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四章 意外的平靜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23      字數:3050
  當然,郭衝此次受到的打擊不小,特別是身邊人的背叛會讓他更加的敏感。這種情形下或許會行為有些不可控。比如郭衝懷疑幕後有人指使的情形,對於梁王郭冰的態度一定會進一步的轉冷,甚至會生出更大的猜忌和怨懟,當這種情緒積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於梁王府而言是極為不利的。林覺擔心的是,郭衝必然會有所動作,鏟除對皇位覬覦的某些人,因為這不僅是他的隱憂,還是即位者的隱憂。郭衝如果決意要讓皇位平穩過度,不落於他人之手的話,他是必然要為子孫後代鏟除威脅的。換位思考,林覺認為自己如果在郭衝的位置上,也一定會這麽做。

  但這件事暫時無解,郭冰也不可能去跟郭衝解釋這件事,實際上解釋也沒有用。在這種事情上,越是解釋越是引人懷疑。就像寓言故事中所說的,一旦你懷疑鄰居偷了你的斧子,你便看他吃飯走路說話都像個賊,這是心理層麵的看法,輕易是無法改變的。更何況梁王郭冰並非無辜之人,他正是那件事的始作俑者。做賊心虛的人去解釋這件事,反而會露出更多的疑點。

  跟以上的所有事情相比,綠舞身份的公開倒顯得沒有那麽重要了。公不公開,綠舞本人都不甚在意。自己也並沒有因為是皇帝的女婿而沾沾自喜。林覺早已看的明白,在大周的政治生態裏,即便是皇族身份,也隻是一種虛榮的光環,並不足以保證你高枕無憂。日漸衰敗的大周朝廷裏,唯有強者立足,而非是你的身份。如果你不能憑借手腕和能力立足,身份再尊貴也不過是邊緣人,甚至那皇族的身份反而會讓你成為被人攻擊的標靶。以自己的親身經曆以及呂中天楊俊等人的經曆來看,無不是憑借本事和手腕上位,憑借根深蒂固的權力蔓延紮根於朝廷之中。相反,身為王爺的郭冰反而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很小,甚至屢次為呂中天等人所攻訐。這便是明證。

  鑒於以上的領悟,林覺認為自己還需做的更多。呂中天楊俊等人和自己之間是不可能有共存的關係的。隻要找到機會,自己還是會猛攻他們的弱點,直至將他們拉下馬來。林覺不願當沽名釣譽之人,他也絕不會有婦人之仁。對他們的仁慈便是對自己的殘酷,他們會不斷的給自己製造麻煩,給自己帶來威脅,所以無需跟他們客氣。下一步,林覺要在郭昊之死上做做文章。林覺已經想好了切入的方向,就看能不能找到確切的線索了。

  時光飛逝,一晃二十餘日過去。三月將末,春意更濃。整個京城之中已經繁花似錦,樹木的嫩葉也都開始在春陽之中招搖了。

  這二十餘日還算平靜,在一番混亂之後,朝廷裏和後宮之中都呈現出一種高潮後的疲態。呂中天等人或許是正在醞釀著下一波的攻擊,所以暫時按兵不動。後宮之中也沒有太大的變故。隨著容妃被打入冷宮之中,事態逐漸趨緩。郭衝似乎忘了自己決意要殺容妃的話,似乎態度也在軟化。

  知道內情的人自然明白,郭衝在某天黃昏被衛太後請去說話。母子二人關在屋子裏說了很久的話,當郭衝出來的時候,臉上平靜而且帶著笑意。有心人猜測這次見麵商談的結果,必是衛太後和皇上達成了某種妥協。這種妥協或許便是以容妃的性命作為代價,換取的是什麽不得而知。也許換取的是衛太後從此以後再不能對宮中和朝廷的事務指手畫腳,對郭衝施壓。或許換取的是衛太後再也不能用她當年對皇上的愛護作為籌碼,一次次的綁架郭衝的感情的行為。總而言之,自那次談話之後,容妃的際遇緩解了許多。原本寸步不準離開長春閣,現在已經有人看到她在內侍宮女的陪同下,沿著長春閣左近的花道散步了。

  而不許探望容妃的禁令也在那次母子密談之後被打破。綠舞在三月二十六便被允許去探望容妃了一回。這一次的探望雖然短暫而且有些尷尬。但根據綠舞反饋的情形來看,容妃住處已經是單獨的隔間,屋子裏的擺設也都像樣。原來在榮秀宮的幾位貼身伺候的女官也都在身邊。陪同容妃用飯時,飯食的標準也是五菜一湯的標準。這已經接近原來在貴妃位置上的標準了。

