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七章 軍權將旁落 諸葛獻錦囊
作者:輕歌若有無      更新:2020-08-25 08:12      字數:2741
  魔神呂怖猶如猛虎回首,那赤紅色的大氅被北風吹動的高高飄揚,就如同那顆雄心萬丈的心誌。

  許飛不由得對這個魔神產生了認同感,對這種將自己的有用之軀,在這天地之間做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誌極為認同。

  自己也是要在這華漢大地,澄清寰宇,掃除奸佞,重建萬世之門,把那輝煌盛世再次降臨在這片大地。這個魔神呂怖也是時逢亂世,要大展拳腳,逐鹿中原的英雄豪傑。

  日後自己怕是少不得要與之爭鋒,此人武功卓絕,精通兵法,今日觀其行為,更是一個精明強幹,機敏果敢之人,在以後的爭戰之中,必然是自己的強敵。

  可是雖然魔神呂怖為董不凡辦事,日後會成為自己強勁的對手,但卻是對這個人卻是一點也恨不起來,隻有那種英雄惜英雄的惺惺相惜。

  聽到呂怖如此問自己,站起身來說道“此言極是,大丈夫立足天地之間,必要轟轟烈烈做一番事業,建立蓋世功勳,如此才不枉在這人世間走了一趟。呂將軍今日操演陣法,整頓軍務,許某佩服。”

  魔神呂怖半晌沒有說話,眼睛緊緊的盯著許飛,像是要看出對方是真心實意還是在調侃自己。

  看到許飛眼神中流露出來的光芒,魔神呂怖仰天大笑。

  “許兄弟果然英雄也,且不說以後之事,今日裏我就把你當做同袍共事。”

  說完手一揮,令旗擺動,陣法操演再次開始。

  雖然那些將官平日裏疏於練習,那些兵丁身體也不夠強壯。若是平時在這北風呼嘯的大冬天,頂盔摜甲,手持軍械在演武場站了這麽久,早就覺得腰酸背痛。

  可是見了那王大州的解甲歸田,看了那張全有血淋淋的四十軍棍,插耳遊街。也不知道怎麽,渾身上下就像是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力量。

  一個個抖擻精神,在這演武場中奔馳而來呼嘯而去,如同發了瘋一般不吝嗇氣力,那些軍官更是眼睛瞪得溜圓,身先士卒,腦子中拚命地把塵封已久的兵馬操行之法挖掘出來。

  這一次陣法演習雖然稱不得什麽法度森嚴,可也算是中規中矩,進退有據。隻不過短短時間,這一支禁軍就有了些模樣。

  許飛並不懂什麽陣法,對這些旗語和指揮的方法也一竅不通,雖然見過芝幸帥的軍馬,可是具體怎麽指揮卻是不明就裏。

  這一次看那魔神呂怖令旗搖動,下麵的千軍萬馬就縱橫往來,變幻莫測,不由得心馳神往,原來這才是戰場上的兵法,這才是恢複華漢大地,掃蕩群賊的根本。

  芝幸帥夢中稱呼自己為許帥,說多次在戰場上危急時刻,都是自己力克強敵,然後芝幸帥催動兵馬扭轉乾坤,看來自己要對這兵馬之事詳加研究,才能在以後的大戰之中建立功勳。

  陣法操演一直持續到了接近午時,下麵的兵丁將官雖然在數九隆冬,但一個個還是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呂怖見狀,便將這隊形收攏。

  把那些因為體能太差,而導致陣型遲滯的帶隊武將,一一嚴厲訓斥。責令限期改進,如若達不到陣法的要求,下一次必會受到嚴懲。

  那些武將們唯唯諾諾,都被魔神的氣場壓迫的不敢說話。

  雖然已經接近午時,呂怖卻好像沒有一點要停止的意思,見士卒將官已經體力不支,便開始操練固守陣型。

  圓形陣,中空方形陣等操練不休,這時候許飛在台上終於能看懂一些門道,畢竟這些陣型和那天鐵甲軍在葫蘆山剿滅群賊類似。

  隻不過這些兵士的盾陣頗有些看不下眼,有了三千鐵甲軍的比較,尋常的隊伍自然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畢竟親眼見過鐵甲軍如何排列和催動陣法。此時有了底氣,也走上前來,和魔神呂怖說起這陣型的弱點缺點來。

