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26      字數:3330
  力保汴梁不失是林覺的底線,所以,在女真人抵達城下,而西北軍尚在太原府一帶被遼人阻截的時候,林覺和郭昆商議之後決定出兵。十萬落雁軍從伏牛山出發,一路上幾乎沒有遭遇任何的阻礙。京畿周邊州府的駐軍早已被抽空,州縣城池之中隻有少量廂兵留守維護治安。落雁軍也並沒有對這些城池發動攻擊,隻快速進逼汴梁左近。

  行軍二日,剛剛進入京畿境內的尉氏縣時,女真人攻擊汴梁的消息傳來。此處距離京城還有兩三天的路程,馬步軍以及輜重兵馬混雜的落雁軍若是整體行軍怕是已經來不及了。於是林覺做出了分兵行動的決定。他和沈曇、馬長青等人率五萬騎兵先行馳援。郭昆梁七等人率五萬步兵護送輜重兵馬隨後跟上。這樣可以及時的抵達京城戰場。

  然而,就在林覺率領騎兵兵馬急速往京城馳援,在距離京城不到七十裏的鹹平縣境內,他得到了西北軍救援抵達,女真人的攻城計劃失利的消息。林覺當即緊急下令停止進軍,在鹹平縣召集眾人商議何去何從。

  事實上現在的局麵有些尷尬,本來以為西北軍趕不到戰場,所以林覺才決定出兵救援。但現在大周西北軍到了,二十多萬西北軍增援京城,女真人再想攻下京城恐怕是癡心妄想了。所以實際上已經沒有了增援的必要。此刻抵達京城之下,反而有可能成為官兵的攻擊對象,陷入尷尬的境地之中。所以,到底是不是要繼續進兵,還是要退回伏牛山中等待機會成了討論的話題。

  沈曇主張穩妥為主,先退兵再說。遵循之前的策略,按兵不動坐看官兵和女真人交戰,不必摻和其中。坐山觀虎鬥隻有好處沒有壞處。部分將領也同意這種說法,覺得不必去摻和。

  但林覺認為,既然大軍出擊,便已然參戰,若再退兵,白白折騰兵馬,於士氣有損。況且目前的情形之下,女真人的處境也極為尷尬,他們現在攻城不得,必然轉攻其他州府。倘若他們再留在京城,則有可能被合兵之後兵力大優的官兵主動攻擊。雖然林覺認為官兵應該不會這麽做,畢竟和女真人正麵交戰是不智之舉。

  倘若官兵隻守不攻,女真人留在城下毫無意義,他們必然轉攻其他地方。林覺判斷他們目標必是京東一帶,在京東一帶拿下立足點。更有可能南下侵襲江淮各路,占據戰略上的主動。而一旦他們這麽做了,必造成極大的浩劫,要死更多的人,毀更多的大周百姓的家園。這是林覺絕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林覺的提議是,進軍京東有利地形,打一場對女真大軍的伏擊截殺戰。倘若官兵敢於出擊,追著女真兵馬的身後.進攻的話,甚至可以一舉將女真人打回原形,將他們徹底殲滅。

  沈曇等人對於林覺的提議有些不理解,一方麵他同意林覺的判斷,也認為女真人一旦東進會釀成巨大的災難。但另一方麵,卻也認為,落雁軍跟女真人作戰固然應該,但其實對於大局而言不是最好的選擇。阻止女真人東進應該是朝廷的事,落雁軍去這麽做有些越俎代庖,且自不量力。畢竟女真人兵馬數量龐大,倘若朝廷兵馬並不協助作戰,反倒讓落雁軍陷入困境之中,恐遭巨大打擊。

  林覺當然理解沈曇等人的擔憂,但他卻堅持自己的意見。即便有著巨大的潛在的風險,林覺卻也不能無視女真人東進所帶來的破壞。不能無視無數百姓遭到塗炭的命運。落雁軍存在的意義在林覺這裏也許跟別人有些不同,之前是為了保護自己和身邊人,而之後,便成了一隻替天行道的兵馬。林覺不能從功利的角度去使用這支兵馬。固然需要保存力量,保存自己。但是無視外敵入侵,當縮頭烏龜的事情林覺不能做。

  林覺是主帥,他大可不必去跟沈曇他們解釋什麽,他隻需下令便可。但他還是希望能上下齊心,目標一致,不至於帶著不理解甚至是怨氣作戰。

  林覺告訴眾人,一隻軍隊倘若不能保護百姓,不能於危難之中解救他們,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沒有了生存了根基。落雁軍之所以蓬勃發展,伏牛山之所以欣欣向榮,便是因為落雁軍和朝廷官兵不同。官兵可以不顧百姓死活,落雁軍卻不能無動於衷。正如恩師方敦孺臨死之前的絕筆信中教誨自己的那番言語中所說的那樣,立足天地之間,倘處處為己,則失去存在的意義。當為萬名著想,為江山社稷著想。推而廣之,一隻軍隊存在的意義在於此,否則便真成了別人口中的山賊土匪的兵馬了。

