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六章 皆大歡喜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21      字數:3150
  樞密院中具體的辦事機構便是被稱為樞密院十二房的各個專門的機構。正副樞密使之下除了一些虛職之外,掌握樞密院實權的便是具體的十二房機構。大周樞密院設東、南、西、北、在京、支差、雜役、兵籍、吏、教閱、民兵等十二房,權掌幾乎所有關乎大周朝軍事方麵的大小事務。這其中又以東、南、西、北、在京五房權利最大。

  顧名思義,這五房掌管了大周各路以及京城的大小軍事事宜,其房主官雖稱主事,但其實已經是四品正的大員。堪比六部侍郎之職。林覺之前隻是個地方上的提刑官之職,官階六品,一下子提拔為掌管著京東西路,京東東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四大路府的東房主事,這豈非是一步登天麽?

  而最後那個京東西路安撫使的職務雖然也讓人驚訝,但卻也在情理之中。所謂的平叛安撫使隻是臨時的官職,相當於欽差大臣,授命平息戰後的各種事宜,安撫百姓,肅清餘匪。作為東麵房主事,以林覺為安撫使,倒也是順利成章,並沒有什麽好驚訝的。

  “領旨謝恩吧。”楊俊笑道。

  林覺愣在原地似乎沒聽到楊俊的話,眾人提醒之下,林覺才叩首高呼萬歲,接旨起身來。

  眾人紛紛上前道賀,郭冕笑道:“林大人,這下你可滿意了吧,朝廷對你可真夠意思。又加官又進爵的,也不枉你這段時間的努力。恭喜恭喜。”

  郭昆也哈哈笑道:“是啊,妹夫,這下你可揚眉吐氣了。堂堂大周狀元,一直灰頭土臉,這一次可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我妹妹可要開心壞了,我那剛滿月的小侄兒也將有爵位了。這才像話嘛。我早知你有本事,不然也不能在你還什麽都不是的時候便將我妹子嫁給你。這叫慧眼獨具。哈哈哈。”

  林覺翻翻白眼,心道:嘴巴兩張皮,怎麽說你都有理,當初你可是為了此事要殺我的。現在又來說這樣的話。

  楊俊在旁撫須笑道:“林大人應該得此嘉獎,此次平叛的細節老夫均已知曉,林大人用兵出色,老夫甚是讚許。這以後進了我樞密院中,老夫可要省心多了。因為又多了一個得力幹將。”

  林覺躬身道:“下官資曆淺薄,擔此大任恐難勝任,今後若有不當之處,還請楊大人多多海涵。”

  楊俊笑道:“好說,進了樞密院,便是我楊俊的人。我這個人最是護短,天下皆知啊。”

  郭昆笑道:“楊樞密說的是,妹夫,你盡可放心,在樞密院可沒人敢找你的不是了。晉王殿下,天也不早了,聖旨也宣了,我看咱們是不是該設宴擺酒為楊樞密接風洗塵了?”

  郭冕連連點頭道:“說的是,來人,擺下宴席,為楊樞密使接風洗塵。”

  手下人忙高聲應諾著去準備酒席,楊俊卻擺手笑道:“酒可不能多喝,老夫也不能多耽擱,老夫午後便要趕往淮王大軍處傳旨。”

  眾人愣了愣,郭冕試探的問道:“還有旨意給郭旭麽?這次……朝廷給他什麽封賞?”

  楊俊微笑道:“淮王上了奏折,自承此次用兵不利,辭去了都點檢之職,皇上也批準了。所以才將此職授予了晉王殿下。淮王這次受了些挫折,不過態度倒也端正。皇上也沒過多的責罰,賞賜自然是不會有了。老夫去傳旨,是命他回京述職的。晉王殿下也要回京了。侍衛步軍司兵馬留下部分交於林覺統領,林大人是安撫使,恐怕要逗留一段時間,待一切平息之後方可歸京,其餘人等均可凱旋了。”

  郭冕哦了一聲,點頭道:“原來如此,那我即刻準備,明日一早便動身回京。林覺,這裏的事情便辛苦你了。”

  林覺苦笑點頭,情緒明顯不高。按理說今日加官進爵應該很開心才是,但是林覺卻開心不起來。他本來以及歸心似箭了,但現在要他留下來安撫善後,沒有三兩個月恐怕難以回京。這讓林覺心中甚是不快。他其實並不想當什麽安撫使善後,這是件極為繁瑣勞神之事,他可不想留在這裏操心勞神。

  “林覺,此次安撫善後,你有什麽想法沒有。老夫覺得應該很快可以平複。聽說你們抓獲了匪首,就是那個浙東海匪海東青是麽?皇上知道此事很是高興,這廝可是皇上的心病,沒想到當初他逃走了,改頭換麵又鬧出這些亂子來。這次我要將他帶回京城,皇上說要將其在朱雀門前當眾淩遲。一會你將人交給我吧。”楊俊沉聲問道。

