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26      字數:5246
  大戰開始之後,雙方的爭奪焦點其實在於護城河的控製權。遼軍的目的是要快速在護城河上搭建通道,以便兵馬器械能攻到城牆之下。而女真人則要拚命的阻止或者延緩他們那麽做。

  這幾天等待大火熄滅的時間裏,遼軍上下的軍事會議開了一場又一場。關於如何突破護城河的對策,上下人等也都出了不少的對策。最終經過眾人的篩選,選擇了兩種方案。這兩種方案其實都是比較傳統的方案,隻不過在行動上做了些創新。

  第一種方案便是搭建浮橋。由於女真人將護城河拓寬到了近四丈的寬度,所以,搭建傳統浮空簡易橋梁通道的想法隻能被浮橋所替代。但因為護城河的水是流動的,傳統的搭建浮橋的手段也需要創新。一名將領曾經在桑幹河渡口見識到大周兵馬在桑幹河上搭建浮橋的作法,於是乎他便將此法提了出來,結果得到了耶律宗元君臣上下的一致認可。能在桑幹河那種寬達數十丈,水流湍急咆哮的地形搭建浮橋的作法自然能在眼前這小小的護城河上奏效。

  於是乎,遼軍工兵部隊在那幾天時間裏做了許多準備。他們提前打造了大批的木排,在木排上安裝勾連絞鏈之物,準備的妥妥當當的。攻城大戰開始之後,數百輛大車將這些材料運送到護城河邊,兵士們冒著城頭的箭雨將這些木排推入水中,然後一一勾連起來,以鐵鏈牢牢的捆綁在一起。以此類推,一道浮橋隻需半個時辰不到便搭建完成。兩頭和河中打樁略加固定之後,便是一座寬達丈許的可供兵士暢通無阻的浮橋了。

  遼軍在攻城開始後僅僅半個時辰之後,便在護城河上搭建了六十多條這樣的浮橋,其實已經完全能滿足大軍渡過護城河攻到城下的需要了。當然,搭建浮橋的過程中的死傷兵馬絕對不少,城頭的火力重點便是對付這些搭建浮橋的兵馬,箭如雨下的攻襲,讓遼軍兵士們也下餃子一般死傷慘重。搭建過程中,數千遼軍士兵中箭落水,護城河上浮屍曆曆,每一座浮橋上都灑滿了鮮血,顏色血紅。

  但無論如何,浮橋的順利搭建是攻城成功的一大進展。計劃進行的如此順利,讓遼軍上下人等也是心中鬆了一口氣。然而,這並不能讓正式攻城立刻開始,他們還需等候另外十幾座特殊通道的搭建完成。那便是第二種搭橋的方案,也是為了保證讓攻城的器械能夠順利過河抵達城下的唯一辦法。遼軍必須要在護城河上建起十幾座可以供沉重的攻城器械渡過護城河的堤壩,否則,雲霄車攻城衝車這些攻城利器便完全成為了擺設。

  簡易的浮橋可供兵士通行,但雲霄車衝城車這一類的重型器械都是極為笨重的,浮橋根本無法承受它們的重量。千裏迢迢運抵此處的這些器械倘若不能派上用場,那麽之前的等待便毫無意義,且攻城將未必成功。以普通雲梯登城的方式攻城,這加高到三四丈高的遼陽府的城牆將會是遼軍的噩夢。關鍵是就算不顧死傷兵馬,也未必能攻上去。但如果將運抵的數十架雲霄車抵近城牆之下,則多了數十條可以直接攻上城牆的通道,則遼陽城必破。這也是耶律宗元死活要等待攻城利器抵達這裏的原因。

  但土石填埋堤壩的行動非常的不順利,一則這護城河太深太寬,還是流動的河水。靠著兵士們背負泥包沙土搬運石塊填埋的方式實在是收效甚微。一些泥石包投入水中,便好似泥牛入海一般消散,浮橋都搭建了幾十條的時候,堤壩隻進展不到丈許。為此被射殺的兵士倒有數千人之多。

