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鑽出中世紀秘道脫險 回憶童年趣事
作者:田惟心      更新:2020-05-22 02:23      字數:2261
  李光瀚和陳艾麗輕輕溜出密室打算從後門撤出。但是後門已經從外麵反鎖了,還加裝了紅外線報警器。估計是魏佳駿從後門進來的時候發現後門的防備措施太虛了,所以立刻采取了補救。兩個人在黑暗中摸索著,陳艾麗迅速戴上夜視儀,大門上也裝上了紅外線報警器,看來大門也出不去了。李光瀚又驚又急,秋衣秋褲全被汗水浸濕了。陳艾麗對他說看來隻能撬開地下室那個通往街道的扁扁的窗戶,由自己先爬出去再來打開後門救他。

  靠著街道上的路燈的一點光,兩個人在昏暗的地下室找到一把斧子和一把鐵釺。李光瀚準備搬一把椅子過來墊腳,誰知搬不動,原來椅子腳竟然連接了一個開關!工具架後麵慢慢地打開了一扇門,裏麵黑漆漆的,聽聲音覺得很深。陳艾麗打開照明棒,這是一條筆直的地道,地麵鋪著的石塊已經磨得很光滑,兩旁的牆壁和拱頂也修葺得很整齊,看得出年代久遠,而不是倉促之下開挖的。兩個人看呆了,難道這就是戰亂頻發的歐洲中世紀修建的著名秘道之一?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地下室的擺設恢複原狀,靠著照明棒的光線走進秘道。

  秘道基本上是直的,除了有點小轉彎,大方向沒有變。李光瀚緊緊地跟著陳艾麗,既緊張又興奮,他不知道過會兒又會發生什麽,短短的幾天他的人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腦袋是麻木的,思維是停滯的。而陳艾麗則一直沉著冷靜,臨危不亂很大氣的樣子,除了看到秘道的時候的表情。可以肯定,以她的身手和裝備,她絕不是一個小小的研究生那麽簡單,他甚至覺得慶幸有她在身邊,自己現在是很依賴她了。兩個人大約快步走了半個小時,終於嗅到了新鮮空氣的味道!

  遠處通風口吹來涼爽清甜的風,兩個人頓時精神百倍,加快了腳步。通風口下方有現成的鐵製爬梯,完好無損,看來秘道仍在經常使用。李光瀚奮力推開通風井蓋,當他們徹底爬出通風井後,映入眼簾的竟然就是研究中心花園草坪上的那尊印度神像,神像上的金屬光澤在夜色中發著幽幽的綠光。兩個人萬分詫異地對視著,原來地麵上的電車繞了一個大彎,地下的這條中世紀秘道才是直線最短距離。李光瀚此時腦袋裏有上千個問號。

  9鄧老失蹤

  陳艾麗知道李光瀚想問什麽,但她示意讓他先休息,自己還有其他事要辦,會很快回來的。

  夜深了,李光瀚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但他的心還久久不能平靜。他努力讓自己靜下來,打算用嚴密科學的推理方法把這幾天發生的一件件事兒捋一捋。

  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因為某種原因從國內開始就被人盯上了,而陳艾麗是一直知曉的,所以才有備而來。目前看來,她是可以信賴和依靠的。而魏佳駿應該就是和“那些人”一夥的,自己太容易輕信人了。那個黑色絲絨躺椅旁邊的儀器和電腦的功能應該就是在給他下了迷藥後,對他進行催眠,以便讀取他大腦皮層深處的記憶和潛意識。可這些記憶和潛意識對“那些人”這麽重要嗎?

  李光瀚泡了一杯家鄉的綠茶,坐到了窗邊,聞著溫潤熟悉的茶香,看著玻璃杯裏碧綠的嫩芽,他的心平靜了許多,他的思緒飛回到家鄉,這時窗外悄無聲息地飄起了小雪。

  1973年,湘西,一個偏遠的山區小鎮。也是這樣一個陰冷的雪天。父親從外麵領回來一個白淨高瘦的叔叔,這個叔叔帶著一副厚厚鏡片的眼鏡,裹著臃腫的棉大衣,肩上背的挎包已經洗得發白,裏麵裝滿了書。4歲的李光瀚以為有小人書,趕緊上去翻叔叔的挎包,被父親嗬斥了一頓跑進母親房裏。叔叔就住在他們家。北京叔叔很愛看書,但那些書都是小孩子看不懂的。大人們也總是說北京叔叔看的是天書。

  半年過去了,北京叔叔白天勞動,晚上看完書就給李光瀚他們講各種趣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科學小常識。他能把平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諺語用科學的道理和樸素的語言解釋出來,讓人心悅誠服。比如,為什麽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那是因為聲波的波長比光波的波長要長,所以聲波可以繞過高牆,而光波不可以;為什麽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那是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中,時間的流逝會比地球上慢得多,在這樣的洞中生活幾天,地球上早已過了幾百年;詩詞裏的“坐地日行八萬裏”這也是說地球自轉一圈,其表麵的物體就相當於走了八萬裏,揭示的是運動和靜止的關係。每次北京叔叔講著講著還會站起身示範給大家看,或者現場做些小實驗,讓大家一起動手找答案。在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很匱乏的年代,這些有趣而溫暖的場景深深地刻在了李光瀚的腦海裏。他第一次聽見了那麽多陌生的詞語,這些趣事和實驗激發了他強烈地好奇心。在北京叔叔的啟發下,他比別的孩子能領會得更快更透徹,而且提出的問題往往能切中要害,隻需稍加點撥就能融會貫通。這也讓北京叔叔很吃驚。

  夏夜,大家都坐在打穀場上乘涼。大人們也會繪聲繪色地講很多湘西流傳很久的古怪傳說,而他總是很認真地聽,有時也提問,最後也總是笑而不答。看著滿天的星星,北京叔叔說,中國古代神話中就有“千裏眼,順風耳”之說,現在人們可以利用電磁波傳送聲音和圖像,已經將神話變成了現實,將來我們還要實現“嫦娥奔月”,“孫悟空翻筋鬥雲”,一個跟鬥就十萬八千裏呢。浩瀚的宇宙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解開,很多資源等著我們去開發利用,我們是浪費了時間,要靠下一代人了啊!小家夥這麽有天賦,今後李光漢就改名叫李光瀚吧。

  多年後,李光瀚考上華京大學物理係後就專門去拜訪鄧教授,沒想到他一直記得這個大山裏的超常聰明的孩子。他甚至半開玩笑地說是他給李光瀚打的基礎好,名字改得好,才會在大山裏脫穎而出了這個好苗子。李光瀚也感慨如果沒有鄧教授當年的啟蒙教育和對物理科學的興趣培養,自己可能還在大山裏種地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