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上巳節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7      字數:3004
  郭采薇不久後也漱洗起床,叫來綠舞林虎一起用早飯。金黃的小米粥配上各色精致的點心,都是仆役們特意清早從外邊買來的。那可不是一般的點心,這都是京城極為有名的點心。開封府灌湯包,皮薄湯濃,滋味美絕。王樓梅花包子,麵細餡香,乃是京城製作早點的正店首家。王婆婆的肉餅也是流傳了百年的老字號的點心,更有什麽樊樓的冰雪豆芽,酸甜豆腦花等等,滿滿當當的擺了一桌子。

  綠舞隻隨口問了一句:“這一桌點心早飯得花個幾兩銀子吧。”

  郭采薇微微一笑,伸出了兩根手指頭。綠舞點頭道:“二兩銀子,好貴啊。”

  郭采薇笑道:“綠舞妹妹,是二十兩銀子呢。你說二兩銀子,光是這一盤冰雪豆芽都買不到呢。”

  綠舞正夾著幾根雪白脆嫩的豆芽往嘴裏送,聞言趕緊放下筷子道:“可了不得,這一口便得吃了上百文錢,可吃不起。”

  郭采薇抿嘴笑了起來。林覺也覺得這一餐也太貴了些,一頓早點吃掉二十兩銀子,這便是吃掉了普通百姓幾個月的花銷啊。實在太奢侈了。

  “小郡主,我們來了,你也不用這麽破費。家常飯菜便成了,你這樣叫咱們可沒法吃的心安理得。”林覺笑道。

  郭采薇笑道:“我沒有特別的為你們準備啊,我平日也是這麽吃早飯的呀。每天早上,我吃半碗腦花兒,一隻湯包兒,一隻王婆婆肉餅兒,再加半個梅花包子。吃幾口脆豆芽兒。少了一樣便吃的不開心,所以,都要花二十兩銀子左右的。”

  林覺主仆三人愕然以對。綠舞心想:富貴人家真是奢侈的很啊,哪裏來的這麽多銀子花銷啊。小虎心想的是:吃這麽多好東西拉出來的還不是屎麽?林覺想的是:小郡主這麽能花錢,將來要是娶了她為妻,可如何養活她。怕是個大難題啊。

  郭采薇並不在意林覺主仆三人的表情,她早已習慣於這種花錢根本不考慮的生活。在她的成長曆程中,還從未有為銀子而苦惱的事情。她的所有花銷,一個月便要達到上萬兩。這還不包括梁王專門給她的每月五千兩的私房錢。錢對她而言,其實隻是個買東西的道具而已,就像井裏的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咱們快些吃,吃完了咱們去逛廟會去。今日外邊可好玩了,大相國寺有廟會呢。”郭采薇笑著催促道。

  “廟會?怎麽今天有廟會?不過年不過節的。”林覺詫異道。

  “今日是上巳節啊,三月初三呢。京城上巳節可熱鬧了,不像杭州府,早就不過上巳節了。你們聽,外邊鑼鼓聲已經響了起來,應該已經開始了。”郭采薇笑道。

  林覺這才恍然,三月初三,確實是傳統的上巳節。上巳節其實是個很古老的節日,上古時期,三月初三這一天,男女春沐歡聚,野.合交往,是個非常浪漫狂放的節日。一直延續到唐朝,這種風俗依舊未改。正所謂‘三月初三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說的便是唐朝上巳節的野遊之況。論語中有記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那便是描述三月初三暮春時節,夫子和弟子聚集於沂水沐浴的場麵。

  不過,大周立國之後,禮教漸嚴,男女之防逐漸變的嚴厲起來,那種在野外春水沐浴,甚至發生野.合的事情自然是被嚴厲的禁止。但上巳節還是要過的,便演化成了在家中沐浴之後參加廟會的盛況。在杭州城,上巳節基本上已經沒什麽人重視,而在汴梁城,大廟會是今日上巳節的主要節目。

  眾人忙抓緊吃了早飯,各自回去換了衣衫準備出門。林覺其實很想在屋子裏歇息,但見眾人情緒高漲,卻也不肯煞風景。於是回了和小郡主一牆之隔的一座庭院,那是小郡主為林覺主仆安排的住處,和小郡主的院子並列,中間有一道垂花門連接,其實跟住在一間院子裏沒什麽區別。

  不久後,眾人聚在前廳之中,都換了一身新衣服。郭采薇穿著的是一套湖綠長裙,上身是鵝黃的春服,整個人像春天裏一棵挺拔的花樹一般嬌豔。綠舞隻穿著一套尋常的素色襦裙,不過卻也紅唇皓齒,巧笑嫣然,可愛之極。

  兩女手挽著手朝外走,林覺跟在後麵看著這一對璧人,心裏滿足之極。這兩個女人都是人間絕色,都是自己女人。雖然林覺從來不會去和人攀比征服女人的本事,但此時此刻,難免和任何一個男子一樣,心中生出一些虛榮的快感來。