  耶律宗元急的團團轉,僅有浮橋是不成的,士兵們的攻城必須配合雲霄車和衝城車,否則便是做無用功。數十輛雲霄車已經推進到距離護城河不到八十步的地方,但它們不得不停止前行,因為它們根本沒法抵達護城河對岸。好在它們也並非一無是處。近五丈高的雲霄車最頂端的平台上,遼軍的弓箭手倒是可以居高臨下對城頭放箭,倒也射殺了許多女真兵馬。但雲霄車若隻當做箭塔來使用,未免暴殄天物,對攻城的益處也太小了。這便好比拿著千年人參這種可以活死人的靈藥去治感冒,實在是糟蹋了好東西。

  “不成,不成,這麽下去不是辦法。照這種建造速度,起碼得兩個時辰才能建好堤壩,這絕對不成。在城下被動挨打兩個時辰,我大軍起碼得傷亡數萬。朕不能容忍,諸位快想個好辦法出來。”耶律宗元搓著手,在後方觀戰平台之上來回踱步,焦躁不已。

  眾官員將領也都眉頭不展,卻一時間並無對策。

  “皇上,要不,讓兵馬先攻城牆,一旦攻城,對方守城兵馬便無暇應對築壩的兵馬,便可大大的加快進度。”一名將領沉聲道。

  一些人聞言紛紛附和。此人的意思是,一旦開始攻城,則城頭守軍便必須要應付攻城兵馬,給後方填埋土石建造堤壩的兵馬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城頭守軍無暇對他們進行打擊,則填埋速度會大大加快。

  “蠢材,這種辦

  法跟飲鴆止渴有何區別?若無攻城器械相佐,直接攻城跟送死有什麽區別?遠離城牆隻會受弓弩攻擊,抵達城牆之下要遭到滾木礌石滾油開水的攻擊,死的人會更多。虧你想得出這種餿主意。朕真是服了你,腦子給野狗吃了麽?”耶律宗元怒罵道。

  提議的將領趕忙縮了腦袋不說話了,暗罵自己多嘴,就不該去出這個風頭。

  “現在的問題是,兵士背負土石的速度太慢,石塊也太小。左近又沒有太多合用填埋之物,隻能以泥包當做填埋之物。那護城河水是流動的,少量泥包都會被衝散。老臣覺得,既要加快填埋的速度,也要在填埋之物上想想辦法。”韓延壽沉聲思忖道。

  耶律宗元眉頭跳了跳,沉聲道:“集合所有大車,堆滿泥包,用繩索緊緊捆住,用馬匹直接連車掀翻河水之中,總該可以奏效吧。”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道:“對,這個辦法絕對有效。皇上此法真是絕妙。”

  不過很快有人提出道:“全部的車駕都丟進去,卻也不夠啊。十幾座三丈寬的堤壩,所需土石不再少數呢。咱們沒那麽多大車啊。”

  耶律宗元皺眉沉吟,他的目光落在了站在平台一側的幾名部落首領身上。他們倒是神態悠閑的很,部落聯軍絕大部分都是騎兵,他們的兵馬目前隻出動了五萬餘騎兵弓箭手在護城河邊射箭壓製,看起來他們似乎對眼前的難題有些事不關己的樣子。

  “還不達旦九部、達迷裏部、梅裏急部、茶紮刺部、黑河部的幾位大酋長?你們認為眼下的局麵該怎麽做?”耶律宗元沉聲喝問道。

  幾名酋長正低聲說話,聞言都轉過頭來。

  梅裏急部首領酋長忽魯八咂嘴道:“皇上,打仗的事情我們可插不上嘴,這等謀略之事,我們這些人可是一點都沒想法。正如有些官員形容我們的話來說,我等都是上京道的野人呢。”

  “可不是麽?我等懂得什麽打仗的謀略?隻知道打起仗來策馬衝殺便可。可惜這攻城之戰,我們這些騎兵兵馬無能為力。要不我們再派些弓箭手去城下往城頭放箭?這倒是可以的。”茶紮刺部酋長禿骨撒摸著紮成小辮子的一蓬黃胡子陰陽怪氣的附和道。

  其餘幾名部落酋長也都紛紛點頭,包括黑河部落酋長蕭正幫,達迷裏部酋長猛撒哥等人。

  耶律宗元點頭道:“不懂謀略便不能出力了麽?那也未必。朕現在需要你們的騎兵出力了。”

  猛撒哥訝異道:“怎麽,莫非皇上要我們騎兵去攻城?我們的馬兒雖然強壯,但卻也沒長翅膀,飛不上城牆。難道往城牆上撞?用腦袋把城牆撞塌了不成?”

