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零章 救人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21      字數:3180
  陽武城東門之外,數千官兵已然集結在戰場上,準備對縮在博浪沙馳道之中的教匪發動反攻。

  兩天時間裏,城中的守軍得到了充分的休整。教匪沒有再攻城,反而全部退入博浪沙馳道之中的時候,一開始魏大奎趙有吉等人還以為是他們的詭計。以為對方是想乘著己方鬆懈之時突然發動攻城。但很快,他們便明白了過來。對方已經沒有攻城的意思了,他們在博浪沙中停留的目的竟然是為了圍剿被逼入博浪沙中的林覺等數百騎兵。

  從士兵不斷偵察的結果證實了這個判斷後,魏大奎和趙有吉產生了爭執。魏大奎的意思是,必須要想辦法去救援林覺等人。林大人為了守城以數百騎襲營,並且牽製敵軍的攻城行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現在教匪即將撤走,但他們明顯是要在臨走前剿滅林覺等人。此時不想辦法搭救,那是說不過去的。

  所以魏大奎的想法是,要帶守軍主動出城作戰,吸引教眾回頭,這樣便可將其注意力引到城下,讓林大人他們能夠脫身。但這個想法遭到了趙有吉的極力反對。

  趙有吉提出了兩個理由。其一,守城乃頭等大事。林大人之所以出城襲營滋擾的目的正是為了阻止對方攻城。他們之所以會對林大人恨之入骨,很大的原因便是在攻城時林覺會率騎兵在側後騷擾殺人。所以,倘若派兵出城救援,會將守軍和城池置於危險境地。這也是林大人並不希望看到的。

  其二,晉王殿下的安危必須得到保證。城池一旦破了,晉王殿下將置於危險之中。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平叛的大將軍倘若有個三長兩短,必是朝廷奇恥大辱,更會讓邪教教匪氣焰高漲。

  這兩個理由讓魏大奎無法反駁。誠然,兩個理由哪一條都比林覺的性命重要。貿然領軍出城,稍有閃失,便前功盡棄。

  但魏大奎心裏總是不忍的,他發現自己現在對林覺有著極大的欽佩,他不希望林覺死在博浪沙中。他想救回林覺,因為是林覺讓本已經麵臨全麵崩盤的局麵扭轉了過來。此刻毫無作為的話,似乎對林覺不公,也太沒良心了。魏大奎提出了自己隻率少量兵馬去盡自己救人的義務的建議,趙有吉還是給頂了回來。

  “你以為你是林大人麽?你有他的才能和膽識麽?你去隻是送死。”趙有吉說起話來一點也不留情麵。

  魏大奎臉上掛不住,回了他一句道:“我起碼還想著要救林大人,你呢?說起來又是欽佩又是崇拜的,還求了人家墨寶。可到生死關頭,你根本連救林大人的表示都沒有。你們讀書人,都是這般嘴上一套,心裏一套的麽?”

  趙有吉臉色蒼白的瞪著魏大奎。表情有些猙獰。半晌後,他才輕聲道:“魏都頭,行事要將大局,要為大局考慮,而不是憑著感情用事。我對林大人的欽佩之情你又豈會知曉?既然你說了這樣的話,我也不妨告訴你我的想法。我早已做好了決定,林大人這回倘若有個三長兩短,我趙有吉必自裁以謝林大

  人。我趙有吉對天發誓,若違此言,天地共厭之。你魏都頭做個見證。魏都頭,我比你更想去救林大人出來,但是情形不允許啊。”

  魏大奎極為震驚,他萬萬沒想到趙有吉會發出這樣的毒誓來。他竟然已經做好了這般打算。自己是誤會趙有吉了,趙縣令並非虛偽之人。換做自己來想一想,雖然對林覺佩服之極,但倘若這一次林覺真的被教匪圍殺了,自己也許會痛苦惋惜,但可絕對不會去自殺以謝。魏大奎心目中對於文人的看法進一步的扭轉。原來他們並非都是手無縛雞之力,滿口之乎者也,說些酸腐的讓人掉雞皮疙瘩的詩詞文章,他們也都是有骨氣和強烈情感的。甚至比那些武人更為直接和激烈。

  魏大奎無話可說,他得承認趙有吉的安排是正確的,眼下該全力守城,以防萬一,而不是去冒險救人。隻有等到援軍抵達,才可以去救人。

  兩天時間,守城兵士枕戈待旦防備,滾木礌石也堆滿了城牆。甚至臨時打造了數千羽箭,全力防守。晉王郭冕雖然幾次三番的要求要撤離陽武,但在趙有吉和魏大奎的堅持勸說下,也終於留了下來。而且還上城巡查接見了守城的將士和百姓們,對士氣鼓舞甚大。

