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完美落幕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7      字數:3139
  整個十八相送的劇情歡快之極,台上演員演技精湛,將一個傻愣一個無奈的人物表演的惟妙惟肖,台下觀眾自然隨著每一次的誤解而哄笑不已,又歎息著急。頂點小說更新最快

  最終,兩人行到十八裏長亭之中,不得不分別了。

  祝英台輕歎唱道:十八裏相送到長亭,你我鴻雁兩分開。我有事情要交代。

  梁山伯唱:賢弟你還有何事來交代?

  祝英台唱:我臨別想你問一句話,問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梁山伯唱:你早知愚兄未婚配,今日相問為何來?

  祝英台唱:要是你梁兄親未定,小弟替你來做大媒。

  梁山伯唱:賢弟替我來做媒,但未知千金是哪一位?

  祝英台唱: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你梁兄可喜愛?

  梁山伯唱:九妹今年有幾歲?

  祝英台唱:她是與我同年乃是雙胞胎。

  梁山伯唱:九妹與你可相像?

  祝英台唱:品貌就像我英台。

  梁山伯唱:但未知仁伯肯不肯?

  祝英台唱:家父囑我選英才。

  梁山伯唱:如此多謝賢弟來玉成,

  祝英台:梁兄你花轎早來抬。我約你七巧之期我家來,

  兩人帶著書童離開,祝英台臨別回首,哀婉唱道:臨別依依難分開。心中想說千句話,萬望你梁兄早點來。

  大幕在祝英台依依不舍的哀婉唱腔之中緩緩落下。

  整整第二幕,百姓們笑的前仰後合歡樂無比,但在最後的臨別之時,不少敏銳之人感覺到了唱腔和人物情緒的變化。當厚重的大幕落下時,他們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包廂內,小郡主的手不知何時已經握住了林覺的手,在小王爺不注意的間隙,小郡主溫潤的呼吸在黑暗中湊到林覺耳邊,低聲道:“你這個呆頭鵝。”

  林覺心中悸動,卻又不敢動作。身前坐著的便是郭昆,自己可是絕對不敢有所回應的。小郡主膽子也忒大了些,居然已經敢當著小王爺的麵和自己打情罵俏了,這或許便是情到濃時的情難自禁吧。

  第三場第四場,劇情急轉直下。馬文才提親,祝英台之父嫌貧愛富同意婚事。祝英台不同意婚事,被祝父鎖在樓台之上等待成親。丫鬟銀心冒死通知山伯前來,梁山伯趕到祝家方知祝英台便是小九妹,兩人於樓台私會,終被祝父發覺。祝父欲押其去官府問罪,祝英台無奈之下隻得答應婚事,救下梁山伯。梁山伯回到家中,鬱悶生疾,不久病歸黃泉。

  這兩幕戲氣氛壓抑之極,加上台上的燈光背景,人物的表演唱腔絲絲入扣,將馬文才的紈絝驕橫,祝父的不通情理嫌貧愛富表現的淋漓盡致。每當這兩個人物出來,台下百姓便皺著眉頭恨得咬牙。當看到梁山伯最終病死家中時,台下一片悲戚之聲。馬斌是個粗人,他最看不得這種情形,氣的在側首包廂中砸爛了幾隻茶杯。

  最後一幕在一片沉默中開啟。祝英台得知梁山伯死訊時,正是祝英台出嫁之日。身著紅妝的祝英台搖搖欲墜的走上舞台時,台下百姓們的心都碎了。謝鶯鶯的演技在此達到了巔峰,將一個心如死灰,得知心上人死訊,卻又不得不嫁給另外一個男人的可憐女子的神態表演的入木三分。光影特技的效果更是烘托了悲戚的心情,所有的背景布幔和左右的幻燈光影都變成了黑白二色。整個舞台全部成為黑白兩種顏色,唯有舞台中間的祝英台一身紅裝,倒不像是個新娘,像是一個女鬼一般。

  祝英台上轎的動作極為緩慢,像是時間停滯了一般。那是林覺要求的慢動作的表現手段。舞台上所有的人都用的慢動作,給人一種時光漫長難熬,上轎宛如隔世之感。

  這種烘托人物的表現手法正是江南大劇院獨創。後世的種種電影電視劇的表現手段,林覺都無所不用其極。再加上順手撚來的用塤簫合奏的改編自後世著名小提琴曲《梁祝》的旋律此時響起。台上人物的表演,場景,配樂在此時形成一種聽覺,視覺,感受三方麵的巨大衝擊,將整個劇目的悲戚氣氛推上了最高峰。

  即便是已經看過一遍的小郡主,此時此刻也已經哭得稀裏嘩啦。劇場之中,百姓們更是淚如雨下。在某處包廂之中,綠舞已經眼泡子都腫起來了。

  林覺對此很是滿意,這正是自己要的效果。一出劇目能讓觀眾又哭又笑,那便已經是成功了。這場劇目演到此處,已經完全成功了。接下裏的劇情將帶給他們劇烈的視覺震撼和心理撫慰,這出劇目也就可以有個驚豔的結束。