  “哈哈哈。”禿骨撒和忽魯八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幾位酋長,攻城大戰激烈,我大遼將士們正在浴血,你們卻在這裏放肆大笑,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你們還是我大遼之臣麽?豈有此理。”一名官員被他們的態度激怒,厲聲喝道。

  “正是,豈有此理。”一群官員們紛紛怒斥道。遼國朝中官員本就對這幫部落首領們看不起,這段時間,這幫家夥自以為救了析津府扭轉了戰局,更是囂張跋扈的很,官員們都很惱怒。此刻紛紛指責他們的態度。

  忽魯八等人還想辯駁,宰相韓延壽卻厲聲喝止道:“幾位酋長自重,當此之時,關乎大遼存亡,怎可嬉皮笑臉,語帶諷刺?皇上要你們出力,你們身為大遼之臣是應該的,應該謙遜以對,不得無禮。”

  韓延壽一說話,這些家夥們便老實了許多,當真犯了眾怒,也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我等也沒說什麽啊,皇上要我們出力,我們自然不會拒絕。但我們的兵馬都是騎兵,除了派出騎射手還能如何?這填土造壩之事,得步兵才成呢。”忽魯八道。

  耶律宗元冷聲道:“騎兵當然有用,填土造壩正用的著騎兵。朕現在命你們派出騎兵以馬匹背負泥包土石,填充河道,以加快造壩速度。你們需立刻行動。”

  “什麽?”忽魯八禿骨撒等人驚愕叫道:“皇上要我們拿馬兒當土石填護城河?”

  “朕要你們拿馬兒背負泥包土石,一並填入河中。沒聽明白麽?朕要這通道快速建造完成。”耶律宗元冷聲道。

  “皇上,我部落騎兵難道隻配填河麽?”猛撒哥怒道。

  耶律宗元緩緩起身,森然道:“當此之時,戰事正急。你們適才還說願意為大遼盡力,此刻便要抗命?朕非要拿你們騎兵填河,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猛撒哥叫道:“你怎不用朝廷騎兵填河?”

  耶律宗元厲聲喝道:“朕的決定難道還要征求你們的意見麽?你們是要抗旨麽?”

  猛撒哥臉色鐵青欲待抗辯,忽魯八卻拉住了他的胳膊,低聲在他耳邊道:“莫惹眾怒。他現在是借著此刻戰事之急如此,那些官員都站在他一邊。且暫時忍讓便是,

  回頭咱們再找他算賬。”

  耶律宗元厲聲喝道:“還嘀咕什麽?還不快命人去準備?誤了軍機,朕可不饒人。”

  “哼!”猛撒哥冷哼一聲,咬牙道:“臣等自然遵命,皇上這主意可真的妙。”

  耶律宗元冷笑道:“朕知道自己的主意妙,倒也不用你來誇。”

  韓延壽在旁愁眉苦臉,長歎一聲,心道:“皇上這是故意為之啊,拿騎兵戰馬填河,這法子倒是不錯,不過拿部落騎兵的戰馬來這麽幹,似有故意之嫌。哎,皇上還是太剛硬了些,此刻這麽做,對大局可沒好處。”

  雖然滿腔怒火,但部落酋長們還沒到和耶律宗元撕破臉皮的地步。所費的不過是一些馬匹罷了。公平來說,拿戰馬背負土石填河雖然極端,但卻也不失為一個當機立斷的應變之法。戰場之上,慢說是戰馬填河,便是拿人填河都不為過。為了戰鬥的勝利,這些都不算什麽。

