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秋闈在即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5      字數:3250
  九月十五之後,杭州城中的街道上忽然多了許多衣冠楚楚的身影。大周朝三年一度的科舉大事,每年九月下旬的秋闈大考即將拉開序幕。兩浙路的諸多考生也開始紛紛向杭州城聚集而來。這些衣冠楚楚的身影正是從兩浙路所屬各州縣趕來杭州城參加這場改變人生命運的考試的學子們。

  這些學子們滿懷希望躊躇滿誌而來,在數日之內便充斥了大街小巷,忽然間便成了杭州街頭的一道風景。杭州府衙也早已發布告示,從九月初十日開始,全城實行特別規定,上下人等都要為這些從各地趕來參加秋闈大考的學子們給予方便,提供便利。科舉考試不僅是大周朝廷的大事,更是每一個參加科舉的考生家中的大事,於公於私,這秋闈大考期間這些參加考試的學子都必須要得到最好的照顧。

  城中的客棧在幾天時間內便接近爆滿,兩浙路這次科舉的考生數量超過了以往曆屆。兩浙路本就所屬甚大,全路所屬包括杭州蘇州常州湖州在內的十四座大城池,其中蘇州常州湖州的人口更是超過了五十萬之巨,更別說杭州城這樣所轄人口達百萬的大城了。十四座州城轄下四十餘縣,人口超過了八百萬之巨。加之兩浙路江南之地原本就是文風鼎盛之處,讀書人的數量更是多如牛毛。據杭州府衙發布的告示,今年參加秋闈大考的學子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三萬八千餘人。

  雖然以人口比例看起來,這個數量似乎並不多。但可別忘了,讀書可是最耗金錢財力,最耗費時間的一件事。很多人家根本就供不起一個讀書人,唯有江南富庶之地的兩浙路,才有餘銀去供養一個讀書人。

  另外一點,這年頭的讀書成材率太低。朝廷每科取士隻有三百餘人,全大周十幾萬舉子,最終能夠鯉魚跳龍門的,每三年也就那麽三百餘人,淘汰率足以讓很多人家望而卻步。千人之中才有數名幸運兒,這是何等殘酷的一條路。而很多人最終一事無成,落得個文不成武不就窮困潦倒,這些可都是血淋淋的教訓。也就是在兩浙路江南之地,人們才有如此高的熱情。

  秋闈大考其實是本朝兩級大考之中最難的一關。以兩浙路為例,今年三萬八千餘名考生參加秋闈大考,但過關貢生的名額卻隻有四百三十二名。可以說這當中近九成考生將铩羽而歸,由此可見科舉之路之殘酷。

  但無論如何,在大考之前,誰也不知道這三萬八千餘人之中誰是未來的幸運兒,這當中藏龍臥虎,沒準便有出將入相之人。有句話叫做莫欺少年窮,在這種時候,給予考生尊重和方便是明智之舉。不僅官府如此,百姓們也都是這麽認為的。

  三萬八千餘考生,加上書童小廝跟班以及隨同前來的家人,人數更是要翻個兩三倍。所以杭州城中的大小客棧簡直是人滿為患。大街小巷,河道碼頭上,隨處可見身著長衫頭紮方巾搖著折扇邁著方步的考生。以及他們身後挑著書箱背著竹簍的書童和隨從。

  這些學子們的到來成了杭州城中最為熱議的話題,受益的不僅僅是客棧飯館這些地方,杭州大小青樓的客流量也多了一倍。學子們本就瀟灑風流,腦子裏也大多有著一些常人所沒有的騷氣。而青樓女子們也寧願在此時賭一把運氣,希望能搭上一個才學之士,將來他若高中,或許自己能夠脫離紅塵,謀得一個好的未來。因此,有些女子甚至願意不收嫖資以身相侍,甚至還有的女子拿出自己的體己銀子來賭上一賭,為看上眼的學子們花銷。

  與此同時,有些腦子活泛的人也趁著這大好的時機開始斂財。街麵上不久後便流傳著數套版本不同的考題。每一個鬼鬼祟祟的兜售者都自稱自己手中的考題是從某某確定的渠道得來,確定是今年的考題。這種情形下,考生們自然是寧可信其有,走過路過不能錯過,於是高價購買這些不知真假的題目。有的人一天甚至能花掉百餘兩銀子的巨款,買到七八套不同的題目統統提前鑽研一番。雖然心裏知道這事兒不太靠譜,但不買又覺得心裏不踏實。人人都有一種僥幸心理,萬一呢?萬一某一套題目是真的呢?那些不法之徒便是利用了這‘萬一’二字的心理,賺的盆滿缽滿。

  官府自然是對這種行為嚴厲打擊,所以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大街上官差呼喝著追趕這些賣題目的不法分子的身影,也成了這段時間街麵上的一景。

