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天下風雲變色,六國餘孽盡出
作者:不朽皇帝      更新:2020-03-05 02:05      字數:2344
  項羽提著殷通血淋淋的人頭,然後從殷通的無頭之身取出郡守大印,眾目睽睽之下,若無其事的交給了自己的叔父項梁。

  就在這時,門外的甲士聽到了大堂之中的動靜,見郡守大人被殺,他們無不將目光盯向了項梁與項羽。

  “大膽,殷通已死,郡守大印在此,吾當為會稽郡守。”

  項梁一手提著殷通的腦袋,一手執郡守大印,對著門外甲士大吼道。

  “大膽賊子,竟敢謀害郡守,殺……”

  領頭的那名二五百主當即下令,手持利劍,率先衝了出來。

  “殺啊!”

  上千甲士將大門團團圍住,隻不過入口有限,他們一次隻能進入幾人。

  項羽見狀立刻一個箭步躥了上去,直接攔住了大門。

  一劍揮出,闖進來的幾人,便被巨力砸飛出去。

  強大的衝擊力,衝垮了身後密密麻麻的甲士。

  “項籍在此,嫣敢過來送死?”

  項羽站在門檻處,對著密密麻麻的上千甲士,絲毫不懼,大聲一吼道。

  宛如雷霆,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上千人皆被項羽之氣勢所震懾,一個個籌措不前。

  那名二五百主勃然大怒,嗬斥道:“敢有臨陣退縮者死,他再厲害,也就一個人,殺了他賞百金。”

  自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巨大的利益麵前,本來有畏懼之心的眾人,皆如打了雞血一般。

  紛紛怒吼,朝著項羽再次衝去。

  “哈!哈!哈!”

  項羽依然無懼,仿佛生來便不知什麽叫害怕,大笑三聲,提著長劍,直接衝了出去。

  好似虎入羊群,每一劍揮出,觸之非死即傷。

  前後不過片刻,項羽四周已經堆滿了屍體,不遠處還有許多飛了出去,口吐鮮血,哀嚎不已的甲士。

  看著已經被自己嚇破膽的眾甲士,項羽豪情萬千道:“爾等一群凡夫俗子,安敢與吾一戰乎?”

  短短片刻交手,就有一百多號兄弟死在了這廝手上,傷者更是不知幾何?

  這家夥還是人嗎?

  他是戰神嗎?

  其餘完好無損的數百人,隨著項羽步步緊逼,他們則是一退再退,根本再無半點鬥誌。

  “混賬,殺啊!”

  “全都給老子上,違令者死。”

  這名二五百主氣瘋了,但是內心更多的是恐懼,他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可是無論他如何鞭打手下的將兵,根本無法製止眾人後退。

  他索性丟棄了鞭子,直接拔出配劍,剛想殺幾個貪生怕死之徒,以震懾軍心。

  可還沒等他下手,就感覺眼前寒光一閃,自己的意識漸漸模糊,身體一軟,栽倒在地。

  項羽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就在這名二五百主囉裏囉嗦時,他幾個快步,衝了過來。

  一劍便將這廝斬於劍下,然後腳踩著這名二五百主的屍首,對著眾人喝道:“降者不殺。”

  鐺鐺鐺……

  六七百人,不約而同的丟下了手中的兵器,全都跪了下去,低著頭,不敢看項羽。

  “好,羽兒之勇,千古無雙也。”

  站在門口緊張注視局勢的項梁,捋了捋胡須,欣慰無比的大笑道。

  “項將軍後繼有人,楚國之幸,天下之幸也。”

  “恭喜項兄,賀喜項兄啊!”

  “什麽項兄,應該是郡守大人才是。”

  “對,對,對,郡守大人率領我等反秦複楚,功載千秋啊!”

  “有項籍將軍之勇,暴秦何足道哉?”