  數千匹戰馬身上背了十幾袋泥包沙袋開始往護城河列隊衝鋒。衝到河岸邊時,馬兒自然不肯往河裏跳,遼軍士兵不得不一刀捅入它們的心髒,於是戰馬連同十幾袋泥包便轟然倒斃入水中。沉入水底當了攔水之物。除了馬兒,數百輛大車都裝滿泥包推來,整體掀翻入河。幾千匹戰馬前仆後繼落入水中,以血肉堆積起一道屏障,裝滿泥包的大車在其上方掀翻入水,正好起到了壓製填充之用。而士兵們飛速的在兩側打下木樁固定,數萬螻蟻一般的士兵將一包包泥包填充在這框架之中,很快便形成了堤壩的雛形。

  這種極端的填河的方式很快便展示出效果來。護城河雖深,卻也深不過丈許,再寬也寬不過四丈,之所以築壩緩慢,則是因為流水對散碎泥包和砂土的衝蝕之故。一旦有可附著堆積之處,便會好的多。而那些戰馬和車輛便起到了為堤壩當攔水框架的作用。有了這些框架,事情便好辦多了。這其中更有很多兵士的屍體流淌而來成為堤壩的一部分,更有扛著泥包的兵士中了城頭的箭然後連人帶泥包落入水中,將他們自己的身軀也成為了了堤壩的一部分。

  總之,半個時辰後,十幾座混合了幾千匹戰馬,數千具屍體以及幾百輛大車和數萬隻砂石泥包的大壩終於成型。兵士們在上方鋪上原木木排,以泥土塞滿縫隙,平整之後,終於完成了打通護城河通道的任務。

  戰事至此,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時辰。雙方兵馬的死傷數字都已經非常的龐大。遼軍方麵死傷人數超過兩萬,且六百多架投石車剩下不到一半。有一百多架是被城頭的三弓床弩射的報廢,剩下的都是因為到了使用上限自行報廢。少了一半的投石車,對於城頭的女真兵馬其實已經不夠了。為了確保火力的壓製,遼軍不得已將所有投石車集中到西城下,這也是將西城城牆作為主攻方向。

  女真士兵的死傷也有七八千人。絕大多數都是被投石車拋下的巨石砸死砸傷。也有的是因為對方強大的弓箭壓製而造成的傷亡。遼人雖然地形不利,他們的弓箭手隻能仰射,有了城垛的保護,威脅似乎不大。但是遼人弓箭手準頭極佳,很多被射殺的女真人都是在城垛旁探頭射箭時被射中。隻那麽小小的麵積,遼人都能命中,足見他們箭術之精湛。而當投石車毀壞了很多處城垛之後,投石車自己的數量也銳減之後,反而城下射上來的箭成為了殺傷守軍的主要手段。畢竟少了高大的城垛的保護,城頭守軍便少了屏障,露出的部位更多,對遼人而言則更容易射殺了。

  無論如何,戰事至此,第一階段基本結束。護城河的突破其實在雙方的預料之中。隻是看付出的代價大小的問題。守城方對對方造成了三倍以上的殺傷,且破壞了對方許多投石車。進攻方雖然死傷了數萬人,但戰略目標達到了。數十座浮橋和十多座攔河堤壩的成功搭建,便破了對方最後一道城外防線,也是可以接受的結果。雙方似乎都對此結果感到滿意。

  號角聲再次響起,這一次,密密麻麻的城下遼軍兵馬卻呼啦啦如潮水一般的退到了距離城池五百步之外。除了幾十輛雲霄車上的遼軍弓箭手依舊對著城頭放箭,以及城頭的床弩對著雲霄車進行還擊,不斷的將粗大的弩箭射穿雲霄車外圍鐵皮嵌在上麵之外,戰場忽然安靜了下來。

  但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戰鬥的結束,隻是第一階段結束之後的短暫的休整。遼軍要組織陣型準備第二階段的攻城,那才是攻城大戰最激烈和血腥的部分。城頭守軍也顯然明白這一點,他們也利用這短暫的時間清理城頭雜物,搬走屍體,從城下搬運守城物資和器械上城牆,在城牆破損的垛口處重新堆上沙包作為掩體,搬來長叉長槍長索等物。忙裏偷空的喝幾口水,準備迎接更為凶殘的作戰。

  終於,一炷香時間後,急促的號角再次響徹四野。昏黃的日光照耀之下,遼軍士兵如潮水一般湧向城下,喊殺之聲響徹雲霄,腳步震得大地都似乎在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