖訓》、《大誥》、《大明令》、《大明集禮》、《洪武禮製》、《禮儀定式》、《稽古定製》、《孝慈錄》、《教民榜文》、《大明律》、《軍法定律》、《憲綱》等法律、法規和百司之法律籍冊編成,並附以曆年有關事例。

  在皇明祖訓中確實記載了朱元璋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秀才可以免除家中二丁徭役,舉人以上免除全家的徭役賦稅,但在洪武禮製中卻規定有功名之人不可經商,這就讓趙和鑽了空子。

  顧大韶熟悉禮法,原本他想與趙和辯駁一下,徹底打壓一下這小子的囂張氣焰。但沒想到這小子比他還要厲害,不僅找到了法律的空子,還反過來用於實踐,一時間顧大韶愣在那裏不知如何下台。

  楊漣雖然也懂些禮法,但深入研究就不如顧大韶了。他看到顧大韶愣在那裏,知道趙和說的很可能正確。

  趙和後世是一個合格的會計,最擅長的就是鑽各種稅法的空子,現在穿越到這個年代,自然要好生研究一下明朝的各種法律。

  楊漣與顧大韶兄弟關係不錯,當然不能看著顧大韶吃癟,他站起來說道:“趙和,你下去吧,這裏的事情本官自會處理!”

  楊漣想給顧大韶留麵子,準備將趙和攆出去,這件事就這麽完了。可是趙和卻不願意了,他拱手問道:“縣尊,是您讓趙和推行新稅製吧?”

  楊漣點頭,趙和接著問道:“當時趙和的條陳中是不是提過要依照法規辦事,不管任何人,都要依法辦理?”

  趙和當時在條陳上確實是這麽寫的,楊漣當時也已經批示同意,同時楊漣還表揚趙和勇於任事。現在聽趙和提起這件事,楊漣確實有些默然。

  “縣尊,既然當時您同意了!朝廷法度規定有功名之人不準經商,現在屬下征收顧舉人的稅,有什麽不對?”

  趙和這句話說得有些重了,明代是法治社會不假,但中國人曆來人情大於法,現在三堂上還掛著牌匾“人情禮法”!說得就是這件事。趙和這頓搶白,讓楊漣很下不來台,臉上一會兒白一回紅坑次半天說不出話來。

  趙和一看楊漣這個樣子不好,自己原來要依附楊漣的,現在卻得罪了楊漣實屬不智。剛才趙和原本因為楊漣是個遵守法律之人,所以才能說出那些話,但現在看可不是這麽回事。

  如果楊漣真是曆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剛直不阿,剛才趙和說完後必定會表揚他,但現在卻是這個反應,趙和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不過趙和長了一張巧嘴,發現自己說錯話了,趕緊站起來又說道:“縣尊,當時您與恩師在望海樓上與屬下說的話都忘了嗎?現在土地兼並嚴重,那些讀書人仗著身有功名,不止不交稅,還藏汙納垢到處擴張土地!當時屬下說想要改革稅製,縣尊你還拍手叫好,難道這才過了半年,縣尊就忘了初衷嗎?”

  趙和這席話雖然表麵上指責楊漣,但其中的意思卻在褒獎楊漣。楊漣你與其他官員不同,你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我趙和現在這麽拚命幹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讓你楊漣青史留名!

  楊漣在曆史上確實是一個不愛錢的好官,但真正的楊漣卻沒有曆史書寫的那麽光明偉岸。後世楊漣在移宮案中可沒起什麽好作用,栽贓誣陷什麽手段都用過。與大太監王安勾勾搭搭,一起欺負李選侍這樣的小寡婦,手段也不怎麽光彩。

  楊漣當官不為財,為的就是這個青史留名。他聽趙和這麽說,馬上麵色紅了起來,沉聲說道:“仲恭賢弟,趙和說的很對!既然朝廷法度不允許士人經商,那還請仲恭如實繳納稅款!”

  楊漣說完起身對著顧大韶深深一躬,然後說道:“楊某與伯欽賢弟莫逆,但國法大於親情,請仲恭賢弟不要怨恨楊某!”

  楊漣比顧大韶年長,身份也要高得多,現在楊漣都這麽說了,顧大韶能怎麽辦?

  顧大韶站起身來惡狠狠的說道:“文孺兄,既然你這麽說了小弟這就去交稅!但。。”顧大韶說完指著趙和說道:“文孺兄,這小子牙尖嘴利手段狠毒,將來你要小心他,萬萬不可重用他!”

  顧大韶說完拂袖而去,楊漣看到得罪了一個好朋友,心中實在有些過意不去。但趙和剛才都說了,自己要想留名青史,必須要堅守初衷,在變法這條路上走下去!

  趙和看到楊漣站在那裏發呆,趕緊行了一禮也退了出去。

  顧大韶出去後,回到自家店鋪,馬上拿出二十五個銅錢讓夥計去交了稅。顧家在常熟可是一等一的世家大族,他們家都老老實實的繳稅,其他人更是半點脾氣沒有。在三天時間裏,趙和就將全縣城所有商戶的門攤稅收齊,一共折合白銀二十一兩六錢八分。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月的收入,以前門攤稅每年隻能收上來五十多兩白銀,現在一個月就收了二十一兩,那豈不是一年就有近三百兩的收入?

  楊漣知道這個消息後大為高興,這麽說新稅製完全可以推行,楊漣馬上給趙和一份公文,讓他在全縣推廣,同時準備在五月份的夏稅征收中使用這種新稅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