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一章 一窩蜂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27      字數:5533
  |||

  ->->

  (月初了,免費月票投了吧。)

  山坡上的守軍終於開始了反擊,工事中冒出頭來的落雁軍士兵開始往下放箭。連弩和長弓射出的弩箭密集而凶橫,居高臨下更增威勢。疾衝的騎兵遭到了迎麵的打擊,一瞬間便有兩三百騎倒地,人馬在斜坡上翻滾掙紮,場麵混亂。

  然而,衝鋒的原大周禁軍騎兵都有精良的甲胄,並且前隊五千人都配備有盾牌衝鋒,阻擊的弓箭雖然凶猛,但造成的打擊的效果卻並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恐怖。雖然數百騎中箭落馬,但是其餘的騎兵頂著盾牌硬是衝到了山坡工事前方數十步處。

  數十枚冒著青煙的小甜瓜手雷從空中飛來,在騎兵中爆裂開來,造成了不小的混亂和傷害。但是,顯然小甜瓜投擲的時間太遲了些,到此時已經無法阻止攻擊的騎兵衝破第一道工事防線了。在震天的爆炸聲和漫天煙塵之中,近三百餘騎禁軍騎兵成功的衝上了山腰工事。戰馬從工事矮牆上方縱躍而過,衝入工事後方的守軍弓弩手和手雷投擲手。落雁軍守軍們開始往山坡上方逃走,一旦被騎兵近身,他們便成為待宰的羔羊,他們隻能往山坡上撤離。他們這一跑,整個山坡中段的工事失守,坡道上的混亂局麵也立刻得以扭轉,很快便從煙塵之中衝出,朝著山崗頂端繼續發動衝鋒。

  王雋高興的手舞足蹈,他之前最擔心的便是一旦對方發動反擊,那五千騎兵會迅速的潰敗。因為對方那種爆炸的火器實在威力太猛。弓箭倒也罷了,騎兵們有盾牌和盔甲可以抵擋,但那爆炸的火器實在太恐怖。然而對方投擲的火器隻造成了寥寥數百的傷害,並無想象中的恐怖。王雋知道,那是數量不足以及投擲的時機太遲的緣故。數量不足很可能是因為四麵八方都在進攻,所需的這種火器數目龐大,根本不足以應付這種規模的作戰。而投擲時機太遲,則是因為那東西投擲的距離太短。若是在陡峭的坡道上反而可以順著山坡往下滾落,反而可以增加數倍於人力投擲的距離。但是這極為平緩的坡道,那東西根本不可能滾落下來,隨時可能在坡道上被土坷垃給擋住。所以他們隻能等己方騎兵衝到五十步距離之內才能往下投擲。而這個距離,隻容許他們投擲一輪,騎兵便衝到他們眼前,他們便隻能跑了。

  王雋為自己能快速的領悟到戰場上發生的這一切的原因而興奮不已。誰說自己有勇無謀?自己能快速的領悟到戰場上發生的這一切的原因,便說明自己已經升華了,已經高出普通的領軍將領一大截。知道了原委,自己便更可以做出更有效的調整了。王雋為自己突然間的智商上的突破而狂喜不已,他也迅速下達了命令。

  “所有人給我全部往上衝,不必管什麽陣型。他們的防禦乏力,不能給他們調整的機會。殺啊,我們要成為第一支衝上山崗的兵馬。呂相說了,誰率先突破山崗敵軍,便重重有賞。”王雋高舉鐵槍,高聲呐喊著,同時親自策馬朝著坡道猛衝而去。在他的激勵之下,數萬騎兵爭先恐後的往坡道上衝鋒而去。

  原本長數百步寬逾**十步的坡道上容納五千騎兵便已經陣型很緊密了,現在後續騎兵蜂擁而入,整個坡道上頓時全部都是騎兵,擁擠不堪。上方的弩箭不斷的射下來,但是造成的零星的傷亡已經根本沒人在乎。所有的騎兵以一種無視對方防禦手段的方式往坡道上方猛衝而去。誰能想象到,這是麵對落雁軍的一種進攻方式,這是麵對著有強大火器的落雁軍的進攻陣型。他們尚不知要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坡道上方,落雁軍步軍副指揮使阮平率領的五千守軍把守著第二道防線,也是此處的最後一道防線。麵對黑壓壓猛衝至坡道中段,很快便要衝到防線前方的敵軍騎兵,阮平揮手下達了命令。

  “一窩蜂操作小隊全體準備,聽我號令。”

