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酒桌文化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05-22 16:17      字數:2155
  趙和在會客廳陪著這幾人閑聊,這幾人都是楊勇的心腹,說話也沒什麽顧及,大家講一些縣中那些頭頭腦腦的花邊新聞。什麽那個經承又在外麵新開了外宅、那個役頭惡了主簿要被拔官等等。

  趙和在邊上聽了一會兒,感覺明代官場和後世差不多,這些大老爺們雖然不是女人,但都喜歡八卦。

  糧庫主任薛萬金是個肥胖的中年人,他喝了口茶後低聲說道:“大哥,諸位!三日前我與方師爺喝酒,聽他說福藩已經之國,朝廷中有傳言希望縣尊回京。諸位,如果縣尊走了,二公是不是能動一動扶正呢?”

  這些人都是縣丞李繼的心腹,他們自然希望縣令楊漣早點調走,李繼接任縣令,那樣他們這幫家夥就會雞犬升天,把持縣中各種事務。

  韓榮是戶房堂吏,相當於財政局副局長,他沉吟道:“不可能吧,縣尊去年三月份才來常熟上任,到現在剛滿一年,再提拔不合規矩啊!”

  明代和後世一樣,年底也有績效考核,也就是KPI,不過明代的叫做京察大計。在京官員每五年一考核為京察,地方官員每三年一考核為大計。考核分為三級九等,如果連續兩屆評為一級,那就可以升官了,同樣連續兩屆評為三等,那隻能致仕回家了。

  趙芳聽韓榮這麽說,笑道:“韓兄,縣尊的老師是葉福州,雖然現在致仕回鄉,但新任首輔方湖州也是東林出身,還能不對縣尊有所照顧?”

  明代為了避諱,稱呼上官不能直呼其名,所以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代名詞,用家鄉籍貫來稱呼也是一種。葉向高老家在福州,所以被稱為葉福州。方從哲老家在浙江湖州,所以被稱為方湖州。

  趙和不知道明代稱呼上的規矩,所以聽得一頭霧水。但縣尊的後台很硬他算聽明白了,一個小小知縣能和國家總理拉上關係,這後台還不硬嗎?

  趙和剛要張嘴問這個知縣什麽路數,怎麽後台這麽硬,但正中的楊勇卻皺眉說道:“莫談國事不知道嗎?縣尊怎麽樣自有朝中那些大佬操心,你們跟著扯什麽蛋?”

  楊勇身份地位最高,所以他說話後屋中在無人說話,弄得趙和也不敢問了。不過趙和心中留了心眼,看來這個縣令後台硬路子野,自己有機會應該抱上縣令的大腿才是正經。

  這時在餐廳內布置的夥計出來說道:“幾位官爺,菜都上齊了,請幾位爺入席!”

  趙和趕緊站起來相請:“諸位,請,請!”

  楊勇幾人起身從會客廳進入餐廳,一張八仙桌上擺滿了豐盛佳肴。

  明代餐飲雖然沒有後世花樣繁多,但基本該出現的菜式都已經出現,這一桌鮑翅席水平極高,與後世也差不了多少。

  趙和在後世就是吃喝的行家,看到這些菜肴也十分滿意,沒想到一個小小縣城的飯館,就能做出這麽地道的海鮮來。

  趙和站在門口趕緊招呼幾位坐下,楊勇地位最尊坐了主席,韓榮年紀最長坐了次席,剩下的人按照職位高低依次而坐,趙和年紀最小,同時還是這次宴席的東主,自然坐了末席。

  夥計等幾人坐定後,打開邊上的酒壇將幾人酒杯倒滿,然後關門出去。

  楊勇笑道:“今天既然是賢侄做東,你先說話吧!”

  趙和在後世也是酒精考驗的戰士,自然知道酒場規矩,有上級領導在場那能自己先說話?所以趙和推脫道:“大伯,今天是小侄孝敬幾位叔叔,自然長輩優先,請大伯先開局!”

  都是自己人,楊勇聽趙和這麽說也就不裝假了,端起酒杯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開局!”

  “諸位,今天是趙滿倉榮登役頭之喜,大家都知道本官與滿倉的父親什麽關係,當年趙家老太爺在世的時候,本官也多受恩惠,所以希望諸位兄弟以後要多加照顧本官這個侄子!”

  韓榮等人都是場麵人,自然知道楊勇與趙和的關係,同時趙和深得縣丞李繼的信任,所以韓榮等人馬屁連連,誇讚趙和年輕有為,楊勇體恤子侄。

  喝了第一杯酒後,趙和起身為幾位倒滿,接下來就是趙和提酒,畢竟他今天做東。

  “幾位叔叔,小侄以前就是個泥腿子,得祖宗保佑立了些小功,被二公看重,才當了這個役頭!小侄知道在座的都不是外人,以後小侄在工作上有什麽紕漏,希望幾位叔叔幫助維護!”

  趙和這幾句話說的十分到位,既點出了自己與縣丞李繼的關係,又表示自己年紀輕,不懂事,以後請諸位多多照顧。在座的這些人聽趙和這麽會說話,一個個拍胸脯保證,以後趙和有什麽難處盡管說話。

  趙和說完將杯中黃酒一飲而盡,桌上其他人也紛紛幹了。

  趙和放下酒杯說道:“幾位叔叔,請!小侄聽說這家會仙樓的鮑翅席全縣最好,所以定下一桌,請各位叔叔品嚐!”

  趙和作為主人,要先動筷其他人才好下手。趙和轉動桌麵將一尾清蒸長江刀魚轉到了楊勇麵前,然後夾起魚鰭放到楊勇麵前說道:“小侄祝大伯展翅高飛!”

  然後趙和將魚脊骨拆開分給韓榮、趙芳,說道:“小侄祝兩位叔叔早日成為中流砥柱!”

  接下來趙和將魚肚分給薛萬金與蔣孟公,說道:“小弟與二位哥哥新識,希望與二位哥哥推心置腹!”

  最後趙和將魚尾夾給自己,然後說道:“小侄分到魚尾,這叫定有後福!”

  明代雖然也有酒桌規矩,但那有後世酒桌上這種彎彎道,楊勇等人看趙和說的十分貼切,都說出了幾人的心中事。楊勇指著趙和笑罵道:“你小子怎麽如此油滑,這張嘴比你爹強的太多!”

  楊勇雖然這麽說,但心中十分高興,剛才趙和恭維他展翅高飛,他心中當然歡喜,如果這次縣令走了,李繼當上縣令,那楊勇妥妥的能成為典史。

  典史已經是吏員能達到的最高職位,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超過其他兩班牌頭,成為縣裏四把手,楊勇的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