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二章 天下動蕩事 盡在胸中藏
作者:輕歌若有無      更新:2020-10-10 11:25      字數:2629
  許飛聽芝幸帥如此言講也不由得一愣,自己從密道下麵的地下水道而來,又在那山穀中的高塔中試煉都是機緣巧合之事,沒想到諸葛先生居然能預料到。

  此人第一次和許飛見麵時就將這天下大事盡數娓娓道來,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自己也從這人的談吐和羽扇綸巾打扮上,認出來應該是諸葛孔明的投影化身,所以對諸葛先生十分的敬重。

  沒想到的是此人也在葫蘆山內,而且能算出來自己今日必定出現,真是要比自己從書裏麵讀到的諸葛孔明還要神奇三分。

  其實前些時日諸葛先生就已經到了葫蘆山,那京城的動態都也了如指掌,魔神呂怖和董不凡的攻守聯盟,就是諸葛先生獻的連環計給瓦解的。這些時間一直在葫蘆山周圍的範圍探查,以了解天下動蕩的詳情。

  既然諸葛先生在此,許飛必然是要見上一麵,芝幸帥也吩咐手下立刻將許飛安然無恙的消息,用信鴿傳送到江南煙雨樓的堂口,免得門裏的兄弟著急。

  眾人打馬揚鞭直奔芝家村,諸葛先生現在正在此處。一行人風塵仆仆到了村子,就趕忙來到芝家宅子,原來諸葛先生現在就住在芝天運老爺子家中。

  許飛剛剛下馬,就看到裏麵款步走出一人,仙風道骨,羽扇綸巾,正是那諸葛先生在此。見了眾人那諸葛先生笑道“今日心血來潮,占卜一卦,果然應驗。許少俠別來無恙。”

  見了眼前笑意盈盈的諸葛先生,許飛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隻覺得最近百事纏身,和奸黨鬥智鬥勇,雙方都折損了不少人手。可畢竟奸黨的詭計基本上已經被破獲,心裏也是寬慰。

  想把這些事一股腦的和諸葛先生說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隻見諸葛先生說道“最近許少俠大展拳腳,江湖上的名氣越來越大,董不凡秦刺柏意圖謀逆的準備大多被江南煙雨樓搗毀,可惜天下動蕩非人力所為,咱們進去細說。”

  許飛聽諸葛先生誇了自己幾句,正在高興,突然又聽到天下動蕩非人力所為這句話,不由得心裏一沉。難道奸黨還有什麽自己不知情的陰謀詭計?而且都到了無法阻止的地步?

  趕忙和芝幸帥一起進了芝家宅子,眾人先見過了芝天運老爺子,然後再一起到堂屋中說話。

  許飛偷眼觀看,芝幸帥的臉色好像也有些沉重,一張平時就黑沉沉的麵皮更是顯得鄭重其事。心裏暗想,看來這個天下動蕩的事情芝幸帥已經知情,以此人的沉穩練達都如此模樣,這件事情可見非同小可。

  這還沒等說話,心情卻沉重了幾分,許飛是一個急脾氣,心中藏不住事情。立刻開口問道“諸葛先生說的天下動蕩,難道不是秦刺柏董不凡意圖謀逆的事情?奸黨謀劃頗深,有諸多的歹毒計策。”

  “可是這些計劃都被江南煙雨樓的兄弟們知曉,紅頭崖青木穀將敵人的軍需之物付之一炬。血琉窯裏那些歹毒的毒藥再也無法害人,雷冀北那老賊也已伏誅。我來的時候就是將其運兵密道毀了,從地下水脈脫身,難道奸黨還有什麽安排布置不成?”

