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尤物
作者:玉簫令      更新:2020-05-22 10:55      字數:2200
  隨著步履輕移,有陣陣香風順著轎子的方向,向著三個朝廷禦史迎麵吹來,坐在正中央的苗文函隻覺腦中有些恍惚,眼神也有一瞬的怔惘。

  等再定睛望過去,隻見幾位卷發碧眼的胡姬扭動著婀娜身段,已在咫尺之間翩然起舞。

  苗文函皺緊眉頭。多年朝堂生涯,將養白皙的麵皮上顯出明顯的不悅:“翠大東家,這是何意?”

  大胤的文人嗜好,跟華夏的宋朝往後有些相似。文人,官家,大多數喜歡溫柔婉約的中原歌姬,類似揚州瘦馬一類的頗受文人追捧。

  胡姬雖然冶豔豐麗,風月場中或許比較受歡迎,可是用來討好文人雅士,卻顯得有些不合適。

  翠玉姑卻並不答苗大人的問話,隻淺笑盈盈道:“大人莫急,且看看再說。”

  苗大人雖麵仍不悅,可是聽她這麽說,也隻得耐著性子欣賞麵前胡姬熱情的舞蹈。

  三位胡姬現下跳的是胡璿,舞步輕快熱烈,舞姿大開大合之間透著西域胡人特有曠達豪暢,胡姬身材曼妙,濃纖合度,又因多年習舞,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鮮活生動的熱情,比起溫柔嬌弱的中原美人更刺激誘人。

  再加之三位舞娘皆著上下分離的胡式舞服,中間露出的一截肌膚白若凝脂,衣角裙擺綴著細碎的珍珠流蘇,隨著如蛇一般的腰肢扭動,玉臍在流蘇下若隱若現,勾地在座男人皆忍不住暗吞口水。

  盡管上座著禦史欽差,可是眾人心裏卻禁不住暗讚:果然人間尤物!

  一曲胡璿舞畢,苗大人雖然剛才看舞蹈的時候也默默吞過口水,可畢竟是多年的官場老油條,轉臉就麻溜地扯出一副不屑的清高姿態。

  “翠大東家,這就是你送給本官的禮?你把本官當什麽人了?”末了,鼻子裏重重地噴出一哼,一股子讀書人的清高勁兒立刻盡顯無餘。

  翠玉姑心裏也冷哼一聲,腹誹斥了句“口水還沒擦幹淨呢,裝什麽裝”麵上卻仍端著體麵溫和的笑,側目望了眼身邊的迎梅。

  迎梅始終默不作聲,隻淺淺勾著唇角,與她容貌有些不相符的靈動眼神裏閃爍著幾分狡黠,對著身後跟著的幾個小婢子低聲吩咐:“把樂器給舞娘們送過去。”

  看見三個小婢手裏捧著的樂器,以苗大人為首的三位朝廷欽差立刻都睜大了眼。

  婢子手裏捧著的,居然是中原樂器之首——琵琶。

  在華夏,古典樂器之首是古琴,而在大胤則非琵琶莫屬。當年清教坊中,琵琶技藝卓絕的琳瓏能多年穩居花魁之首,也與其擅長的樂器密不可分。

  即便現在清教坊的花魁換成了箐箐,因她所長是古琴,名頭始終無法與當年號稱“玉麵琵琶”的琳瓏相比。

  但是中原的琵琶技藝,與西域胡人口口相傳的胡琴學習起來完全不同。

  大多數胡人連漢話都說不清楚,更別說認得漢字,再去學習由宮,商,角,徵,羽這些特殊符號組成的琴譜,更如窺天書。

  尤其大胤與葉小鸞前世所在的大明相比,與周邊邦國的交往更顯閉塞。雖然京城的秦樓得見一些胡姬,姿容舞姬卻皆算不得上乘,也難入上層官宦的眼。秦樓儲著這些胡家舞娘,也不過是有客擺酒時愛點著看個新鮮。

  眼前這三位胡姬不論容貌,身姿還是舞技,跟京城秦樓那些比,絕對稱得上罕見的珍品,若還會彈琵琶,那簡直就是天價難求。

  因此,麵對著眼前三位玉手弄弦的外邦胡女,饒是三位京城來的官老爺,也著實吃驚不小。皆已支起耳朵,瞪著眼,一眨不眨地盯著三個姿容妖豔的歌姬。

  就連剛才還滿臉清高的苗大人,也忍不住舔著嘴唇,掩飾不住心頭濃烈的期待。

  隻是苗文函此刻轉動的心思卻是:這樣的妙人兒,若是帶回京城,獻給那位以獵豔聞名的相府二世子,他往後的官運會不會就暢通無阻了?

  就在苗文函眯眼覷美人,為心頭突然騰起的想法而暗自興奮的時候,麵前三位胡姬已經玉手撥弦,指掌間雅樂有若流水潺潺,流瀉而出。

  親耳聽見胡姬演奏琵琶,就連一直不動聲色的翠玉姑,都忍不住拿眼覷向身邊神色從容的迎梅,心下暗讚一句:好手段。

  三位胡姬演奏的琵琶曲,三位大人也從未聽聞。

  雖不聞曲名,卻隻覺婉轉曲音中有雄渾悲壯,亦有溫情脈脈,可是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曲風雜揉在一起,卻並不顯突兀,反而別有一種韻味,令人聽之隻覺脈脈攜永,潺潺繞梁。

  再配合琵琶寬曠富有張力的音質,曲中亦悲亦婉,亦剛亦柔的情愫被宣泄的淋漓極致,三位禦製之一的朱大人聽至動情處,竟不自覺紅了眼圈兒。

  曲終了,朱大人早已抑製不住胸中激動,起身詢問:“此曲為何名?當真逸氣超然,天下罕聞!”

  聽見朱大人詢問,三位剛才還演奏自若的胡姬卻並未回答,而是紛紛扭頭看向翠玉姑。

  翠玉姑卻看向身邊的迎梅,見她仍垂眸不語,顯然是不打算開口了,隻得自己恭敬回話:“此曲是我一小友所作,曲名為《霸王卸甲》曲中講述是霸王卸去戰袍,與其愛姬相見的故事。”

  另一名禦史秦大人撫掌笑道:“曲妙,曲名取的也好!”

  眼見兩位下屬都被眼前的美人妙曲打動,苗文函就算想繼續端欽差架子,也不得不顧忌兩位同僚,再者這三位美人也著實稀世罕見,顏麵上終於緩和下來。

  “實沒想到在東邯州竟然能見如此絕世佳姬,著實叫我等開了眼界,翠東家費心了。”

  聽苗文函語氣稍有緩和,麵前的三位胡姬皆很有眼色,紛紛款步行至三位欽差身側,玉手把盞,斟酒奉茶,自然而然就接替了先前伺候幾位大人的婢子們。

  待得三位美人靠近,苗文函等人才嗅到胡女身上的獨特香氣,不覺又生出先前那樣的怔忪,連美人手中盞都忘了接,下意識就附身向美人的頸窩裏湊過去……

  眼見幾位官爺就快繃不住形象了,翠玉姑心知今日目的已然達成,便也不繼續留在這裏礙眼,就準備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