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眼界
作者:東皇龍公子      更新:2020-05-22 09:00      字數:2202
  “什麽……喜,喜脈?”

  建元帝不敢置信地盯著院使,“沒……沒診錯?”

  生天壽時,元娘傷了身子,調養了十多年都未再有孕,他以為,他們這輩子,不會再有孩子了。

  院使拱手說道:“聖上,不會診錯,隻是月份尚淺,微臣過個十天再為娘娘確診一遍。”

  “好好好。”建元帝喜不自禁,旋即又有些不放心地問道:“那……皇後的身體可撐得住,有什麽需要注意的?”

  他現在最擔心的是皇後的身體。在流光閣,太醫剛為賀萍包紮好傷口,開了調養身子的藥。

  就有內侍來稟報,說宮中到處都在傳,“太子輕薄杜侍讀。”

  起因是跑馬場上,杜侍讀被蜜蜂蟄的滿臉皰,太子為驅蜜蜂強扯了杜侍讀的外衣。

  落在一幫外臣與外命婦的眼裏,不知怎麽就傳成了“輕薄非禮。”

  孟皇後一聽,當時便急怒攻心暈了過去。

  院使連忙回道:“聖上放心,娘娘的身體,這些年調養的極好。微臣會把孕婦忌口的東西列出來,日常飲食注意一些,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聽到了嗎?”周九如抱著太子的手臂,眉開眼笑地道:“我們要有弟弟了。”

  太子伸手拍了下她的額頭,神色淡定地道:“也有可能是妹妹。”

  盧晴覺得,就算娘娘再生個公主也沒關係,隻要能生,早晚會再有皇子,何況聖上又不是重男輕女之人。

  皇後娘娘有喜,坤寧宮上下無不欣喜若狂。

  如果不是礙於聖上在此,大家高興的都想跳一跳,再吼上一嗓子。

  因月份尚淺,盧晴吩咐宮中上下暫時保密,等到孟皇後的胎坐穩了,再行宣告天下!

  建元帝原本想把下午參於算計他和太子的宮人,全部杖斃。

  他沒心情甄別他們誰是誰的人,誰又有什麽不得已的難處。在這宮裏,敢算計他和太子,就隻有死路一條。

  但現在不一樣了。

  皇後懷孕,為了給孩子積福,他決定饒那些宮人一命。

  幕後主謀,心思目的雖不純,卻未影響他的布局,甚至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賀家既想擠進朝堂,又不敢得罪江南門閥。

  既如此,太子妃也並非賀家不可。

  於是下令,將那些宮人全部罰入掖庭做苦役,任何時候都不得離開。

  ………

  清寧宮。

  “娘娘,你為什麽要這麽做?”忠義侯夫人看著吳妃,滿臉慍怒地問道。

  吳妃吩咐宮女給忠義侯夫人上茶點,隨即坐下說道:“母親,那個讓您來質問我的人,沒有告訴您原因嗎?”

  “宮中出事後,眾人頗多猜測,崔老夫人當著張夫人的麵叫我來問你。”

  忠義侯夫人雙眉蹙成了結,抱怨道:“崔老夫人是什麽人?她說問你,那就說明此事與你有關。

  我現在,真是被你害死了,都沒臉去見親家夫人。”

  吳妃聽了哂笑道:“崔老夫人這麽快就想到了我,不虧是久曆世故的老人精。”

  裴五姑娘很快就會成為太子妃,崔老夫人怕別人懷疑這午宴後的一攤子事與他們裴家有關,故而當眾撇清。

  “母親,這事是我慫勇長信宮的人動的手。”

  吳妃得意地說道:“要說這蘭妃啊,進宮這麽多年,我不知攛掇她多少回,就今天這事辦得,讓我特別滿意。”

  忠義侯夫人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事哪裏滿意了?

  “賀二姑娘是你娘家弟媳的親妹妹,她當了太子妃,不比裴家強些?這對你和二皇子來說,也是一大幫襯。”

  忠義侯夫人一邊數落吳妃,一邊歎道:“為娘實在想不明白,為何你要自斷助力?”

  “明明是催命符,何來助力之說?”吳妃冷嗤道。

  “催命符?”忠義侯夫人掃了眼內殿,“娘娘,這裏沒別人,你就別再拐彎抹角了,直說吧,到底什麽意思?”

  吳妃笑歎道:“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母親,你試著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來看我和二皇子的處境。”她道:“隻有走出局外,才能看到有些事的本質。”

  “大秦二皇子的外祖父,是統領遼東三十萬兵馬的忠義侯,舅舅是京都大營南軍衛的指揮使,姨父乃東宮太子府屬官。”

  “若二皇子舅母的親妹妹,再做了太子妃。”她壓低嗓音,直截了當地問道:“我和二皇子將來會是個什麽下場?

  母親可曾替我和二皇子想過?”

  “這……”

  忠義侯夫人一時語塞,怔了一會才道:“娘娘,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聖上子嗣不豐,他怎麽會舍得對自己的兒子下手?”

  “那皇後呢?”

  吳妃問罷,搖頭苦笑了一下,“母親,您也該清楚,我和蘭妃伺候聖上這麽多年,何以膝下都隻得一個孩子?”

  “太子四歲啟蒙,文韜武略威震朝野,聖上壓著二皇子和三皇子直到今年才啟蒙。

  這剛剛啟蒙,又要把他們遷出內宮,六七歲的孩子是死是活,被教養成什麽樣,還不是皇後一句話。”

  “聖上的心裏,至始至終都隻有皇後一人。”

  吳妃這番話,忠義侯夫人聽得冷汗直冒。

  伴君如伴虎,身為臣子一旦地位權勢過高,就很有可能麵臨被鏟除的風險。

  曆來,功高震主的人通常都沒有好下場。

  特別是這次天子聖壽,普天同慶。鎮守各地的武侯與封疆大吏都回京恭賀,連久居河西的督國公都來了。

  可他們家侯爺卻以防範北狄趁機打劫為由,拒絕回京。

  經過一番思忖,忠義侯夫人也覺得如今的吳家必須藏拙,絕不能引起聖上的忌憚。

  忠義侯夫人問道:“那親家夫人追問起來,我要如何應對?”

  “就說是聖上的意思。”

  吳妃抿著嘴兒輕笑,“我聽說,江南門閥聯名上書,駁斥了政事堂擬定的關於打開海禁後,商品進出口的管理規則,賀家也在其中。”

  ………

  中秋節是大秦百姓最喜愛的節日之一,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有拜月、賞月、玩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