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5-23 18:18      字數:3293
  朝陽初升,大周京城汴梁城的大街小巷中車水馬龍喧鬧繁華。對於京城百姓而言,這不過是他們人生之中一個普普通通的忙碌的一天罷了,但是,對於整個大周朝廷而言,今日卻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京城各大客棧中,住在這裏的地方軍政主要官員們都早早的起了床,精心的打理自己的儀表,穿上體現出身份的官袍和盔甲。前來接引這些官員的車馬早早便抵達了客棧門前,他們都是禁軍統一派出接送官員武將們的車馬。官員一律黑色大車,武將一律一匹高頭駿馬,無論官職大小,統一標配,概莫例外。

  不久後,浩浩蕩蕩的車馬便從內城各處街道往東城開進,整齊劃一的車馬陣容引的街頭百姓們側目而視,指指點點交頭接耳。

  “哎呦,這陣仗,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了麽?適才我從汴河南街過來,也是有這樣的一隊車馬。又不是往宮裏去,這是要做什麽?

  “老兄,你這可孤陋寡聞了。大周各地的官員齊聚京城的事情你不知道麽?昨晚在樊樓,我大周林宰相還自掏腰包請了這些官員喝酒呢。今日這是往東外城禁軍校場去呢,這些都是外地來京的官員呢。

  “原來如此。可是他們往校場去作甚?可否詳細告知?

  “咳,你看來還真是沒關心這件事。朝廷要大變革了知道麽?林宰相召集這些官員來京便是商議這件事的。那日東華門外,林宰相說的那些話你難道沒聽說?咱們大周要變天了,要出大事了。你居然還問是什麽事,當真是糊塗的很。

  “哦哦,兄台是說林宰相要當皇帝的事麽?

  “哎呦喂,你可莫要亂說話,什麽當皇帝不當皇帝的?這話你也敢亂說,要是被人聽見了,你倒黴倒也罷了,連累我也倒黴。我可要走了,你這人說話沒輕沒重的,我可不敢跟你多說話了。

  “哎哎哎,兄台,說清楚嘛。別走啊,喂喂喂!

  ……

  街頭百姓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倒是有不少明白人知道,今日便是朝廷上下官員商議大事的日子。據消息靈通人士的獨家小道消息說,今日所有的官員都要商議的便是林宰相提出的,皇上認可的對朝政格局影響巨大的大事。而東營校場便是今日的會場。

  所有官員的車馬皆從麗景門出城,抵達位於東水門內的東軍營校場。所有人在軍營門前都需核實身份拿到一張名為‘議政卡’的胸牌,上麵寫明了持卡人的姓名官職籍貫相貌等等。所有官員被告知,從今日開始,出入軍營校場的議政大會之中必須憑此卡,一旦丟失或者損毀,將失去進入資格。

  人員雖多,但因為安排得當所以忙而不亂,陸續抵達的官員都得到了議政卡,持卡之人在專人的引導之下驗卡進入軍營大門。穿過一排排整齊的軍營房舍,經過一道道禁軍設立的警戒線,官員們抵達了位於軍營中心位置的校場之側。但見原本是空曠的演兵訓練的大校場上不知何時已經

  搭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建築。那正是為了此次議政大會臨時以木竹搭建的會場。會場橫跨大半個校場,長三百步,寬逾百步,雖隻是臨時搭建而成,且倉促簡陋的很,但是一眼看起來卻也顯出恢宏雄偉之氣。

  心細之人看到了立於會場正門內側的巨大屏風,上麵龍飛鳳舞寫著幾行大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稍有見聞的人都知道,這四句話正是已故大周名儒方敦孺的名言,也是他的座右銘。今日這四句話出現在會場入口的巨大屏風上,不免引人深思。

  會場之內,一排排的座椅整齊排列,前方桌案上皆有銘牌,官員們隻需對號入座便可。前方搭建一人高的木台,擺放了數十張桌椅。兩側龍旗排列,氣勢非凡。

  人員陸續進場,很快,巨大的會場便坐滿了人。近兩千多名官員文武分開,合呈方陣而坐,所有人都顯得興奮而緊張。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還從來沒有經曆過這樣的場合:數千官員聚集一堂,商議國家大事,而且,今日要商議的這大事顯然非同尋常,顯然驚天動地。

  巳時正,林覺和朝中數十名重臣進入會場之中,所有官員立刻起身行禮。林覺麵帶微笑,拱手團團行禮,帶著眾人走向前方木台。今日林覺的穿著也少有的莊重,身上穿著象征極品的紫色官袍,腰間紮著黑色蟒帶,懸掛金色魚袋。金袋紫衣者乃極品大員的身份象征。頭上帶著黑絨雙翅璞頭,帽中鑲嵌極品綠玉。林覺本身就身材修碩,是個衣服架子,相貌又俊美,此刻穿上這身官袍帽子愈發顯得瀟灑俊美,儀表堂堂。