  知曉這些情形後,林覺也是鬆了口氣。從種種情形來看,郭衝對容妃的憤怒已經慢慢的消減。雖然容妃再無可能恢複原來的地位,再沒有被郭衝寵愛的可能。但容妃能活著,對綠舞,對整件事的事態而言都是好事。綠舞不必因為親生母親的死而陷入抑鬱自責之中。整件事也正朝著平淡發展。這正是林覺主張的大事化小的處理原則。郭衝的胸懷還是大的,換作任何一個人,怕是都很難對此事釋懷,但他還是做到了。作為一個男權至上的時代的帝王,這顯然很不容易。

  局麵的平靜,也讓林覺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三司衙門的事務之中。三司衙門應該是全大周最為忙碌的衙門了。錢稅之事的繁雜出乎人的想象,更何況現在多了一樁更為繁瑣的事情,那便是成立的善後司對之前已經被暫停的新法處理善後事宜。

  這件事極為重要,林覺不得不親自督辦。一方麵林覺是要為恩師和嚴正肅留下來的事情善後,為了避免兩位恩師在死後還要受百姓的辱罵詆毀,他必須做好這件事,讓百姓們沒有怨言。另一方麵,林覺也是想借此機會保留一部分新法中的精華,利用善後處置的機會保全新法中一些真正對百姓有益,對國家有益的規定。雖不能再稱之為新法,但這顯然是很有意義的。

  實際的處置過程可謂是艱難之極。其中涉及到之前一些官貸銀的收繳,田畝重新分配,免役錢和助役銀的糾葛。即便林覺已經竭力讓天平向百姓方麵傾斜,但還是不免生出諸多糾葛來。林覺甚至免除了許多百姓本該全額繳納的官貸銀的利息,畢竟新法雖停止,但是之前借官銀還是按照新法的規矩辦的。很多百姓拖延了許久,利息也高的驚人。林覺將這些銀子連本帶利全部免了,隻要求收回本金,但這還是引起很多百姓的不滿。他們甚至認為,這筆銀子就應該連本帶息的免了才是。

  林覺免除利息的舉動本已經是冒著極大的風險,以三司使的權力行事,並且明顯會減少本年度的錢稅總額。朝廷中都有了不少非議。而這些百姓反而不領情,還要免除本金,林覺還挨了不少罵。這簡直是裏外不是人,兩頭受氣。林覺越發深刻的了解到了治理國家之難。國家越大,人越多,便想法越多,便越是眾口難調。任何一件事都會有有讚揚聲和辱罵聲。由此,林覺也終於體會到當初先生和嚴大人堅持己見,不為外人所動的原因。越是想兩位大人的往事,林覺對他們便了解的更為深刻,也對他們更為欽佩。兩位大人對世情洞悉的清清楚楚,正因為太了解天下人,所以他們才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外人所動。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明白大周治理之難,眾口之難調。

  林覺記得有一次和方敦孺閑談時,自己曾經有意無意的跟先生談及一個治理國家的框架。那是所謂的一人一票的明主製度,模板便是林覺所知的地球上的一些西方國家推行的政治模板,所謂的明主製度。那時的林覺還在鬆山書院讀書,腦子裏也根本對治理國家沒有什麽太大的想法。他之所以說這些,不過是迎合和先生聊天的話題,並且帶著一些小小的頑皮。他想知道先生知道這世上還有這麽一種製度之後會是怎樣的反應。

  方敦孺的反應很真實,聽了林覺說的話之後,方敦孺先是驚愕,繼而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沒有板著臉訓斥林覺的大逆不道,所謂的選票選舉皇上的話可是大逆不道的言論,但方敦孺卻沒有拿這一點去訓斥林覺。在思索很久之後,方敦孺告訴林覺,他提出的這種所謂的明主製度在大周這樣的國家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大周的人太多,人心太雜,想法也太多。倘若要是按照林覺的想法為之,必是一場大混亂。大周這樣的國家,隻能是以集權形勢存在於世。這和大周百姓的秉性傳統和文化有關。如無強力集權約束,便會四分五裂。曆史上但凡有機會自立為王者,都無一例外會興兵而起。春秋戰國亂世,南北朝亂局,唐之後的紛紜亂局,都是如此。這片土地上的人雖然勤勞而聰明,但是心眼也多,劣根明顯。除非人人都用公心,人人知書達禮,人人才德兼備,才有可能出現林覺說的那種選舉出皇上的可能。否則便是亂成一鍋粥,遭難的是這片土地上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