  一行人出了大宅子,發現置身於一處寬大的巷子裏。這宅邸所處的位置雖非正街,但門前的巷子依舊寬達丈許,可供數架車馬自有出入。這巷子裏其實隻有十幾家庭院,都是豪門大戶之家的房產,故而路雖寬,卻也沒什麽閑雜人等路過。

  站在巷子裏,耳邊已經聽到了從兩側巷子口傳來的聲浪,那是鑼鼓和人的喧鬧之聲。隻是聲音經過高大房舍圍牆和樹木的遮擋,顯得有些微弱,像是背景之音般嗡嗡嘈嘈,聽不真切。但光是聽著這聲音,便讓人產生了極大的期待。愛熱鬧的郭采薇早已拉著綠舞飛奔而出,直奔東邊的巷子口而去。十餘名負責跟隨保護的身著便服的王府衛士們慌忙緊跟而去。林覺帶著林虎也不得不小跑著追了上去。

  就在眾人出了巷子的那一刻,似乎是一道無形的音浪的屏障當頭撲了過來,隻一瞬間,那些遠遠的鑼鼓聲和喧嘩聲都化為巨大而龐雜的聲響,在一瞬間便充斥了眾人的感官。

  但見大街之上,人頭攢湧,人聲鼎沸。寬闊的汴河大街上,人潮朝著北邊如洶湧的河水一般的湧動著。紅男綠女,老翁垂髫,拖兒帶女,呼朋喚友。其中夾雜著不少做小生意的,有的扛著高高的竹竿,竹竿上方草把上插著花花綠綠的麵人兒。有的手裏抱著一大堆的彩色絲帶,紮著的小風車滴溜溜的旋轉。還有舉著一大堆花花綠綠的風箏的。頭上頂著小吃食盒的。總之,眼前所見,耳中所聞可謂目不暇接,熱鬧非凡。

  大多數百姓都穿著春天的新衣服,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嘰嘰喳喳的說著話。作為京城的市民,他們明顯生活安逸幸福了許多,比之外地的百姓而言,他們的臉上多的是一份自信和自傲。

  林覺和郭采薇一行人隨著人流緩緩往北邊移動,終於,在行了裏許之地後,前方樹梢的縫隙之外,一座巨大的紅色的建築出現在了視野之中。突然間,街道上的人群變得稀疏了起來,人流集體東轉,進入了一處巨大的廣場。於此同時,空氣中熱浪噴湧而來,帶來了各種氣味和聲響。而那座紅色的巨大建築終於也完完整整的落在了視野之中。

  那是大相國寺,五百多年前北齊時期便建造的一座恢宏廟宇。在曆經五百多年的風雨之後依舊光鮮亮麗,雄偉恢宏。迎麵的這座山門飛簷如勾,紅牆如霞,碧瓦如鱗,美輪美奐。兩側各有一座鍾鼓樓,一樣的高大雄偉。赭紅色的圍牆波浪般的朝兩側綿延,將整座寺院圍繞起來。透過圍牆上方的天空,可以看到廟內的天王寶殿二層殿頂的飛簷碧瓦,以及屋脊上的瑞獸和簷角懸掛的顆顆銅鈴。

  汴梁城中,寺院多達上百座,名氣大的不過十餘座,而大相國寺無疑是眾寺之首。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曆史悠久上,都是首屈一指。當然。更讓大相國寺揚名的是這座寺廟的香火鼎盛佛法精深,大周有名的高僧幾乎都出自於此寺。

  遠遠望去,此時此刻,山門前的巨大的廣場上人山人海。位於山門前的一座巨大的香爐中青煙繚繞,上香的百姓如螻蟻般匍匐在山門前的台階前磕頭禱祝。不斷有人將點燃的香火插入已經滿是香火的巨型香爐之中。一匹磕頭的完畢,立刻又換了一匹虔誠的香客。香爐兩側拜訪的功德盤中,銅錢投入的聲音叮當作響,絡繹不絕。

  距離山門稍遠的廣場上,一排排的攤位沿著廣場邊緣擺設,滾油沸騰著,各色食材在油鍋中打滾而出,散發著誘人的光澤和香味。子各色吃食的味道在空氣中交織,刺激著人們的鼻腔和味蕾。除了小吃攤,買賣攤之外,廣場上一圈圈的小地盤上是各色的把戲和玩樂的項目。什麽噴火、變臉、變戲法兒、吞劍、碎石、耍刀、舞槍、打鞭、履纖、舞獅、舞龍、鬥雞、戲猴等,更有燈謎、對聯、賦詩、作詞等文墨之巧,騷客鴻儒,盡來附足,一展才華。當此之時,真是三教九流齊聚集,各色人等同歡愉,好一副世間百態的市井歡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