  呂怖大為驚異,本來對這個許飛有些賞識,不過是因為這個少年的性格和自己頗有投緣,又在短短數月中勁氣能力突飛猛進,也是有些識英雄重英雄的意思。

  但沒想到一個江湖中人,居然會對陣法還能說上一二,雖然一句軍中的術語都不懂,說起陣法也是囉裏囉嗦,可是指點的幾處關鍵都是極為精妙。

  那盾陣的作用,陣型催動時候人員的進退方式,都像是受過高人指點。不由得更是刮目相看。

  這下可就苦了這幫平日裏疏於操練的軍兵將官,餓著肚子一遍遍反複操演,也不敢吭聲,最後竟然有幾個身體羸弱的竟然暈倒在這演武場裏。

  魔神呂怖頗為惱火,對許飛說道“似這等也稱得上禁軍,大戰之時要爬冰臥雪,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這等身體怎麽能上得了戰陣,著實可恨。”

  許飛倒是比較寬厚,畢竟自己的肚子也餓的咕嚕咕嚕直叫,也不知道這個魔神呂怖是什麽做的,竟然半點也不饑渴,便實話實說,把這時辰提點給對方。

  呂怖這才罷了,武將們將隊伍都帶回各營房,這一天總算熬下來了。禁軍統領輪流值守,出動兵馬的時候才需要正副統領一起在場,呂怖自告奮勇,頭一天在軍營留守。說要搞什麽查夜,估計那幫禁軍又要有罪受。

  許飛倒是樂得清閑,所以當晚回到蜈蚣街,對楚驚鴻將白天演武場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盡數告知,楚驚鴻聽了也是陷入了沉思,對魔神呂怖這個人有了新的認識和揣測。

  再有一天時間就到了龍虎軍統領的選拔日子,此時關乎於社稷安危,但是事情已經到了這般田地,沒有什麽其他更好的方法可想。二人正在商議時,卻聽到外麵有探子回報,葫蘆山送過一封書信。

  江南煙雨樓和葫蘆山互為依仗,互通消息,楚驚鴻聽到葫蘆山有書信傳遞,趕忙取來一觀。

  裏麵有兩封信,第一封信是芝幸帥把葫蘆山前兩天被攻打的事情,把詳細情況說了。裏麵有打掃戰場時的新發現,這些賊人很多都是軍旅中人,根據其手繭的位置,和腳下長年累月穿那軍靴磨出的痕跡就能看的出來。

  而且這些人大多都非中原中人,根據高人指點,看這些人的身高和麵部五官特點,皮膚的粗糲程度,大多都是生在北方的漢子。

  如此大規模的外人入京,看來董不凡另有圖謀,從這些人的特征看來極有可能是西北軍的一部人馬。

  在葫蘆山中,這些人的首領沒有被擊殺的時候,隊伍變化迅速,陣容整齊,法度森嚴,不像是江湖上的草莽,或者臨時拚湊起來的隊伍。

  其實芝幸帥推測的沒錯,那二百多的賊人乃是董不凡手下的一隻精兵,除了那三個頭領,隊伍中的其他人都是或多或少有勁氣能力之人,是西北軍中用來奇襲偷營的一支奇兵。

  董不凡花了不少心血將這些人網羅起來,在西北軍中頗為得力,但可歎這些人沒有在保家衛國上拋頭顱灑熱血,卻成了奸佞的一支私兵,都喪命在葫蘆山內。

  既然成建製的隊伍,這幫奸黨都能從從邊關調回,那就不能隻把眼光放在京都這點禁軍之上,要提防董不凡狗急跳牆,不顧國家的邊防,將西北軍的一部調回中原,圍攻京都,做一個撕破臉皮的行徑。

  楚驚鴻和許飛看完不禁更是憂心忡忡,京都這十一萬禁軍尚且無法盡數掌握,現在又有可能要應付更為強悍的西北軍來入主中原,朝廷上下實在是多事之秋。

  另一封信的上麵寫到,楚驚鴻門長親啟。諸葛。

  &x9605;&x8bfb;萬世之俠&x6700;&x65b0;&x7ae0;&x8282; &x8bf7;&x5173;&x6ce8;老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