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倒苦水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05-22 16:17      字數:2105
  趙和被蔣孟公拉著走進驛站,進了大門就是一個大廣場,驛站負責驛傳接待,這個廣場就是預備停放馬車的。現在這個廣場空曠的很,隻有兩輛馬車停在邊上,一個馬戶正在喂馬。

  趙和沒想到驛站真有官員在這裏,問道:“哥哥,原來真有官員需要接待,看來是老弟誤會你了!”

  蔣孟公看了眼那兩輛馬車,啐了一口低聲罵道:“是個兩廣來的道員,能裝的很,窮的隻能吃清燉白菜了,還拿出一副五品官員的樣子吆五喝六,真是不要臉的緊!”

  五品官可不得了,相當於後世地級市一把手,趙和問道:“哥哥,五品官你不用去伺候嗎?”

  “放心,那個老家夥隻是兩廣的屯田道,這些老廣除了會種地屁本事沒有,不用管他,咱哥們進屋喝酒!”

  道是中國曆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監察區劃,始設於西漢,發展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持續發展完善,明清時期趨於完善,中華民國時期沿用,新中國建立後停止使用。需注意的是不同時期的道,其性質和行政單位都不盡相同。

  在漢代道是和縣平級的行政區劃,唐代道是比省級還大的機構,全國也隻有十道。元代道是在省級和府級之間的行政機構,有些像新中國的地區,管著縣市,還受省政府控製。

  但是明代道這個行政區劃開始變化,一開始道隻是掌管一至數府州縣的民政、監察,其名稱不一,按係統劃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職掌劃分,有分管專門事務的道和管轄府州縣的道。後來因為都司職權的削弱,又出現了負責關鍵節點駐兵的分守道、負責治安的分巡道、還有負責武器後勤的整飭兵備道。

  在明朝後期道這個官職十分混亂,級別也五花八分什麽都有,代表布政使的分司道是從三品高官,可是一些分巡道隻有從五品。除了這些地方糧票,還有中央下派的中央糧票,比如督糧道,這個是直屬中央戶部負責督理糧儲的官職,還有那個天下第一肥缺,放屁油褲襠的兩淮巡鹽道,這些都是中央委派任命的官職。

  至於其他亂七八糟的道各種級別都有,什麽相當於法院副院長的按察分司道、省教育廳長的提督學道、省郵政局長的驛傳道、水利廳長的水利道、管理黃河水道的河道、省軍區訓練局的招練道、省食鹽專賣局的鹽法道,還有其他什麽監軍道、分巡道、兵備道等等。

  至於屯田道更是如此,屯田顧名思義就是種地,和後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類似,屯田的地區都是一些山高皇帝遠的窮山惡水,被分到那地方當屯田道的官員都沒什麽背景,所以蔣孟公對那個五品屯田道半點也不尊敬。

  趙和也不知道這些道員的分別,跟著蔣孟公穿過前院廣場,來到最後麵一處獨立的小院中。

  這個小院就是蔣孟公的獨立辦公室,和沒地方辦公的趙和不同,蔣孟公級別不高,但辦公場所半點不比縣丞李繼差,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福利吧。

  進了屋子,蔣孟公招呼一個驛丁將趙和拿來的酒肴拿出去裝盤,自己先打開華茅酒的封口,深深的吸了一口酒香,讚道:“這個華茅酒果然是好酒,對得起這個價錢!”

  趙和笑著拿過兩個茶杯,倒滿華茅酒,然後笑道:“哥哥,既然如此咱們就先嚐嚐味道怎麽樣!”

  酒鬼蔣孟公早就垂涎欲滴,聽趙和這麽說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閉著眼睛品味半天,然後長出一口氣讚道:“好酒,味道醇厚,回味悠長,真是好酒!”

  趙和在後世總喝這種茅台,明代的茅台釀造工藝還沒有後世發展的那麽完整,所以他喝這個華茅酒味道一般,也就比以前喝的黃酒強一些而已。

  這時驛丁將酒菜端上,除了趙和買來的下酒菜,還加了四個炒菜,弄了滿滿一桌子。

  趙和重新為蔣孟公倒滿,舉杯說道:“老哥,小弟與你一見如故,今天咱哥倆不醉不歸!”

  蔣孟公舉杯笑道:“我和老弟也很談得來,今天咱們隻論兄弟情義,不談公事!”

  趙和聽蔣孟公這麽說知道這家夥不想幫自己,不過趙和不怕,他有的是辦法讓蔣孟公開口。

  二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第一杯用的茶杯足有二兩,第二杯換上的酒杯也有六錢,蔣孟公一口菜沒吃就喝了二兩半。明代的華茅酒雖然沒有後世茅台度數高,但也有三四十度。蔣孟公常喝那種十幾度的黃酒,現在二兩半的高度酒落肚,腦袋開始有些迷糊了。

  趙和卻沒什麽感覺,他在後世喝五十八度的茅台都能連幹兩杯,更不要說這三四十度的華茅酒了。

  趙和看蔣孟公眼睛有些發長,知道這個家夥上聽了,吃了幾口菜笑道:“老哥,小弟看你這個驛丞當的好輕鬆,真是羨慕不已啊!”

  聽趙和這麽說,蔣孟公並沒有什麽欣喜的表情,反而歎了口氣說道:“老弟你不知道啊,驛丞看著表麵風光,但內裏的苦誰知道呢?”

  聽蔣孟公這麽說趙和反倒有些感興趣了,這個驛站這麽大,每年縣中都給大量的撥款。蔣孟公手下足有五六十人,事務不多,生活還這麽逍遙,他還有什麽不滿意?

  “老哥,你這條件這麽好,我都想跟你換了,還有什麽不滿意呢?”

  蔣孟公喝了口酒,說道:“哎,哥哥我雖然管著五十多人,但職位隻是個役頭,在這驛站中算是個人物,但在縣中算個屁啊!見到三班牌頭要行禮,六房經承要作揖,碰到三主官更要磕頭請安!還有這驛中迎來送往都是官員,那個不比哥哥大,碰到脾氣好的還能擔待些,碰到脾氣大的,稍有些慢待直接開罵打板子!”

  蔣孟公說完伸出四個手指頭說道:“現在剛到六月,哥哥就被打了四次板子,就因為送飯送晚了,你說冤枉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