  總之,這種時候,什麽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都有可能是真的。

  今年如此大規模的秋闈大考,也讓杭州府衙上下忙的焦頭爛額。城裏的治安維護倒不是什麽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考生數量太多,導致了貢院號舍的數量成了大問題。秋闈大考是一場同時進行的長達三天時間的大規模的考試,朝廷固定的時間是九月二十二到二十四這三天時間進行。由於考題是固定的同一套題目,所以隻能同時進行,否則會有泄露考題的危險。

  位於杭州城北的兩浙路貢院規模原本不小,有號舍一萬三千餘間,號稱江南第一大貢院,正是為了應付兩浙路曆屆科舉的龐大的考生數量。但今年的人數達到如此之多,已經遠遠超過了號舍數量兩倍有餘。按照一人一間號舍的原則,所差甚遠。以往也發生過號舍不夠用的事情,但因為超出的考生數目不多,可以臨時的在貢院內場搭建一些號舍,也算是能應付過來。但今年這麽做便絕對不成了。便是將占地方圓數裏的整個貢院全部都搭滿號舍,也是無濟於事的。

  在這種情形下,嚴正肅早在一個月前便下達了命令,整條貢院街都被官府征用,在進入九月之後,貢院街所有的商鋪民居統統被官府征用清空,同時開始用簡易的材料進行隔斷搭建成號舍,以滿足今年的科舉之需。也就是說,今年,長達五裏的貢院街都將成為一個巨大的考場。整條街道都將被嚴密的封鎖,成為禁區。

  莫看隻是搭建簡易的號舍,每間號舍也就像個但這工程量也是驚人的。號舍要滿足幾項功能,第一是私密性,不能和左右考生有聯係作弊的可能,第二是要能住人,因為考生這三天時間吃喝拉撒睡都在裏邊,不能弄得太簡易。除此之外,還要防風防雨防火防寒,且便於監考巡視等等。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絕非用草席隨便搭一搭那麽簡單。

  可以說,進入了秋闈大考的時間段後,全城上下,官府百姓,都全部圍繞著這件事而忙碌著。為了確保這幹係到大周朝選拔人才,延續國祚的重要的大事順利進行,上上下下可謂是忙的腳不沾地。

  九月二十日開始,杭州府衙開始統一發放浮票,所謂浮票其實便類似於地球上的準考證一般,用來證明考生的身份,並且簡單的注明考生的身體特征相貌特征以證明是考生本人。浮票上會寫一些諸如麵白無須,或者是黑瘦有痣,大眼闊口,馬臉黃牙之類的描述性的詞語來幫助監考官辨別考生的真身,其實也是防止作弊代考的一種。

  浮票發放的場麵當真壯觀的很,整個府衙廣場上人山人海,全部都是參考的考生。這些人有的高談闊論睥睨一切,有的愁眉苦臉心有憂慮。有的呼朋喚友,稱兄道弟,有的沉默寡言雙目呆滯。總之,這時候眾生相可謂是千奇百怪甚為有趣。人間百態,盡在其中。

  林覺一大早也來到府衙廣場上排隊領取浮票,因為是杭州城的考生,排號靠前。饒是如此,也一直排到午後。為此綠舞煮了魚湯和熱糖餅送來給林覺和小虎吃,見到林覺身邊有這麽個漂亮的小丫鬟伺候,惹得周圍一幫學子們大翻白眼。見林覺生的又俊美,衣服又華貴的很,不免心中忿忿不平。

  “家境這麽好,身邊有這麽美的小丫鬟伺候,卻還來跟自己這些人爭奪解試的名額,當真是沒天理了。老天保佑這個家夥名落孫山,總不能好事都落到他一人頭上。”很多學子心中惡毒的想著。

  午後未時,浮票才拿到手裏。林覺拿著這薄薄一張紙片仔細的看,隻見上方寫著一排字:丁字第一百三十八號。林覺知道這是號舍的號碼,這丁字第一百三十八號的號舍,便是自己即將要考試的號舍。反過來一看,林覺不禁笑出了聲,惹得綠舞和林虎忙問究竟。

  “麵白無須,濃眉薄唇,眼大口方,耳側有黑痣一枚。”林覺笑著讀道。“這便是他們描述的我的相貌,我便生的是這副模樣麽?”

  林虎翻著白眼道:“叔可比這上麵寫的美多了,怎也要加個瀟灑倜儻氣質拔群之類的話啊,這幫人也不知是什麽眼光。”

  林覺哈哈笑道:“就是,這些家夥一定是嫉妒我的帥氣,所以才故意醜化我。”

  綠舞捂著嘴在旁咯咯的笑。主仆三人從府衙廣場出來,沿著熙攘的街道慢慢而行。一邊走一邊說笑閑聊,倒也愜意。走過兩條街口,忽然間林覺愣愣的站在了一家商鋪門前,眼睛看向了街道對麵。

  林虎和綠舞詫異的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隻見街道對麵站著一名頭戴鬥笠衣衫襤褸的漢子。鬥笠壓的低低的,看不清他的臉。那人側著臉,似乎也正用眼角的餘光看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