  數百名一窩蜂火箭筒操作手其實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迅速掀開了安置在十座土台上的一窩蜂火箭筒外殼上罩著的雨布,將這種落雁軍今日作戰的主角大殺器暴露在陽光之下。

  此處坡道是六處緩坡之中地形較為狹窄的一處,故而隻分配了十座一窩蜂火箭筒裝置在此。早先便已經壘砌夯實了十座土台,十座土台相隔十步築建,一字排開的將寬約百步的坡道形成封鎖。土台上安置了圓形底座,十架一窩蜂火箭筒已經全部安置到位。以幕布遮蓋自然是為了防塵防水,讓一窩蜂保持最佳的發射狀態。此刻幕布揭開,黑魆魆的錐形圓筒像個巨大的金屬喇叭暴露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陽光照耀之下,光滑的外筒反射著金屬的光澤,造型怪異而酷炫,顯得派頭十足。

  這十座一窩蜂火箭筒,以及四千餘弓弩手,再加上不足一千枚的小甜瓜手雷便是阮平今日手中的全部家當。為了防止敵軍從其他地方攻上山崗,小甜瓜手雷和大量連弩必須優先供應其他地方,越是騎兵可以衝鋒的六處緩坡,反而沒法擁有足夠的弓弩和甜瓜手雷來防守。林大帥的這種安排讓人疑惑,但是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小甜瓜的數量雖然龐大,但是經不住消

  耗太快。弓箭的消耗也巨大。所以不得不分配得當,讓它們發揮最大的效用。甜瓜手雷在緩坡上的效果其實不如在其他地方的效果強大,不能製造坡地的坍塌和混亂,光是靠殺傷力,那是無法阻止對方這種已經不在乎死傷的進攻的。所以,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一窩蜂火箭筒上。

  此時此刻,坡上的眾守軍心裏其實心裏也泛著嘀咕。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靠著這十架一窩蜂火箭筒能抵擋住對方的進攻。他們能做的便是將手中的弓箭一次次的射向複蜂擁而來的對手,希望能多射殺一些敵軍騎兵。但是和他們的心情不同的是,阮平等數百名一窩蜂火箭筒的操作手卻一臉的興奮。隻有他們才知道,對方如此密集的衝鋒陣型,以及在十座火箭筒聯合封鎖之下的火力有多麽的強大。一窩蜂火箭筒經過了數次改良,從最先的版本已經進化到了令人恐怖的階段。這之前它們還從未展示過威力,甚至連落雁軍中的眾多將士也沒有親眼看到一窩蜂火箭筒最新一次試射的威力,所以他們才會信心不足。

  進攻的騎兵兵馬已經衝到了坡道上端,再往前百步,便將衝上山崗。上方守軍的弓箭不痛不癢的落入騎兵陣型之中,雖然很多人馬倒下,但是倒下的騎兵很快便在鐵蹄的洪流之下被踐踏成肉泥,無法阻擋騎兵陣型的迅速推進。在所有的騎兵們看來,攻上山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他們將成為第一支衝上山崗的騎兵,這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然而,他們完全想象不到他們即將遭受到怎樣的殘酷打擊。

  “一窩蜂火箭筒,發射。”坡頂上方,阮平高聲大喝著下達了命令,同時將手中點燃的一根火把點燃了位於身前的一窩蜂火箭筒後側的一根引信。

  其餘九支發射小隊中的點火手幾乎同時將身側的引信點燃。明亮的火苗嗤嗤作響,火苗沿著引線蔓延,迅速鑽入火箭筒後側消失不見,唯有一縷淡淡的煙霧從小孔中冒出來。然後,一聲悠長的尖嘯之聲響徹四野,一支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帶著尖利的嘯叫聲從阮平身前的火箭筒前方射出。它甚至不是直接射向下方的騎兵兵馬,而是斜斜的衝向了一側的空中,毒蛇一般的扭動著尾焰,然後才紮入了下方騎兵的洪流之中。

  這一支火箭的就像喚醒了所有沉睡在火箭筒之中的箭支的呐喊,隨著它的帶著尖嘯之聲射出之後,山坡上十架一窩蜂火箭筒幾乎在同一時間將其內部的火箭傾瀉而出。落雁軍的一窩蜂火箭筒已經全部是六十四聯裝的配置。顧名思義,每一架火箭筒的發射便是將六十四枚火箭在數息之內盡數傾瀉而出。真正做到了如傾巢而出的一窩蜂一般的效果。山坡上的十架,便是在數息時間裏將六百四十枚火箭射出。其規模和威勢可想而知。

