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霽雨風光不相待
作者:霽雨寒宵      更新:2020-05-22 00:44      字數:2627
  小魚還是沒改掉老是鬧絕交的毛病,她自私地享受著每次秦川找她和好時的焦急。

  在又一次向秦川提出絕交後,秦川給了她一份道歉信,小魚的日記裏卻沒有記錄事情的經過,隻是把那封信謄了一遍,也許她當時隻顧著高興和感動了吧。

  這封信是這樣的。

  “江詞不及歉意至,

  小句重來為情執。

  魚誠認錯仁君子,

  對雲對月兩心如。

  不識遠近終有隙,

  起風起浪會有時。

  對酒當歌歌幾時,

  不見玉顏空氣癡。

  起舞弄影花濺淚,

  我醉魂銷君不知。

  錯為自尊累情事,

  了了之事莫再提。

  對錯隻因我匆忙,

  不要為此把心傷。

  起源都是我犯錯,

  你要把我來原諒。”

  不得不承認,每次看完這封信小魚都很感動。雖然這封信一看就是在網上抄的,有的句子現在還能搜到。但當時確實把小魚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那是個周末,小魚在家看電視,靳睿衝進來叫她出去,小魚疑惑著走出門,老遠就看見秦川、關佳華、陳鑫、林小北都在巷頭站著。小魚心裏琢磨著:這是要幹嘛

  靳睿拽著她,“快走啊,秦川要給你道歉信呢!”

  “我不信,給道歉信幹嘛叫一大群人來!”

  “真的!”

  “那你告訴他,我不接受!誰家道歉是這樣的!”

  於是秦川就看著小魚走到半路又氣呼呼地轉身跑回去了。小魚埋怨秦川連道歉也不會,其實隻要悄悄把她叫過去說幾句好話她就會很開心地接受的。

  當然,後來秦川托靳睿把道歉信給小魚了,小魚自然喜不自勝。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又度過了幾天美好時光。

  有一件事小魚記得很清楚,還是在一個暖暖的下午。真是奇怪呢,似乎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是在暖暖的下午發生的。

  下午放學後老師沒讓大家回家,白天一天天變長,老師打算每天放學後都讓大家留下來背會書再回去,為即將到來的小升初考試做準備。

  老師先讓大家活動20分鍾再開始自習,大家就趁著這二十分鍾玩各種遊戲。

  但是秦川那天沒有去玩,他在第一組第一桌上坐了下來,那是關佳華的桌子。關佳華也過來坐到他旁邊和他說笑。小魚看見了就走過去假裝生氣地把關佳華趕走了。

  關佳華是小魚的組長,但小魚也是他的組長,老師在每組裏都選了一個學習最不好的同學來當組長的組長。

  但其實小魚從來都沒有讓關佳華檢查過作業,關佳華看起來壞壞的,但對小魚言聽計從。

  於是小魚和秦川坐在一起,兩個人都不說話。坐了好一會兒,小魚一把拽過秦川的手,然後順手在關佳華的本子上撕了一小段紙,在秦川的手指上套了個圈圈。

  秦川笑了,小魚羞紅了臉,趕緊跑開了。

  小魚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秦川讓關佳華給了小魚一個戒指,是商店裏賣的那種塑料戒指。小魚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戒指是紅色的,上麵有六個塑料做的鑽石,有一顆還掉了。

  小魚高興的呀,天天戴著戒指顯擺。小魚是組長,組長要訂背大家的語文和英語課文。小魚看到宋晴晴帶著她的組員去了操場上的籃球架旁邊背課文去了,她就也帶著她的組員去了。

  而且她還總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把手伸出來瞧一瞧,就是為了氣宋晴晴。

  想到這裏小魚笑了。剛剛想到大家一起玩遊戲,小魚又細細回味了一番。

  其實他們那時候的遊戲可多著呢,“九宮格”、“十二間房”、“炸油餅”、打沙包、跳皮筋、“轉轉城”、“冰塊化水”,或者是簡單地追著玩,遊戲種類實在是太多了,當時真的好快樂呀!

  其中大家最喜歡的遊戲是“轉轉城”,在操場上找一個點,以此為中心劃一圈圈方方正正的螺旋,一直劃好多圈,在最後再劃一個大正方形。

  遊戲規則很簡單:所有人分為兩隊,一隊從大正方形裏沿著螺旋往中心跑,那個正方形他們叫做“家”。然後另一隊人分別站在四個方向,扔沙包來打敵方,打中就視為淘汰。

  但是如果打的時候沙包被敵方接住並且扔出去沒有被外麵的人接住就算敵方得一分,一分可以救一個人。

  幸存的人跑到中間後還要再繞出來往回跑,直到有人回到“家”裏,那他們組就算贏了。

  這是那個時候大家最喜歡的遊戲,因為所有同學都可以參與進來,好不熱鬧!由於操場是土操場,所以大家可以隨時劃隨時玩。

  還有小魚非常喜歡的水坑探險遊戲,每當下過雨之後,校園裏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水坑,小魚喜歡拉著幾個朋友以教室為起點淌著水探險。

  那時候小魚已經有了一些地理知識,因為她非常喜歡地理,哥哥當時在初一,小魚很喜歡看他的課本,可能小魚會的比哥哥都要多呢!小魚就拉著同學到處給一些水坑或露出的地麵起名字。

  “這裏是`墨西哥灣`,那裏是`蘇必利爾湖`,哎呀,那個應該叫做`貝加爾湖",聽我的沒錯,你看它那麽狹長。

  嗯,這塊陸地就叫做`中美地峽`吧,這麽窄,可以作為我們進退的通道!”

  “小心!那個水坑一看就很深,肯定是太平洋!”

  “哇!我喜歡這個小島,我要叫它小魚島,因為沒有一個島和它長得像,我就是咱們學校的哥倫布!”

  “誰是哥倫布?”

  “哎呀別問了,說了你也不知道。”

  小魚特別喜歡這樣玩,其實直到初中小魚也還是會玩這樣的遊戲。而且她還在家裏的園子旁邊的地上挖了一條細細長長的小溝,她把它叫做“台特瑪河”,這應該是她在哪本書上看到過的名字。

  她還劃了許多小小的支流和兩個吞吐湖,她把兩個湖分別叫做“維多利亞湖”和“洞庭湖”,她喜歡這兩個名字。

  “台特瑪河”的源頭是一個坑,小魚把它叫做“台特瑪湖”,河的盡頭是她家的園子。

  每當下過雨後,院子裏總是有積水,但是都比較淺。所以小魚就小心翼翼地用手捧著水裝到塑料瓶裏,然後注入“台特瑪湖”,費了好大勁灌的水很快就流完了,河流重又幹涸了。

  其實世間的一切何嚐不是這樣,很多人拚命爭取,就像小魚用手捧著水裝進瓶子裏一樣。然而最後發現所有的努力很快就會流盡,前路似乎是一個巨大的園子,怎麽也裝不滿。

  但是所有這些曾經的美好時光都永遠停留在了記憶裏。甚至有時候小魚去小學看看的時候會發現孩子們已經不玩這些遊戲了。

  小學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他們的教室,故事集中發生的地方,已經被拆了,整個縣的小學全蓋上了統一的教學樓,曾經的土操場也變成了水泥硬化的操場。

  小魚甚至連以前的一張照片都沒有,所有的記憶已經失去了物質的歸宿,真正成了流浪的孩子。它們在小魚這裏借宿,小魚強留著不讓它們走。

  但是記憶總有消散的一天,等到記憶真正消散的那天,就再也沒有什麽可以證明曾經有過這樣的故事了。

  是的,若是記憶消失,當初的事就真正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