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
作者:龍吟森森      更新:2020-10-26 13:25      字數:3699
  庫利薩雷,裏海東北約一百五十裏處的地方,是哈薩克汗國成立後的名字,

  在金帳汗國時期,她叫哲德烏,哲德烏河從此地流過,由於附近地勢較低,又較為幹旱,便在附近形成廣達一千平方公裏的沼澤地。

  這樣的沼澤地,自然不是遊牧民族所喜歡的,他們寧願待在更為幹旱的地帶也不願意冒著人畜隨時陷入沼澤地的危險。

  但以西欽察、阿蘭、諾蓋人為基礎的額哲德烏爾聯盟卻依舊選擇將此地作為聯盟的王帳所在。

  這裏麵有幾個原因。

  此地雖然沼澤縱橫,但並不是無跡可尋,原本就是哲德烏河流經的地區,主幹道雖然在荒漠上時隱時現,在此地待久了、熟悉的話還是能發現端倪的。

  其二,由於荒漠的吞噬,哲德烏河時隱時現,隻有在春節冰雪消融時才能發現是一條完整的流向裏海的河流,但在平時,河水便形成了大大小小幾百個小湖泊,這些湖泊在積雪消融時以淡水為主,但在平時,大部分都是鹹水湖,當然了,是含鹽不高的鹹水湖。

  有了鹹水湖就有食鹽,

  其三,廣袤的沼澤地,雖然不適宜人畜大量棲息,不過卻是像狐狸、狼群、鳥類這樣動物的天堂,對於遊牧部族來說,這裏也是上好的獵場。

  其四,隻要長期待在這裏,圍繞幾個大湖,附近的水草還是很豐美的,也足夠養活三千戶的牛羊馬匹。

  於是曆任哲德烏爾聯盟(這個聯盟在西遼國滅亡後便逐漸形成了)蘇丹都將王帳設在這裏。

  哲德烏沒有城堡,還是傳統的以帳篷為主的樣式——除了天方寺。

  一場罕見的大雨襲擊了哲德烏,讓這些習慣了在幹旱環境生活的部落有些驚喜交加。

  喜的自然是大雨一下,草木的生長就會更加茂盛,牛羊馬匹自然也隨之茁壯成長,驚的是,包括蘇丹在內的牧戶都住在帳篷裏,帳篷雖然是用防水的毛氈做成的,不過像在哲德烏這種地方,這樣的大雨不用說五年一遇了,十年也很難見到幾場。

  大雨一下,加上冰雪的消融,氣溫一下又變得陰冷起來,此時,哲德烏河已經是一條肉眼可見的連貫河流了,在大雨的加持下,部分就紮在河邊的帳篷就待不住了,牧戶們正在手忙腳亂地拆卸,若是不加緊的話,就會連人帶帳篷衝到河裏去。

  大雨衝刷之下,一座座坐落在被分成了幾十條支流的哲德烏河附近的帳篷都在風雨裏飄搖著,牧戶附近的牛羊糞便、裸露砸地麵的石塊、土坷垃、垃圾被流動的積水衝著湧向哲德烏河,那裏麵自然什麽都有,現狀不可描述。

  在這幾十條河流正中間,有一處高地,高出周圍大約三十多米,上麵也是一大片帳篷,正中的那座異常碩大,而這座帳篷的旁邊就是一座簡易的天方寺。

  河水的泛濫自然影響不到這裏,也不會造成帳篷的漏水——普通牧戶的帳篷裏的煙囪都是直直地朝上的,一到下雨天就要趕緊上去堵住,而出自大夏國標準的帳篷套件,帳篷頂上又別有洞天。

  煙囪是從那裏伸出去的不假,不過卻是彎著的,從一處看起來好像雨傘的部分伸出去的,稍微好一點的帳篷就是這樣設置的,帳篷頂上有類似於雨傘的遮蓋物,既能采光,又能通風、通煙。

  當大雨、大雪來臨時,雨傘下麵又可以放下一圈遮擋物,將空隙徹底封住,最高級的自然是一圈玻璃,那種情形下,永遠無須擔心大雨、大雪的問題,還不虞采光、通風之苦。

  可以見到,這處高地上大約有三百頂帳篷,大部分的頂上都有雨傘裝置,但雨傘下又有玻璃裝置的隻有一家。

  大夏國的物品已經深入到哈薩克汗國了,就算是敵對方也是如此,這就是商業的力量。

  米紮爾。

  大雨中,四十五歲的米紮爾匍匐在地,虔誠地祈禱著,在他的身後,一溜排開了他最忠心的手下,全部是哲德烏爾聯盟巴斯以上貴族。

  巴斯,三百戶的酋長,千戶的酋長就是比官,在上麵就是烏魯斯了。

  當然了,眼下米紮爾的哲德烏爾聯盟肯定沒有三百個巴斯,那不可能,這三百人是他的護衛,其中有三十人有巴斯的頭銜,還有大量阿克薩克勒,也就是百夫長。

  祈禱完畢後,巴斯起身走到了高地的邊緣,下麵不遠處就是哲德烏河,看著那些在大雨裏搖搖欲墜的牧戶帳篷,米紮爾的神色更加嚴峻了。

  他是一個典型的帶著波斯、突厥味道的貴族,胡須修建得很整齊,單從外表來看,他是一個妥妥的美男子。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也是哈薩克汗國的民族英雄之一,他率領小玉茲阻擋了沙俄從奧倫堡附近侵入汗國領土,在他的影響下,汗國在薩日德格河附近堅持了一百年之久。

  但眼下,這一切都隨著大夏國的崛起變得混亂不堪。

  小玉茲是在抵抗著俄國人,不過在大夏國來到臨潢府之前,他們在薩日德格河附近有勝有負,後來俄國人將視線投向西伯利亞後,對於哈薩克汗國就不那麽重視了,他們重新重視起來,還要等到葉卡捷琳娜女皇的時代。

  這個時代,不會來了。

  當米紮爾站起來後,他身後也站起來了一些人,他的兩個外甥阿齊茲、卡思卡爾都在,那個希瓦汗國的大王子阿努沙也在其中。

  還有一人,竟然也出現在這裏!

