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餘波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5      字數:3110
  高慕青梁七等人雖然非常憤怒,但其實他們卻沒有太多的選擇了。第一個條件顯然是不能答應的,第二個條件雖然會招致莫大的麻煩以及不可預知的犧牲,但起碼可以短暫立足,爭取更多的時間。更何況,關於如何在這裏立足的事情,龜山島內部已經進行了多次討論。光是寄人籬下靠人施舍恐非長久之計。現在連山寨地盤都是左宗道提供的,將來左宗道一旦翻臉,豈非是連立足之地都沒有。所以,在討論之中,通過暴力手段奪取自己的地盤其實已經是一種共識。

  眼下,既然事情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恐怕也隻能鋌而走險了。對於攻擊其他的山寨,那可沒什麽心理負擔。雖說天下綠林是一家,但那不過是說說而已,現在都快要餓死了,還如何能考慮什麽道義上的事情。更何況,這座山裏本就弱肉強食,強者生存,還能顧忌什麽?

  經過商量之後,高慕青等人毅然選擇了去拚命。三天前,高慕青率龜山島四百兄弟越過野雞嶺以北的山穀,突入占據老君嶺為王的一幫土匪的地盤,浴血死戰半日,以近六十人死傷的代價奪取了老君嶺山寨。將老君嶺山寨大寨主黑三生生擒獲。

  左宗道喜出望外,這老君嶺山寨早就是他的心中大患,雖然他們隻有一百多人手,但這老君嶺卻阻礙著自己的大寨通向北邊靠東的另一處隘口的通道。那一條通道正是是連接汝陽縣和嵩縣的必經要道。朝廷的糧草物資從北而來,必經這條通道而過,正是左宗道垂涎欲滴的地盤。這黑三仗著依附於另一處實力強大的北山大寨的大寨主鮑猛,占著寶地不拉屎,還經常跑過界來打秋風,左宗道早已忍的牙癢癢,這下終於如願以償了。

  雖然拿下了老君嶺山寨,也得到了不少的糧草物資的補充,但高慕青卻絲毫也沒感到開心。死了數十名弟兄,這讓高慕青無比的自責。眼前的艱難局麵讓人心情抑鬱,也讓她不能不時時的愧疚於當初自己的決定。一想到往事,她便不可遏製的想起林覺來。如果眼下林覺在此的話,他定會有很多的辦法打破僵局吧。

  明月早已落下了山頭,昏暗的山頂風力開始變強,吹得高慕青長發飄飄,衣衫獵獵。猛然間,東方雲海之中,一道光芒竄出雲層,瞬間萬道金光灑滿層山峻嶺,將高慕青大理石般精致的麵容上渡上了一層燦爛的光輝。

  高慕青微閉著雙眸,緩緩站起身來。攏了攏鬢邊秀發,轉頭朝著山穀之中看去。那裏,數百名龜山島山寨的兄弟已經整隊而立,梁七等人正站在下邊仰頭朝著山頂上看來。

  今天他們要去攻另一座小山寨,就在老君嶺東側的落雁穀。此次攻擊並非左宗道的逼迫,而是高慕青和眾兄弟商議好的主動行為。因為既然已經成為了伏牛山中的眾矢之的,便再也沒有了退路。高慕青明白,如果不能早點找到辦法,龜山島山寨這些人將會在一次次的被迫作戰中消耗殆盡。要想保存自己,便必須要有所作為有所決定。

  所以,今日的落雁穀之戰,便是要奪取老君嶺東北方向重要山道和穀地的控製權。攻下落雁穀之後,高慕青也不會將落雁穀交給左宗道,而是要全寨遷移至落雁穀,建立自己的山寨。以落雁穀易守難攻的地勢,以及扼守東邊的山道,又有大片的平整山穀的地形,那正是理想的安營紮寨的地盤。而這一切才有可能是龜山島山寨新的開始。

  當然,邁出這一步之後,會引發更多的連鎖反應,甚至連左宗道也會翻臉。但高慕青已經顧不得這些。前邊是荊棘叢生,後退卻也餓狼環伺,與其如此,又有何懼?

  高慕青長籲一口氣,伸抓起靠在岩石旁的一柄佩劍,快步走下山坡。

  ……

  連日來,杭州城中中秋花魁大賽餘波未消。林覺的名氣也已經響徹杭州乃至東南各地。借著江寧府揚州府以及其他州府中前來觀看的百姓之口,當晚的盛況也得以傳遍四方。雖然在這些人口中,對於林覺的褒貶各自不一,但是有一點確實無可爭辯的事實,是無論如何詆毀也無法泯沒的。那便是林覺以一己之力將群芳閣送上巔峰的事實。