  一時間那些原本靜觀其變的貴族們,紛紛倒戈,投入項梁旗下。

  他們本來還一臉懵逼,不知為何項梁要除去郡守殷通,心中對項梁誹謗不已。

  但見證了項羽無雙神勇,頓時紛紛改變了心中的小心思。

  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好,今日在此我項梁與諸君歃血為盟,號召天下義士共誅暴秦。楚人隻為複國,絕不染指其它諸國之土,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項梁義薄雲天道。

  經過數日不斷的商談,最終項梁在謀士範增的提議下,推舉熊心為大楚懷王,號召楚國臣民揭竿而起,共逐暴秦。

  很快消息傳遍九州大地,舉世皆驚。

  由於大秦各地駐軍十有八九皆前往鹹陽勤王,趁著各地城池空虛,各地貴族在泗水血案的刺激下。

  又有楚國項梁在先舉事,原本準備靜觀其變的六國舊辟們,紛紛坐不住了。

  魏貴族魏豹聯合原魏國貴族,響應反秦舉事,連下,東郡,河內數郡,聲勢浩大,自封魏王豹。

  趙歇,為趙國趙氏族長,於邯鄲舉事,據上黨,納太原,收恒山而定巨鹿,自封趙王歇。

  韓成,在謀士張良輔佐之下,起於潁川,發於碭郡,始於泗水,自封韓王成。

  田假,末代齊襄王之子,於齊郡臨淄舉事,相繼收複濟北郡,膠東郡,琅邪郡,薛郡,自封齊王假。

  楚懷王熊心以項梁為大將軍,項羽為先鋒,破鄣郡,過廬江,製恒山,越九江,劃東郡而望蒼梧。

  除了燕地毫無動靜之外,六國舊辟皆紛紛舉事,一時間風頭無兩,大有氣吞山河卷土重來之象。

  其中以楚國勢力最強,短短半月之內,以轄精兵數萬,於蒼梧受阻。

  各地反軍進軍神速,皆仰仗於各地官吏紛紛獻城以投降,加入反秦大業,共襄盛舉。

  次月,韓王成,欲下南陽,為張良所勸阻。

  百萬秦軍仍在鹹陽,裹足不前,局勢未明,各地反軍皆固守其地,不敢再有所異動。

  天下風雲驟於安靜下來,所有目光皆匯聚於關中鹹陽。

  一旦關中有變,百萬亂軍倒戈,攻破鹹陽,便是天下風雲再起之日。

  此時的鹹陽廟堂也早已吵成一鍋亂粥,新君登基之日,一拖再拖,天下局勢驟變。

  今日四大顧命輔臣,率領文武百官,齊聚甘泉宮外,奏請太後,讓儲君繼承大統,登臨帝位,以安天下人心。

  一個月來,朝廷下發公文於北疆軍團,發出不下上百道調令,可卻一如既往的石沉大海,別說大軍勤王,就連一兵一卒都未見到。

  被百萬大軍圍了整整一個月,他們這些朝廷大員早已心力交瘁,日夜擔憂受怕。

  後南疆蒙氏謀反,劃百越之地以稱王,更是讓他們如履薄冰,心思各異。

  大秦帝國真的要這樣完了?

  天下風雲變色,六國餘孽盡出……

  不少心有異軌者,偷偷摸摸派出心腹前往城外,聯絡叛軍將軍,希望能夠另謀生路。

  唯有王翦老將軍自北疆大軍,始終不發一兵一卒,據雄關而望天下局勢變幻,巍然不動。

  王翦便不再臨朝,整日於府中以淚洗麵,破口大罵逆子不忠不孝,甚至更要披甲上陣,欲要北上親自手刃逆子。

  若非太後攜儲君駕臨國公府,攔下好言相勸,這位年近八十的老將軍便要以羸弱殘軀北上,親自質問北疆統帥王賁,為何抗令不遵。

  已經在甘泉宮跪了一天一夜的王宮大臣們,隻感覺頭昏眼花,雙腿都失去了知覺。

  就在這時,甘泉宮緊閉的大門緩緩打開了,所有人頓時精神一震,紛紛舉目望去……