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四章 爭渡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31 16:58      字數:2626
  五月初五,端午佳節。汴河之上舉行久違的龍舟競渡活動。這並非是浪費人力物力的舉動,而是通過節慶活動進一步的舒緩民心,營造一種穩定向好的氛圍。所有的錢款都是朝廷支付,邀請各大商行,各坊百姓參與競舟歡慶活動。

  上午辰時,汴河兩岸人山人海,百姓們雲集於此。當日風清日麗,春陽高照,汴河之水碧綠清澈。和風麗日之下,彩色的龍舟一字排開在汴河河麵之上,看上去賞心悅目。河岸上人頭攢動,彩旗飄揚,人們著新衣,插艾草,孩童佩香囊,女子簪時令鮮花在鬢發之上,當真是氣象麵貌一新,個個興高采烈。

  辰時過半,文武百官陪同皇上郭昆親自來此,更是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萬民高呼萬歲的場景讓郭昆開心的大笑不已。不過,他開心了沒有一小會。當林覺和兩位夫人在親衛騎兵的簇擁之下抵達相國寺橋的龍舟競渡的起點時,郭昆身邊的文武官員跑了一大半去見林覺,而百姓們也將他們的熱情不遺餘力的奉獻給了林覺。歡呼讚頌之聲甚至比之前給郭昆的還要熱烈和巨大。

  不知為何,民間給林覺起了個稱呼,不叫林元帥,也不叫林宰相林樞密使,而是給他起了個叫‘林聖人’的稱號。這起初隻是小部分人茶餘飯後小範圍內談論林覺的經曆和過望而感歎他是天降聖人的言論,不知怎麽就大範圍的傳開了。再加上這段時間朝廷中種種惠民之策都被知曉是林覺所為,林覺的聲望早已在京城百姓們之中高漲。

  河岸上,震天歡呼的‘林聖人’之聲,蜂擁而至想一睹林覺真容的百姓,乃至林覺一向以來俊美瀟灑文武全才,以及他身邊嬌妻美女如雲的傳聞,更是讓京城的少女們心中瘋狂。場麵一度接近失控。

  郭昆本來高興的心情便在這種場麵中變得極為低落和憤怒。他今日親自來觀看龍舟競渡,與萬民同樂,他才應該是這裏的主角。現在林覺的出現讓自己淪為了配角。這還罷了,兩廂一對比,才知道自己和林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完全不同。對自己,百姓們的歡呼聲是帶著一絲敬而遠之的勉強。高呼萬歲是出於對禮法的敬畏不得不為之。而對於林覺,這些人是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喜歡,瞧瞧那些擠得雲鬢散亂的女子們,成何體統?而那‘林聖人’的稱呼,也如刀子一般紮著郭昆的心。聖人降臨?他算那門子聖人?自己是天子

  ,自己才是降世的聖人才是。天下除了孔孟可稱聖之外,能稱聖的隻能是皇帝。百姓們給他安個聖人之名是什麽意思?

  郭昆滿心的憤怒和不平,以至於他對即將開始的龍舟競渡失去了興趣。在龍舟競渡即將開始之時,而且需要他親自開鑼的情形下,他卻選擇了稱病回宮。這讓群臣盡皆愕然。林覺當然知道郭昆為了什麽而不高興,他對自己應該是嫉妒如狂,忌憚欲死。林覺並不想在公共場合暴露矛盾,可是這些百姓的熱情和‘林聖人’的稱呼自己也並不知情,無法控製。隻能說,其實郭昆的態度歸根到底是跟今日的情形關係不大的,這不過是勾起心火的引子罷了。

  郭昆的離去確實給在場官員和百姓們感覺到了掃興和困擾,但很快,人們便將這件事給拋諸腦後。郭昆在百姓心目中的聲望並不高,他在這裏自然是錦上添花,他不在這裏卻也不至於讓人如喪考妣。更何況有林覺和絕大部分朝廷官員在此,這場麵已經足夠氣派了。

