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直布羅陀之戰
作者:龍吟森森      更新:2021-04-15 19:30      字數:3761
  確實是孫佳績的艦隊到了。

  到了眼下這個光景,無論在何處,隻要有瀚海軍艦隊存在的地方,多半會形成一個共識。

  那就是在進行海港附近海麵的巡邏上,你永遠不要希望能超過瀚海軍,因為瀚海軍戰艦是全天候的船隻,而除了瀚海軍之外任何一方勢力如今最先進的船隻也無非是在船體的用材、船型上加強設計罷了,一般情況下,他們的船隻在一年中隻能有一半時間能夠自如行動。

  那是因為,四季的變化,在大陸與大洋之間會交替出現不同的風向,在夏季、冬季更加明顯,但在這兩個季節常常也隻有一個季節可以選擇,加上春秋各一個弱風季,最適合遠航的也就是三個月到半年。

  當然了,除非是赤道無風帶,在任何其它海麵基本上都有風的存在,但風勢就不會那麽明顯了,想要隨時捕捉這種風向不用說太過艱難了。

  除了風向,大海上自然還有洋流可以利用,但這種洋流也隻有在風向的配合下使用才最佳,單純依靠洋流進行長途航行的船隻不能說沒有,但也極為罕見。

  在直布羅陀海峽一帶,海麵的洋流是從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加上西風帶的影響,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十分便利,但要從地中海順利開到大西洋就不容易了,那需要高超的操帆技巧。

  但這一切對於瀚海軍戰艦來說完全不存在,每小時大約四公裏的洋流在蒸汽動力影響下幾乎察覺不了。

  於是,無論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抑或摩洛哥人的艦隊,都不約而同放棄了對直布羅陀海峽控製的打算,如此一來,從西邊的丹吉爾開始,到休達結束,長約百裏,寬約三十裏的直布羅陀海峽幾乎完全掌握在瀚海軍手裏。

  於是,就出現了當孫佳績帶領半支新洲際艦隊抵近到直布羅陀灣時,二十三艘戰艦發出的轟隆隆聲音才將西班牙人驚醒的局麵。

  前麵說過,西班牙人在直布羅陀灣聚集了大量的船隻,所謂大量,代表著兩個意思。

  其一,他們將王國位於地中海西岸一帶港口裏能夠用於此地作戰的船隻大部分匯聚到這裏來了。

  其二,在此時的歐洲,想要在地中海順利作戰,就必須有大量槳帆船的配合,或者說在地中海作戰,大型槳帆船反而能發揮出主要的作用,因為西風帶隻對地中海西段部分海域有效,過了這一帶海上的風向就變幻莫測了。

  眼下,西班牙人除了在巴塞羅那、巴倫西亞還保留了少量槳帆船,從巴倫西亞往西,一直到直布羅陀千裏的海岸線上所有的槳帆船全部匯聚到這裏了,加上包括戰列艦、武裝商船在內的五十艘風帆戰艦,一共一百五十艘船隻,西班牙人位於地中海一側的主要海上力量鹹集於此!

  當瀚海軍的蒸汽艦隊轟隆隆的聲音響起來後,何塞趕緊下達了讓能夠快速機動的槳帆船行動起來的命令。

  海灣裏很快出現了急促的大鍾聲和銅號聲。

  當孫佳績的艦隊深入海灣大約十裏的距離時,從東麵的直布羅陀港、西邊的阿爾赫西拉斯港分別開過來了大量的槳帆船!

  在此時的西班牙,由於擁有眾多的殖民地,於是便能使用大量的奴隸用於槳帆船的劃槳工作,這些人平時是不允許上岸的,在規定的時間裏隻能在船上活動,當處於戰備狀態時還隻能在槳位上睡覺,二十四小時待命。

  當然了,為了讓這些包括異教徒、黑人、印第安人等來自不同地方的奴隸槳手老老實實幹活,不會輕易作亂,他們也有諸如“五年”、“十年”後你就成為“自由人”的做法的,所謂五年,自然是針對被宗教裁判所判了刑的歐洲“異教徒”的,十年以上肯定就是針對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對於西班牙人來說,這兩種來到歐洲的人口實際上就是牲口一般的存在。

  十年,沒日沒夜的勞作,若還是有幸能活下來,隻能說你天賦異稟。

  無論如何,東西東西兩側一下駛過來一共大約五十艘大型槳帆船!

  孫佳績帶著的分艦隊一共有二十三艘戰艦,按照中等規模的遊隼號長度五十米來說,若是呈一字長蛇陣進來,那就是一千米,若是加上船隻之間的距離,最多兩千米,而大型槳帆船也基本上在五十米以上,五十艘就是兩千多米,加上之間的距離,那就是三千米左右。

  前麵說過,直布羅陀灣開口、進深都約莫十公裏左右,當孫佳績的艦隊開進來以及從兩側出現大量的槳帆船後,雖然不是齊頭並進,但也幾乎占去了大約一半的海麵!

  這一幕都在孫佳績的算計之中,當兩側的槳帆船距離他的艦隊大約一千米的時候,他的艦隊再次一分為二。

  上文說過,一支新式洲際艦隊的配置是:

  兩艘大鵬號;

  四艘金雕號;

  十六艘遊隼號;

  十二艘雨燕號;

  十二艘信天翁號。

  一半的配置就是一艘大鵬號,兩艘金雕號,八艘遊隼號,各六艘雨燕號、信天翁。

  當敵船駛近時,兩側各相對駛出了一艘金雕號、四艘遊隼號、三艘雨燕號,每一側八艘戰艦,而旗艦大鵬號則帶著六艘信天翁繼續向北行駛。

  大鵬號向北行駛了一段後,眼看離正陷入了戰鬥的戰場有些遠了,便又一分為二,大鵬號帶著兩艘信天翁向東行駛,徑直駛向直布羅陀灣的東海岸,而剩餘四艘信天翁則駛向西海岸!