  林覺想了想道:“楊樞密,在下有一請求。”

  楊俊道:“說便是。是不是希望多留些兵馬人手給你?多派發些糧食物資給你?放心,這些我早有安排。要你安撫百姓,自然是逃給足物資糧食的。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呢。你要什麽,我盡量都撥付給你便是。隻是朝廷也不富裕,可不能亂來。”

  林覺忙道:“下官不是這個意思,下官是想請楊樞密將海東青留下來。我想這對於安撫百姓,平息戰後人心,消除教匪流毒是有重要作用的。”

  楊俊皺眉道:“留他作甚?皇上點名要押他回京當眾淩遲的。”

  林覺道:“楊樞密,安撫百姓比泄憤可重要多了,京東西路經此劫難之後人心不穩,青教流毒深入骨髓,若不能及時清除,收攏人心,別有用心之人隻要一起來鬧騰,怕是又將生亂。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海東青固然該死,但死前得需要他現身說法。下官已經組織了由海東青和悔悟的教眾組成的宣講團,如果這宣講團每個州府走一遭,當著百姓的麵自我揭發,自我懺悔,將青教的騙人害人的地方全部說出來,這種現身說法可比我們苦口婆心的勸說要有效百倍。海東青也同意合作,您看,您能不能通融通融。下官既然奉旨安撫,總要做出個樣子,也不能丟樞密院的臉不是麽?”

  楊俊沉吟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朝中眾人也有此擔心,據說這青教極為邪門,蠱惑百姓主動送死是麽?對了,聽說興仁府之戰,邪教蠱惑老者和少年裹挾其中,主動送死,是也不是?”

  郭冕和郭昆都緊張了起來,那日射殺諸多教匪少年的事情不知道朝廷是否知曉。倘若知道,怕是一定有人出來指責了。

  林覺沉聲道:“確然如此,青教控製百姓心智甚深,百姓深受荼毒。下官認為,即便平叛勝利,倘若百姓不能醒悟,依舊沉溺於青教流毒之中,一旦遭受挑撥慫恿,還是會另生禍端。下官昨日斬殺了兩名俘虜,便是因為他們已經自稱是聖公轉世了。由此可見,海東青一旦處死,便立刻會有人冒充他轉世附身,一樣的生出事端來。”

  楊俊緩緩點頭道:“確然如此,戰勝他們容易,收服他們的心卻最難,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當年老夫率軍平定西夏黨項部落反叛,老夫率大軍連挫黨項叛軍,平息了叛亂。但是僅隔兩年,叛亂再起。老夫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才知道是人心未能收服。黨項人是蠻夷之族,非我族類甚難收服。我想這青教毒害過的百姓恐怕也是如此。這件事你考慮的對,需得慎重處置。這樣吧,你如果覺得海東青留在你手上會有用處,便暫時留在你手上便是。不過你不要讓他給跑了,這裏的事情了結之後,還是將其押送京城淩遲示眾的。皇上對他可是恨之入骨。”

  林覺忙道:“那是自然,多謝楊樞密使,下官不甚感激。”

  楊俊擺手道:“這又謝什麽,為了徹底平息叛亂罷了,我回京跟皇上說明利害,皇上應該也不會怪罪。對了,有件事我的問問你們幾個,便是關於海東青此次叛亂的緣由。我聽說海東青自承是勾結遼人,得其資助而反叛,是也不是?”

  郭冕忙道:“確然如此,此事已經問明白,來龍去脈那匪首海東青也是招供了的。口供已經錄下,此次回京便要稟報朝廷。楊樞密要看口供麽?本王即刻命人去取來給楊樞密過目。”

  楊俊想了想,擺手道:“不必了,既然已經招供了,證據已然確鑿,老夫也不必看口供了。遼人果然狼子野心,竟然覬覦我大周,暗中資助人反叛。這件事必要有個交代。諸位,搞不好會要大打出手。晉王殿下,搞不好很快要和遼人交戰,大皇子又要領軍出征了呢。”

  郭冕臉都嚇白了,連忙道:“可最好不要開戰,打仗勞民傷財,忒也殘酷了。最好永遠不要打仗。再打仗,我可不領軍出征了,還是楊樞密您領軍去打的好。”

  楊俊臉上閃過一絲鄙夷之色,撫須嗬嗬笑道:“老夫隻是信口一說罷了,兩國開戰哪有那麽簡單,都要掂量掂量慎重考慮才成,一時半會兒恐怕都是扯皮的多,真打起來哪裏那麽容易?”

  眾人忙點頭稱是,說話間酒菜擺上,眾人入席。楊俊也不矯情,酒到杯幹談笑風生。但他很有原則,吃到自己覺得差不多的時候便戛然而止,連郭冕敬酒他也不喝了,說不能耽誤了下午的行程。

  郭冕也不好說什麽,郭冕自己貪杯,楊俊不喝,他自己倒是把自己灌了個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