  諸葛先生聽了點點頭,說道“許少俠的事情我已知曉,那魔神呂怖絕非池中之物,早晚都會在角逐天下中嶄露頭角。所以這連環計也隻是提前將他和奸黨的關係斬斷而已。”

  “這些時日奸黨的手段頻出,都是立刻就要起事的先兆。京都現在雖然兵權還在周雄起手中,可沒有江湖上的支持,怕是現在已經形勢逆轉。經過許少俠和門裏兄弟最近的行動,董不凡秦刺柏的手段已然盡了。”

  許飛聽了心裏麵頗有些誌得意滿,這些行動都是自己參與,居功甚偉,又聽到諸葛先生說奸黨的手段已經盡了,更是心花怒放,看來京都的局勢終於塵埃落定。可是剛才進門的時候說什麽天下動蕩非人力所為,不知為何。

  於是許飛開口向諸葛先生問道“適方才聽先生說天下動蕩非人力所為,此話何意?難道奸黨勢大,不需要這些軍需毒罐密道之類的東西也能成事麽?”

  諸葛先生聽到許飛這麽說,就明白話裏的意思。知道這個少年雖然本領出眾,可是心性上還是沒有成熟,自己的這句話有一些貶損其功勞之意,趕緊出言解釋。

  “許少俠誤會了,京都的局勢危如累卵,若是沒有少俠和門裏的兄弟舍生忘死,浴血奮戰,怕是現在京城謀逆之事已成。那小皇帝早就落入奸黨手中,那時候這幫人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就大事去矣。”

  這幾句話先把許飛的功勞大大的誇獎肯定了一番,然後再說下麵的後話。許飛聽了這些話心裏也安定了下來,看來自己沒有白忙活,門裏的兄弟性命也沒有白白犧牲。

  隻聽到諸葛先生繼續說了下去“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華漢國曆經數代,現在基本是名存實亡,隻依靠一些股肱之臣強行吃撐。但各地諸侯紛爭,早就不聽王命,常年征伐民心已失,大勢去矣。”

  許飛聽了這話有些不以為然,當即說道“京都之中尚有周雄起手握兵權,雖然各地諸侯不聽王命,但隻要陳賀之將軍平定東北蠻族之後,便可以帶了中原兵馬回來駐守,料想那奸黨也無計可施。”

  諸葛先生臉色沉重,緩緩的說道“正如許少俠所言,陳賀之將軍平定蠻族速速回轉中原才是關鍵,可是這次蠻族入侵非同尋常。吳四槐在邊關上陽奉陰違,處處掣肘,導致邊關局勢晦暗不明。如果我猜測沒錯的話,陳賀之將軍此戰極為凶險。”

  聽到這話,許飛心裏不由得打了一個突,沒想到諸葛先生居然說出這麽一番話來。按照此話的潛台詞,吳四槐在邊關不但不協同作戰,反而有通敵賣國之嫌疑。

  這種形勢豈不是與餓狼並肩抗擊虎豹一樣,隨時都有腹背受敵,臨陣反水的巨大風險。許飛不由得著急,趕緊問道“既然如此,諸葛先生有沒有給陳賀之將軍提個醒?防止吳四槐臨陣倒戈?”

  諸葛先生長歎一聲,“如何沒有,可是這個陳賀之將軍說東北戰事吃緊,若不能並肩作戰,恐怕大事去矣。所以即便是吳四槐心有異心也不得不用之。說想那吳四槐還有做人的底線,不至於賣國投敵吧。”

  “但吳四槐此人我深知其奸狠陰毒,做人並沒有什麽底線。此人一直想入主中原,但礙於陳賀之將軍,故此才一直沒有舉事罷了。這一次怎麽看這場戰事都不同尋常,日後東北必生大亂。”

  許飛聽到此處,心裏也有些明白,那些諸侯之所以不聽王命,互相攻伐,但還是在表麵上做出歸順朝廷的樣子,正是因為有陳賀之的中原兵馬。

  如果陳賀之將軍出了事情,各地諸侯逐鹿中原的心就會立刻蠢蠢欲動。最迫不及待的就是董不凡秦刺柏這一股奸黨。已經開始從京都直接入手,想要趁陳賀之遠在邊關之時先下手為強。

  再就是東北駐守的吳四槐,此人野心勃勃,狡猾狠毒,做人沒有最基本的底線。很有可能在這場戰事之中臨陣反水。

  而朝廷卻是日暮西山,兵馬羸弱,無法在短時間內鎮壓謀逆的奸黨。

  許飛不由得問道“那現在天下動蕩就在吳四槐身上了?”

  “非也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