  更讓在場眾人感受深刻的是,林覺舉手投足之間顯露的氣度。氣質這種東西說起來虛幻,但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林覺原本隻是商賈之家的庶子,並無所謂的氣度。若說那時的氣度,那便是文弱之氣,怯懦的小家子氣,可沒什麽值得人敬畏的。但是這麽多年風雨曆練,屍山血海蹚過來,經過多少磨難和凶險,無數次出生入死的經曆,無數次疆場血戰的經曆形成了林覺身上的肅殺之氣。強大的謀略帶來的自信之氣。勇敢冒險所帶來的勇武之氣,滿腹詩書帶來的文雅之氣,作為眾人主心骨所帶來的上位者的威嚴之氣,更有身為穿越者的神秘之氣。這種種的氣質綜合在一起,融合成了林覺身上獨特的迷人又讓人敬畏的氣質。這種氣質讓他身邊的人對林覺既敬又畏,既欽佩又捉摸不透,既親近卻又恐懼,複雜之極。

  總體而言,在眾官眼中,眼前這個年輕的宰相絕非外表的那麽俊美文弱,他身上的上位者的威嚴自然形成一種威壓。他的目光所及之處,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種穿透內心的威逼,仿佛在此人麵前,一切內心的想法都無可遁形。

  林覺一行上了前方木台之上,林覺站在台口轉過身來,目光掃視全場,沉聲喝道:“有聖旨!

  所有官員聞言連忙離座跪伏於地,台上除了林覺之外,所有官員也跪伏於地。林覺砸了砸

  嘴,伸手從袖中取出聖旨來,徐徐展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諸位愛卿,朕知今日之會,本擬親自前來。然朕最近身子抱恙,不便移動,故擬旨請林愛卿代為宣讀。諸位愛卿,朕自即位以來,每思我大周所曆之事,心中紛擾煩憂夜不能寐。想我大周堂堂上國,何等繁盛。今墮落為外敵所辱,內賊所乘,遍生戰亂,遭曆浩劫,百姓塗炭,生靈遭劫,實為痛心疾首之事。當年先祖披荊斬棘開辟疆土,建立我大周上國,我等後世子孫不知守成治國之法,乃至今日之局,實乃不孝。朕如今登基為帝,自有收拾河山重振大周之責,朕徹夜苦思,不得其法。直至那日深夜,朕夢中得遇仙人,朕訴之以苦惱,求仙家之解。仙人告知朕說:江山社稷,盛衰興亡,看似為不可違背之理,實則內人力之所控。賢者在位,天下太平昌盛,昏聵者在位,天下紛擾動.亂。故盛衰之理,其實在於一人之手。若想跳脫其外,則需有大智大勇大心胸。以賢者治國,天下恒昌。大周綿延萬世,此乃最大功績,而無需在意小節。朕醒來苦思,猛然頓悟,朕無救國之方,強自為之,必重蹈前世覆轍。賢者治國,此乃大周興盛之道。有鑒於此,朕同林愛卿等朝中眾臣商議賢者治國之法,頗有所得。今委林愛卿同諸位愛卿商議賢者治國之道,便是為我大周國祚萬年繁榮昌盛之計,此乃朕心之所願,絕非有任何別情。大周繁昌,國祚萬年,乃是朕最大的功績。朕隻求於此,別無他想。眾愛卿當體會朕內心之想,莫為流言所擾。林愛卿以及諸位愛卿皆為我大周忠良之臣,國事交於諸位商討,朕寬心之極。朕期待諸位愛卿能集思廣益,覓得良法,以振興大周,冠絕天下。欽此!

  林覺響亮的聲音毫無滯礙的誦讀完這份聖旨,會場之中,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從聖旨之中聽到了讓他們驚駭的東西。雖然早有傳聞,但今日聆聽聖旨,才真正的認識到有些事恐怕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皇上的聖旨自己都說的清清楚楚,他認為國祚綿延大周昌盛是最重要的,他承認自己沒有救國之法,所以委托林覺和所有人共同商討賢者治國之法,那意思再明確不過了,他決定放手。有人在聖旨之中聽出了一些異樣的味道,比如那遇仙人點化之言畢竟虛幻。最後特別要求眾人不要為流言所擾,那其實更有一種隱藏的無奈的意味。但是,這份聖旨總體而言的意思是放手,讓眾人商討出以賢者治國的方法。

  “吾皇萬歲萬萬歲!群臣叩首高呼。

  “這聖旨有詐,恐非皇上親擬,抑或是皇上被迫所擬。這是矯詔,這是謀逆!一名官員站起身來尖聲大叫。

  林覺皺著眉頭望著他,孫大勇高聲喝道:“來人,拿了此人。

  林覺擺手道:“不用拿他,不用拿他。讓他說,讓他說。這是他的心裏話,也是很多人心中所想,讓他們說出來。我林覺若無這個度量,又怎敢立足於此。高大人,你還有什麽想說的,一並說出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