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政治通明
作者:柒瑾懿      更新:2020-09-07 17:51      字數:9464
  這中書省直接解散的消息,不僅讓大皇子吃了一驚,更是讓文武百官感到十分的震驚。<r />

  <r />

  畢竟這個製度已經存在了幾百年,這相當於是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怎麽能夠說解散就解散呢?<r />

  <r />

  雖然他們知道,這中書省解散之後,必定會有其他的組織來替代它,不過,這種改製難不成真的是合適的麽?<r />

  <r />

  “之前,軒轅歸來同朕聊過這中書省改製的情況,朕覺得軒轅所說是十分在理的。”<r />

  <r />

  “這天下,終究是要走向大同的,這大同世界若是仍然保留著官僚作風,就未免太過可笑了。”<r />

  <r />

  “官員,為民謀福祉,而不可隻顧一己之私。”<r />

  <r />

  “政事,乃國之興隆,而並非個人之喜惡!”<r />

  <r />

  “政治政治,其心為政,其重在治。”<r />

  <r />

  “可是,朕看到的,隻有政,卻沒有治。”<r />

  <r />

  這虛影言辭鏗鏘,發人深省,此時的大皇子,已是一頭的冷汗。<r />

  <r />

  兩位皇子在雲京之中的黨派之爭縱家早就流露過不滿之色,但是這種黨派之爭當時在那個環境下尚且是能夠激發鬥爭性的。<r />

  <r />

  在戰時搞黨派之爭,雖然看上去是稍微有些令人不齒,但是他們當時的爭奪是對邊境敵人的聲討。<r />

  <r />

  那個時候,太子黨和書生黨可是針對於邊境問題產生過劇烈的爭端和鬥爭,他們的這種鬥爭並不是消極的,反而有利於激發鬥誌。<r />

  <r />

  也是因為他們的這種鬥爭,無論是從計謀上麵,還是從陣法的開發方麵,這兩者都有巨大的改變和提升。<r />

  <r />

  所以,這種比較積極的鬥爭其實是縱家比較願意看到的,也是一種逐漸向上的鬥爭。<r />

  <r />

  無論這鬥爭中誰勝出,都能夠促進雲端帝國的國力增長,所以這個鬥爭是比較有意義的。<r />

  <r />

  但是,後來的這種鬥爭,就逐漸演變成了相互之間的勢力拉鋸!<r />

  <r />

  勢力拉鋸背後,居然裹挾著資本角逐,這就讓元家直接借著這個機會直接將帝國的市場占據了半壁江山。<r />

  <r />

  以至於,現在的帝國方方麵麵都受到元家的影響,這就讓縱家感覺有些束手束腳。<r />

  <r />

  甚至,他還產生了某種疑問,究竟這天下是他的天下,還是這元家的天下?<r />

  <r />

  擁有著巨大經濟力量和市場份額的元家已經逐漸脫離了縱家的掌控,逐漸變成了一個毒瘤。<r />

  <r />

  這,都是拜太子黨和書生黨的紛爭所致。<r />

  <r />

  他們兩黨的紛爭,自從演化成了勢力和資本的拉鋸戰之後,就已經被元家死死的盯上了。<r />

  <r />

  借著兩黨之爭的空檔,元家在各個州都開始了急速的發展,各州的資源對雲京形成了包圍之勢。<r />

  <r />

  而太子黨和書生黨的競爭,最缺少的東西不是人才,也不是強者的競爭。<r />

  <r />

  這些年,他們一直都是錢的競爭。<r />

  <r />

  雖然兩位皇子明麵上製造出一副對立的樣子,實際他們倆已經達成了共識。<r />

  <r />

  可是,這下麵的運作上,可是出現了很大的紕漏。<r />

  <r />

  這些年,不管是天守閣還是中書省,為了資源可是打的不可開交。<r />

  <r />

  兩個組織的上層雖然對這事兒並不是很在乎,可是這兩個組織的中下層成員可是深受其害!<r />

  <r />

  製度不完善,導致他們沒有什麽上升的空間,這中書省和天守閣的中下層文員和研究員都陷入了元家的投資陷阱之中。<r />

  <r />

  深得這兩股力量的加持,元家如同一個巨獸一般,橫掃了雲京的大大小小的所有商鋪,在所有商鋪的建立和發展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身影。<r />

  <r />

  也就是這時候,元京錢莊真正的表現出了他富裕而且強橫的一麵!<r />

  <r />

  這樣的結果就是,中書省和天守閣所拿到的科研資金和運營資金,有極大的一部分都進入了元家的腰包!<r />

  <r />

  這種吸血的行為,讓元家成為了帝國最大的吸血鬼,並且完成了令人感覺到恐怖的資本積累。<r />

  <r />

  “政治通明,方能通達大同,這種無意義的爭鬥,隻能讓小人得誌,讓人徹底成為奴隸!”<r />

  <r />

  “一直以來,雲端帝國先祖都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近五十年裏,由於邊境戰事頻繁,不得已才改製重商。”<r />