  你若以為以這種數量的火箭阻擊甚至不如數千人的弓箭齊射之威,那你便大錯特錯了。這些火箭呈現扇形的不規則的發射,百步之外基本上覆蓋了橫截麵三四十步的扇形麵積。加之其不規則的詭計,盾牌對它們基本無用。你可以擋住麵前,但你擋不住從側後位置甚至是頭頂上突然拐彎射下來的火箭。更恐怖的還不在於此。

  首先,一窩蜂火箭的強勁的穿透力會讓所有人難以想象。安裝了精鐵箭頭的箭支在火藥的強勁推動之下可以貫穿對方的身體。林覺做過測試,火箭的衝擊穿透力和床弩相當。而床弩的威力是絕對可以貫穿人體的。也就是說,每一枚火箭都有貫穿對方身體的力道,這種殺傷力可不是普通弓弩所能相比。麵對身著精良盔甲的原大周騎兵兵馬,一般的弓箭可以射穿他們的盔甲,但是絕對無法一兩箭便射殺他們。因為盔甲的阻擋之後,箭支隻能入肉數分,除非是射中要害,否則難以射殺對手。這也是數千弓箭手往下射箭,但對方死傷寥寥的原因。然而在一窩蜂火箭隻需一枚便可貫穿穿著盔甲的騎士的身體,讓他們的盔甲像紙片一般失去保護之力。一箭便可讓對手死亡或者喪失戰鬥能力。

  其次,火箭之威更在於其射中之後帶來的後續的傷害。改良後的一窩蜂火箭除了火藥推動之外更在末端留有藥囊,射入對方陣型之後,末端的火藥囊會發生爆裂,產生小範圍的爆裂後果。這除了讓中箭者的傷口基本上會被爆裂開來讓輕傷變成重傷,讓重傷者必死之外,更會因為火藥的劇烈燃燒而引燃對方的盔甲衣物頭發胡須馬鬃等等易燃之物。後續的火藥爆炸和灼燒是一窩蜂火箭筒更為殘酷和非人道的地方。但這也是讓對方恐懼和崩潰的來源。

  另外,最最恐怖的一點便是,有著上述兩種強勁殺傷力和震懾力的一窩蜂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發射成千上萬隻火箭。讓這種恐怖的殺傷力和震懾力達到極致,同時也達到敵人心理防線的極致。

  短短數息呼吸之間,六百四十枚火箭帶著刺耳的嘯叫,刺鼻的煙塵和刺目的火焰盡數傾瀉在下方正在衝鋒的騎兵陣型之中。所有的火箭筒的喇叭口都像是一個噴著火焰和煙塵的地獄之門,火箭拖拽著煙火的軌跡將山坡上方整片地段的上空盡數交叉覆蓋,扇

  形的打擊麵互相重疊,百步之外密集的騎兵隊伍很快被煙火所籠罩。

  火箭的淒厲的尖嘯聲充斥耳鼓,就像是地獄中厲鬼索命的尖叫。滿眼是煙火的軌跡和彌漫的火光,就像是滿天落下的星火。原本還衝鋒正急的騎兵們,麵對這突如而來的火箭的打擊都驚愕的目瞪口呆,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曆過這種火器的打擊。其中隻有一小部分曾經參與過進攻落雁穀的戰鬥,但那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他們也都淡忘了當初的情形。直到他們聽到了火箭的嘯叫聲,看到了那一窩蜂襲來的火箭的凶猛的情形,才猛然間被勾起了當初的恐怖的記憶。

  六百四十支火箭在數息之內便帶著淒厲的尖嘯和刺目的煙火以及不規則的各種角度的橫飛的形勢打擊在騎兵陣中。盔甲被貫穿,血肉在飛濺,火焰在爆裂。煙塵刺鼻,煙霧濃厚,整個坡下百步之內的戰場立刻便伸手不見五指,目不可視物。在這刺目的煙霧之中,火箭肆意的穿透人馬的**,火苗肆意的飛濺燃燒。箭支入肉的刺痛和火焰的灼痛以最快的速度蔓延著,被射殺的騎兵倒也罷了,那些沒有被射中的騎兵他們卻不可避免的被爆裂的火藥沾染上身體。於是乎煙塵之中本就目不視物的惶恐中又多了巨大的混亂。戰馬被灼燒了身體之後受驚亂蹦亂跳,士兵們身體著火之後更是慌亂的拍打著身體驚恐的尖叫著。

