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川藏決戰之大結局:成都,成都!(上)
作者:龍吟森森      更新:2020-11-13 13:16      字數:3254
  陛下是到了,他到了雅州。

  在他之前,左勷帶領的一個騎兵旅、一個步軍旅也到了,這下城下的陳文

  盛部勢力大增,立即對武大定、李乾德駐紮在城外的大營展開攻擊。

  沒有懸念,李乾德所部見到堂堂總督大人都束手就擒了,他們也沒有負隅頑抗的理由,何況,他們在幾個月前還是楊展的部屬,楊展的恩情還在。

  李乾德的中軍一降,武大定知道躲不過了,他的兩千精騎本來在與陳文盛騎兵旅的對決中大敗虧輸,最後成功逃回大營的隻有幾百騎,加上此時他已經知曉他的老巢眉州已經失陷於大西軍之手,他已經無路可退,隻得也向瀚海軍投降了。

  尼堪答應了武大定的投降,不過在他們放下武器後,將他們中的陝西老兵挑了出來,最後又從投降的原楊展部裏挑出隊長以上人員,對包括武大定在內的陝西老兵進行了屠殺。

  那些老兵,從陝西一路殺到鳳陽,再從鳳陽殺到四川,每一個都是血債累累,在川東時更是罄竹難書,自然留他不得,與袁韜相比,武大定稍好一些,不過也好的有限,雖然免除了並駕齊驅的刑罰,一個斬刑還是少不了的。

  李乾德同樣被斬,像他這樣的文官,既沒有高潔的品格,又沒有過人的才能,在哪裏都隻能起到反作用,尼堪可不想收容這樣的人。

  擊敗李乾德、武大定之後,尼堪在雅州就有兩個軍團了,但他並沒有展開下一步行動,而是向成都的陳啟新下達了新的命令。

  ……

  成都,兵部衙門。

  一個風雨飄搖的下午,張可望的議事廳也是一派淒風苦雨。

  不久前,他收到兩封信。

  一封是綿州的劉文秀送來的。

  “大兄,來信收悉。弟正欲動身,忽聞江油劉進忠已降,大夏賊已從江油入川!按照弟在江油所布細作密報,大夏賊至少有兩萬人,按照彼等規製,就是兩個軍團,在彼等軍中已發現大夏賊樞密使、首席大將蠻賊朱克圖的旗號。”

  “大兄,江油一下,綿州、廣元俱危矣!為保成都,綿州必須死守,故此弟不能按照大兄所囑,南下逼迫大夏賊,祈蒙見恕”

  “聽說雅州也有大夏賊出現,弟聞之,晝夜不安,弟鬥膽建議,眼下局勢明矣,大夏賊對川西勢在必得,若其火器如傳聞般厲害,成都亦不可守,盼大兄早做打算,錢財之類,身外之物,萬不可被其牽絆,若成都附近大夏賊尚弱,能一戰而勝之,則成都可再守,靜等父皇拿下敘州、瀘州”

  “若成都附近大夏賊強悍不可驟下,祈盼早做打算,或南下,或東去,均可,弟也如此思慮。弟再鬥膽建議,速速修書一封去二兄定國處,讓彼等也在大江邊占據一處大渡口,若父皇處不能速勝,而大夏賊又壓迫甚急,則還有二兄處可盼”

  “瀘州與重慶間,隻有江津、合川可渡,二兄若是拿下二者之一,並備好船隻,則大事濟矣”

  “弟狂悖,望乞恕罪”

  另一份是張獻忠寫給他的。

  “望兒,敘州、瀘州戰事出了差池,原本我大西軍幾乎拿下瀘州,可惜此時那大夏賊出現了,彼等乘坐船隻在大江上出現了,張偉征的騎兵與彼等大戰一場,雙方勢均力敵,不過由於都是騎兵,雙方都不敢動,於是張偉征、王自奇的部隊便陷在瀘州”

  “而曹勳那廝很是頑固,被我軍拿下內江後,依舊死守富順,聽聞成都附近也出現大夏賊,驟聞之,為父實在難以相信,細思之,多半是茂州的朱化龍已經降了彼等,還有那千刀萬剮的劉進忠兄弟,是為父一時不查,一時心軟,以致釀下大禍”

  “事已至此,悔之晚矣。不過事情並未到絕境,若說絕境,豈有太平瑪瑙山、英霍潛山之危呼?城內財寶,軍械糧草,乃你我多年積蓄,養兵之基,不可旦夕而廢,若有不濟,將包括為父在內的家眷盡數殺了,然後以讓竇名望殿後,汝帶著宿衛營、財寶、軍械糧草撤離”

  “眼下唯一取勝之道,便是為父這裏盡快拿下富順、瀘州,為大軍過江打通道路,若天佑大西,便以敘州、瀘州為基,一麵與之死戰,一麵徐徐渡江,若勝之,則江北可保,若不能勝,則到江南再做打算,江南丁口遠勝江北,可為大業之基”

  “汝二弟定國那裏,吾已傳信,讓其星夜南下,以奪取江津至合川此間大江渡口,以備萬一,汝不用擔心”

  正是這兩封信讓張可望心神不寧。

  “可惡的大夏賊!”