  <r />

  “不成想,這商賈之人無孔不入,不僅滲透進了帝國的政治之中,而且還蠶食了文武百官。”<r />

  <r />

  縱家一個眼神過去,在場的文武百官之中,就有人的臉色已經有些不對勁了。<r />

  <r />

  這元京錢莊先前可是十分火熱,這些官員之中,可是少不了投錢進去的人。<r />

  <r />

  他們根本沒想過,這龐大的收益背後,究竟是什麽?<r />

  <r />

  元京錢莊所剝削的,不僅僅是帝國的利益,更是小商家的利益,小平民的利益,還有邊防軍事資源的利益!<r />

  <r />

  雖然元京商會的建立是為了穩固後勤,支撐前線,但是,戰爭結束之後,他就開始亮出獠牙瘋狂吸血!<r />

  <r />

  “陛下明鑒!”<r />

  <r />

  已經有不少文武百官已經跪了下來,這些文武百官就是曾經被元京商會逼得吃糠咽菜的那些人。<r />

  <r />

  僅靠著官家的俸祿,他們無法在元家掌控的物價下更好的生存,在元家瘋狂的擴張之中,他們是最困難的一批人。<r />

  <r />

  在戰爭結束前,元家管控物價,不僅讓物價提升到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更是打出專供邊境線的口號。<r />

  <r />

  那段時間,別說是他們這些官員,平民百姓之中,可是有不少人都餓死了!<r />

  <r />

  若不是中州牧的中州八郡行事果斷,直接在八郡之中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農業拓展運動,恐怕雲京的物價會被這元家控製至今!<r />

  <r />

  “所以,改製是必須要改製的。”<r />

  <r />

  “軒轅先前歸來,倒是同朕說了不少有趣的事情。”<r />

  <r />

  “人民是水,君王是船,船在水上,水可載舟,亦可覆舟。”<r />

  <r />

  “他這番言論,倒是頗有意味,朕熟讀詩書,對這事情倒是有些見解。”<r />

  <r />

  “朕聽了太久的書生諫言,聽了太久的官員上書,這耳朵都有些起了繭了!”<r />

  <r />

  “朕更想聽一聽這普羅大眾的聲音,更想聽一聽這載舟之水的聲音。”<r />

  <r />

  “中書省解散之後,保留原有官員,重新建立新機構!”<r />

  <r />

  “載舟之物,乃是浩瀚無涯之水,政治所在,皆是指向大同!”<r />

  <r />

  “這新機構,朕將它命名為:天同府!”<r />

  <r />

  這天府一出,眾臣皆是高呼:<r />

  <r />

  “陛下聖明。”<r />

  <r />

  天同府,所謂政治清明,天下大同!<r />

  <r />

  天同府保留原本六部之尚書,成立八府。<r />

  <r />

  六部檢察院仍然是原本的編製,但是其中的首席位置從一位尚書一位侍郎做出了更改。<r />

  <r />

  一位尚書,兩位侍郎,三名府臣。<r />

  <r />

  尚書官至從一品,侍郎官職從二品,府臣官職從三品。<r />

  <r />

  府臣為侍郎之輔佐,這中書省改製之後,尚書僅負責決策,真正工作之人,從尚書轉為了侍郎。<r />

  <r />

  並且,這各位尚書的年齡也按照大皇子所提議的那般,每隔幾年便平調一番。<r />

  <r />

  這八府之中有七府仍然是原本的配置,多出來的一個機構,被稱為民意府。<r />

  <r />

  這民意府與其他七府都不同,不設尚書,不設侍郎,僅僅安排了普羅大眾的代表參加這民意府!<r />

  <r />

  每年,民意府都要開一場大會,這場大會聚集了九州之中的八十一位民意代表。<r />

  <r />

  這些代表前來雲京開會,共同商討這九州大地的目前情勢。<r />

  <r />

  他們,便是縱家想要聽到的,民眾的聲音。<r />

  <r />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r />

  <r />

  文武百官皆是稱讚這製度的優越性,縱家也是十分佩服能夠想出這製度的橫家。<r />

  <r />

  雖然橫家所說的是什麽詭異的人民代表之類的東西,那東西縱家可是完全聽不懂。<r />

  <r />

  不過,大致上的意思就是傾聽底層民眾的聲音。<r />

  <r />

  那麽,就讓這民意府來負責收集民眾的聲音吧。<r />

  <r />

  而且,這大皇子說什麽建立那所謂的顧問閣,那完全就是個養老機構!<r />

  <r />

  這帝國培養了他們這群尚書這麽多年,可不是讓他們老了之後在這裏混日子的。<r />

  <r />

  幹脆!就讓他們擔任這民意府的常任理事!<r />

  <r />

  畢竟,這些老家夥才能夠更好的處理民意之中比較難搞的那部分工作。<r />

  <r />

  交給他們,可是合適的不得了!<r />

  <r />

  “陛下,臣還有要事啟奏!”<r />

  <r />

  蕭鼎上將軍上前一步,說道:<r />

  <r />

  “如今邊疆戰事已定,中州牧諸將除了日常戍守和發展生產外並無其他的事情可做。”<r />

  <r />

  “這中州牧四大家族在戰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墨家莫門,在戰事更是居功甚偉!”<r />

