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人生是修行 三界九地圖引無盡遐想
作者:田惟心      更新:2020-05-22 02:23      字數:2063
  雨越下越大,還夾著冰雹,砸在身上,砸在岩石上。通往石窟寺的路不好走。有的地方是由稍微規整一點的條狀石塊壘成的,有的地方是草甸夾雜著鬆散的片狀岩石,有的地方山石太尖利,隻能靠攀爬。

  李光瀚的腳踝不能受力,背上還背著古琴。每當他要用力向上蹬的時候都得停一下,咬緊牙關,忍著疼痛,才能跨得上去。陳艾麗左手綁著繃帶較難保持身體平衡,桑吉一路拽著她,拉著她,挽著她,拖著她。大家累得隻聽到“呼哧呼哧”的喘氣聲,嘴唇都變成紫色的了。

  海拔5000米的石窟寺矗立在懸崖峭壁之上,充分利用了山石然的形狀,層層疊疊鑿出了一個個狹的修行洞。在這遠離塵世的山之巔修行是否能離功德圓滿更近一些?

  盡頭,風雨中,信仰的力量卻顯得如茨強大。清苦自律堅忍的修行者在精神上的追求遠遠戰勝了對物質的**。

  三個人爬到石窟寺前,回望山下,碧綠的湖水變成了湛藍,那種不諳世事的藍,就像一位絕世美女隱藏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如空穀幽蘭自顧自地開著。一條冰川蜿蜒在山間,冰舌伸進湖中,如同一條巨龍飲水。

  石窟寺山崖的背麵就是藏布江河穀,河穀幽深險峻,如斧劈刀削一般;江水水深湍急,奔騰咆哮。那裏地形複雜,是中國和南亞國的邊界爭議地帶,經常有人偷越國境。

  密密麻麻的修行洞前很安靜,沒有喧嘩隻有風雨聲。有的洞門前掛著厚厚的門簾,上麵繡著宗教圖案。桑吉那是有僧人在裏麵閉關修行,不要去打擾了。

  陳艾麗按照母親的提醒去往山頂那座掛滿了經幡的修行洞,能在這個修行洞苦修的都是高僧或者活佛。果然,正如母親所,這是一個相對來較大的修行洞。洞口處是一個型佛殿,有一條磨得光滑的低矮的甬道通向裏麵的洞窟。

  “應該就是這座修行洞了。”陳艾麗輕輕走進洞口的型佛殿到。

  三個人站在佛殿裏不敢冒然往裏麵的洞窟走。佛殿裏的牆壁上全是色彩鮮豔的佛教壁畫。用珍貴的綠鬆石青金石珊瑚珍珠等然材料研磨出的顏料作畫,曆經千年仍然保留完好,栩栩如生。

  壁畫上的佛像法相莊嚴,麵龐飽滿,鼻梁高挺,眉眼細長,雙肩寬厚,腰部細收,身體健壯有力,手放在胸前施手印,全跏趺坐,臂釧上還有華麗的裝飾,座下是盛開的蓮花。

  壁畫的內容除了佛像以外還有很多佛教故事。突然,李光瀚的視線被一個貌似熟悉的畫麵吸引過去了。“三界九地圖”!他在妻子柔嘉的曆史類資料中見過,是敦煌壁畫中比較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幅圖。

  其實,這幅圖出現在石窟寺的修行洞佛殿很正常,如果在從前他也就是一帶而過,不會刻意停留。但此時此刻,這幅圖下端像巨大的線圈的部分引起了李光瀚的注意,勾起了他無盡的聯想。

  李光瀚舉著手電筒走近壁畫想看個仔細,陳艾麗和桑吉也不知不覺地跟了過來。

  “三界九地圖”描繪的“三界”是指眾生賴以生存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指的是眾生在輪回中九種生存的處所或精神層麵。寓意眾生在生死明滅變化中流轉,輪回循環,追求超越物質世界的束縛,達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怡然寂靜,清淨無為。

  整幅圖像一座高塔。下端塔基由底座和巨大的平麵線圈組成,有點像蚊香盤。中間部分像兩個巨大的鉗子托住高塔。高塔則有密密麻麻的二十幾層,細看每一層是亭台屋簷,整體效果像有棱有角的機器。

  “陳,你看這幅圖像不像粒子加速器的模型?下麵的線圈像電磁圈,上麵的塔身像粒子發射器,像極了人類第一台粒子加速器——曼哈頓加速器。”李光瀚饒有興致地到,頓時忘了疲勞。

  陳艾麗也回想起在強子對撞機實驗室裏那長長的粒子加速器的形狀。“啊,還真是很像!特別是塔身很像發射槍呀,屋簷就像發射槍起棱的部分,整整齊齊,還有回圈。底座的線圈簡直就是電磁圈。這幅圖也很像新型武器電磁炮的設計圖紙,他們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桑吉聽不懂他們倆什麽,他虔誠地雙手合十,嘴裏念著佛經。

  三個人正欣賞著壁畫,從裏麵的洞窟裏走出來一位僧人。僧人大約五十多歲,披著紅色的僧袍,手中拿著念珠。他極短的頭發,皮膚黑裏透紅,布滿了皺紋,但雙眼極其有神。由於常年在狹的修行洞裏生活,他習慣性的彎著腰。

  僧人看著藏族人桑吉帶著一男一女前來,以為是導遊帶著一對情侶遊客。他正想婉言謝絕參觀,李光瀚解下了背上的古琴。

  借著洞口的自然光線,紅袍僧人仔細辨認著古琴上的紋飾和符號,驚訝地抬起頭。這正在李光瀚和陳艾麗的意料之鄭雖然“法眼珠”和透光鏡不能拿上來,但紋飾符號是一致的,所以李光瀚才不畏勞苦和腳上的疼痛背上來請高僧辨認。

  紅袍僧人請大家走進甬道內的石窟。甬道很低矮,需要彎著腰,甬道四周的洞壁被磨得很光滑,那都是時間和修行者的印記。

  果然,裏麵的石窟中心有根柱子,靠著洞壁擺著著佛龕櫃,櫃子裏有鎏金的佛像。地上整齊地放著幾個繡著蓮花的厚毛氈墊子。三人一進去就把裏麵的石窟填滿了,倒是很暖和。

  陳艾麗心想,這裏的結構真的和老媽的一樣,二十八年了,不曾改變。

  李光瀚進了裏麵的石窟後,大腦與四周產生共鳴的感覺更加強烈了,仿佛思維放射出去碰到洞壁又反射回來,又仿佛大腦打開了wifi信號,準備接收信息。他有些欣喜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