  伊斯米爾雅安。

  突厥斯坦大汗的宮廷副總管兼商務代表。

  像知會米紮爾出兵的事,江格爾自然不會讓自己的親信前來,隨便派一個拿著係著金線的羊皮卷騎兵就行了,但雅安還是來了。

  今年三十五歲的雅安在雨勢中依舊保持著冷靜、穩定、從容的姿勢和神情,他麵相英俊,不像哈薩克、希瓦、布哈拉等汗國的成年男子,他留著精心精心裁剪過的短須,讓他愈發顯得精神。

  阿努沙在希瓦汗國的正式頭銜是渾台吉,天方教與蒙古傳統牢牢地交織在一起便是此時諸汗國一大特色,在剛才禮拜時,他偷偷瞄了一下雅安。

  都是天方教徒,同時做禮拜也沒什麽,並不分什麽高低貴賤,其實按照尊卑,阿努沙的地位應該更高,不過他還是恭恭敬敬匍匐在米紮爾後麵。

  作為曆史上希瓦汗國最有作為的大汗之一,阿努沙是一個有心人,雖然雅安曾經多次去過希瓦汗國,不過他一直認為此人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的那樣簡單。

  在剛才做禮拜時,他發現一個細節。

  當所有人祈禱完畢,麵孔朝上時,所有人的臉上都是一派祥和、虔誠,似乎與上蒼融為了一體,隻有雅安,你看不出他臉上有任何的異樣,就跟他平常時的情形一樣,似乎做禮拜對他來說一件像吃飯、睡覺那樣的尋常事。

  但你又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他的動作規範、一絲不苟,比很多人都到位,若說起這神情,沒準人家是更高層麵的修行者,在尋常情形下都與真主同在。

  雅安是尾隨卡思卡爾過來的,過來時還帶了一支駝隊,明麵上是恰好準備去亞速城與奧斯曼人進行貿易的,不過阿努沙明白,此人多半奉了江格爾大汗的密令。

  “會是什麽樣的命令?”

  一時,不顧冰凍的雨點鑽入自己的身體造成的徹骨冷感,阿努沙不禁浮想聯翩。

  他是早於雅安過來的,並向米紮爾表達了自己父親阿布勒哈孜大汗想要與小玉茲合並成為一個汗國的意思,那樣的話,就能將整個鹹海包在裏麵的,不說別的,重振曆史上那赫赫有名的花拉子模國還是大有可能的,這樣的話語,自然不能單刀直入地提出來,不過在阿努沙的旁敲側擊下,向來聰慧的米紮爾依舊沒有任何的表示。

  半晌,米紮爾對著阿努沙說道:“渾台吉,對不住了,我國特使等會兒有要事同我商議,這幾日,你就自便吧”

  說完,他就帶著雅安、阿齊茲、卡思卡爾走了,此時的卡思卡爾又搖身變為米紮爾的貼身護衛,當然了,他本來就是那三百人的頭目。

  阿努沙點點頭,彎腰目送米紮爾等人遠去,眼神裏卻透露出一股不可捉摸的味道——雅安是昨日剛剛抵達的,還沒有與米紮爾正式會晤,米紮爾如此安排他也不能說什麽。

  等米紮爾等人步入那座最大的帳篷,阿努沙卻來到高地的南側閉上了眼睛。

  “父汗,我希瓦汗國國小力弱,想要保全國度,隻有大力拉攏眼下已經分崩離析的哈薩克人,南麵的布哈拉人與我等是世仇,隻可劫掠,不可結盟,原本還有土爾扈特、哥薩克的侵擾,眼下卻被大夏國隔開了”

  “大夏國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度,他們從來不劫掠,隻有戰爭,北麵有這麽一個國度倒是讓我等安心許多”

  “向南、向東,父汗,趁著哈薩克、布哈拉孱弱,多爭取土地和丁口才是救亡之道”

  就在阿努沙喃喃自語時,大帳篷裏換了一身衣服的諸人已經展開了激烈的

  討論。

  “雅安,我同意阿齊茲帶著三千人去錫爾河流域,請你回去回稟大汗,我

  哲德烏爾聯盟實在拿不出更多的人馬了,大汗若是強求的話,聯盟消亡就在旦夕!聯盟也不是拿不出更多的人馬,不過那需要十年以上的休養生息!”

  雅安依舊麵無表情,“你就不怕大汗震怒,興兵來討伐你?”

  “討伐?”,米紮爾淡淡一笑,“大汗還有功夫來理會我?他一旦興兵向西,準格爾人就會出兵,孰輕孰重,大汗不會不知曉的”

  “不過你這樣做的話,就相當於公開宣稱脫離哈薩克汗國”

  “那我也沒辦法,我也得為族人考慮,否則我這個蘇丹的位置也坐不穩,不妨回去告訴大汗,若是將我逼急了,我的選擇可多了,阿努沙你見到了?不妨明白告訴你,他就是奉了阿布勒哈孜大汗的命令前來與我接洽合並的事宜,當然了,我沒有理會他”

  “再者,我還可投靠大夏國!”

  說到這裏,米紮爾內心有些不安,那位在突厥斯坦的大汗畢竟是自己的親舅舅,剛才一時口開將這話說出來了,馬上就非常後悔了。

  對麵的雅安麵色也變了一下,這是他那幅淡定如水的麵上唯一的一次變動。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