  舞台上的顏色恢複正常,人物動作也恢複正常。劇情繼續,祝英台在臨上轎前,提出了要繞道而行的條件。祝父不允,馬文才也不答應,祝英台拒不上轎,無奈之下,馬文才才同意。

  送親隊伍終於出發,布景變幻,光影流傳。一路上黃葉紛飛,青山蕭索,景色凋零。隊伍行至山邊,舞台旋轉,一座新墳立於道旁。銀心稟報祝英台,告訴她那便是梁山伯的墳墓,於是祝英台叫停轎子,欲去祭拜。馬文才怒極不允,祝英台從喜服下取出剪刀相逼,馬文才怒罵不止,不敢阻攔。隻得親自帶人跟隨其前往。

  祝英台來至墳前,早已神魂悲戚,不能自禁。抱住墓碑,哭泣而歌。

  “見墳台心如絞淚濕縞襟,才幾日竟與兄界隔陰陽死別生分!

  ??思往事渺茫茫不堪煙夢,多少悔無邊恨苦澀酸辛。原指望芸窗

  ??誼轉做蓮並,卻叫兄對關雎好逑空吟;原指望諧琴瑟畫眉開鏡,誰料我賦柏舟獨立河濱。大不該扮男裝求學任性;大不該意相投偏遇知音;大不該解珠佩漢皋親近;更不該托名九妹暗許終身,到如今害得梁兄一片癡情,盡付與荒阡野陌,淒淒冷冷一孤墳!

  祝英台懷痛疚恨深沉,紅淚斷珠獨吊影,隻落得空懷幽怨度朝昏。

  悲切切抬淚眼把天來問,為什麽不成全相愛朱陳?我與兄雖不能心遂願稱,拜求你、你、你幫世間多情兒女盡結紅繩。”

  這一段唱詞淒清,歌聲哀婉,激蕩心神。觀眾席上,誰不淚下如雨,滿懷淒然,黯然神傷。

  “梁兄,我見梁兄墳台哭哀哀,你我之情豈能更改,即便如今你我陰間陽世兩相隔,英台又怎會嫁給那馬文才。梁兄啊,你若有英靈猶在,當許我同生共死不分開。”祝英台立於墳之前大聲唱道。

  猛然間整個劇場舞台所有的燈光開始閃爍,在密集的鑼鼓點敲擊之下,舞台上的幻燈布景開始變幻。烏雲湧動,狂風大作,舞台兩側十幾名壯漢在側幕奮力搖動風車,將落葉枯草吹向台上。台上演員被風吹得東倒西歪,馬兒受驚,花轎翻倒,亂做一團。

  下一刻,舞台頂端落下大雨,光影閃動之際,大風大雨之聲充斥全場。雪亮的雨線就仿佛在人們的頭頂,所有人都麵露驚慌之色,以為真正置身於狂風暴雨之中。

  霹靂一聲閃電照亮全場,幽暗的舞台上,那座孤墳猛然裂開兩半,中間噴出濃濃的白霧來。正伏在墳台上的祝英台大叫一聲:梁兄!起身衝向墓之中。

  被吹飛了帽子,被大雨淋濕全身的狼狽不堪的馬文才大聲叫道:“攔住她。快攔住她。”

  兩名奴仆伸手去拉祝英台,卻隻抓下兩片衣角,墳墓緩緩合攏。劇烈的鼓點聲中,全場燈光熄滅,漆黑一片。風雨聲消失,一切歸於寂靜之中。

  觀眾們心跳如鼓,汗毛倒豎,一個個大氣也不敢喘一聲,在黑暗中驚恐的看著台上。不知發生了什麽。

  鳥鳴之聲緩緩響起,橫笛歡快的吹奏,瑤琴錚錚,奏出清亮舒緩之音。幽暗的舞台上燈光緩緩亮起。下一刻,所有的觀眾都瞪大了眼睛,驚訝的看著眼前的景象。那蕭索的山野,枯黃的樹枝,寥落的大地上,滿目七彩的鮮花正在緩緩的開放。舞台背景上,兩側的幻燈幕上,天上地下,舞台所在的地麵上,無處不開出豔麗的鮮花來。伴隨著悠揚的笛聲,大地回春,變成了一片花海。讓人目不暇給。

  所有的觀眾都驚愕的張大嘴巴,他們實在無法想象這是怎麽做到的,此時此刻,他們唯有張口驚歎,根本無法用言語形容這眼前的場景。

  百花盛開,春陽照耀。雨過天晴之後的山野中生機盎然。梁山伯的墳已經被鮮花覆蓋,但墓碑上兩支彩蝶停在上麵,忽然飛起,翩然起舞。

  幕後歌聲緩緩而起: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台,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台,樓台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翩翩花叢來。曆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伴隨著舒緩的合唱聲中,一張張畫麵在舞台背景上呈現。同窗共讀、十八相送、樓台相會……身化彩蝶……

  突然間,整個劇場所有觀眾的頭頂上空,一束束光柱之中,一對對彩蝶在光影中翩然飛舞,漫天彩蝶成雙成對,相互追逐嬉戲,美輪美奐。

  台上大幕落下,全場燈光亮起,彩蝶消失,鮮花不見。滿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