  第三天晌午時分,望眼欲穿的援軍終於抵達了。郭昆率七百禁軍騎兵和王府的兩百衛隊共九百騎風馳電掣一般的從南城進了陽武縣城。

  在接到陽武縣的求救之後,郭昆意識到自己的判斷出了錯誤,立刻下令大軍掉頭趕往陽武縣,他自己則率九百騎當先而來。

  路上,郭昆懊悔之極,悔不該不聽林覺的建議,被教匪將大軍騙去了封丘。他一路上都在擔心抵達陽武縣的時候城池已失。因為數萬教匪的進攻之下,陽武縣根本就守不住。陽武一失,形勢大變,正如林覺所言,西去的通道被打開,那將是一次重大的失誤。他也擔心晉王的安危。晉王倘若死在陽武縣,那自己的命怕是也要不保了。因為這是自己的錯誤造成的。

  他還擔心林覺死在陽武。自己這個妹夫雖然自己一直有些看不慣他,但是他可是自己的妹夫啊。采薇剛生了兒子,林覺剛當了父親,自己硬是請求皇上讓他跟自己來平叛,倘若他死了,一切責任都在自己身上。妹妹怕是也要恨死自己了。

  總之,這一路上,郭昆心急如焚,又懊惱後悔。當他率騎兵抵達陽武縣城之外時,看到城池完好,城門上青龍旗迎風招展的情形時,簡直激動的要哭了。一起的擔心都消失的幹幹淨淨,陽武縣城居然沒有丟,這簡直是個奇跡。

  可是在縣衙大堂上,他聽到了魏大奎等人的稟報之後,卻又氣的怒火中燒了。

  ……

  “哐當!”茶盅碎裂的聲音在陽武縣衙大堂上響起,麵色鐵青的郭昆站在案旁,指著魏大奎和趙有吉的鼻子開始痛罵。

  “混賬東西,趙有吉,魏大奎。你們一個是陽武縣令,一個是我侍衛禁軍的馬軍都頭。你們襲營,倒要林覺一個讀書

  人去帶人襲營?這倒也罷了。現在林覺失陷博浪沙兩天兩夜,你們不去施救,居然還好意思呆在城裏當縮頭烏龜?你們不感到羞愧麽?尤其是你這個魏大奎,你還有卵子麽?你是男人麽?我都替你感到羞恥,你讓我整個侍衛步軍司的禁軍兄弟們臉上蒙羞。”

  “……”趙有吉和魏大奎無言以對。雖然這當中有諸多曲折原因,但此刻爭辯怕是隻會火上澆油。

  “即刻傳令,所有兵馬出城迎敵,務必擊退教匪,救出林覺。”郭昆大聲喝道。

  “都虞候風塵仆仆而來,人馬困乏,需得休整。現在出擊,恐怕不妥。”趙有吉忙叫道。

  “不妥?要等到林覺死在教匪手裏才是妥是麽?趙有吉,我告訴你,如果林覺有個三長兩短,你脫不了幹係。”郭昆怒斥道。

  趙有吉麵色蒼白的道:“下官理解都虞候的心情,但都虞候莫忘了,城池的安危遠比一個人的生死要重要。我們不是不想救林大人,而是要確保城池不失,此乃大局。林大人為了保住陽武城以身犯險,全城上下無不敬仰。倘若之前我們貿然出擊,以城中兵馬根本無法建功,而且會危機城池安全。都虞候既然率軍到來了,救人是一定要救的,但且容下官做些準備。下官將召集千餘青壯百姓,加上我城中團練衙役人手一起隨同都虞候出城殺敵。下官會向都虞候證明,下官不是貪生怕死之人,下官會衝在最前麵。如果林大人有個三長兩短,下官會以命相賠。懇請都虞候給下官一個機會,給下官一點時間,同時也能讓騎兵兄弟們喝口水歇歇腳,馬兒吃口草料。對於作戰會有極大裨益。”

  趙有吉這番話說出來,郭昆也沒什麽好說的了。他確實很像立刻救出林覺,但晝夜兼程而來,人馬困乏,急需休整。貿然出擊,未必會有好結果。而且兵馬的數量也不對,九百騎兵加上還能作戰的不到五百禁軍步兵,這一千多人要麵對的是一萬多教匪,郭昆心裏還真是沒有底。

  “好,你既這麽說,我也不能不給你麵子。雖然你的那些人手我並不需要,但我不能不給你機會。我的兵馬無需休整,但你召集人手準備卻要時間。我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午時過後,必須出戰。趙有吉,我說句你不愛聽的話,你的命跟林覺不能比。你說你賠上一條命,然而你的命可不值錢。林覺是皇上特批雖我出征謀劃平叛的,他是我大周的狀元郎,你可沒法跟他比。最好他平安無事,否則你的腦袋是必要搬家的。你最好不要耍心機。”

  趙有吉聽著這話,心裏別提多難受了。但他不是個愛辯駁的人,沉聲道:“都虞候教訓的是,下官受教了。”

  趙有吉立刻告退去準備出戰之事。魏大奎也請求去看望風塵仆仆而來的騎兵士兵,做好出擊準備。郭昆點頭應允。兩人都離開後,衙門大堂中隻剩下了郭冕和郭昆兩人了。郭冕一直沒機會開口說話,此時終於可以和郭昆說上幾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