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二章 地不利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21      字數:3280
  正是午後時分,陽光毒辣的照在人身上,酷熱難耐。地麵上熱氣蒸騰,散發著一股讓人難以忍受的腐臭氣味。城下百步之內的地麵上殘留著斑斑血跡,幹涸之後變成了黑不黑紅不紅紫不紫的顏色,散發出比茅廁裏還要惡臭的氣味。

  起初尚且隻有這些臭味,待前行了百步之後,地麵上便出現了橫七豎八的腐爛的屍首。天氣太過炎熱,屍體隻半日便會腐爛,蒼蠅亂飛,蛆蟲亂拱,整個距城百步之外的地方臭氣熏天,讓人無法呼吸。士兵難以抵擋這樣的氣味,感到頭暈眼花。有人開始嘔吐起來。

  “用適才發放的濕布巾蒙住口鼻。”趙有吉高聲叫道。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趙縣令發放濕布巾是為了應付這裏的情形。當下所有人都迅速的取出布巾蒙在臉上在腦後紮好。那布巾浸潤的是香料浸泡的提神醒腦的冷水,蒙在口鼻之中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並且有效的過濾了空氣中的惡臭氣味,有效緩解了士兵們的不適。

  郭昆也蒙了嘴巴和鼻子,對趙有吉甕聲甕氣的問道:“怎地這些屍首沒有收斂?”

  趙有吉道:“回稟都虞候,不是我們不想收斂,實在是忌憚教匪突然襲擊我們。故而這兩日我們隻將距城百步之內的屍首收斂掩埋。距城池遠了,便不敢去收拾了。都虞候看到的這些屍首還隻是一小部分。城下才是屍橫遍地呢。我們光是在城牆下便拖出了三四層的屍首,足有數千具。沒辦法處理,隻能全部拖到北城外的泥沼坑中扔進去掩埋了。”

  郭昆驚訝萬分,眼前的地麵上便已經隨處可見屍體,實難想象當日的作戰有多麽的慘烈。這滿地的屍體便是明證,而且是分布在整個戰場區域,更是讓人不解。

  趙有吉的話給出了解釋:“城下是攻守傷亡所致,距城遠處這一帶便都是林大人的傑作了。林大人不但襲營成功,而且在教匪孤注一擲猛攻城池時率騎兵衝入敵後,吸引了大部教匪圍攻。林大人帶著人殺了個來回,又從人叢中殺了出去。這些屍體都是林大人他們當日殺死的教匪。”

  郭昆極力想象,卻無法想象出當日的凶險和慘烈。他的心中對自己這位妹夫的佩服之感在此時已經完全壓過了自己與生而來的優越感。論謀略,論才學,自己都遠遠不如。以前郭昆還認為自己起碼在悍勇上勝過他,但現在看來,林覺之悍勇遠超自己。自己唯一比他高的地方,怕隻有出身了。但出身皇族,那難道是自己可以驕傲的資本麽?

  “那是咱們禁軍騎兵。瞧,那靴子是騎兵的馬靴。”魏大奎突然在旁叫道,伸手指著前方一具已經腐爛的不成人形的屍首叫道。

  眾人看過去,果見那屍體腳上穿著一雙馬靴,正是禁軍騎兵的製式裝備。但那屍體身上卻被扒得精光,身上紫色的腐肉翻卷著,布滿了不計其數的傷口。旁邊一匹戰馬的屍體也倒斃在旁,馬屍上插著十幾根箭支。很明顯,當日騎兵陷入重圍之中,突圍之時,被教匪圍殺了不少。這名騎兵身受多處致命傷,必是教匪圍攻所致。身上的盔甲兵刃自然

  是被全部扒下來拿走了。

  魏大奎躍下馬來,來到屍體旁,伸手從其頸項中摘下一塊麻線係著的木牌,那木牌上刻著死去騎兵的名字和侍衛步軍司的名號。

  “我認識他,他是鄧小樂,是京城人士。今年剛滿十八歲。他娘的,死在了這裏。”魏大奎長歎道。

  郭昆神色肅然,沉聲道:“留下人手收斂。是咱們的人,屍首全部送進城裏厚殮安葬。回頭名單全部稟報上來,朝廷自會厚恤家人,追授官職。教匪的屍首全部堆起來,架上柴禾一把火燒了。這種天氣,曝屍在城下,蚊蠅啃噬,生蛆腐爛,會造成瘟疫的。一定要盡快處置。”

  “遵命!”魏大奎趙有吉忙拱手道。

  “這群教匪,連他們自己人的屍首都不收斂,簡直毫無人性。”魏大奎怒罵連聲,翻身上馬。

  “加速通過,不要逗留。”郭昆再下令,所有兵馬加快腳步,從這些腐臭的屍體旁走過,很快衝到坡下,穿過一片狼藉的教匪紮營之地,往東直奔博浪沙馳道入口而去。

  ……

  博浪沙馳道以北的荊棘野林之中,林覺和一百多名禁軍騎兵正披荊斬棘往東而行。穿行於沙丘之間的黑泥水沼之中,其艱難可想而知。林子裏的荊棘還好對付些,畢竟可以砍開一條道路。隻要不被毒蛇毒蟲所咬,便無大礙。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林間無處不在的泥沼之地。倘若是大片的沼池倒也罷了,可以用老辦法用戰馬探路。但是一小片一小片的濕草泥潭讓人根本沒有應對之策。外表看上去毫無異樣,但是腳踩上去會突然陷落下去,深至沒頂。人根本沒法防備,也根本無法救援。

