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三章 天下刀兵起 福禍兩參詳
作者:輕歌若有無      更新:2020-11-18 07:35      字數:2704
  奸黨之所以因為黃巾之亂興起而興奮異常,正是因為這種民亂散布在華漢國的各處,官兵可以趁這個機會在各州縣縱橫往來不再受到朝廷律法的約束。

  因為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平日裏兵馬調動,都要遵循朝廷製定的舊曆祖製。沒有朝廷兵馬的調令,所有的諸侯任何時候都不得將兵馬跨州來調配。

  這樣可以限製割據一方的諸侯使用兵權的範圍。

  雖然朝廷皇室傾頹,可是這種祖製卻是每一個諸侯都遵守的綱常律法。如果誰率先來破壞這種祖製,那就會被其他的諸侯安上一個亂臣賊子的罪名,然後出兵討伐。

  正所謂師出有名,各地的諸侯勢力紛爭相持不下,所以誰更能擁有民心,誰出兵爭奪天下的理由更冠冕堂皇,那就有著更大的勝算。

  誰都不想做第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人,不管自己的實力多麽雄厚,眾多的諸侯都會聯合起來,用剿滅叛黨的名義群起而攻之,都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這裏麵隻有兩個人是例外,第一個就是那董不凡此人。

  因為修習的勁氣是蠻荒勁氣,所以整個人隨著能力的成長,貪欲也在與日俱增,早就變成了一個無所不用其極,凶殘暴虐的性格。

  董不凡現在這一方諸侯的權利已經無法滿足他,隻有爭奪天下逐鹿中原,坐上皇帝的寶座,方才能滿足其永不休止的貪欲。

  若是此人坐上了華漢國的皇帝,華漢國的遼闊疆土也是無法滿足其熊熊燃燒野火般的貪欲,必然會大興刀兵攻伐他國,開疆拓土。如此一來必然民不聊生,邊關之處就會血流成河屍骸遍野。

  而另一個人便是太師秦刺柏,此人看似沒有什麽太大的野心,做事情冷靜沉穩。實則其人的心底裏麵的黑暗更是恐怖。

  此人的誌向並不在什麽掌握多大的權利,而是將整個人世間當成了一場遊戲,那芸芸眾生就像是棋盤上的棋子,那帝王將相隻不過是粉末登場的生旦淨末醜。

  華漢大地上動蕩時代刀兵四起,那朝堂之上的陰謀詭計,就是秦刺柏一生之中最大的享受最大的追求。

  常人都是生逢盛世感到慶幸,而秦刺柏恰恰相反,適逢亂世才是自己施展才華,遊戲人生的最佳舞台。

  此人明明知道董不凡率先發難,顛覆皇權是會成為眾矢之的。但是秦刺柏並不加以阻止,反而不停的推波助瀾。因為隻有董不凡徹底推翻皇權,華漢國才能陷入到紛爭戰亂之中。

  這兩個奸賊都是將天下芸芸眾生視作如同螻蟻一般的性格,雖然目的不同卻是狼狽為奸。聽到禾稀走廊爆發了黃巾之亂,並且民亂已經開始蔓延到西涼的地界,董不凡可以說是欣喜若狂。