  龍舟競渡的開鑼的殊榮理所當然由林覺承擔,巳時正,林覺手持木槌,對著懸掛在一人高的巨大木架上的巨型銅鑼猛三聲。隨著這三聲鑼響,號炮騰空,彩旗飛舞,人群沸騰。十幾艘河麵上的龍舟在鼓點節奏的帶動下,長槳起落,齊聲呼喝,開始競渡。場麵極為壯觀。

  競渡以相國寺橋為起點,駿義橋為終點。這之間相距五裏的河道兩側正是汴河兩岸最為繁華的地帶。這裏碼頭雲集,商鋪林立,普通百姓和豪門大戶混雜居住,市井繁華和高等享受交匯於此,更是京城內外貨物流通的集散之地。選擇在這段河道進行龍舟競賽,自然也出於一種拉動人氣和這片地段的商業活動的考慮。

  因為,此時此刻,精明的商家們店鋪全開,青樓歌館也都開張營業。各家碼頭船隻也都集結停靠,展示他們做好了運輸的準備。而在競渡結束之後,商鋪酒家必然爆滿,商業活動也必然頻繁密集。這便是所謂後世所提倡的‘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舉措。任何一次看似是慶祝節日的民俗廟會等活動,都必然要帶來經濟活動的高潮。這是目前大周恢複生氣最需要的。

  十幾艘龍舟如浪裏飛龍,飛速前進,鼓點激越,群情振奮。岸上的百姓們跟隨龍舟飛奔叫嚷加油,喊叫聲驚天動地。多日鬱結的心中之氣,痛苦和迷茫,在此時盡情釋放

  ,這也是一種派遣發泄的方式。

  林覺一行策馬飛馳至駿義橋頭等候,那裏已經搭了彩棚,準備了彩頭。不久後,龍舟破浪而來,快如離弦之箭。最終屬於樊樓青龍舟奪得頭籌。另有兩大商行的龍舟得二三名。林覺站在彩棚之中親自為這些氣喘籲籲滿臉興奮的獲勝者頒發得勝狀,真金白銀的賞賜他們錢財。第一名樊樓的掌櫃更是千恩萬謝的從林覺手中接過了林覺當場書寫的天下第一樓的匾額。這可是無比的殊榮。雖然原本這題匾環節當由皇上禦題,但那樊樓的掌櫃張桐卻明白,皇上題匾固然是榮寵備至,但林宰相的題匾卻更有號召力,更加的珍貴。

  林覺站在彩棚之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勉勵京城百姓,加油進取,努力工作,創造美好的未來。告訴他們,朝廷將以百姓福祉為第一使命,從此以後,將以民生為要,傾聽百姓疾苦。隻要萬民一行,大周複興將指日可待。困難隻是暫時的,不久後大周將重新成為天下第一富庶繁華的天朝上國雲雲。

  百姓們歡呼潮湧,個個喜笑顏開。就在林覺準備宣布龍舟競渡大賽正式結束,下午還將有相國寺端午廟會,興國寺廟會等活動時,猛然間河岸兩側掌聲如潮,淹沒了林覺的說話。人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汴河河麵之上。那裏,數十條大小船隻排著長長的隊列緩緩駛入前方河道。大船上貨物堆積,滿滿當當,船上人群正朝岸上揮手。

  “稟報大帥,南方送糧的船隊來了第一批了,一共十條大船,載運糧食十八萬石以及其他各種物資。另有蘇杭江寧一帶商賈船隻二十餘艘,滿載貨物隨同抵達。有人飛快的跑來稟報林覺。

  林覺大喜過望,哈哈笑道:“太好了,昨日楊秀還在嘀咕這件事,這可不就來了麽?

  好消息不僅於此,正當林覺欲去迎接率領船隊抵達的林伯庸等人,以及接見隨船而來的各地商賈時,有人趕來稟報,告知林覺,伏牛山中林覺的家眷以及皇上的家眷會同大量物資和人馬已經到了西城之外二十裏的西山翠穀,正自停留歇息。

  林覺開心的大叫起來,忙命楊秀張寒秋代替自己接見商賈和運糧船隊,安排碼頭卸貨入倉,安排這些商賈和京城商賈對接洽談生意。自己則迫不及待的和白冰高慕青率領親衛騎兵前往西山翠穀迎接。照思夜盼,她們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