  <r />

  “臣懇請將工部尚書莫天行和兵部尚書孫天炮調離天同府,重新在中州牧內建立軍事執行院。”<r />

  <r />

  “中州牧四大家族分別掌管一院,並由諸位家族的家主擔任,享受中將軍待遇!”<r />

  <r />

  “此外,中州牧重組潛龍會機製,加強對帝國暗部的把控。”<r />

  <r />

  “望陛下恩準。”<r />

  <r />

  這蕭鼎上將軍的提議倒也是十分中肯。<r />

  <r />

  中書省改製,天守閣改製,他中州牧若是不湊湊熱鬧的話,豈不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r />

  <r />

  所以,你們改你們的,他中州牧也稍微的改一改!<r />

  <r />

  別的不說,這四大家族可是得給他們個不錯的名分!<r />

  <r />

  軍事執行院,這名頭還是比較響亮,而且也比較有派頭。<r />

  <r />

  那這幾位族長可就能夠被稱為院長了!<r />

  <r />

  “準奏。”<r />

  <r />

  縱家直接揮了揮手,蕭鼎跪拜,謝主隆恩。<r />

  <r />

  “中州牧必將殫精竭慮,為帝國謀求發展!”<r />

  <r />

  這差不多該改的都改了,剩下的事情,應該就是對於進來發生的兩件事兒進行議論了。<r />

  <r />

  齊大學士意外的那個事件,還有麓仙宮掌教於秋之死。<r />

  <r />

  “朕閉關這些天,發生了兩件令人不怎麽愉快的事情。”<r />

  <r />

  “坦白來說,發生這種事情,絕對是朕不願意看到的。”<r />

  <r />

  “對於這齊大學士的意外,朕感到痛心疾首,但是,這裏要對天守閣進行點名批評!”<r />

  <r />

  這點名批評,這幾個字兒是縱家從哪裏學來的?<r />

  <r />

  當初橫家從沿東回來,特地的找了一趟縱家,在雲宮的乾清殿,橫家特地的說出了這四個字兒。<r />

  <r />

  說什麽,他要對這陸城點名批評!<r />

  <r />

  居然跟他橫家討價還價,耍不要臉,實在是有些行事不端!<r />

  <r />

  隨後,縱家就跟這橫家學會了這個詞語,點名批評。<r />

  <r />

  “對於楊銘,有拉攏之心是不為過,但是,也要注意一個度!”<r />

  <r />

  “這楊銘原本就是陸城欽差親手負責的人,天守閣越過陸欽差,直接對楊銘進行幹涉這件事兒,朕感到十分的詫異。”<r />

  <r />

  “天守閣可是文人聚集之地,居然也做出了如此沒有禮法之事,簡直荒唐!”<r />

  <r />

  “關於齊衡的死因,不管是因為什麽造成的,總之朕將派人專查此事!”<r />

  <r />

  縱家說完,大皇子向前一步,說道:<r />

  <r />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r />

  <r />

  這大皇子今天的發言可真是不少啊!<r />

  <r />

  在他旁邊的二皇子好好打量了一下這太子殿下,他今天說的話可是比往常多了太多了。<r />

  <r />

  不知道是林太師指點的問題,還是他自己的問題,總而言之,這太子最近絕對是有什麽問題。<r />

  <r />

  想要出圈,想要飛黃騰達,倒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這突然而來的積極性,著實讓二皇子有些奇怪。<r />

  <r />

  大概率是林太師要他這麽做的,可是林太師之前也沒少讓他這麽做。<r />

  <r />

  每一次都是隨便應付幾句的他,這次居然變得如此上心。<r />

  <r />

  莫不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給了他壓力?<r />

  <r />

  頓時,二皇子想到了一個試探大皇子最好的辦法!<r />

  <r />

  既然外界都覺得他倆勢不兩立的話,那就真的跟大皇子勢不兩立試試?<r />

  <r />

  若是真的產生了三個皇子爭權的局勢的話,雖然二皇子會被死死地拉進這個漩渦之中,但是他也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啊!<r />