  先不說這些看起來笨拙無比的大船駛向海岸去幹什麽,且說正中間、兩側各八艘戰艦迎向敵人已經衝過來的槳帆船,此時的地中海的槳帆船一般是兩層,在戰鬥時更是兩層槳手都在全力劃動,由於槳帆船體型龐大,船槳也非常長,加上每一側上百位槳手的同時劃動,自然會在海麵上造成湧浪,於是槳帆船之間的距離至少在三十米以上,這給瀚海軍戰艦慣常使用的戰術——中間穿越術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由於在中層、下層甲板放置了大量的槳手,西班牙人的火力便隻能集中在第一層甲板了,槳帆船本就是薄皮大餡的船隻,加上首層甲板位於最高處,便隻能放置中小型短管火炮了。

  而對於瀚海軍戰艦來說,此時的他們在首層甲板自然也配置了小炮,那是為可能出現的敵人跳幫作戰準備的,平時都蓋著厚厚的油布,幾乎從未使用過。

  就算最小的雨燕號,他們也在中層甲板布置了每一側十門十二斤尼布楚青銅炮!

  到了眼下這光景,瀚海軍在火炮製作以及操炮技術上與前幾年相比並沒有大的進展,榴彈炮、後裝線膛炮也沒有出現,還是老式前裝滑膛炮的規製,但與此時的敵人相比,他們在火炮質量、炮鏡標尺等配置、訓練時間、訓練投入上遠遠超過了,如果說歐洲人此時在一年中隻有一個月的時間能夠進行實彈訓練,瀚海軍完全可以達到四個月!

  四個月與一個月的比較,看起來相差不多,不過細究起來,就是在一年之中,瀚海軍可以每三日實操一次,而歐洲人十天才能操練一次,這樣下來的不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轟……”

  皮實耐操、高大結實,中下層甲板的十二斤以上的加農炮碰到看起來高大無比,實則薄皮大餡,隻有上層小炮的槳帆船後,結果也是明顯的,實際上此時的歐洲人唯一的取勝機會就是利用船隻數量的優勢一擁而上進行跳幫作業,何況進行跳幫作戰本就是西班牙人極為擅長的戰術。

  但對於船隻的愛惜,以及對於自己船隻的信心,還有機動力的差異,直到眼下,瀚海軍海軍遇到的對手沒有一個能夠成功使用這個戰術的。

  還是老一套,沒有多長時間瀚海軍戰艦就從敵船之間的縫隙裏穿過去了,穿過去之後海麵上就是一片狼藉!

  此時,在海岸上的港口裏,第二撥槳帆船也開始出動了,看來這就是他們的戰術了,用第一撥槳帆船纏住敵船,然後後續的槳帆船再湧上來圍住,最後再視情況進行跳幫作業。

  理想很豐滿,現實異常骨感,當敵人又從兩側開過來大批的槳帆船時,瀚海軍戰艦又開始了新一輪穿越!

  這一次的穿越稍稍遇到了一些麻煩,因為此時已經有一些槳帆船意識到己方的戰術不太奏效,紛紛調轉船頭準備貼近敵船進行跳幫作業。

  但瀚海軍依舊毫不畏懼,對著越來越狹窄的敵船縫隙繼續穿了過去!

  “轟……”

  “哢嚓……”

  轟隆隆的火炮聲雜夾著大量的船隻碰撞產生的令人牙酸的船體解體產生的聲音,當所有的瀚海軍戰艦再次幾乎完好無損地穿過去後,場麵更是狼藉不堪!

  而在戰場的外圍,大鵬號和眾多的信天翁紛紛將兩台蒸汽機的速度開到最大,在抵近敵人正在手忙腳亂整理船帆的風帆戰艦和武裝商船時故技重施,從一側的船舷伸出了黑色的粗膠管子!

  空氣中霎時充斥著火油的味道,每當噴完一艘敵船,側舷就會發出一枚熱彈!

  “轟……”

  這次不是火炮轟擊的聲音,而是大火燃燒的聲音,在直布羅陀灣,雖然隔著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但畢竟離西風帶不遠,火借風勢逐漸大了起來,當大鵬號與十二艘信天翁在海灣正北方向再次匯合時,周長約莫二十裏的海岸線一道衝天的火線便異常突出了,其間雜夾著船板燃燒以及引燃火藥產生的各種令人心悸的聲音。

  當然了,當大鵬號以及信天翁抵近時,敵人的側舷位或者船首位置也是能發出火炮的,雖然不足以在短時間擊沉瀚海軍戰艦,但也造成了不少瀚海軍水兵的傷亡,特別是那些正在施放火油的水兵。

  但這一切與殲滅西班牙人直布羅陀艦隊比較起來就不足為道了。

  當休達的瀚海軍戰艦見到孫佳績艦隊駛入直布羅陀灣後,也將一半的艦隻派了出來,於是,僥幸從一片狼藉的海灣裏逃出來的敵船正好被守在外麵的瀚海軍戰艦逮住了。

  ……

  戰鬥進行了一整天。

  當夕陽西沉時,戰鬥差不多結束了,此時,在戰艦火炮的掩護下,孫佳績一不做二不休,將隨船的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放上了阿爾赫西拉斯港。

  在艦炮的打擊下,一個晚上,城堡就垮塌了一麵城牆,裏麵的何塞、阿爾瓦雷斯早就帶著少數騎兵跑了。

  當東方第一束陽光重新灑在直布羅陀灣時,海軍陸戰隊已經完全占據了阿爾赫西拉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