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秦淮河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163
  趙和不是什麽正人君子,當然也想與趙小虎幾人出去風流快活,但是趙和知道明代花柳病盛行,這種東西沒有青黴素治療,得上就是絕症,那些低級勾欄中什麽人都有,難保有什麽髒病,所以趙和不準備與趙小虎幾人出去風流。

  同時南都這裏算是趙和的第二故鄉,畢竟人生能有幾個十年,趙和最好的那十年就在南都這裏渡過,這裏留有趙和的年少無知。現在趙和要故地重遊,當然要自己到處看看,緬懷一下自己的青春。

  等趙小虎幾人離開,趙和收拾一下衣服,獨自一人出了院子。在旅店門口趙和看到招待自己的那個夥計,那夥計問道:“爺出去遊玩嗎?需不需要雇個轎子?”

  趙和搖搖頭:“不用,我就在這周圍走走。有件事問你一下,南都最好的青樓在那?”

  那夥計聽趙和這麽問,露出一副了解的笑容,說道:“南都城裏有四大青樓,最大最好的當然在烏衣巷,那裏最出名的就是燕回樓,取意自唐朝詩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名句!同時燕回樓緊鄰王謝故居來燕堂,除了是個風月場所還是風景名勝,公子可以去看看!”

  “除了這個燕回樓還有那個出名?姑娘漂亮?”

  “如果單輪姑娘漂亮,那就要去南城的胭脂巷了,那裏的凝香閣的姑娘冠絕全城啊!特別是那裏的頭牌杜十娘,真是漂亮!去年杜十娘當選花魁出來感謝恩客,小子在河邊看到杜十娘的花容月貌,半個月都沒睡覺!”

  杜十娘?難道就是怒沉百寶箱那個?趙和知道杜十娘的故事出自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警世恒言,還以為都是馮夢龍的杜撰,沒想到明代還真有個妓女叫杜十娘。

  “夥計,這個杜十娘可是叫杜微?”

  那夥計還沉浸在回憶中,聽趙和這麽問趕緊回答道:“不是啊,杜十娘娘家姓什麽不知道,但是在凝香閣時叫杜煒,因為在凝香閣排行第十,所以叫杜十娘!”

  趙和一聽差不多,看來馮夢龍寫警世恒言的時候並不都是杜撰,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嗎!

  “好,既然這個杜十娘豔名遠播,那公子我今天就去看看!你告訴我胭脂巷在什麽地方?”

  “少爺,胭脂巷離這裏可挺遠,少爺您還是坐轎去吧!不過少爺您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見到杜十娘,現在聽說有個冤大頭為杜十娘贖身,現在不出來接客了。”

  趙和沒想到李甲已經出現,看來杜十娘馬上就要上演怒沉百寶箱的橋段了。不過既然人家不接客了,自己去也沒什麽意思,那就不如去烏衣巷的燕回樓看看。

  烏衣巷距離秦家老店沒有多遠,根據夥計的指點,趙和出了八府街,沿著秦淮河邊向著烏衣巷的方向而去。

  萬曆年間距離後世不到四百年,南都城雖然物是人非,但基本的城市格局還沒有變化。秦淮河還是那個秦淮河,淮清橋也還是那個淮清橋。

  連接淮清橋的路明代叫做大中街,後世稱為建康路,趙和以前畢業的南都財經大學雖然在北城,但夫子廟這裏確是趙和經常來的地方。

  趙和站在淮清橋上,看著印象中的建康路,從六條車道的大馬路變成隻有二十多米寬的石板路,心中感情真是五味陳雜。莊子說的莊周夢蝶,不知道自己現在是處於夢中還是現實?

  從淮清橋轉彎就是貢院街,前麵不遠處就是南都貢院。這裏沿著秦淮河兩岸都是飯館妓院,現在已經日頭西斜,南都城內的文人士子紛紛出動,來到貢院街這裏開始準備晚上的夜生活。

  現在雖然是寒冬臘月,外麵天氣很冷,但河中的花船並不受影響,幾個打扮妖嬈的年輕女子站在花船上招攬生意。如果有學子看上某個女子,花船就會靠岸,將學子接上船,與女子渡過一晚春宵。

  趙和雖然長得不怎麽樣,也隻是中等身高,但趙和現在今非昔比,穿的一身絲綢棉袍,頭戴貂皮帽子,一看就是富家公子,這樣的人自然是那些娼妓的首選。趙和在這秦淮河邊沒走多遠,就有好幾個花船中的女子勾搭趙和。

  “小哥,奴家想與你一親芳澤?”

  “公子,奴家好看嗎?”

  趙和看了看這幾個攬客的娼妓,雖然相貌中上,甚至比他的小妾林蘇都要好看,但趙和可不敢到處跑騷,得上花柳病可是能要人命的。

  趙和強忍心中的癢癢連連擺手,然後加快腳步離開貢院街。

  貢院這裏距離夫子廟很近了,烏衣巷就在夫子廟的對岸。趙和經過文德橋,穿過鈔庫街,算是正式進入烏衣巷。

  烏衣巷原本是三國時期吳國的軍營,因為士兵都穿黑色軍服,所以稱為烏衣巷。後來西晉滅亡,司馬睿南渡跑到了建康,在這裏被推戴為皇帝。建康因為有大批北方士族過江定居,所以烏衣巷這裏就成了朝中大官居住的地方。

  首先大臣王導住在這裏,後來便成為王、謝等豪門大族的住宅區。王謝兩家人才輩出,大書法家王羲之父子都是出自烏衣巷,所以烏衣巷的名字慢慢在士林中流傳開來。

  但真正讓烏衣巷聞名全國的是南宋時期,當時北宋滅亡,趙構同樣跑到南方建立南宋。同時因為南宋經濟大發展,所以一些有錢人重修了烏衣巷。有人又在倒塌的王、謝故居上重建來燕堂。其址在烏衣巷東,建築古樸典雅,堂內懸掛王導、謝安畫像。士子遊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思古幽情的勝地。

  趙和在後世也來過烏衣巷,不過後世的烏衣巷已經物是人非,連地理位置都不對。明代烏衣巷在後世已經成了居民小區,來燕堂也從原址搬到了烏衣巷口,原來的地址成為南都二十七中學。

  不過沒變的卻是來往的人群,趙和站在巷口看著往來穿梭的行人,除了這些行人衣著不同,其他與後世並沒有什麽不同,這裏也是一片燈紅酒綠,巷子兩邊的飯館、商鋪都在招攬客人,趙和站在烏衣巷口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