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策論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7      字數:3061
  清晨的鍾聲敲響,那是貢院之中提醒考生們起床,莫要睡過頭的鍾聲。頂點小說更新最快號舍之中一片繁忙,貢生們紛紛起床洗漱,燒水泡茶,取出幹糧果腹。今日是春闈大考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今日一過,大局已定。是魚躍龍門從此天高海闊,還是跌落泥潭重新回到汙濁的人生之中,今日是最後的機會了。

  林覺也早早的起了床,拔出牆角的竹筒木塞子,取了一壺水,點了油爐子開始燒水。並且將綠舞烙好的糖餅擺在爐子旁慢慢的烘烤,之後才坐在桌案前慢慢的整理的發髻,取水淨麵洗漱。待洗漱完畢,水也開了,於是拿了茶盅取了一小片茶包放入其中,衝入滾水。頓時一股茶香充斥鼻端。

  糖餅也烤熱了,散發出一股甜香之氣。林覺拿了一隻撕開,裏邊冒出金黃色的糖漿來,合著金黃色的鬆脆的麵皮,滋味當真美味絕倫。林覺帶進來的吃的東西其實不少,謝鶯鶯買了不少好吃的糕點,甚至去樊樓買了兩隻燒鵝給林覺帶進來。但三天來,吃來吃去,林覺還是覺得綠舞烙的糖餅好吃。鬆脆甜糯,甜香滿口。熱乎乎的吃下肚子裏,再喝幾口茶水,那滋味難以形容。

  林覺想過為什麽會如此,但他沒有答案,或許這正是一直習慣了的滋味。綠舞的烙的糖餅正合口味,所以愛吃。這世上的事情也何嚐不是如此,合適的,舒服的便是最好,而非一定要完美無瑕,珍貴無比。

  吃了早飯後,眾考生便已經坐在了書案前,按照慣例,辰時開始,今日的考題便會發下來。雜役們會在官員的監督下,用長杆吊起考題卷從門洞中伸進來,裏邊的考生取下考題,之後主考會命眾副考統一誦讀題目,核對正確之後便可答題了。

  辰時一到。考題準時送入。今日是第三天,考題是策論一篇。對林覺而言,策論是他最頭疼的一關,也是沒有現成的文章可搬運的。所以在考前他才會去花大量的時間去揣測風向。這次考前,他以為此次大考必會出關於變法事宜的策論,故而他花了很多時間溫故和回憶史書上的商鞅變法到記憶中的宋明清三朝的幾次著名的變法。以期渡過這一關。

  然而,今天考題發下來之後,林覺卻發現策論題目似乎跟變法毫無沾邊,而是一篇正統的政論題。題曰:昔漢賈誼作《過秦論》三篇,洋洋灑灑數千言,曆數秦朝之過。理據皆足,令人信服。然既秦有如此之過,為何滅六國,統天下。秦之有過,六國豈無?試論之。

  這個題目可以說是大周科舉中常見的一種正歸的策論題目,一般都是以曆史上的事件引申開來。或以名人之言,或以史家之評為引,讓考生們從另一角度來論述此時,達到言之有物,以古鑒今的目的。

  林覺看到這個題目之初,腦子裏一片空白。這是一個大題目,從六國的角度來論述他們被秦朝滅亡的教訓,這可不是一般的難。林覺起身負手走動,思索半天,忽然間腦子裏光亮一閃,欣喜若狂。

  “好幸運,這一篇不是現成的策論文麽?而且恰恰正好是論述此事的,更巧的是,自己高中便背誦過這篇文章,至今記憶尤新。看起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似乎在幫自己的忙,讓自己能夠過了這一關。”

  林覺立刻鋪紙磨墨,準備完畢之後,林覺起身焚檀香一注,拱手朝天行禮,口中默默念道:“對不住了,蘇老爹,你兒子的詩文我借用了,你的我也不能放過了。令郎昨晚夢中豁達不計較,想必您老人家也不會計較吧。雖然我不知道你們父子在哪個維度空間,但還是先謝過了。”

  林覺轉身落座,握紫毫在手,蘸墨略一思索,筆走龍蛇,刷刷書寫起來。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嚐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嚐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

  午後時分,林覺正在沙沙的風吹樹葉聲中高臥酣睡。對於林覺而言,此次春闈大考比其他人可要輕鬆的多。在上午寫完那篇《六國論》之後,林覺便已經完成了所有的答卷。在大多數人都愁眉苦臉的苦思冥想寫文章答題的時候,林覺百無聊賴的坐在號舍裏東想西想。最後實在覺得無聊,索性上床呼呼大睡去了。

  林覺可不知道,在他酣睡之際,本次春闈主考官之一的吳春來曾經來到他的號舍前。但當看到林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時候,吳春來氣的拂袖而去。這幾日來吳春來其實一直關注著林覺的動向。每一次別人在奮筆疾書的時候,這家夥不是在發呆便是在閑坐喝茶。偶爾答題也是時間很短便結束。在吳春來看來,那不是在答題,而隻是在敷衍罷了。真正答題是不可能那麽輕鬆,且時間那麽短的。

  吳春來認為,自己最擔心的情形出現了。林覺應該是主動放棄了此次春闈大考,他根本不想中科舉,所以便采用這種消極的辦法來對抗自己。他不想成為自己的眼線,不想為自己效力。如果他當真隻是答了白卷,或者是敷衍的答題,那麽吳春來也是沒法公然讓他中舉的。否則複核的時候看到如此離譜的答卷,事情會很棘手。最終一定會追查下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很明顯,林覺之前的各種唯唯諾諾其實都是借口,他就是不肯痛痛快快的合作。但越是如此,越是不能讓他如意。他不是想放棄春闈大考麽?自己偏偏要讓他考上。哪怕是他胡亂寫了一通或者是交了白卷,自己也有辦法讓他高中。一想到林覺發現自己居然高中金榜時的樣子,吳春來便甚為期待,他發誓要將這小子治的服服帖帖的。

  一陣嘈雜之聲將在夢中和周公相會的林覺給驚醒了過來。爬起來看著門洞窗外,豔陽高照,綠樹搖弋,似乎隻是午後時分。距離大考結束還有好幾個時辰。林覺歎了口氣,側著耳朵聽著外邊的動靜。

  外邊是一片號令腳步聲,似乎是出了什麽事。聽著聲響,似乎是不少兵馬在號舍外奔走。兵器和盔甲碰撞的哐哐作響,這聲音林覺很熟悉,畢竟在落雁穀大寨聽的太多了。

  林覺忙下床來到下邊,探頭隔著門欄朝外邊觀瞧,他以為是不是又是發生了什麽作弊之事或者是有人死在了號舍裏的事情,驚動了負責守衛的兵馬。但很快,他便覺得不對勁。

  但見一隊隊全副武裝盔甲鮮亮的士兵飛奔而來,沿著號舍前方站成一排。這些人的盔甲裝備和普通士兵的盔甲裝備不同,可以看出是最高級的盔甲和兵刃,非常的華麗。這些士兵們也一個個身材高大,精神抖擻,像是專門挑選出來的士兵一般。

  林覺正自疑惑,下一刻謎底便被揭曉。隻聽馬蹄聲響起,十幾名全副武裝的騎兵騎著高頭大馬小跑而過,中間一人手持令旗,大聲喝叫。

  “諸位貢生們聽著,聖上親臨貢院考場,前來勉勵看望你們。你們即刻出舍叩首等待聖駕。不得喧嘩,不得抬頭,不得失禮。若有違者,立懲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