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京察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133
  楊漣身份貴重,自然不可能跟著你們這幫幫役白身一起吆五喝六,所以在趙和家門口宣布這個消息後,就上了轎離開了。

  李繼恭送楊漣離開後,皮笑肉不笑的對趙和說道:“恭喜趙經承了,竟然能入了戶部畢大人的法眼!”

  李繼是官場人,很清楚戶部直接下文提拔一個經承小吏,完全不合乎官場規矩。在加上戶部侍郎畢自嚴是東林黨人,趙和的老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政治新星,這其中的關係不用說李繼就已經很明白了。

  趙和聽李繼這麽說知道這個笑麵虎生氣了,不過現在趙和已經抱上楊漣的大腿,李繼一個小小縣丞,那裏動得了趙和?

  所以趙和對李繼也不怎麽尊重,聽李繼夾槍帶棒的話後,趙和也反唇相譏道:“嗬嗬,二公說笑了!屬下才疏學淺能力有限,但就有一個年輕肯吃苦的優點,估計畢司徒看上屬下的是這點!”

  趙和這句話說得毫不客氣,點明了自己年輕有優勢,你李繼五六十了,還是正牌子舉人出身,混了十多年官場還是一個縣丞,和老子比真是廢物一個!

  李繼聽趙和這麽說,氣得袖子一甩,飯也不吃了,直接上轎離開了趙府!

  楊勇是李繼的心腹,現在看趙和與李繼徹底鬧掰了,站在那裏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現在趙和成了戶房經承,就成了楊勇的上級,如果楊勇跟著李繼走了,可就徹底得罪了趙和。但如果不走就得罪李繼,人家李繼畢竟是副縣級領導幹部,背後的能量可不是趙和一個新上任的財政局長能比的。

  趙和看到楊勇的囧態,笑道:“楊叔父,如果叔父家中有事就請先回吧!”

  楊勇聽趙和這麽說心中長出一口氣,對著趙和感激的抱了抱拳,然後上轎追趕李繼去了。

  趙誌高雖然不懂官場上的齷蹉事,但基本情況還是能看清的。他看到趙和得罪李繼,趕緊拉著趙和低聲問道:“二小子,你瘋了不成?雖然你現在成了經承,但畢竟李大人是主管錢糧的縣丞,是你的該管主官,現在你這麽得罪他可不智啊!”

  趙和在後世雖然沒混過官場,但畢竟當過財務總監,這職場中的人情世故還是懂的。他聽趙誌高這麽說,苦笑道:“爹,這次縣尊跑到咱們家宣布這件事,您還看不清縣尊什麽意思嗎?就是讓兒子我與李繼起衝突!”

  趙誌高聽趙和這麽說一愣,緊接著問道:“這是為什麽?我聽說縣尊與二公關係不錯啊,怎麽暗地中還有什麽過節?”

  趙和歎了口氣說道:“他們的身份就是過節!自古以來錢糧就是重中之重,李繼在縣中經營了十多年,戶房工房上下都是李繼的人,縣尊初來乍到要收攏權力,這個掌握全縣錢糧的戶房自然就成了二人爭鬥的重點!”

  趙誌高聽趙和這麽說一想也是這麽回事,他當糧長的時候都要經營手下那幾個人,既要讓他們幹活,還不能讓副糧長趙虎超過自己。縣中這麽多人這麽多官職,縣尊自然也要好生經營一番。

  其實趙和與趙誌高都想錯了,楊漣要重用趙和並不是想要收攏權力,但趙和說的也有一部分正確,楊漣確實想讓趙和與李繼鬧僵。

  畢自嚴給楊漣的回信中提到了趙和,畢自嚴認為趙和是一個很難得的財經奇才。東林黨內大文學家不少,潑糞打黑拳的政治打手也不少,但缺少的卻是這種技術專才,特別是趙和這種專精財經的專才。

  所以畢自嚴在信中提醒楊漣,像趙和這種人才,一定要確保掌控在東林黨自己人手中,絕對不能讓外人拉攏過去。正因為畢自嚴這麽說,今天楊漣才要過來當眾宣布這個消息,為的就是讓趙和與李繼決裂,因為李繼正好是浙江人,雖然算不上浙黨,但畢竟不算東林黨人。

  當然趙和以為畢自嚴為了拉攏自己才下公文提升自己為經承,那就有些自以為是了。趙和是畢自嚴眼中的人才不假,但畢自嚴宦海二十多年,見過的青年才俊多了,難道各個都關照拉攏?

  這時趙和在畢自嚴眼中隻是個普通小吏而已,充其量算一個有些才氣的小吏。如果趙和能經過官場的曆練還不被淘汰,在加上未來能混到一定位置,那時才是畢自嚴真正關照的時候。而這次畢自嚴下公文提拔趙和,真正目的是為了楊漣。

  這背後就跟當下的政局有關了,自從萬曆四十三年首輔葉向高致仕,浙黨的領軍人物方從哲當上首輔,朝廷內部開始掀起一股清算東林黨的呼聲,當然這與萬曆皇帝的刻意放縱不無關係。

  東林黨從萬曆二十一年王錫爵擔任首輔開始,到萬曆四十三年已經掌控朝政二十多年,這期間東林黨聯合浙黨、楚黨等邊緣小黨,借著爭國本這個契機,大勢打壓閹黨與勳貴勢力,甚至連萬曆皇帝本人也要向東林黨控製的輿論低頭,這就有些讓皇帝心生芥蒂了。

  所以在葉向高退休後,皇帝開始有意培養浙黨楚黨,來分製東林黨的權力,在加上東林黨這幫家夥確實屬狗的,吃獨食不說還護食,自己人吃的溝滿壕平,卻一點好處不讓給政治盟友,這樣就讓當年的爭國本同盟開始出現裂痕。

  這時接替葉向高首輔位置的是浙黨領袖方從哲,這家夥當上首輔後,開始倒向皇帝,準備在朝廷逐步清理東林黨的勢力。

  畢自嚴作為南都戶部侍郎,知道一些朝廷高層的信息。在年底,宮內就透漏出皇帝想在萬曆四十五年搞一次京察,也就是在京官內部搞一次KPI考核,這次考核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吏部尚書鄭繼之。

  鄭繼之是湖廣人,也是楚黨內部的領軍人物,現在首輔是浙黨,京察負責人是楚黨,這其中就有些耐人尋味了。雖然皇帝並沒有明說這次京察主要對付的是那些人,但政治嗅覺及其敏感的東林黨馬上就感覺出不對。這些小黨聯合想要幹什麽?當然為的就是對付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