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成基命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165
  成基命為人沉穩寬仁,官場朋友很多,除了好友錢龍錫、楊漣外,還與後輩錢謙益關係莫逆,同時也十分欣賞錢謙益的學生瞿式耜。但當得知錢謙益收了一個胥吏當學生後,成基命是抱著反對意見的。

  成基命雖然反對錢謙益收一個胥吏為徒,但性格使然,在看到趙和後還抱著提攜後輩的意思,準備問一下趙和的功課。

  “穀豐,老夫已經接到你師父的信,準備在國子監為你掛一個學籍。但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胸無點墨還是不能入學的!現在老夫就考考你,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你說說這段話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篇,是孔子弟子有若說的話,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有若認為,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這是論語中最淺顯的道理,成基命原本想要考究一下趙和,看看他夠不夠監生的材料。那知道趙和來自後世,哪裏知道論語中的名句?

  趙和聽成基命之乎者也的念了一大頓,結果什麽都沒聽懂,但成基命問自己是什麽意思,沒辦法趙和隻好按照字麵上的理解胡亂解釋一通。

  “成大人,末學認為這段話講述了一個人想要上房頂夠鹹魚,但梯子不堅固,所以要修梯子!那知道正在修梯子的時候,偏偏碰到有人在邊上搗亂,修梯子那人害怕耽誤自己吃魚,所以大罵搗亂那家夥不仁義!”

  成基命知道趙和出身胥吏,原本也沒想考校他什麽高深的學問,所以才拿出來論語中的一段來考他。但成基命沒想到趙和能答成這個樣子,什麽鹹魚?什麽梯子?難道這小子認為鮮就是鹹魚嗎?認為孝悌就是修梯子嗎?

  趙和看到成基命的臉色從紅轉白,知道大概自己答錯了,趕緊解釋道:“成大人,末學跟隨恩師時間尚短,並沒有學到恩師的學問,所以剛才答得孟浪,請成大人見諒!”

  成基命的臉色慢慢變成正常顏色,壓了好半天的火氣才說道:“這樣吧,你去找王主簿辦理捐輸吧!”

  趙和心中暗罵:早就應該如此,非要考校什麽學問?真是莫名其妙,老子都拿錢了,還這麽費勁。

  趙和剛要起身離開,門外一個男聲叫道:“老師,學生來了!”

  成基命答應一聲,門外走進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太學生,這家夥長的身材高大,相貌俊朗,身穿一身灰布長衫,十足的一副知識分子打扮。

  這家夥走進來看到趙和在屋,趕緊躬身道:“學生不知老師有客!打攪了!”

  成基命點點頭,說道:“守一進來吧,這不是外人,他叫趙和趙穀豐,是常熟錢受之的愛徒!”

  錢謙益的大名在南直隸如雷貫耳,那家夥聽說是錢謙益的高徒,眼睛一亮,趕緊躬身行禮道:“原來是穀豐賢弟,愚兄浙江姚甲姚守一!”

  趙和聽這個姚甲叫成基命老師,知道這家夥八成是成基命的徒弟,既然都是自家人,趙和也就不能裝逼,趕緊回禮道:“小弟拜見守一兄!”

  成基命等二人見完禮後,對姚甲說道:“守一,你父親給你捎來一封書信,讓為師轉交給你!”

  姚甲上前恭敬的接過,成基命接著說道:“你父親讓你回鄉讀書,不要在南都這裏胡鬧下去!為師已經為你掛了籍,過幾日就回鄉吧!你雖然回鄉,但記住要溫習功課,捐生畢竟是末流,想要出人頭地還要走科舉正途!”

  姚甲聽老師這麽說,趕緊恭敬的答應下來。成基命又說道:“正好你過來了,穀豐也要去辦理掛籍,你帶著他一同去吧!”

  趙和與姚甲出了成基命的辦公室,趙和低聲問道:“守一兄,您可是成大人的高徒?”

  成基命滿心的心思,聽趙和問起,心不在焉的回答道:“是啊,家嚴與恩師是同科進士,所以命愚兄拜在恩師門下!”

  趙和聽姚甲這麽說心中暗罵:原來是個官二代!看來這家夥學習也不怎麽樣,要不怎能隻是個捐生?

  國子監的監生分為很多種,其中四大類,分別為舉監、貢監、蔭監、例監。舉監身份最高,因為他們是舉人參加會試落選,到國子監旁聽提高學問。他們原本就是舉人,所以身份地位最高。

  貢監也稱為貢生,一開始是各地選拔優秀的秀才進入國子監深造,所以才稱為貢生。貢生身份最雜,按照進學的途徑分為歲貢、因貢、副貢、拔貢、優貢、例貢等等,不過這些貢生都是秀才,他們才是國子監的中堅力量。

  蔭監就是一幫官二代,他們仗著自己老子為朝廷立過功,經皇帝同意後可以進入國子監讀書,他們與貢生一樣享受基本的權利,可以參加全省的鄉試,中舉後就是堂堂正正的舉人。

  剩下最沒地位的就是例監了,在景泰元年,國家因為缺錢,所以開放國子監讓那些有錢人的子弟進入學習,他們每人都要繳納八百石的糧食當捐輸,所以也稱為捐生。

  在明代捐生畢業後隻能去偏遠州縣擔任佐貳官或者府級首領官,最高也就是正九品,正八品的都很少見,所以捐生在官場被視為異途,與其他科舉正途區別開。

  捐生中還分為在籍與掛籍,在籍就是旁聽生,畢業後沒有畢業證,隻有肄業證,國家承認你的學曆但是不包分配。掛籍就是掛個名,基本不來上課,這樣自然也沒什麽肄業證。

  雖然掛籍不算肄業,但國家還是承認你監生身份的,所以在縣裏監生等同於秀才,免除本身徭役的同時,見官也可以不跪拜的。正因為這樣,南直隸很多大商人都願意為自己的子弟弄個監生身份,可以在鄉招搖過市危害鄉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