  自己的老家雖然被亂軍所侵擾,但是西涼兵生性彪悍,而且這些年窮兵黷武導致兵馬雄壯,這等民亂絕沒有可能將西涼的根基動搖。

  而自己卻可以趁這個機會大興刀兵,將自己勢力的觸手向中原地帶伸展過來。

  現在最好的消息就是中原地帶發生動蕩,如此一來因為中原地帶兵馬都已經被抽調到了東北邊關之處,沒有任何的應對亂軍的能力。

  自己就可以上奏朝廷,將西涼兵引到中原地帶幫助剿滅亂軍。

  雖然自己的野心路人皆知,但是民亂興起卻是不和你講道理的事情,那個小皇帝再怎麽擔心自己會圖謀造反,也需要兵馬解了自己眼下的燃眉之急

  華漢國雖然兵馬眾多,但因為邊疆戍邊的需要,大多軍隊都分布在邊疆的各路諸侯的手裏。而黃巾之亂從曆朝曆代看起來,都是遍布華漢國大地東西南北。

  隻不過人員多的地方發生的民亂就會強烈,人少的地方禍事就會輕一些,這種情況對自己非常有利。因為西涼土地貧瘠,雖然地域廣闊人口卻並不是非常密集。

  那黃巾之亂即便蔓延開來,也沒有諸多的人口作為支撐,憑借著自己西涼兵的彪悍,應該很快就可以將其鎮壓下去。

  而西南方向的岜蜀所謂天府之國,人口密集糧食充足,正是民亂爆發的好地方。

  想來那個劉備也沒有什麽餘力,將勢力的觸手快速伸到中原地帶。而正北方是草原地界人煙更是稀少,而且都是遊牧民族,每次黃巾之亂在此地根本就沒有辦法發展起來。

  正南方是華漢國的南疆之地,此地叢林茂密毒蟲瘴氣極多,雖然也有朝廷上的官員在掌管,但那隻是表麵上的權利。大多數實際權力都在那些叢林中的部族首領手中,

  這些叢林之中生存的部族人口眾多,但是幾乎不從密林之中出來和其他人有什麽接觸,因為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黃巾之亂在曆朝曆代到了南疆也是沒有辦法蔓延開來。

  因為黃巾之亂興起的時間和地點不同,當地官府察覺迷亂爆發之後,反應速度也是略有差異。

  所以率先接到了禾稀走廊爆發黃巾之亂的飛鴿傳書,隻過了不到半日,華漢國東方也傳來了消息。

  在華漢國東方爆發黃巾之亂的地點,是偏向東南方的曹操領地,這裏民生富足,又是沿海地區,商貿往來極為便利。自古都是華漢國最為民生富足的地區,所以黃巾之亂在此地也是爆發的最為猛烈。

  那曹氏兄弟雖然都是天賦異稟精明強悍的人,可是麵對如此規模的黃巾之亂,恐怕一時間也是騰不出手腳來到中原地帶。

  而華漢國東北方向邊關正在吃緊,黃巾之亂可以說是火上澆油,推波助瀾。讓本來都已經吃緊的戰事顯得更加危急。

  現在華漢國其他諸侯都暫時沒有辦法將勢力涉及到中原地區,而自己西北的西涼地界卻沒有什麽戰事發生,可以迅速攪亂剿滅黃巾亂黨,騰出兵馬備戰。

  等到中原地帶黃巾之亂興起之時,將那些西涼兵馬引入中原,徹底地將老對手周雄起擊潰。這些中原兵馬平時都久疏戰陣,根本就沒有什麽戰鬥能力。

  別看京都之內有十一萬之眾,自己隻要有半數的西涼兵馬就有信心將其擊破。這些年自己其實早就在苦心經營,離京都不到六百裏就有一隻五千人的西涼兵偽裝成匪幫,常年在中原地界的邊緣上遊走。

  然後自己以剿匪名義,安排了兩萬五千多人的兵馬,都駐紮在西涼地界的邊緣之處。就是等著天下動蕩之時,好第一時間趕赴中原直取京都。

  但是讓董不凡感到奇怪的是,以往總是第一個爆發的中原地帶卻遲遲沒有傳來黃巾之亂的消息,自己派出去的探子眼線紛紛傳回來平安無事的信息,這讓董不凡和秦刺柏感到極度的困惑。

  中原地區人口眾多地勢平坦,人口都是人口的聚集區,更何況距離京都又是最近,按理說如果爆發黃巾之亂,應該第一個傳過來消息才對。

  可是東西兩個方向的飛鴿傳書到達了足足有大半天,中原地區卻是聲息皆無,這讓董不凡異常的惱火。

  如果中原的黃巾之亂沒有興起,那自己就讓西涼兵突然的入主中原,實在是太過招搖,和公開謀反沒有任何兩樣。

  雖然自己已經不在乎後果,可是如此一來那些諸侯們恐怕就會在第一時間選擇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向自己圍攻。

  這些也都罷了,最要命的是如果沒有黃巾之亂作為牽製,憑借自己率先趕到中原三萬左右的人馬,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拿下京都。

  那時候就會腹背受敵,陷入絕境。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