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隻有朕才能代表世間正義
作者:不朽皇帝      更新:2020-03-22 05:14      字數:2281
  “兒臣有愧父皇教導,請父皇責罰。”

  扶蘇內心震撼無比,他自幼長這麽大,從未聽過父皇說過心裏話。

  “站起來,隻有懦夫,才動不動就下跪。”

  嬴政突然轉過身來,瞪著扶蘇,嗬斥道。

  “喏。”

  扶蘇被嚇了一跳,站了起來,仿佛做錯事的孩子一般,局促不安。

  “朕給你說個故事吧!”

  看著扶蘇不安的樣子,嬴政的目光柔和了幾分道。

  “兒臣,洗耳恭聽。”

  扶蘇哪敢拒絕,隻能老老實實做個聽客。

  “有一個君王,仁義無雙,愛民如子。他輕法度,重禮儀,棄刑罰,善教化。”

  “可是自從他繼位以後,卻天災連連,民不聊生,你可知為何?”

  嬴政目光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向扶蘇問道。

  “父皇,古語有雲,君王不施仁義,必遭天譴。兒臣以為,這個君王一定是一個假仁假義,昏庸無道之主。”

  扶蘇想了想,不假思索道。

  “哈!哈!哈!”

  嬴政大笑起來。

  扶蘇滿頭霧水,自己說的哪裏可笑了?

  “錯了,他非常節儉,天下百姓受災,他便縮衣減食,與天下萬民共度難關。”

  “每年他都會大赦天下,賑濟災民,可是天下人卻沒有人領他的恩典,最終成了亡國之君。”

  嬴政歎了一口氣,意味深長道。

  “為何會這樣?父皇,如果他真的像你說的這般,那簡直就是上古聖賢在世,天下百姓不是應該愛戴這樣的君王嗎?為何會成為了亡國之君呢?”

  扶蘇一臉難以置信之色,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問得好,為什麽呢?”

  “他輕法度,棄刑罰,百姓隻知禮儀教化,自律其身,法度形同虛設。有人犯了死罪,還沒等到問斬,就被大赦天下赦免死罪,罰為苦役。可還沒等做成苦役,又得到君王大赦天下,無罪釋放。”

  “由此法度蕩然無存,天下人皆無所畏懼,朝廷法令威信盡失,惡人出獄之後更加肆無忌憚。作惡的人得不到懲罰約束,行善的人得不到褒獎稱讚,你說這天下會是什麽樣?”

  嬴政一語雙關,撇了一眼震撼無比的扶蘇道。

  扶蘇感覺自己的內心仿佛被推開了一扇新世界大門,他想要走入大門之中,看看那個世界的景象,可走到大門前,卻停下了腳步,不敢向前。

  他怕自己看到的世界,不是自己多年以來,夢寐以求的那個世界。

  “父皇,這些犯罪的人不應該感恩君王的恩典,從善棄惡嗎?”

  扶蘇臉上露出掙紮之色,依舊有些執迷不悟道。

  “這世間萬物本就相生相克,有陰便有陽,世人生來便有善惡兩麵。隻是因為畏懼刑罰,方才克製壓抑內心的邪惡。”

  “若無重典威懾,你覺得那可憐的善良,能夠在邪魔亂舞的世界中,活下去嗎?”

  “這世間並不是人人生來皆是聖賢,絕大多數人,都是盲從無知之人。”

  嬴政還是想做一下最後的努力,若是扶蘇仍舊執迷不悟,大秦儲君永遠都不會是他。

  “父皇,嚴重典,苛刑罰,棄禮儀,斥教化。若天下人談律法而色變,言刑罰而膽寒。”

  “若天下人隻知法度,不識忠孝。豈不是聖賢所言無道之暴君,不受天下百姓愛戴,這樣的國家也不會長治久安。”

  扶蘇毫不讓步,這是他一生的理念,他怎能輕易相信,自己這一生所學,皆為禍國殃民之學?

  他寧可相信父皇的故事,隻是父皇憑空捏造出來,而非現實。

  “大秦帝國重法度,施教化,齊忠孝,兼百家所長。無論是法家,儒家,墨家,農家,隻要是百家所長,對大秦帝國有用學說,都會得到施展。”

  “農家教民開荒耕田,儒家教民明辨是非,墨家教民奇工技巧,百家之長,均有所得。”

  “何來嚴苛律法之妄言?”

  “朕從未否認儒家學說,但那些迂腐之言是說給百姓聽的,不是說給君王聽的。”

  “身為君王,若不能兼聽百家,一味恪守那些迂腐之言,才是無道之昏君,才是無能之暴君所為。”

  嬴政臉色陰沉,心中怒火熊熊燃燒,嗬斥道。

  扶蘇臉上露出畏懼之色,被嬴政的怒喝嚇到了,隻能硬著頭皮道:“父皇以勢壓人,兒臣無言可辯。”

  “混賬,朕讓你辯,今天朕就跟你辯個明白。”

  “周天子信奉仁義道德,這天下諸侯萬民,誰去救他了?”

  “孔丘周遊列國,哪個諸侯又相信他的無稽之談了?”

  “姬軻,荀況稷下學宮授道,齊國號稱群星璀璨,匯聚天下英才,齊國今何在?”

  “齊魯大地號稱文明薪火之地,當世大儒皆出齊魯,你所信奉的大儒,全都奴顏屈膝在朕的腳下,匍匐顫抖。”

  “朕要他們現在死,他們就見不到明日的太陽。”

  “仁義道德從來就不是衡量世間正義的唯一標準,隻有朕才能代表世間正義,也唯有朕能評判世間善惡之分。”

  “朕怒,九州天下便要血流成河,朕悅,四海八荒便是盛世安康。”

  “你心中,所謂的正義,是弱者無能的表現。來抨擊強者,抬高自己的懦夫行為罷了。”

  “手握天下權柄,這世間有多少人,貪婪的盯著這至高無上的皇權。若心存你所謂的正道,隻會被那些心存歹意的奸佞,吃的連骨頭渣都不剩。”

  “朕能從趙國為質,登上王位,橫掃六國,睥睨天下,從來就不是靠什麽所謂正義。”

  “而是靠手段,謀略,心機,鐵血,殺伐,狠辣來震懾八方宵小,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你覺得這大秦廟堂文武百官,效忠大秦,效忠於朕,是為了你所謂的那些正義?”

  “不……朕告訴你,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朕能把他們捧上雲端,世人敬仰。也能把他們踩到深淵,萬劫不複。”

  “他們愛戴朕,沒有敬畏多。他們敬仰朕,沒有恐懼多。他們不敢背叛朕,是因為他們明白,背叛朕隻有死路一條。他們鬥不過朕,隻能乖乖俯首稱臣。”

  “為君王,若不能玩弄群臣於鼓掌之中,成為威震天下的至尊。便隻能被群臣戲耍於金殿之中,成為牽線木偶的傀儡。”

  嬴政怒視扶蘇,震耳發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