  還有一層意思林覺並沒有明說說出來,那便是這種亂局正是落雁軍收割人心的大好時機。落雁軍尚未得到大周百姓的普遍認可,隻有在危難之中挺身而出拯救他們的人,百姓們才會真心的擁戴。這對於之後的局勢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隻有得到百姓的支持,落雁軍才可能在戰鬥中壯大,才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這是一盤大棋,結果輸贏未定,但這一手必須要下,埋下伏筆才成。

  沈曇等人其實隻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看問題的,他們關注的是落雁軍本身。建立這一支兵馬耗費了眾人巨大的心力,他們對落雁軍是極為珍惜的。所以,在看待問題上便局限於眼前利益。經林覺這一番解釋,眾人倒也無話可說。落雁軍高舉道義大旗起兵,喊得是不反大周隻反郭旭的口號,自然是要為大周的江山社稷負責的。否則,便成了一句空喊,會讓很多人失望的。況且落雁軍自建立以來,屢遭強敵,從未退縮。此番出兵,無功而退,也說不過去。哪怕對朝廷有再多的恩怨,也不應在外敵入侵之時計較得失,先拒外敵,再和朝廷算賬,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於是當晚,落雁軍騎兵連夜進軍,往東繞行百裏,於次日午後抵達京城東七十裏的雍丘縣境內,在東汴河岸邊做好了迎敵的準備。女真人如果要想往東轉進,必攻應天府。而此處則是必經之路。於此同時,命人通知郭昆梁七等人的步兵直接繞行趕來,不必去往京城。

  然而,林覺的這一番布置卻都落了空。當日晚間,落雁軍還在連夜修建簡易工事的時候。一個爆炸般的消息送達林覺手中,那便是白日裏京城城外發生的那一場袁振乾率西北軍和女真人大戰的消息。

  官兵出擊並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隻有西北軍的十五萬騎兵進攻,而京城中的禁軍卻按兵不動,坐看西北軍煙消雲散。林覺驚訝之餘,意識到必是出了什麽大事。呂中天和郭旭怎麽可能這麽愚蠢,坐視西北軍戰敗而無動於衷?郭旭再蠢,也不至於不明白這麽做是自尋滅亡。呂中天再蠢,也不至於不知道這會導致大周的朝廷再一次陷入覆滅的危機之中。原本趨好的大局瞬間扭轉,林覺的伏擊計劃也落了空。女真人大勝之後,還怎麽可能再轉進他處?他們必是要繼續攻城了。

  林覺急切的想知道發生了什麽,他知道馬斌定會傳來消息。但他已經等不及了。為了不暴露大軍的位置和訊息,他決定率親衛騎兵營抵近京畿,全麵刺探消息,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林覺和以前親衛火器營騎兵兵馬便藏匿在京城以東二十裏外的小龍山的山穀裏。山穀雖小,但是藏下一千騎兵綽綽有餘。等了一日,沒能等到馬斌送出來的任何消息。林覺等不及了,在當天晚上,他和白冰孫大勇悄悄從東南角守軍薄弱之處用抓鉤翻越城牆潛入城中。在西外城悅來客棧聯絡點中,馬斌滿臉羞愧的告訴林覺,他確實探知了消息,但是數次派人出城失敗,玄衣衛損失了三名兄弟,都是在出城時被截獲。城中加強了戒備,他正在想辦法出城報信。

  馬斌告知了他所知的消息,便是郭旭在當日西北軍和女真人作戰時在城頭斥責呂中天,然後被呂中天命人囚禁於皇宮寢殿之中的事情。當日有官員在場,事後馬斌便從他們口中得知了情形。林覺仔細的分析了當日郭旭和呂中天的對話,得出了結論。郭旭和呂中天已然決裂。關鍵時候,呂中天暴露了他的真實目的。此人怕是要乘亂奪權了。

  但是林覺卻無論如何想不明白,呂中天在這種情形之下還如何能保全自己。西北軍一敗,汴梁城危急,他就算奪權成功又有何用?郭旭他也不敢殺,他這麽做到底圖什麽。林覺決定留下來觀察幾日再說。

  之後的三天,林覺等人便留在京城中探聽消息。耳聽得城中議論紛紛,女真人要攻城屠城的消息滿城沸騰。最終,當林覺在汴河大街街口看到了那張詔書告示之後,不禁既驚愕又佩服同時又覺得好笑之極。原來,呂中天真的想要當皇帝,而且是以這種誇張的不可思議的方式乘火打劫。他居然要將郭旭送給女真人,簡直心黑手辣無恥之極。大周不是滅在女真人之手,而恰恰滅在了呂中天的手中,這是多麽大的諷刺。

  林覺沒有心思去目睹呂中天的演戲和鬧劇,他趁著滿城混亂的時候跟白冰等人墜繩出城,迅速回到山穀之中,集結了自己的親衛營兵馬。他要去劫車救人。郭旭雖然可恨,但卻也輪不到女真人折磨他。他畢竟是大周的皇帝,以如此方式被女真人羈押,那是整個大周人的恥辱。林覺不是去救郭旭,他要挽救的是大周人的尊嚴,同時告訴所有人,他林覺回來了。局麵如此,他和落雁軍已經無需隱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