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一章 杆莊變桃莊 普濟青穀藏
作者:輕歌若有無      更新:2020-09-05 08:09      字數:2646
  這處桃莊別看地處山區,算是偏僻所在,可是人口可是不少,村子依山而建,整個山腳都是村裏的民房。

  北方的民房都有不小的獨家院落,因為此處比較富裕,院牆也不是一般村落的籬笆牆,土坯牆,而都是一人多高的磚牆,是沒有辦法從外麵看到院內。

  來探查的時候林市隱已經打聽明白,這種長槍製作的時候,要用細細的紫藤盤繞,然後再刷製清漆固定,反複多次才能做成成品,如果是在院中陰幹,那清漆的味道絕對難以掩蓋。

  而且那形狀猶如三棱透甲錐的槍頭也需要鑄造成型之後,再經過層層鍛打,然後還要細心的研磨,這都是會發出不小的聲音。哪怕工坊是在地下,也不可能一點點聲音也發不出。

  林市隱確定了桃莊就是工坊地點之後,就開始在這村中遊走,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察言觀色的敏銳,每一戶民房都被敲開,每一座民房之中的村民都有過交集,甚至每一個小孩子都在風車泥人糖瓜的誘惑下,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村中情況說了一個底掉。

  可是讓林市隱意外的是居然毫無收獲,每一家的院子都經過自己親眼確定過,那些村民的樣子談吐也沒有一絲一毫的破綻,都是踏踏實實的山村百姓。那些孩子把所有知道的雞零狗碎都說了,但半點也沒有關於長槍製作的線索。

  這是一個讓林市隱無法接受的事實,明明真相就在眼前,卻像是隔了一層薄紗看不真切。一直持續到天色黃昏,林市隱將獨輪車放在密林中,然後施展自己的“市隱”勁氣,在這桃莊中一家一戶的潛入。

  不要說院子,就連菜窖茅廁都看過,屋中院內都做了敲擊,也沒有發出空洞之聲的密室,直到天色完全的黑下來,還是沒有任何的線索。

  林市隱的心變得焦急起來,現在事情迫在眉睫,不管江南煙雨樓的英雄再怎麽英明神武,找不到敵人巢穴也是無有用武之地。難道自己判斷錯誤?

  就在這時候,命運又一次對林市隱展現了垂青。

  此時林市隱正在一戶村民中搜尋,雖然近在咫尺,可是在“市隱”勁氣加持下,那戶人家誰也沒有注意有外人存在,一邊吃飯一邊閑聊。

  “明日要帶的糧食準備好了沒有,可不能耽誤了咱們還願。”家裏的男主人一邊吃一邊說。

  對麵的女主人笑著說道:“放心,早就準備好了,咱們小六子的病若不是普濟寺的菩薩顯靈,怕是就有劫數了,糧食都在車上,明天又是到了十五,是給普濟寺高僧送糧食的日子,你和村裏人一起去,還能省下牲口的腳力。”

  二人邊吃邊說話,正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普濟寺是周圍的一處寺院,寺廟原是京都中的富商為了還願所修建,所以規模不小。但是因為這裏地處山區,又離京都甚遠,香火並不旺盛,據說寺廟中隻有十幾個僧人。

  這種山中的寺廟如果沒什麽香火,就隻能依靠自己耕種,自給自足,但是這裏的山中土質特殊,並不太適合莊稼生長,若是桃莊附近的山腳下還算勉強,山上麵的土地就甚是貧瘠,糧食的產量也是收獲不多。

  所以多半都是依靠自己下山化緣,十幾個僧人都是過午不食,消耗的糧食並不多,普濟寺周圍有桃莊等幾個規模較大的村子,依靠化緣盡可以度日。

  今天機緣巧合,偏巧搜索到這家人家時候,說起上山送糧食的事情。林市隱不由得心裏一動,若說這一家為了給孩子還願,上山送糧食也就罷了,但是按照日子初一十五的上山送糧食卻是沒有聽過。