  兩名士兵因此而喪命之後,所有人都神情緊張起來,心裏想的是,別說什麽阻擊敵人了,能不能活著走出去都是個問題了。眾人心中也生出了些怨懟之情。但林覺很快便解決了對付這種情形的問題,林覺用繩索將眾人一個接一個的串在一起,像是繩索上串著的一串蚱蜢。當有一人掉落泥潭之中時,兩側的人都會被拉扯摔倒。但一長串的人的拉扯之力足以讓失足之人在短時間內被拉扯出來,雖然渾身黑泥汙垢,但卻不至於死在裏邊。

  應付鬆軟的地麵時,林覺讓眾人每人腳下綁了一圈雜樹藤條編織的框架,美其名曰:雪地鞋。因為鬆軟的沙地就像是雪地一般,這種做法有效的避免了陷入其中。隻是,在經過這樣的地形時又損失了十幾匹馬兒。它們無法從其中掙脫開來,隻能無力的陷在沙泥裏嘶鳴。林覺下令將它們殺死在這裏,解除他們的痛苦。隻是當林覺要求眾騎兵砍下馬腿帶走,一會兒可以烤熟充饑時,所有的騎兵都明確表示了拒絕。在他們看來,這些戰馬就像是戰友和兄弟,他們表示餓死也不吃戰馬的肉。

  林覺尊重他們的決定,並且深以為然。騎兵們能這麽做,這說明他們恰恰是有底線的人,並非是因為迂腐。人是需要底線的,沒有底線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

  即便有著林覺的種種奇思妙想和小花樣,但從所在之處走出來

  ,按照林覺預想的抵達東側的馳道入口的位置,還是花了近兩個時辰的時間。這還是得益於博浪沙的地形。

  博浪沙是南北走向的帶狀沙丘沼澤地帶,南北橫跨近二十裏,東西方向不過五六裏寬。林覺等人出發的地方位於東西走向的中段位置,抵達東側馳道出口左近,其實隻走了不到三裏地。倘若是在平地上,兩個時辰足夠普通人走出幾十裏地了。但在這裏,隻走了三裏不到。這可簡直比烏龜爬的速度也快不了多少。

  即便是這麽慢的速度,路上還頻出意外,險象環生。原本還勉力帶著馬兒前行,希望屆時能派上用場。最終眾人不得不將馬匹放棄,讓它們呆在一片樹林之中自生自滅。否則帶著這些馬兒,是根本無法走出去的。

  但無論如何,夕陽西下之時,眾人趕到了馳道東側入口,登上了一座小小的沙丘頂端。回首看去,夕陽下整個博浪沙沐浴在金色的光線之下。沙丘碧綠起伏,中間點綴著大片閃著金光的湖泊和大片疊翠蔥鬱的樹林。倘若不知內情之人來此,見到這樣的景色,怕是要發出大好河山之歎,甚至會寫出一兩首膾炙人口的詩詞來讚頌。然而,隻有從中跋涉而出的人,才知道那裏簡直是地獄一般。沒人再想進去這個殺人於無形之中的鬼地方。

  棲身處的這座沙丘並不高,但其位置絕佳。往東看去,可見蜿蜒的馳道直通東邊的平疇之地。北側下方便是從秦朝時期便一直使用到今天的穿越博浪沙的馳道,也是方圓十幾裏唯一的可行車馬往西的通道。那馳道穿越蒼翠的沙丘和樹木,如一條薄薄的絲帶往西而去,五六裏外的出口便是陽武縣城所在之地。

  林覺伸著脖子往下方的馳道上觀察,目力所及數百步之內並無人影。這裏是馳道出口之處,顯然對方並沒有在這裏布置兵馬。但是本著小心謹慎的原則,林覺還是沒有立刻下令眾人下到馳道上去。

  “林大人,這裏的地形……恐怕難以設伏啊。咱們難道就那麽站在馳道上阻擋教匪的撤退麽?毫無憑借之處啊。”一名騎兵隊正瞪著下邊的地形皺眉道。

  其餘眾人也是愁眉不展,原本以為會找到一處如林大人所言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狹窄地段。但現在看起來,似乎並沒有這樣的地形。這裏的馳道似乎確實狹窄了一些,但卻也可容十幾騎並行,可絕不是什麽‘一夫當關’的好地方。哪怕是有個工事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弄些山石滾落到馳道上去堵住馳道,又或者是可以用些沙包搭建個工事牆。或可用還剩餘的少量箭支進行圍堵。可眼下這些似乎都不可能。

  這些沙丘上並無石頭,都是泥巴沙土,原本就是黃河泛濫的泥沙衝積所成的。石頭最大的也不過是拳頭大小的鵝卵石。難道要用這麽小的鵝卵石來攔路不成?那豈非是笑話。現在編織沙包裝運泥沙攔路怕也是來不及了。誰也不會編製沙包不說,即便會也沒時間去折騰。而且用沙包壘砌工事,不幹個三天三夜怕也根本攔不住教匪。眾人一時都愁眉不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