  <r />

  而且,他現在可是有從巽風寺求來的那個靈寶,保自己一手應該是絕對沒問題的。<r />

  <r />

  現在的問題是,這大皇子要說什麽?<r />

  <r />

  “對於齊大學士意外一案,兒臣總結了一些疑點。”<r />

  <r />

  說完,大皇子拿出了一個卷軸,直接呈了上去。<r />

  <r />

  縱家拿起卷軸之後,三清之精閱讀了一番這卷軸上的信息之後,陷入了沉思。<r />

  <r />

  “宣羅大學士和王大學士!”<r />

  <r />

  縱家說道,從人群之中,羅大學士與王大學士急忙走出來,跪在了縱家麵前。<r />

  <r />

  “朕要問你倆,這齊大學士自從於天恒山下山之後,是否外出過?”<r />

  <r />

  這個問題可是比較讓人難以回答了。<r />

  <r />

  要說這外出肯定是外出過了,不過具體的外出次數,他們可是不清楚。<r />

  <r />

  若是跟這鯤鵬院的門房打聽的話,應該能找到這些時間的記錄,畢竟他們這些大學士的動向是有專人記錄的。<r />

  <r />

  “這齊大學士去年外出的頻率可不小,因為研究陣法,可謂是走訪四方。”<r />

  <r />

  “可自打過了年,他就一直悶在鯤鵬院不曾外出,就連餐食基本都是他的助手送到三十一層的。”<r />

  <r />

  “在他出事之前,我倆也隻是見了他一次而已,便是針對楊銘一事進行探討的那一次。”<r />

  <r />

  說起來的確是有些奇怪,這齊大學士可是比較愛熱鬧的人。<r />

  <r />

  每年的詩詞大會,他可是都會參加,今年不光沒有參加詩詞大會,自打過了年連麵兒都沒露過。<r />

  <r />

  說是在鑽研陣法,可是這鑽研將近一個月的陣法,著實是有些誇張了。<r />

  <r />

  “徹查齊衡之前外出的所有記錄,並且對齊衡去年下半年的行蹤進行勘察!”<r />

  <r />

  “這件事兒直接交給天同府的刑部府!”<r />

  <r />

  “李瀚侍郎可在?”<r />

  <r />

  縱家問道,李瀚出列,衝著縱家單膝跪地回道:<r />

  <r />

  “臣在。”<r />

  <r />

  “原本六部尚書,基本已經到了年紀了,全部退休轉戰二線,任命其為民意府常任理事。”<r />

  <r />

  “原本侍郎,全部提拔為尚書,禮部尚書仍然由金海山尚書擔任,三年內培養接班人後,便可安然退休。”<r />

  <r />

  “遵旨!”<r />

  <r />

  一眾天同府諸位齊聲說道,這齊大學士的事情的確是有蹊蹺,不過居然是由大皇子爆料出來的。<r />

  <r />

  這可是很有意思了,二皇子一直在看著大皇子的這反常舉動,琢磨這自己該怎麽去試探一下大皇子。<r />

  <r />

  “父皇,兒臣也有話要說。”<r />

  <r />

  二皇子上前一步,說道。<r />

  <r />

  “朕還以為你啞巴了呢,怎麽,風俗館老板當得不開心了?”<r />

  <r />

  “回父皇的話,倒是沒有不開心,隻是最近找到了新的目標。”<r />

  <r />

  二皇子說完,這大皇子挑了挑眉,用眼睛的餘光看了二皇子一眼。<r />

  <r />

  “若是目標遠大的話,那便為之奮鬥,若是些亂七八糟的目標,還是算了吧。”<r />

  <r />

  “瞧您說的,這兒臣既然有話說,那自然是好事兒了。”<r />

  <r />

  不得不說,這二皇子說話的水平就比大皇子要強上幾分。<r />

  <r />

  大皇子的話術可是一直很聲音,但是這陛下跟二皇子說起話來,倒真的是有幾分嘮家常的意思。<r />

  <r />

  不知道是二皇子這人就是如此謙和,還是這二皇子的察言觀色能力真的如此巧妙。<r />

  <r />

  “兒臣近來琢磨,這齊大學士一死,天守閣的陣法研究組可就少了一位領頭羊。”<r />

  <r />

  “兒臣思來想去,這天守閣內,似乎是沒有一位能夠擔得起如此位置的人。”<r />

  <r />

  “所以,有一個想法可就在兒臣的腦海裏蹦躂許久了。”<r />

  <r />

  “這中州牧的法家韓門的韓不笑族長,來當這陣法研究組的大學士,可是十分的合適!”<r />

  <r />

  嘶……<r />

  <r />

  這二皇子話剛說完,頓時空氣裏傳來了一陣吸冷氣的聲音。<r />

  <r />

  他這話,可是觸犯了一些不能說出口的規矩啊!<r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