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蘇州崇智堂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207
  離著趙和不遠處跟著十幾個衣招襤褸的家夥,他們原本打著主意是等麵前這三人走進小巷,然後搶奪他們的錢財。但沒想到這三個家夥膽子這麽大,竟然讓自己過去。

  趙和這麽一弄,那些混混反倒搞不清什麽情況,有些不敢過去。趙和罵道:“你們這幫廢物,天生就是路倒的料!”

  趙和沒辦法隻好迎著走上去,來到麵前趙和問道:“你們那個是頭目?”

  那些混混互相看了看,站出來一個瘦弱的家夥問道:“請問三位什麽路數,能不能報一下字號?”

  趙和雙手放在胸前,右手抱住左手,左手拇指漏在外麵對著天,左手小指伸出對著地,然後說道:“無生老母在上,崇善堂駕前三排護法楊四拜碼頭!”

  那個頭目聽趙和這麽說大吃一驚,趕緊做出與趙和相同手勢,說道:“崇智堂六排藍旗座下沈六,拜見護法四哥!”

  趙和點點頭,對那個頭目說道:“這位兄弟,哥哥來蘇州遭了難,想要求助於呂堂主!”

  那個小頭目點點頭,說道:“請楊四哥跟著兄弟!”那沈六說完對手下揮揮手,那些混混趕緊讓來一條路,沈六在前麵帶路,趙和三人跟在後麵進入蛇門外小巷。

  孫廷龍跟在趙和身邊聽得雲山霧罩,這時低聲問道:“表弟,你剛才說的是什麽?他們是什麽人?”

  趙和笑道:“他們是糧幫的人,剛才那個沈六是糧幫崇智堂藍旗的小頭目,負責打探消息,所以自稱六排!糧幫內部分為頭排、三排、五排、六排、十排,六排是最低一等,負責外圍一些活動!”

  孫廷龍沒聽懂,問道:“最低一檔?不是還有十排嗎?”

  “十排是幫中的孩童,自然不能出來辦什麽事情,他們是糧幫的未來。”

  孫廷龍點頭表示明白,又問道:“那二排、四排呢?”

  “糧幫這種江湖幫派最講忠義,排行中無二、四、七、八、九這些數字。因為二是不敢僭越關羽關二爺;四是桃園結義中如有趙子龍在當為四弟,故虛此席;七據說是叛徒羅成,當年瓦崗寨聚義時羅成行七;八、九忌楊家將八姐九妹之稱。”

  孫廷龍今天算是開了眼,以前他那裏見過這種江湖事。聽趙和解釋完後,又問道:“那你剛才說的護法楊四是什麽?”

  “這是我跟一個兄弟學的,他在崇善堂擔任護法,家中排行第四,所以叫楊四!”

  其實楊四就是楊彪,他老子就是崇善堂主,自然自己兒子職位不能低了,所以給楊彪弄了一個三排護法,大概和後世副局級調研員差不多,職位挺高但是沒什麽實權。

  趙和幾人跟著沈六在小巷中東拐西拐,走了足有一刻鍾,才來到一戶人家門前。

  趙和左右看了看,這裏應該距離蛇門有一段距離,整個小巷中就這麽一戶人家,門上沒有掛牌子。小巷口站了七八個無所事事的混混,趙和知道這是糧幫望風的耳目。

  糧幫在明末屬於半公開的黑社會組織,因為他們承擔了一部分官府運糧的職能,所以官府對這幫運河上跑生活的船工睜一眼閉一眼,隻要不做什麽出格的事情,地方官府是不會管的。

  這也是糧幫雖然與白蓮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並沒有跟著山東河南那些白蓮教造反的原因之一。

  沈六帶著趙和來到小巷中,趴在巷口一個頭目耳朵上說了半天,那個頭目看了看趙和,然後敲開房門進去通報了。

  孫廷龍雖然出身運河沿岸,但因為家境富裕,自己的大伯還是官吏,所以與這些糧幫沒有什麽接觸。他看到門口這些混混都斜眉吊眼,懷中鼓鼓囊囊揣著利刃,孫廷龍咽了口吐沫,往趙和身邊靠了靠。

  看到孫廷龍緊張,趙和笑了笑示意他沒問題,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其實趙和心中也沒有底,趙和不管後世還是這世都沒有與黑社會打過交道,不知道這幫家夥到底能不能說上話。

  過了一會兒,院門打開,那個頭目出來抱拳說道:“頭排請楊四郎進去說話!”

  趙和點了點頭,帶著孫廷龍與孫柱良跟著那個頭目走了進去。

  這個院子隻是個普通院子,大概前後兩進院子。趙和來到大堂,這裏早已經站滿了人,為首的是一個身體強壯,滿頭白發的中年人。

  那人看了眼趙和,又看了看趙和身後的孫廷龍二人,皺眉問道:“你不是楊彪楊四郎,為何要假冒我侄子的名頭?”

  趙和看到這麽中年人,估計這家夥就是羅教崇智堂的堂主呂旺,同時也是糧幫蘇州碼頭的樁頭。趙和以前和楊彪聊天,知道呂旺這家夥可不簡單,雖然長得五大三粗,但為人極為精細,是個難對付的家夥。

  蘇州這裏是大運河上重要節點,每年經過這裏的船隻上十萬數,如果是個窩囊廢也站不住蘇州這個人間天堂。趙和今天來就是要與糧幫玩個交易,所以他不怕呂旺精明,因為越精明才越有達成交易的可能。

  經過今天這些事情,趙和發現自己太依靠外力了。雖然以前依靠官府的力量無往而不利,但官府的力量也不是萬能的,就拿死敵聞香教來說,他們可不會在乎趙和是不是錢謙益的徒弟。

  所以剛才在城內趙和就已經想清楚,自己必須組建自己的力量,但現在趙和沒什麽社會地位,手下也隻有五六個靠譜的兄弟,如何才能組建自己的力量呢?趙和將這個主意打到了糧幫頭上。

  明代因為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國家出現了大批不以種地為職業的流民,隨著流民的增多,各地開始出現一些原始的黑社會組織。這其中就以糧幫與未來要成立的洪門最為重要。

  糧幫在清朝前期投靠了滿清,並將名稱改為青幫,一直流傳到民國。洪門存在時間比青幫還要長,就是趙和來的二十一世紀,洪門在國內外還有活動,這就是致公黨。

  除了這些,在四川、湖廣還有袍哥、哥老會等地方黑社會出現,但他們的組織規模遠遠沒有青幫與洪門大。既然現在這些糧幫水耗子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貨色,趙和就將主意打到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