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進京
作者:玉簫令      更新:2020-05-22 10:55      字數:2254
  老管家打開門,將信封交給門口斯文雋秀的青衫少年,溫和笑道:“這是我家主人交代給葉姑娘的東西,請蘇公子收好。”

  蘇轍雙手接過白信封,謝過老管家,轉身才走出沒幾步,就聽見門裏傳來一陣奇怪的悶響。

  蘇轍停住腳步,回頭看向那扇半開的門扉,正猶豫要不要過去看看,門卻突然從裏麵猛地關上了。

  他剛才好像隱約聽見那老管家的聲音,像是老人家不小心摔了跤,不過還可以關門,應是沒甚大礙。

  心裏這般想,蘇轍沒再停留,走出巷子徑直回家去了。

  這東西是老師幾日前寫信委托他過來的取的,老師信中說東西很重要,因此蘇轍絲毫絲毫不敢怠慢,取了東西便沒再回衙門,直接回家去了。

  他和陳喬上京參加殿試,很幸運得雙雙高中,而且蘇轍還高中皇榜第四名,兩個孩子一時名噪京城。

  他倆人本就是天子禦筆提的童生,如今又成了真正的天子門生,皇帝對他倆格外看重,當即就點了蘇轍入翰林院,破格任命五經博士。

  這個官職眼下看著不大,可在這個位置上熬幾年,隻要不出錯,很快就就會提拔為皇帝的誥敕起草,經筵侍講,那就是世人眼中真正的士大了。

  翰林院曆來是為京官清貴之首,也是未來宰輔的重要候選人培養地,真正可謂前途無量。

  陳喬雖然考中第三十四名,因為麵聖時跟皇帝對答頗得聖心,竟被禦筆欽點為詹事府檢校,雖與蘇轍同為正五品官,卻與皇帝走的更近,未來很有可能便是替皇帝執筆詔書的內臣。

  兩個孩子年紀雖小,可將來仕途前程已可窺見,是以當前在京城權貴圈子裏頗受朝中官員重視。

  隻是的蘇轍性格溫和還有些內斂,平日除了上下衙之外,或與幾個相交不錯的同僚品茶清談,大多數便是把自己關在家中讀書,一如今日。

  回到家,老管家立刻迎過來接下蘇轍肩上的白帆布書囊,邊陪著他往裏走,邊笑道:“二公子今日下衙這般早,晚飯尚未預備妥當,公子若是餓就先用些點心,有現烤好的芝麻燒餅,還燙嘴呐!”

  蘇轍這二年雖然學業緊張,吃穿用度卻因有葉翕音安排照顧十分寬裕妥當。今年雖剛滿十歲,身量卻竄地飛快,已近六尺的身高看上去儼然一個斯文小公子的模樣。

  老管家的五短身材竟還矮蘇轍半個頭,奉茶時還要仰著臉看他。

  蘇轍卻似沒聽見老管家的話,隻問:“可有信傳來,老師如今走到什麽地方了?”

  老管家趕緊搖頭:“沒有,最早的信就前日收著的那封,你早看過了。”

  蘇轍點頭,擺手道:“你去吧”說話時,已經坐在書桌前攤開了麵前的書卷。

  老管家知道他這是要讀書了,便俏沒聲往外走,才走到門口,就聽蘇轍問:“師兄今日可回來過?”

  老管家趕緊回話:“大公子昨日晌午回來過,隻說他這幾日衙門裏忙,晚間不一定能脫身回家,不叫你惦記他。”

  蘇轍斯文清瘦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悅,皺眉道:“明日我不在家,他若回來,你代我提醒他,就說老師就要上京了,叫他也收斂著些!”

  老管家聽出蘇轍惱了,趕緊應聲小心退了出去。

  蘇轍輕輕歎了一口氣,從懷中小心翼翼拿出從翠家才取回的白信封,放進書桌內側的抽屜裏。

  看著雪白的信封,蘇轍又想起陳喬,雙眉不由皺地更緊了幾分。

  ————

  “哎哎,你們快看那個,那是很重要的橋麽?可真好看啊。”紅於指著車窗外不遠處的一座橋大呼小叫。

  眾人都隨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看見一座白石橋。

  橋身也不知是什麽石頭,雪白的沒有絲毫雜質,隻是沒玉那麽通透,卻也白若上好的羊脂。兩邊的橋墩上雕刻著海馬,水獸,飛雲等精巧繁複的紋飾,看上去華貴非常。

  “京城就是不一樣,連橋路都修地這麽精致,我聽咱們姑娘說,在這京城的大街上走過,指不定就能遇上朝廷裏的大官呢……”

  “而且還有好多咱們沒見過的絹花,小吃……”

  隨行的滿車小丫鬟興奮地嘰嘰喳喳,紅於一臉得意:“那是自然,要不是咱們姑娘有本事,咱們可一輩子也見不著這樣排場的世麵呢,哎?怎麽停了這麽久還不走啊?”

  長長的車轎隨著路上來往的車流前行,前麵湧來一群百姓圍觀看,搶著看路邊新貼出來的告示。

  因為圍觀的路人太多,擋住了半邊馬路,行人猶可行,車轎卻無法繼續前行了。

  葉家一行十餘輛車隊正巧被堵在當街上,葉翕音坐在車隊的第三輛馬車上,遲遲不見前頭的車子走動,便對同車的紅竺道:“去看看前頭怎麽回事。”

  紅竺應了一聲,利落跳下馬車,不過片刻就跑了回來:“是百姓圍觀看懸賞告示呢,說是明國公府的老太君得了怪病,張榜聘請天下名醫前往診治。”

  葉翕音想了想,對紅竺道:“去把那張告示揭下來。”

  紅竺聽聞立刻又跑了回去,不過片刻,果然拿了一個淡黃的紙卷回來,葉翕音接過紙卷展開看了一眼,唇角勾出淺淺笑意。

  懸賞告示已經被人揭走,擋在路上的圍觀行人自然很快就散開了,好奇的百姓對著葉翕音的車轎指指點點,隻因誰也看不見車裏的人,幹好奇一陣子也就恢複了平靜。

  剩下的路走的很順暢,車轎隊伍最終在東角樓街的一個大宅門前停下。

  宅院門庭早已大開,門口新換了描著山水的走馬宮燈,老管家和身著長衫的文質少年迎立在門前的石階上。

  看見葉翕音由車轎內出來,少年和老管家立刻帶著眾家仆迎過來。

  少年先一步上前,對葉翕音恭敬行禮:“老師一路辛苦。”

  葉翕音扶著少年的手臂下了車,溫和笑道:“這二年你長了好多,我都快認不得了,做了官,的確沉穩不少,有個官家模樣了。”

  少年趕緊低頭:“多虧恩師栽培,學生才能有今日小成,學生全賴老師照護,不敢在老師麵前稱榮。”

  葉翕音與少年相攜向院內走,步上石階,葉翕音抬頭見門楣上方的匾額寫著“於飛堂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