  張可望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恨恨地罵了一句。

  不過罵歸罵,眼下這萬分險峻的局麵該如何處之?何況,城裏還有包括王

  兆齡在內的文武官員多名,父皇並沒有在信中說明如何處之。

  “都怪這幫書呆子弄權,讓父皇一段時間失去了心智,做出了親者痛仇

  者快之事,否則,大西軍何以至此?”

  一想到冤死在成都的張君用等人,張可望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一個念頭突然閃現在他腦海裏。

  此後,他又恢複到一堵牆的水平。

  “傳汪丞相等到兵部衙門議事!”

  沒多久,汪兆齡等文官悉數來了,等張可望將當下的局勢一說,眾人都是

  麵色凜然,這些人中,除了工部尚書王應龍是出自大西軍,剩下的全部是從廬州開始沿途接納的舉人以上大明官員或讀書人。

  左丞相汪兆齡說道:“不知大王那裏怎麽說?”

  汪兆齡心裏也有些恨恨的,原本張獻忠在時,凡事都會與他商量,可當張

  獻忠帶兵南下後,監國張可望卻從未與他議事,他掌管著大夏國的細作機構,對周邊的形勢也清楚得很,這麽大的事,監國卻隻字不提,現在才說出來,分明是將自己這個左丞相沒放在眼裏,何況自己還是大王的女婿!

  其實汪兆齡這個女婿,也隻不過是一個幹女婿,張獻忠收了很多義子,也

  收了一些義女,汪兆齡娶的就是張獻忠的義女。

  張可望說道:“難道父皇沒有來信與你?”

  見汪兆齡搖搖頭,張可望心下了然——在父皇心中,雖然在成都時與這些文官親近異常,不過到了關鍵時刻,還是他們這些廝殺出身的武官靠得住,於是更加堅定了他剛才在腦海裏閃現的打算。

  “啪!”

  張可望將手中的茶杯扔到了地上,就在眾文官張皇失措時,一大群士兵闖了進來。

  “張可望!你……”

  汪兆齡突然意識到了什麽,他麵色大變,正要破口大罵,卻感覺心口一痛,強忍著低頭一看,隻見張可望平素攜帶的那把大劍正插在他的心口上!

  “你……”

  汪兆齡想要大罵,可惜一陣劇烈的眩暈襲來,接著便眼前一黑,隨後就歪倒在地上。

  在驚呼聲中,殺戮開始了,張可望將除了王應龍以外的文官全部殺掉了。

  做完這一切,他將竇名望、靳統武叫了過來。

  “二位,局勢有變,大王命令我等趁機脫離成都向他靠攏,在此之前,先不管馮雙禮那裏了,不過安德鎮的馬唯興必須救回,本王決定帶上龍驤營,老竇你帶上五千步軍跟著,將豹韜營救出來,若是能將虎威營一並救回,就更好了”

  竇名望一聽,卻立即明白了。

  張可望這是要讓他皇城都指揮使名下的步軍將馬唯興的軍隊換回來,所謂救出來,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他本來想說:“若是要撤出成都,由他的麾下五千人殿後,剩下的人馬也足以將大軍的家眷護衛著撤出成都”

  不過那馬唯興是孫可望的嫡係,而他的重兵營更是宿衛營中步戰之最,估計是他有些舍不得,可如果在營救的過程中出了意外,全部陷在那裏又該如何處之?

  但他不敢忤逆張可望的意思。

  “是!”

  當晚,一場對這自己人的屠殺開殺了,張可望率先擊殺了自己的妻妾子女,剩下的大西軍軍將紛紛仿效,一時間滿城都是血雨腥風,不過張可望並沒有按照張獻忠的指示將他的妻妾子女殺掉。

  黎明時分,在一派痛苦與興奮交織的迷幻中,張可望帶著竇名望出發了。

  而在安德鎮,與馬唯興對峙了好幾日,準備圍城打援的陳啟新也接到尼堪的命令。

  “速速對成都展開攻擊,勿使敵人跑掉,或毀掉城池。注意,張賊殘暴,屆時如果守不住城池,他不能得到的東西也不會讓他人得到,或將財寶藏起來,或丟入江河,眼下,我軍已在瀘州、雅州拖住了張獻忠、張能奇的大軍,若不出意外,朱克圖也拖住了劉文秀的大軍,成都附近敵人並不多,速速展開攻擊!”

  陳啟新得到這個命令後,長歎一聲後還是下達了對安德鎮展開強攻的命令。

  所謂強攻,實際上就是用青銅炮對馬唯興在安德鎮布置的防線展開打擊,在青銅炮的肆虐下,馬唯興用木頭、磚石壘成的防線完全不堪一擊,不到半小時就全部崩潰!

  不過此時張可望的援軍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