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四章 差役如虎狼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9      字數:3661
  “大伯,這件事也沒什麽好隱瞞的。我和先生之間確實出了些問題。先生已經不認我是他的學生了,我現在也已經不在條例司當值。具體的原因,卻是說來話長。總之,雖然他不認我為弟子,我還是以師禮相待。畢竟師徒一場。”林覺點頭道。

  林伯庸沉默片刻,歎了口氣道:“罷了,雖不知是何種原因導致,但大伯相信你必是沒有過錯的。你行事自有主意,也不用我多言。其實……這樣也好。那方敦孺當初對我林家很是絕情,你二伯的事情便是因他而起,那時我便對他有些看法。現在又這般對你,斷了師徒之名也罷。你離開條例司衙門也是件好事,那個衙門裏幹不出什麽好事來,鬧得天怒人怨的,早些遠離反而好些。”

  林覺有些詫異的問道:“聽大伯的口氣,倒是知道些條例司衙門的事情。怎麽弄的天怒人怨了?說給我聽聽。”

  林伯庸道:“你是那個衙門裏出來的人,你難道不知道?不是出來個什麽《雇役法》麽?要每家每戶都要拿出銀子來交上去。鰥寡孤獨戶也未能幸免。富戶也要按照田畝多少交銀子。杭州知府下達命令後全城轟然,人人憤慨。林覺,說起來這件事你還是提前做了準備,在京城時你要我們將莊園田畝縮減規模之舉,當初我還心裏有些不痛快,現在看來是你早得了消息,提前做了安排。否則的話,我們一年要交好幾萬兩銀子呢。”

  林覺愕然無言,去年在京城中的那次家族大會上自己確實對林家產業進行了調整。但那時《雇役法》尚未實施,林覺也不是有意為之。沒想到歪打正著,卻正好為此事做了提前的預備。聽林伯庸的口氣,倒像是在說自己有意為之,提前做了安排一般。事實上自己可沒這麽幹。

  “大伯,這樣的話不要亂說。傳出去還以為我在條例司衙門任上泄密瀆職呢。”林覺忙道。

  “我明白,我明白,這隻是咱們私下裏說罷了,我可沒對外邊說半個字,那不是會被人抓了把柄麽?你放心,心裏有數便好。不說了,不說了。”林伯庸撫須笑道。

  林覺聽他口氣顯然是不信,卻也不想過多解釋,免得越描越黑。

  “大伯,你是說,咱們杭州也實行雇役法了麽?這麽快麽?此法實行不過兩月,都已經鋪到杭州了麽?”

  林伯庸拍著大腿道:“可不是麽?杭州新任知府上任之後,派了官吏各州縣宣傳。收繳銀兩時,衙役們如狼似虎凶神惡煞一般。稍有反抗便抓入大牢,現在杭州的大牢裏已經人滿為患了。普通百姓最倒黴,也無力抵抗。富戶們其實也難以幸免。有的人家跑上去走門路,得到的回話是,在這件事上沒有任何的餘地,必須繳納銀兩,所以鬧騰的人心惶惶。更有甚者,交了什麽勞什子的‘免役錢’之後,勞役卻不免。銀亦納,役亦差,簡直是盤剝之舉。有的官吏借用丈量土地劃分等級之機大肆盤剝,不給他們好處,便將你的田產虛報數字,讓你中戶便變上戶,多納銀兩。你說說,朝廷這是在做什麽?這麽下去,豈非是天怒人怨?”

  林覺悚然心驚,自己擔心的弊端正在一一的出現。在杭州這樣的大州府,朝廷極為關注的地方,都出現這麽多的弊端,更遑論地方上的小州府了。兩條新法都和地方官的政績相掛鉤,地方官員自然是不管不顧的強力推行,哪管其中的弊端。這麽下去,該如何了局。

  林覺眉頭緊皺,默默的思索著,臉色

  甚是難看。倘若他不經此時倒也罷了,自己可是參與了《雇役法》的製定過程的人,聽到這樣的小心,心中的難受可想而知。可惜他無力阻止此事的發生,自己也正是因為此事和方敦孺反目,在這件事上確實已經盡力了。但林覺卻又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他真的為嚴正肅和方敦孺捏一把汗。

  見林覺麵色凝重,似有憂色,郭采薇忙笑道:“今日夫君回杭州,是咱們一家團圓的日子,何必說這些事情,徒惹煩憂?大伯,夫君現已是開封府提刑官了,已然高升了,您還不知道吧。”

  林伯庸驚喜道:“當真麽?得了這個官職了?”

  林覺笑道:“確實如此。”

  林伯庸拍著大腿喜道:“那可太好了,提刑官是五品官職,這麽快便升了五品了,比你二伯可快多了。你們瞧瞧,家主多有誌氣,都跟家主好生學學。”

  林伯庸轉頭對著林昌林頌等人教訓道。幾名林家公子也都麵露喜色,連連道賀。

  林伯庸笑道:“那麽說來,倒是因禍得福了。方敦孺有眼無珠,朝廷卻是知道你的本事的。你的官兒越大,我林家便越有地位。什麽時候咱們林家能不仰人鼻息,那便是我林家回歸朝堂的時候。家主定要去家塾一行,勉勵一般家塾各房學子,教他們有個奮鬥的樣板。”

  林覺微笑點頭道:“自然是要去的,雖未必是激勵他們為官,隻是勸他們多學些道理也是應該去的。”

  林伯庸點頭稱是,當下幾人談談說說,將話題移到家中生意上來。林伯庸一五一十的跟林覺做了稟報。自林家將生意重點轉移到大劇院和船行兩塊之後,確實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去年以來,船行生意短時間內受了些影響,不過年後便恢複如常,因為人們並沒有發現林家因為林伯年的事情受了多大的打擊,生意夥伴也紛紛重新恢複合作。