  而且,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許並不太明白林覺的能力。但對那些前來觀摩或者助拳的文壇才士各地名家們而言,他們是知道林覺當晚作出的兩首詞的份量的。《摸魚兒》那首雖隻有上闕,卻已經讓很多人難以望其項背。而第二首《水調歌頭》的橫空出世,徹底將他們驕傲的內心擊的粉碎。那是他們窮其一生也無法寫出的詞作,那也是一首中秋詞中幾乎再難超越的詞作。光是這兩首詞的問世,林覺便足以傲視大周詞壇了。

  這麽個猛然冒出來,耀眼的讓人刺目,嫉妒的讓人發瘋的少年的橫空出世,怎不教文壇震動,人心難安。不少自詡為名士風流之人,原本躊躇滿誌,驕傲自矜,此次也抱著欲揚名於天下的願望而來。在經過那晚的雷霆打擊之後,他們選擇了默默回到原地,躲在他們的書齋裏再也不願露頭。因為他們終於明白,自己是多麽的淺薄和無知。天上有天,人上有人,和真正的文壇高手來比,自己的詩作哪怕再辭藻華麗,對賬工整,典故隱晦,寓意艱深,也不過是一些無病的呻吟。它們不該被掛在牆上,唱在口中,而是應該被塞在灶洞裏化為灰燼。

  還有不少人的心態不錯,他們選擇的是更為積極的應對方式,他們通過鑽研林覺的詞作來找到靈感和差距。甚至留在杭州求見林覺,希望能跟林覺交往,得到他本人對於詞作上的點撥。

  除了這些文士才子們,百姓們其實談論最多的便是那晚的那場驚豔四方的舞台大秀。那一場光影和色彩的大秀之中有很多未解之謎,這才是百姓們想探知的秘密。

  後來,據說是從搭建三層浮台的工匠們口中得到了的小道消息,一些當晚舞台上不可思議的情形終於有了具體答案。

  那天晚上,最過夢幻的便是舞台上波濤翻滾,異獸翻騰,最後顧盼盼扮演的洛神於浪尖起舞的那一段。很多人最想知道的是,顧盼盼是如何踏浪而行,最後隨著奔湧的浪花升到空中起舞的。工匠們解釋了原委,當晚的浮台可以開合,機軸轉動,舞台中央地板朝兩側滑行,便露出了下邊的湖麵。至於浪花翻湧之狀,那完全是橫貫舞台前後,埋設於水中的幾條長竹竿被來回扯動的效果。

  至於後麵龍魚蛟龍翻騰於水上,那也不過失竹竿上掛著那些木刻的栩栩如生的異獸在水中上下形成的效果。口舌眼珠子轉動,那更是簡單的很,雕刻的異獸類似木偶,眼珠子嘴巴舌頭都是可動的,掛上絲線以人力拉扯便可做到。其實不足為奇。

  顧盼盼水麵滑行而出的那一段,踏浪而行,那是因為水麵下方早已打下木樁,離水麵半寸不足。顧盼盼穿著高底木屐踩在木樁上小步而行,佐之以浪花和風力,便可產生羅襪生塵衣袂飄飄淩波微步而來的效果。

  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在舞台下方和兩側,為了操縱這些水麵下的物事,卻有二十名人手按照既定的順序聽從林覺的指揮而操作,才能呈現出出場的那一段奇妙。

  至於最不可思議的那一段,浪花起舞那一段,說白了便是水麵下的一個碗口粗細的人力升降台產生的效果。當顧盼盼站在那個碗口粗細的升降台上之後,下方便被接上了連同頂部水箱的官道。當機軸驅動升降台升起時,水流從升降台頂端和周圍的小孔往外噴出水花來,完美掩蓋圓柱形升降台的形狀。在觀眾看來,那是一股從水麵噴湧而上的浪花,顧盼盼便站立在浪花的頂端。

  碗口粗的升降台其實是堅固的落足之處,正是因為這一點,以顧盼盼的舞技,自然可以在固定的碗口大小的地方輾轉騰挪做出不亞於掌上舞的表演來。其實林覺在大賽開始之前便在萬花樓讓顧盼盼表演了一番,也正是要確認這個方案能否進行。

  至於其他的那些什麽水幕光影,百鳥朝鳳那些東西,其實杭州百姓們並不陌生。那些都是在江南大劇院中已經看到了多次的幻燈效果。隻不過這一次更宏大更燦爛罷了。

  而看似讓人難以理解的飛天而行的動作,則更是不值一曬。不過是用人力拉扯繩索,沿著索道固定的方向滑行罷了。隻要燈光不要刻意的打在腰間繩索上,在那種周圍一片黑暗的情況下是根本不會穿幫的。

  當這所有的秘密都被揭開之後,百姓們恍然大悟,扶額而嬉。原來一切的原理都是那麽簡單,甚至有的還覺得好笑。不過他們很快便明白,這所有的簡單組合到一起變成了一件極為不簡單的事情。雖然事情聽起來簡單,但需要調動的人力,設計的各種機軸,表演時的調度,那都需要絲毫不差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