  總而言之,坡道下方方圓兩百步的範圍內煙霧滾滾紅光閃閃,煙霧之中傳來的是猶如地獄中的淒厲慘叫,仿佛有惡魔在那翻滾的煙雲之中肆虐。整個進攻的騎兵前隊在一瞬間便陷入了極度恐慌和混亂之中。

  但這一切隻是開始。山坡上方,一輪火箭在極短的時間射出之後,訓練有素的裝備手早已將整盤箭支抬至土台上。為了解決火箭裝配緩慢的問題,林覺早已經將一窩蜂火箭筒改良為模塊化的裝配方式。簡單來說便是一架火箭筒配備三隻裝箭的圓盤,尺寸一樣的圓形箭盤早就已經裝滿了六十四枚箭支。一盤箭支發射完畢之後,隻需以鐵鉤將空箭圓盤勾出,將另一盤滿箭支的內芯整體裝配進去,將引信從後方圓孔拉出便可。整個過程快捷無比。配合熟練的操作手協同之下,整個過程隻需十餘息便可完成。

  所有的操作手手腳協調快速,各自分工明確。很快第二輪發射再一次開始。在第二輪一窩蜂噴火發射的時候,第三隻裝滿箭支的內芯已經被抬到下方做好更換的準備。而被撤下來的空盤則被浸入大木桶之中快速的冷卻,然後迅速的由七八人同時開始配新的火箭。

  以三輪為一個循環,每個循環之間或許需要一些時間的緩衝和冷卻時間,但是誰又能在挨了連續三輪的一窩蜂火箭筒的打擊之下依舊堅挺呢?

  山坡上的騎兵給出了答案。

  若說第一輪一窩蜂火箭的攻擊讓衝鋒的騎兵措手不及,但其實真正造成的殺傷還隻有限,隻是造成了陣型的大混亂的話,那麽第二輪第三輪的一窩蜂火箭帶來的便是毀滅性的殺傷。漫天箭雨帶著淒厲的嘯叫聲橫掃坡下騎兵前隊,煙霧中慌亂恐懼的數千騎兵幾乎全部中箭。人馬在坡道上翻滾著,著了火的戰馬四散驚逃滾落,整個騎兵前隊已經無法前進半步,相反,他們倒下和受傷翻滾的人馬的屍體反而成了後方衝鋒騎兵的巨大阻礙。原本暢通無阻的坡道上反而被自己的進攻隊伍所阻塞。大量的戰馬受驚之後往坡下猛衝,騎兵的衝鋒陣型立刻大亂。前有煙火重重屍體遍布的阻礙,後有擁堵的騎兵衝鋒兵馬,前後相互踐踏,驚恐的叫喊聲和慘叫聲讓整個山坡成為了地獄一般的存在。

  你能想象自己的前方煙霧裏著了火的騎兵哭喊著朝你衝來,你卻能夠無動於衷麽?你能看到身旁的騎兵被火箭射中之後,胸腹之中被爆裂成一個空洞,血肉都被炸空的情形卻能毫不畏懼麽?你能在目睹了前方密集的兵馬在一瞬間被嘯叫的火箭全部釘在地上的情形卻還敢往前猛衝麽?隻短短的不到盞茶時間,原本信心滿滿以為自己將要衝上山崗的騎兵兵馬便從雲端跌落地獄,對方迅猛無情且殘酷的打擊之下,在未知手段的強力清場以及帶來視覺聽覺上的巨大震撼之下,衝鋒的騎兵們的心理防線徹底的崩潰了。

  這不是他們膽怯,他們也不是烏合之眾,而是訓練有素的前大周禁軍的騎兵。這絕非是他們的問題,而是今日他們遭遇的情形超出了他們的心理底線,超出了他們認知的作戰手段。就像你要去除掉一個壞人,當你知道對方隻是一個和你一樣的人的時候,你固然不那麽害怕,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死在對方手裏罷了。然而,當你看到對方形如妖魔,神通廣大,且知道他殺人的方式是抓住你一口口的嚼碎你的血肉骨頭,一口口的活活吃掉你的時候,你還敢跟他對戰麽?你所能做的怕便是逃命一途了。

  所以,在一窩蜂恐怖的打擊力和殺傷力以及對敵軍心理上的巨大摧毀之力下,騎兵們開始了慌亂撤退。這種撤退一開始隻是混亂不堪,但很快便演變成了整支兵馬的相互踐踏,以及不顧一切的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