  華漢國中的僧人都是禪宗苦修,哪有自己不出去化緣,讓百姓將糧食送上山中寺廟的道理,這樣的僧人哪裏還有半點苦修的樣子,此事定有蹊蹺。

  隻是這處寺廟自己卻沒有去過,雖然知道大致位置,可是這麽莽撞的摸過去不知道會不會遇到類似“凶獸”這樣擅長反追蹤的敵人,還是小心穩妥為妙。

  此時夜已經黑透,離京城又遠,林市隱遍尋無果之後,將這件事情牢牢的記在心裏,在這林子當中尋個一棵大樹,爬在上麵,在這冬夜之中苦挨,靜等明日的日出。

  江湖上的凶殺惡鬥並不都憑借那些高手的拳來腿往,刀光劍影,無數個隱藏在暗中忍耐著寂寞危險的林市隱,更是勝負的關鍵。

  這一夜顯得格外的漫長,第二天的太陽終於在山巔露出,那溫暖的陽光把林市隱幾乎凍僵的身體又變得柔軟。

  今天正是那十五,根據昨晚的村民說法,今天要給普濟寺的高僧送糧食,林市隱悄悄的在遠處觀察,靜等那送糧食的村民出現。

  既然僧人不再下山化緣,那必須從這個糧食入手,一點點的抽絲剝繭,將寺廟中的古怪探出。

  幸虧農家都是勤勉之人,天剛蒙蒙亮,桃莊的村民就已經開始打開大門清掃院子,其中有兩家將一個板車拉到了村中的街道。

  再看那板車上一袋一袋的糧食裝了上去,昨晚說要還願的那一戶人家也搬來了幾袋糧食,等到糧食袋子裝滿,車前麵架上了一頭騾子,慢慢的走出村口。

  看來這普濟寺的僧人現在不再下山化緣,而是由村民輪流將糧食送上山去,看這些人並沒有什麽怨言,估計普濟寺的僧人都是一些正經僧人,和村民的關係處的不錯。

  華漢國的佛教極為鼎盛,不少地方都是佛教盛行,民眾百姓也都是誠心供奉,這和國內所有的寺院都是禪宗苦修有極大的關係。隻有過午不食,平日裏扶危濟困,恪守正道,青燈古卷的苦修,才能讓百姓相信佛祖的信條。

  若是僧人們一個個都是肥頭大耳,錦衣玉食,那這種修行如何能讓人信服?所以不下山化緣,讓百姓送糧食上山更加顯得不同尋常。

  林市隱遠遠的跟在送糧食的兩個村民身後,若是保持“市隱”勁氣對自己的體力消耗極大,所以隻是憑借自己與生具有隱藏氣息的能力,施展多年練就的追蹤術,在百丈之外跟隨。

  行動之時都是從樹蔭陰影,山石大樹之間小心翼翼的潛行,若是碰到上次在紅頭崖“凶獸”那種高手,自己可以從數裏之外就可以察覺,所以雖然沒有使用勁氣,但還是將精神高度集中。

  看前麵兩個村民倒是說說笑笑,並不像是有什麽古怪,看兩個人的行走步伐,呼吸深淺都不像是勁氣能者,也不像是心裏有古怪,走路的時候顯示出的那種拘謹。

  看來此二人確實是不知情的一般百姓,隻有到了普濟寺周圍方才會有所發現。二人帶了騾車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到了一處山穀之中。

  這裏的山穀因為三麵環山,陽光每天隻有短時間才能照射進來,山穀中的樹木因為要爭奪陽光,都變得纖細筆直插向天空,那普濟寺就是坐落在這清幽的山穀中。

  這處山穀名曰青木穀,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常年陽光不多,穀中的樹幹都長滿了青苔,都呈現青綠色,所以因此得名。

  山穀之中有僧人們自己修建的道路,兩個村民將騾車趕到了穀中,眼看前麵清幽宏大的寺廟已經近在眼前,二人卻停了下來。

  林市隱此時已經跟近,雖然離寺廟還有幾十丈距離,還是聽到寺廟裏麵的梵音大作,那些僧人正在鍾鼓齊鳴的吟誦佛經。

  卻透露出詭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