  林伯庸大力發展海外貿易,去年年底回來的五艘海船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五艘海船得毛利近十四萬兩,除卻一切開支也有十多萬兩銀子的進賬。今年這一批回來的海船也將獲利同此,颶風之後,六七月份還有一趟海貿。預計下來,光是海外貿易一項,今年二十幾萬兩銀子綽綽有餘。船行獲利穩定在十萬兩左右,加上其餘的受益,今年三十五萬兩銀子是手拿把攥的。

  大劇院這一片的利潤比之船行還要豐厚,一年下來六七十萬兩銀子可說是板上釘釘。兩塊生意加在一起,每年五十五萬的還款綽綽有餘,還有大量盈餘。

  林伯庸的意思是多出的部分全部還款,爭取三年還清抵押給王府的借款。但林覺心中另有計劃,建議暫時隻按照計劃還款,盈餘部分以備不時之需。林覺是家主,林伯庸自然是不會反對,隻是答應到年底是根據情形再做決定。

  中午,林家大廳中擺下宴席,為家主接風洗塵。宴席極為簡陋,全是些家常飯菜,隻有林覺麵前放了一壺酒水,其餘眾人皆以茶代酒。林覺終於明白了年前小虎回到京城時說的話,小虎說林家上下都在勤儉節約,每日飯食都簡陋之極,酒水也不沾。全家上下勵精圖治,早已不像以前那般的奢侈。此時親眼得見,更是感觸頗深。

  林覺本想說,其實平日用度不必如此節儉。對子弟也不必這般苛刻。然而林覺終究是沒有開口。林家家風正在轉變,林伯庸和林伯年似乎下了不少功夫。林家子弟也正在適應這種轉變。自己不能讓他們前功盡棄。

  況且林家也需要變化,否則難渡難關。

  林覺主動的撤了麵前的酒水,吃了兩大碗白米飯,便算是過了這接風宴。飯後茶罷,眾人再聊片刻,林伯庸起身去船行碼頭監督卸貨,林全林昌林頌等人各有事情,便各自散去。

  林覺和小郡主回到小院之中小憩,夫妻二人親熱了一番,小郡主小睡了半個時辰起來,吩咐套車馬準備出門。林覺要去王府拜見老丈人郭冰去,小郡主自然跟隨前往,順道去看看多日未見的爹娘。

  馬車緩緩行駛在杭州城的大街上,車內夫妻二人低聲說著話,行至中河大街之時,兩隊號衣衙役從車旁奔走而過。他們穿著不同的衣服,一隊皂衣衙役的背後寫著‘常平’二字,另一隊黑色衣衫的衙役後背寫著白色的‘募役’二字。頗有些氣勢洶洶。

  林覺覺得奇怪,於是命小虎趕車跟隨。不久後,這兩隊十幾名衙役停在了岔街的一戶商鋪人家門前,那戶人家來不及關門,便被團團圍住,片刻後傳來大聲哭喊之聲。

  林覺叫停了馬車,下車查看。卻見兩隊差役正在鋪子裏往外搬東西。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什麽的都往外搬走。一名男子被幾名衙役扭著胳膊叫罵,一名婦人坐在地上哭喊嚎叫。

  “嚎什麽喪?你家借了官府貸銀逾期不還還有理了?那可是朝廷的銀子,借了不用還麽?你以為朝廷的銀子是白給你們花銷的麽?你不還銀子,便搬你家東西抵債。”一名衙役對那婦人怒聲罵道。

  那婦人哭叫道:“當初我們不要銀子,你們偏偏要給。去年的二分我們便是咬著牙還了,今年還要給。十兩銀子就得還十二兩。我們夫妻小本生意賣些果子一月賺不足三兩銀子,家中老母孩兒都要養活,誰有餘錢?我們過得苦些倒也罷了,從不借高利之銀,賺多吃幹,賺少喝稀,也沒礙著官府。為何要逼著我們借貸銀?”

  “咦?你這婦人好不識好歹。朝廷方常平倉貸銀是讓你們渡過難關的,你卻來說這樣的話。朝中嚴大人和方大人為你們這些人操碎了心,你們反倒不領情?”衙役怒斥道。

  “我們哪管什麽方大人嚴大人,我們草民百姓認識他個誰?但不要擾我們便謝天謝地了。那十兩本錢已經給你們了,我和夫君一個字兒也沒敢動,現在又來要銀子作甚?”婦人叫道。

  “嘿!你這話說的,十兩銀子給你們周轉了四個月,難道不用給利息麽?你給不給?不給將你男人抓到牢裏去。”衙役大聲恐嚇道。

  “沒銀子怎麽給?官爺們行行好,真的沒銀子給。求你們開恩。我夫君是家裏的頂梁柱,抓走了他,我們娘幾個都得餓死了。”婦人苦苦哀求道。

  “呸,恁地跟你廢話,搬東西,抓人。”那衙役終於不再搭理婦人,擺手喝道。

  一名身穿‘募役’號服的衙役笑道:“老陳,留些東西給我們,你們常平倉全搬走了,我這邊可沒法交差了。他們家還欠著五兩免役錢呢。你們那兩三兩銀子算個屁啊。”

  之前那衙役笑道:“老王,咱們誰手快誰交差,東街那一戶不是你們占先了麽?咱們誰也別給誰麵子,公事上手快為先。”

  “好,既然如此,我可不客氣了。兄弟們,給我搶東西。”募役衙役擺手喝道。幾名黑衣衙役衝進去開始搶東西,一時間鬧得不可開交。

  圍觀人群紛紛搖頭歎息,卻也為眾衙役氣焰所攝,不敢多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